合肥集中供冷小區
1、合肥大劇院的節能設計
合肥大劇院是國家建築節能試點示範工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進行,其節能技術的應用在國內劇院建設中處於領先水平。
首先,今後合肥大劇院的外牆將採用雙真空玻璃幕牆,以達到保溫隔熱節能效果。其次,屋蓋採用加厚岩棉金屬體系,以起到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效果。探訪中,記者在頂樓見到了這些加厚岩棉,用打火機試著點了一下,無法點燃。看來,這種材料不僅能保溫隔熱隔音,還防火。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劇院今後將與天鵝湖聯姻。據工程人員介紹,大劇院內部的空調系統,採用水源熱泵系統,未來將利用天鵝湖水天然的蓄水蓄熱功能,節約能源,這是目前最先進最環保的空調方式之一。對合肥市民而言,最關心的是未來大劇院內部是否舒適?據了解,大劇院將採用舞台余熱回收系統,將舞台、燈光產生的大量熱能回收,用於劇場空氣除濕,以提高空氣品質,增加舒適度;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利用太陽能解決大劇院日常管理和演出時的生活用熱水;採用太陽能光伏系統,將太陽光能有效轉化為電能,以滿足大劇院景觀照明需求。
在合肥大劇院項目上,五合國際集合了生態高科技所長,採用了目前運用較少的智能遮陽系統、水源熱泵系統、冰蓄冷系統,大溫差低溫冷凍水系統以及太陽能利用系統等技術,在達到大劇院室內較好熱舒適環境的同時,降低了巨大的能耗,節約建築運營成本。通過多項技術措施,建成後的合肥大劇院整體節能效果,據保守估計,在提前達到國家《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設計時還未實施)中節約能耗50%的基礎上再多節能15%-30%。同時有利於區域電力使用的削峰填谷,創造出良好社會效益。
「事實上,在合肥大劇院的項目上,用的較新的技術不過兩到三項,其他的主要是一些常規技術,所以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秘密。如果說有秘密,最大的秘密在於通過技術間有機的搭配,巧妙的組合,成就與常規模式截然不同的特點和功能。」
每個項目都有每個項目不同的特點,因此,如何巧妙的將新技術和成熟技術進行組合,完全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言,需要設計者有針對性的「下葯」,但項目之間也有一定的原則可循。 合肥地處夏熱冬冷地區,因此整個生態節系統的設計都以當地的氣候特點為依據,盡量利用其氣候優勢。合肥地區太陽輻射強度大,設計時注意對其的控制與利用,若處理不當,其熱輻射進入室內後會大量增加空調能耗,為消除該不利因素,根據項目的地理位置,提出南向和西向設置智能太陽追蹤可調機翼板式外遮陽板設施。通過這項技術,能夠有效遮擋80%的太陽輻射。既提高了室內舒適度,又有效避免了高輻射帶來的室內升溫所導致的能量消耗。
而同時,太陽輻射能源是免費的綠色可再生能源,通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合肥大劇院的建築有很大的屋面,這樣的結構為大面積鋪設太陽能積熱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排除太陽輻射帶來的不利因素的同時,揚長避短,又充分利用太陽輻射強的特點,結合項目自身屋面大的特點,鋪設太陽能積熱器,同時結合大劇院白天空置,夜間使用的特點,正好有充足的制熱時間,利用白天制熱晚上使用的時間空檔,為演員、觀眾和劇院服務人員提供太陽能熱水服務,該設計充分利用了免費無任何污染的綠色能源——太陽能,超前符合了國家再生能源法。
合肥大劇院項目中,另一個典型的因地制宜的例子是水源熱泵系統的運用。合肥大劇院南臨天鵝湖,寬闊而美麗的天鵝湖也為五合國際充分發揮大劇院地理優勢提供了靈感。在設計時充分考慮這一自然優勢的,設計了水源熱泵系統,該系統機組同時可以實現供冷和供熱,由於其較高的運行效率,比常規冷熱源系統節能20%-40%。同時在過部分過渡季的冬季,直接利用冰冷湖水作為輔助冷源,大幅降低了能耗。
冰蓄冷技術並非是新技術,在國內甚至已經應用了十多年,對該技術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甚至有許多失敗的例子,並不是因為技術的缺陷,而是在的運用中沒有對建築使用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而在合肥大劇院項目上對該技術的引用,並巧妙與水源熱泵系統的應結合,由於冰蓄冷技術非常符合大劇院間歇運行特點,初投資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有所減少,同時利用電價峰谷差異為業主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消峰填谷,平衡電力網使用的社會效益。結合冰蓄冷系統,五合國際在設計時還採用了大溫差低溫冷凍水系統,進一步降低了能耗。在進行合肥大劇院生態節能方案設計時,還對每一處細節都作了詳細的分析,還設計了諸如廢熱回收系統,機械通風預冷系統,分層空調系統,置換通風方式等諸多設計,力求將大劇院的整體能耗降至最低。
合肥大劇院太陽能光伏並網項目是合肥大劇院諸多節能措施中的一項。該項目利用太陽能光伏電力提供大劇院應急照明、景觀照明及其他部分日常工作的能源。大劇院的太陽能光伏並網電站將採用三站合一的整體布局,總面積為1352平方米,總容量118.4kWp。項目竣工後,預計年發電量12萬kWh以上,按使用壽命30年計,總共可發電360萬kWh,電站直接投資584.73萬元,直接費效比1.624元/kWh,可減少CO2污染排放3772.8噸,減少SO2污染排放12.24噸,減少氮氧化物污染排放10.66噸,減少廢渣排放288噸。使用期間,不再需要任何投入,電站控制也是採用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化方式,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來看都非常可觀。
合肥大劇院並網太陽能光伏電站建成後,將成為全省唯一的使用太陽電力的公共文化建築,也將成為全國文藝場館系統採用太陽能發電的示範化工程和合肥市科技創新型建設試點市的一個新亮點。 ▲高熱工性能建築圍護結構
▲高性能玻璃的應用
▲智能遮陽系統
▲優化自然通風與採光
▲新型生態能源系統的應用
——水源熱泵——太陽能利用系統
——湖水自然冷源的利用
▲採用冰蓄能設備,利用電價峰谷差異節約運行成本、創造社會效益
▲大溫差低溫冷凍水系統
▲應用熱回收設備對舞台,觀眾廳的余熱(冷)進行回收
▲優化供熱,通風與空調系統,包括:
——觀眾廳採用座椅誘導送風系統
——舞台採用獨立分層空調系統
——劃分合理的空調區域,可靈活調節及啟停
——大堂採用地板輻射採暖
▲提高照明設備的節能性能
▲控制系統與運行方式的優化
七項生態節能一、外牆採用雙真空玻璃幕牆,以達到保溫隔熱節能效果。
二、屋蓋採用加厚岩棉金屬體系,以起到良好的保溫隔熱
隔音效果。
三、空調系統採用水源熱泵系統,利用天鵝湖水天然的蓄水
蓄熱功能,節約能源,是目前最先進也是最環保的空調
方式之一,同時採用冰蓄冷技術,以冰蓄槽為介質,充
分利用夜間低谷電「蓄峰平谷」蓄能,以降低運行成本。
四、是採用舞台余熱回收系統,將舞台、燈光產生的大量熱能
回收,用於劇場空氣除濕,以提高空氣品質,增加舒適度。
五、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利用太陽能解決大劇院日常管理和
演出時的生活用熱水。
六、採用太陽能光伏系統,將太陽光能有效轉化為電能,以滿
足大劇院景觀照明需求。
七、採用光導管系統,導入自然光,以解決地下車庫和陰暗房間
白天的工作照明,節約用電。其節能技術的應用在國內劇院
建設中處於領先水平,該項目被評為國家建設部「建築節能
試點示範工程」。
2、供暖在合肥真有必要嗎
1、供暖在合肥比較實用的是空調機,夏季供冷冬季供熱。
2、集中供暖投資內極容大,若是將投資回報均攤在集中供暖的暖氣費中,會提高用戶的一大筆支出,用戶絕對不會同意支付這筆費用。在合肥建設集中供暖系統的可能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