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肥西縣土匪

肥西縣土匪

發布時間: 2021-02-28 18:18:58

1、求一篇有關劉銘傳的文章

在中國近代政治舞台上,劉氏族姓一直都在承擔著捍衛祖國統一,反對外來入侵和內部分 裂的歷史重擔。19世紀晚期的劉銘傳,就是劉姓在治理台灣和捍衛祖國統一方面的最傑出 代表。 肥西劉氏來自江西 據道光二十七年五修《(肥西)劉氏宗譜》和民國三十二年六修《劉氏宗譜》記載, 民族英雄劉銘傳所出生的家族--肥西劉氏來源於江西。這支劉氏家族形成於明朝初年,開 基始祖名叫劉賽,原籍江西省進賢縣紫溪村。元明之際,陳友諒部農民武裝進入江西,江 西進賢一帶一兵火連年不絕,百姓不堪其苦。劉賽為了躲避戰亂,從進賢遷來安徽肥西小 河畈,定居在當時地廣人稀的大潛山下。後裔繁衍興旺,成為肥西望族。 劉家世代居住的地方,位於今安徽省肥西縣(舊屬合肥縣)井王鄉大潛山腳下,現稱 劉老圩。這時青山綠水,古木參天,是一塊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在劉銘傳以前,肥西劉氏在明朝和清朝基本上沒有產生過什麼特別有名的人物,而只是一 支在當地默默無聞的普通家戶。 劉氏自開基始祖劉賽開始,肥西劉氏在劉銘傳以前已經繁衍生息了13代近500年。而從 第四代起,這支劉氏又分為兩房,即老長房和老二房。劉銘傳一家即屬所謂的老二房。傳 遞世系如下: 劉賽→?→劉五(乳名)→劉道真→劉寬→劉德輝→劉俞→劉三朝→劉應揚→劉維月→劉 琦→劉庭忠→劉惠→劉銘傳。 肥西劉氏傳到劉銘傳的父親劉惠時,家境仍比較貧困。劉惠(1790--1847年),字懷 剛,妻周氏,共生有6個兒子:劉銘翠、劉銘玉、劉銘盤、劉銘鼎、劉銘彝、劉銘傳。劉惠 當時有薄田數十畝,但因家中人口較多,再加上年終不好,劉家連日常的溫飽的維持也較 困難。 台灣近代化的先驅--劉銘傳 肥西劉氏到公元19世紀晚期,因第十四代產生了一位抗擊法國入侵的民族大英雄、被 稱為"台灣近代化的先驅者"的劉銘傳而一鳴驚人,成為近現代中國劉姓大家族中的名門望 族。 劉銘傳,字省三,生於公元1836年。因排行第六,又小時候出天花而留下麻點,人稱 "劉六麻子"或"劉老麻子"。 劉銘傳家境貧寒,11歲喪父,生活極為艱辛,但他心有大志,不屑農事,頗有些象當年的 劉邦。據說他年輕時曾登上附近的大潛山,仰天感嘆:"大丈夫當生有爵,死有謚!" 但少年時的劉銘傳卻走過一段彎路。他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私塾後,在18歲時因家貧 停止讀書,開始販賣私鹽,在江湖上混日子。後因殺死當地豪強被官府通緝,被迫離家出 走,淪為強盜,從此走上結黨販賣私鹽和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道路。劉銘傳做強盜時甚 至曾搶劫過自己舅父家,他的母親周氏也因受其牽連,於1856年被逼上吊自殺身亡。 母親去世後,劉銘傳痛定思痛,決定不做強盜,而在家鄉辦團練,築堡紮寨,守土保 閭,與官府和土匪斗爭。 時勢造英雄。 當劉銘傳在家鄉辦團練的時候,中國大地正發生著一件改變劉銘傳歷史命運的大事-- 太平天國運動。 當時,在家鄉佔山為王的劉銘傳曾一度准備參加太平軍,只因祭旗時狂風吹斷旗桿, 眾人認為此是不祥之兆,這才作罷。公元1857年,太平軍攻佔六安,第二年又攻陷廬州, 劉銘傳都採取坐山觀斗的策略。當時,清朝合肥知縣英翰在合肥縣城失守後曾逃到西鄉向 劉銘傳求救,但劉銘傳拒不接納。事後,劉銘傳因此事被清政府逮捕入獄,但不久又被赦 免。劉銘傳被赦免出獄後,因感激朝廷不殺之恩,決定率所部團練歸服朝廷,從此走上一 條為清朝政府效力的道路。 此後,劉銘傳一方面到處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擁護朝廷,積極參加 朝廷鎮壓捻軍和太平天國的軍事活動。由於劉銘傳指揮有方,所部團練作戰英勇,在鎮壓 捻軍和太平軍的戰斗中屢建奇功,劉銘傳的地位也得到清政府的承認,由千總五品頂戴經 都司、游擊、參將,一直升到記名提督、頭品頂戴。特別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劉 銘傳表現突出,成為李鴻章淮軍系統的一員虎將,深受李鴻章和曾國藩的器重和賞識。 清同治三年(1864年),劉銘傳因攻陷常州,生俘並處死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有功, 被清朝廷賞穿黃馬褂,晉升為直隸總督。同年,劉銘傳在常州獲得舉世聞名的"虢季子白盤 ",並秘密運回肥西老家收藏。同治七年,清政府平定捻軍,劉銘傳因剿捻居首功,被清政 府封為一等男爵,祖上三代也都受封為一品官爵。肥西劉氏至此名揚天下。 此後數年內,劉銘傳因與朝中大臣政見不合,辭職或被革職賦閑在家。此間他一方面 仍經常奉旨進京參與朝政決策,另一方面利用難得空閑在家鄉辦肥西書院,發展文化教育 事業。與此同時,為了光宗光耀祖,劉銘傳還在家鄉修廟建詞,出資主持修撰第三次和第 四次續修《劉氏宗譜》。 如果說鎮壓捻軍和太平天國是劉銘傳崛起的基礎,那麼在保衛台灣的中法戰爭和對台 灣近代化治理上的卓越貢獻,就是劉銘傳得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關鍵。 公元1884年,因法國入侵越南而引發的中法戰爭由越南向中國沿海地區漫延。由孤拔 將軍率領的法國中國海艦隊入侵我國領海,台灣告急!就是在這樣一種危急情勢下,劉銘 傳在7月臨危受命,以巡撫銜督辦台灣防務,全台各鎮、道官員均受其節制。劉銘傳在進京 面聖後,於7月率舊部130人開赴台灣,抵達基隆,從此揭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台灣保衛 戰的序幕。 當法軍第一次炮轟基隆港時,劉銘傳親自督戰,重挫法軍,清政府也宣布對法開戰。 後來,當孤拔將軍所率法國艦隊再次憑借強大的火力進攻基隆時,劉銘傳力排眾議,採取 主動放棄基隆,重點援守滬尾港的戰略。然後,劉銘傳率領所部與台灣人民一道,孤軍駐 守台灣達8個月之久,多次粉碎了法國侵略軍的進攻,並在滬尾大敗法軍,取得了抗法保台 的決定性勝利。這次戰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滬尾大捷",或稱"淡水大捷"。這此戰役沉重 地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捍衛了台灣,也有力地支持了下在進行抗擊法國侵略者 的陸路友軍,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劉銘傳也因此成為一位威名遠播海內外的民族大英 雄。 台灣保衛戰勝利後,清朝政府於1885年正式下詔將台灣由福建省的一個道上升為台灣 省,並任命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省巡撫。此後,劉銘傳一直在台灣任巡撫長達6年之久,直 到1891年因病退休回鄉。 劉銘傳在任期間,對台灣實行了大量的改革,主要表現在鞏固海防和加強建設兩個方 面。他先整理台灣的軍備,重建了有關炮台,安裝了新型大炮,購買新式槍支彈葯武裝守 台軍隊。在軍隊建設上,他提出了"辟全台自有之利,養全台自守之兵"的思想。劉銘傳的 最大貢獻之一,是在台灣首先開始了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改革實踐。他在台灣設立了機 械局、電報局、郵政局、撫墾總局、煤務局、鐵路總局,修建了台灣最早的鐵路,接通了 連接台灣與福建的第一條海底電纜,發行郵票。他在大量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外,還設立 招商局,專門負責引進外資事宜,成為中國對外改革開放的先驅。劉銘傳還注重台灣教育 改革和人才的培養,他執政期間,舉辦了在台灣本島進行的首次科舉考試(鄉試),為台 灣培養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劉銘傳在台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台灣近代化的基礎,因此,他被人們稱為"近 代台灣資本主義開發的先驅者"。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年底,劉銘傳在故鄉肥西劉新圩(今屬安徽省六安市)病 逝,終年60歲。他的著述有《劉壯大肅公奏議》、《盤亭小錄》、《大潛山房詩抄》、《 大潛山房詩抄補遺》等流傳於世。

麻煩採納,謝謝!

2、盪姓的遷徙分布

湯古氏是偒人的大酋長,是十日族始祖。《楚辭?離騷》釋曰:「湯作盪。」《韻會小補》曰:「盪、璗通作湯。」因此盪、湯兩字同音通用,漢時置「盪寇將軍」,史書又曰:「湯寇將軍」,又曰:「盪寇將軍」,因而湯古氏又稱盪古氏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盪者,逐有天地權輿之。」由此可知,盪姓是偒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而且是王者的象徵。
伏羲氏湯昊末年,將帝位禪位於弟弟祝融氏湯黎,共工氏湯明不滿父王湯昊的決定,因而自立為帝。祝融氏湯黎出兵征討湯明,但卻被湯明水軍擊敗,祝融氏湯黎被迫放棄中原渡江南逃。伏羲氏湯昊後妃女媧氏湯娥,起兵討伐不孝子湯明,湯娥一鼓作氣盪平湯明水軍,在中冀誅殺湯明。《逸周書?史記解》雲:「昔共工自賢,自以無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亂,民無所附,唐(湯)氏伐之,共工以亡。」湯娥平定共工氏湯明叛亂,為自己樹立了威信,因而伏羲氏湯昊駕崩,諸侯擁立女媧氏湯娥為天子。《路史》雲:「伏羲沒,娣胞媧立。」湯娥因是月亮,主黑夜,史又稱其為「儻女媧」,因而儻的繁體字「儻」從黑。《順鼓》證曰:「本有補蒼天四極之神,天氣不和,陽道不勝,儻女媧以精神助聖王止雨湛乎。」《集韻》曰:「盪人姓儻」。所以盪與儻二字同音通用,儻女媧即「盪女媧」。因盪女媧平定天下,武功蓋世,因而盪含有滌除之意。《正義》曰:「湯音商,今讀如字,盪盪,廣平之貌,言水之奔實有所滌除;地上之物為水漂流盪盪然。」所以片語中有「盪氣、盪滌、盪然、浩盪、激盪、盪覆、掃盪、搖盪、沖盪、震盪、盪平、盪漾;成語中有盪然無存、襟懷坦盪、浩浩盪盪、盪氣回腸等頌揚之詞。由於盪為兵之主,因而別帥稱「盪主」,顧炎武曰:「古人以左右沖殺為盪,陳其銳卒謂跳盪,別帥謂之盪主。」而打勝仗之師則稱「盪兵」。《呂氏春秋》曰:「勝兵為盪兵」。因此盪姓被視為勇猛無比之師,清時稱道率府者為「直盪」。
帝摯時,十日為日御,負責測量日時,制定歷法。湯(唐)堯逼大哥帝摯退位,將天子寶座禪讓與己,因而遭到十日部族的反對,湯(唐)堯派射正羿平定十日部族發動的叛亂,十日部族餘生者藏匿於草盪、沙盪、海盪、湖盪之中,因而被蔑稱為「盪民」。《中國史稿》曰:「盪(湯)析(羲)離居,罔有定極。」因而盪的片語中有「游盪、淪盪、動盪、佚盪、跌盪、浪盪、放盪、淫盪、荒盪、飄盪、流盪、晃盪、空盪及盪產」等,以此來形容盪民的落魄情形。江蘇無錫盪口鎮,寶應縣獐獅盪鄉,射陽縣長盪鄉,阜寧縣馬盪鄉,泰興縣焦盪鄉、蘆盪,建湖縣盪中鄉,興化縣烏金盪、黑高盪、西盪,崑山縣長白盪、明鏡盪、汪洋盪,吳江縣三白盪、玄鶴盪、里古盪,蘇州盛澤盪、黃天盪,宜興縣馬公盪、都山盪、蒲墅盪、陽山盪、蓮花盪;浙江雁盪山,嘉興連泗盪,德清縣若溪盪,長興縣大盪漾、石湖盪、沉盪;安徽湯溝白盪湖;陝西三源縣盪社、天盪山;西藏盪青;湖北樟樹坪坦盪河等地名,皆因盪民散居於此有關系。盪民以漁鹽為業,因而鹽戶稱「灶盪」;漁戶則稱「漁盪」。盪民有奪海而逃者,散居於太平洋各個島嶼,因而盪民善駕舟使船,故而劃船曰:「盪舟」。《戰國策?齊策一》曰:「盪而失水」。盪民以盪為姓,其所居住之地被稱為「盪水」(流經河南鶴壁市及湯陰縣),今稱「湯水」。盪姓因淪落為下等民族,所以周人在謚法中,將盪字列入下謚法曰:「以此殲夷焉,用之小人焉。」
商殷王朝末年,殷紂王荒淫無道,周武王起兵革殷,建立大周。周武王滅殷後,對殷諸侯採取懷柔政策,封殷紂王之子武庚祿父為殷侯,祀殷。周成王時,殷侯武庚乘周朝內訌發動復辟之戰,西周攝政周公旦用三年時間最終平定殷侯武庚叛亂。因北殷氏湯(唐)侯也參加了叛亂,於是周公旦順勢將其滅掉,周成武將唐國改封給弟弟唐叔虞。而將北殷氏湯(唐)侯西遷到杜原(陝西始平縣),封其為杜伯,史稱「湯杜氏」或「唐杜氏」。杜伯在杜原建盪社祭祖,因而又稱「盪王」。杜伯被周宣王之妃誣告,無罪被殺,其裔分為湯(唐)氏、杜氏,因湯與盪同音通用,所以湯氏又稱「盪氏」。盪氏逃奔西戎,被諸戎推為「西戎君」。《史記?秦本記》索引曰:「西戎之君號曰:亳王,蓋成湯之胤。其邑曰盪社。」徐廣曰:「一作湯杜,言湯邑在杜縣之界,故曰:湯杜也。」皇甫謐曰:「亳王號湯,西夷之國也。」西戎君盪王因助申伯殺周幽王,立周平王之功,勢力漸入周都,周平王以避戎寇而東遷洛陽,西戎君盪王驅逐周人在岐、豐(陝西)的勢力後,回駕杜邑重建亳國,因而盪王又稱「亳王」。西戎君盪王殺周大夫秦仲,因而與嬴姓秦侯結為世仇。《史記·秦本紀》曰:「西戎殺奉仲。」周平王與秦襄公盟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三十年(公元前714年)秦寧公開始東征盪社,秦寧公歷經數年終滅亳國,盪氏從而成為秦國的奴隸。《史記·秦本紀》曰:「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陽,遣兵伐盪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盪社……十二年伐盪氏,取之。」秦亳大戰決定二者存一,因而盪氏亦拚死一戰,秦寧公則於十二年伐盪社時被盪氏殺死。盪氏余部有入青藏者,後融入吐蕃族,吐蕃大將盪沒藏就是盪王後裔。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吐蕃大將盪沒藏隨吐蕃國宰相論乞髯率十萬吐蕃、南詔聯軍與唐軍決戰於神木川。但由於南詔王突然背盟叛歸大唐,殺吐蕃使臣,因而使吐蕃勢孤立單,論乞髯因而戰敗率部被迫降唐。唐德宗封盪沒藏為歸義將軍,為三品武散官,隨同管理少民族事務。因盪與陽同義通用,因而史又稱其為「陽沒藏」。
春秋時期商宋有盪邑(今河南睢縣),宋桓公封其三子盪原為盪邑大夫;宋襄公時拜其弟盪原為宋司城,史稱其為「司城盪」,盪原原文武全才,是春秋時期宋國的名將。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卒,齊國大亂,盪原率宋、曹、衛、邾四國聯軍攻破齊都,立齊孝公昭即位,使宋襄公取代了齊桓公在諸侯中的霸主地位。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在曹南鄙召開諸侯盟會,盪原曾獻計煮了遲到的鄫君祭祀睢水之神,以震懾東夷諸部;繼之盪原率宋師伐曹,迫使曹共公復盟。而後盪原奉命出使楚國、齊國,以雄辯之才促成諸侯會盟,並幫助宋襄公登上盟主之位。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8年)夏盪原率宋、衛、許、滕四國聯軍伐楚國的盟友鄭國,楚國立即出兵救鄭,宋軍在河南柘城西北泓水列陣以待。同年農歷11月宋、楚兩軍在泓水決戰,宋襄公因不知兵率先沖入楚陣,盪原急忙沖上前護駕,其右膝被楚軍射碎,混身皆被創傷,最終戰死於沙場。盪原之子盪壽承襲父職,因宋昭公與祖母宋襄公夫人不和,盪壽恐受連累,於是上表辭官,有其長子盪意諸承襲父職。宋襄公夫人與孫子宋昭公不和,勸盪意諸改換門庭,盪意諸曰:「做他的臣下,而又躲開他的禍難,怎麼能事奉以後的國君呢?」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農歷11月22日宋襄公夫人令人於孟諸剌殺了宋昭公,盪意諸聞知拔劍自刎殉主。宋文公繼位後,其知盪意諸有賢名,因而不忍絕其封,則封其弟盪虺為宋大司馬;盪虺逝世後,其子盪澤承襲父職任宋大司馬。
周簡王十年(公元前576年)農歷6月宋共公逝世,立太子肥即位。盪澤欲削弱公室控制朝政,則於農歷8月乘太子肥為父君舉哀之時將太子肥殺死,右師華元率國人平叛,盪澤被國人殺死,盪氏被滅門。盪澤子侄餘生者逃亡於楚國,楚共王封盪澤之子為盪侯。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楚靈王拜盪侯為楚軍元帥,率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圍攻徐國。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29年)農歷5月楚國內亂,公子比自立為楚王,楚靈王被迫自殺。盪侯急率圍徐楚軍回國,中途遇吳國之伏當了俘虜,盪氏至此成為了吳國的奴隸。盪侯的子孫們為避禍,去草字頭而改為湯氏。江蘇蘇州的《湯氏家譜》中就記載道:「吾祖宋公子意諸,以祖封邑為盪姓,其子孫因避禍,去草字頭為湯氏。」今盪氏已經成為罕見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陝西、福建發現有幾戶盪氏,其餘盪氏均已融入湯氏之中。
河南盪氏
盪氏族人大多以漁鹽為業,因而鹽戶稱「灶盪」,漁戶稱「漁盪」;且因盪氏善駕舟,故曰:「盪舟」。而流經河南鶴壁市及湯陰縣的「盪水」,則是盪氏的母親河。
江蘇盪氏
江蘇無錫盪口鎮,寶應縣獐獅盪鄉,射陽縣長盪鄉,阜寧縣馬盪鄉,泰興縣焦盪鄉、蘆盪,建湖縣盪中鄉,興化縣烏金盪、黑高盪、西盪,崑山縣長白盪、明鏡盪、汪洋盪,吳江縣三白盪、玄鶴盪、里古盪,蘇州盛澤盪、黃天盪,宜興縣馬公盪、都山盪、蒲墅盪、陽山盪、蓮花盪;浙江雁盪山,嘉興連泗盪,德清縣若溪盪,長興縣大盪漾、石湖盪、沉盪;安徽湯溝白盪湖;陝西三源縣盪社;西藏盪青;湖北樟樹坪坦盪河等地,多與盪氏族人曾散居於此有關系。
江西盪(湯)氏
江西地處「吳頭楚尾,粵戶閩庭」,古稱「贛」,其名源於贛水,而贛水之名則源於贛巨人。
宋朝時期,江西地區隸屬於江南西路和江南東路;北宋末年,金軍大規模南下,中原士大夫不肯當亡國奴,紛紛舉族隨宋高宗南渡。由於江西為閩浙湘粵鄂五省通衢,因而成為移民的首選之地。據《湯氏族譜》記載:湖北雍州人(今湖北襄陽)湯朝四,南宋初年避戰亂,遷居江西臨川縣李渡鎮柴埠口下湯村。又據《湯氏族譜》記載:南宋初年山東兗州湯有光遷居潭州(今湖南長沙),其子祁陽令湯疇,分遷江西鄱陽,稱「西湯」。
又據《湯氏族譜》記載:南宋初年陝西西安人湯執中任宋太醫院御醫官,南渡遷居於江西永豐。由於南渡的客家人,不斷地湧入江西,使江西人口迅速增加,至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全國人口為七千六百八十一萬人,江西人口則高達四百餘萬,為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宋朝時期,江西湯氏為全國湯氏第一大省,約占湯氏總人口的23.9%;而江西余江縣為湯氏郡望,宋朝湯氏位居全縣四大姓之首。與此同時,江西湯氏亦開始向江西本省分流,據《湯氏族譜》記載:江西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興安鎮人湯忻,宋朝大學士,遷居饒州余干縣南塘鎮;江西武寧湖灘湯氏,宋遷居江西靖安縣廬田;江西武寧人湯文,宋朝時期遷居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江西南豐縣義井頭人湯念四,宋真宗年間遷居江西萍鄉城南武功館;江西南豐人湯勵庵,宋朝時期遷居信州(江西上饒)廣邑三十二都湯村;江西臨川人湯伯六,宋朝時期遷居江西瑞昌縣;江西臨川人湯伯十,宋朝時期遷居江西新建縣;江西建昌湯氏,宋朝時期時遷居安仁縣畫橋鄉。由於江西人口膨脹,宋朝湯氏開始向外省遷徙。據《湯氏宗譜》記載:江西武寧荷山湯氏,南宋末年遷居陝西;江西武寧上舉湯氏,南宋末年遷居雲南滇南;江西南昌人湯正仲,宋朝畫派宗師,晚年避禍亂,舉家遷居浙江黃岩;江西南昌鐵樹觀人湯一郎,宋寧宗時期攜三子湯萬三遷居湖南臨湘縣祥院;江西南昌鐵樹觀人湯萬一,湯一郎長子,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遷居湖南平江縣漿市鄉;江西臨川人湯伯九,宋朝時期遷居四川;江西臨川人湯朝魏,宋朝時期遷居安徽休寧;江西余干瓦霄壩人湯道瑄,南宋末年宦遊至河南光山縣療陽敖保(今河南新鄉八里畈鄉)湯北津,遂定居於此,其後裔散居河南新縣、光山兩縣;江西余干南塘人湯惟忠,任宋鳳閣鸞台平章事,遷居安徽壽州;江西人湯興,宋末遷居安徽桐城;江西鄱陽人湯彥,宋初遷居福建寧化,其後分遷福建長汀、上杭、武平縣等地。
元朝時期,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閏月,徐壽輝部的將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稱漢帝,在江西九江建立漢國都城。江西周安發動叛亂,投靠陳友諒,吳公朱元璋令大將湯和率軍入贛圍剿周安,連拔十七寨,勇擒周安而還。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農歷8月,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陳友諒戰敗自殺。其子陳理在武昌即立,堅守兩年後最終向朱元璋投降,漢國傳兩世而亡。由於元末江西動亂,湯氏為避禍而四散遷徙。據《湯氏宗譜》記載:江西萍鄉城南武功館人湯孫緒,元惠宗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因江南農民起義,祖居被焚毀,人丁損失過半,為避禍遷居萍鄉仁和坊;江西吉安泰和人湯成忠,元順帝至正末年遷居江西萍鄉高壠;江西臨川人湯鐵郎,元末為避戰亂遷居江西廣昌白水寨(今赤水鎮);江西吉水人湯守桃,元順帝至正年間遷居湖南益陽汾湖洲;江西撫州南門外崇錢觀湯家村湯氏,元末遷居安徽鳳陽縣。而留居江西新建、宜春的湯氏,大多數湯氏則改為陽姓;因而,使江西湯氏銳減。明朝建立後,設置江西省,後改為江西布政使司,湯和因祖籍信州(今江西上饒),又因平定江西周安叛亂有功,故封為「信國公」。由於湖廣支持漢王陳友諒,所以陳理出降後,湖廣遭到朱元璋軍隊的殘酷屠戳,乃至十里煙寒。明政府為了恢復湖廣地區的勞動力,號召江西向湖廣移民,史稱「江西填湖廣」。
據《湯氏宗譜》記載:江西南昌府湯氏,明洪武元年遷居湖北孝感地區孝南區毛陳鎮、湖北洪湖縣;江西饒州府余干縣南塘人湯昌,明洪武初年遷居到浠水(蘄水)縣羊角橋;江西吉安湯氏,明洪武年遷居湖北蘄春縣、湖北武穴縣、湖北陽新縣、湖北大冶縣;江西吉水人湯仕慶,明弘治年遷居湖北金沙洲,再遷湖北金口;江西吉水人湯仕先,明弘治年遷居湖北黃河凌港,再遷湖北孝感縣。
江西湯氏,明朝時期遷居湖南麻陽縣隆家堡鄉黃喇溪;江西鵝井(景)塘湯氏,明朝遷居湖南永州寧遠縣鯉溪鄉湯家亭;江西湯氏,明朝時期遷居湖南卲東縣;江西余干南塘人湯守宗,明洪武年遷居湖南益陽;江西南豐人湯商書,明嘉靖末年遷居湖南醴陵庄綿;
江西饒州安仁(余江)縣興安鎮人湯山郎,明洪武年遷居湖南攸縣錯綉鄉;江西永新夏陽湯氏,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遷居湖南茶陵縣名塘(今紅色農場),分遷茶陵縣虎踞鄉黃坪等地。同時,江西湯氏遷居其它省的有:江西南昌人湯錦,明洪武年遷居安徽肥西縣南分路鄉湯詞村;
江西南昌府人湯計議,明朝時期遷居浙江樂清縣翁洋鎮;江西永豐人湯瑞采,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中舉人,任江蘇太倉通判,致仕後遷居江蘇盱江縣;江西金溪縣巴都人湯英,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從軍至河南鄧州,遂定居於鄧州湯家鎮;江西臨川人湯來聘,明神宗萬曆年游山西太平(襄陵縣),在此設帳講學,遂定居太平縣中黃里;
江西臨川府清江縣人湯世華,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隨都督同知劉挺進駐貴州遵義(播州),參加平定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叛亂,不幸戰死於此,敕葬於遵義團溪,其子孫遂定居於遵義北田壩,後改為湯家壩;江西吉安泰和湯氏,明朝時期遷居蕪湖縣萬福村湯家坡。
明朝江西湯氏本省分流的有:江西南昌人湯雲,明洪武年遷居江西靖安縣官莊鄉四房裡;江西上饒廣邑三十二都湯村人湯鏞,明朝時期遷居江西廣豊縣樟門;江西臨川湯坊人湯裔繁,明初遷江西南昌縣蔣港鄉洋灣;江西永新田心人湯克昺,明朝時期遷居江西萍鄉郊溪;江西永新田心人湯士仰,明成化年遷居江西萍鄉廣寒鄉;江西永新田心人湯士喬,明成化年遷居江西萍鄉縣東橋鄉;江西永新夏陽人湯光炯,明朝時期遷居江西撫州南門;江西永新夏陽人湯光燾,明朝時期遷居江西萍鄉。由於江西人口外遷,使江西人口迅速下降。
據《臨川縣志》統計:明弘治元年全縣七萬八千一百八十七戶,三十五萬人;明嘉靖三十一年降至六萬八千一百八十戶,十一萬人。為此,明朝中葉,明政府從廣東向江西移民,據《湯氏宗譜》記載:明朝中葉廣東焦嶺縣高思鄉地區湯氏向江西各地移民,分遷江西萬載縣、江西贛州市尋烏縣、江西泰和、江西會昌等縣。明崇禎年間,爆發了陝西農民大起義,繼之清軍南下,江南各省備受戰火蹂躪。清政府統一全國後,設置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清康乾盛世,為補充各省的勞動力不足,清政府從人口大省江西向全國各地移民。據《湯氏宗譜》記載:江西吉安湯氏三兄弟遷居湖南常德市湯家村;江西湯氏遷居湖南株洲;江西湯氏遷居湖南寧鄉紫村;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拜歌,浦四公,字紹虞,清康熙年遷居湖南辰州沅市龍船坳;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拜熹,浛八公,字繼虞,清康熙年遷居湖南沅州府麻陽縣;江西永新田心湯氏遷居湖南靈縣九都。江西九江湯氏遷居湖北黃梅縣孔壠區孔東鄉湯大墩;江西湯氏遷居湖北大冶市西畈鄉大屋湯村;江西湯氏遷居湖北監利縣;江西湯氏清朝初期遷居湖北隨州市;江西金溪滸灣鎮富坊湯家湯氏,清朝初期遷居湖北均州(今湖北丹江口);江西湯氏遷居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江西臨川湯氏遷居湖北孝感市毛陳鎮;江西臨川湯坊人湯能二,清朝遷居湖廣;江西臨川灣溪人湯舉細,清嘉慶年間遷居湖北漢陽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舉初,清嘉慶年間遷居湖北隨州府新城街;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澎,清咸豐年間遷居湖北麻城獨楊樹;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最五,清朝遷居湖北武昌府江夏縣。江西贛州湯氏,遷居安徽樅陽浮山;江西九江湯氏遷安徽貴池;江西湯氏遷居安徽巢湖欄桿村鄉湯河;江西南昌湯氏遷安徽合肥西鄉官廳鎮林柯湯村;江西臨川湯氏遷居安徽天池;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夢菊,槐四公,清雍干年遷居安徽徽州府婺源縣。
江西湯氏,清朝遷居雲南思茅;江西武寧人、清府國學生湯銘、湯良臣、湯文煒、湯文煥等,清朝遷居雲南普洱;江西臨川人湯韻高,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遷居雲南。江西武寧人湯和梘,清朝遷居福建甫田縣官籠坪;江西南豐人湯世瀠,字鶴汀,清嘉慶年游遍大江南北,晚年遷居福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作《東廂記》傳奇。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毛元,字乃來,德修公,清道光年遷居福建;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名承,字朋來,元紹公,清光緒年遷居福建順昌縣石溪口。
江西武寧人湯和托,清朝遷居貴州省;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賢初,字資尹,道嵩公,清乾隆年遷居貴州;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舉元,清嘉慶年間遷居貴州省龍場;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女元,字癸廷,德順公,清光緒年遷居貴州。江西南豐人湯永寬,湯來賀三子,清雍正年因反清株連,發配河北滄州城北水月寺,遂定居於河北滄州城北,其後為滄州富戶,民國時期因受土匪打劫,遷居河北南皮縣;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盆,字謙受,體七公,有文聲,清康熙年遷居浙江開化縣馬金市,其與浙江嚴州遂安進士余士依、進士姜士籠、翰林詹銓吉相友善,聯為「四友」;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聯興,字謙持,清道光年遷居浙江寧波府北門;江西臨川湯坊人湯文禮,遷居浙江;江西南豐湯氏,清朝遷徙浙江江山縣坑頭村,再遷浙江建德市白沙地區林村湯家,分衍為白沙、湯家、小古洞、巴嶺岑許村四支;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永發,字淮清,明久公,清道光年遷居浙江杭州;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犀六,遷居浙江平山縣蓮塘里;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熊十,清朝遷居浙江常山縣白石。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道亮,楊七公,清乾隆年間移居四川酉陽州秀山縣石堤鎮;江西臨江府大石板村人湯家龍,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遷居重慶市彭水縣畲家灣(今高谷鄉青山村);
江西臨川人湯子敬、湯子善兄弟,清光緒年間遷居重慶市,成為當地首富,享譽西南。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道山,清雍乾時期遷居河南雙城縣牛山;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科,清咸豐年間遷居河南確山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敷七,清朝遷居河南確山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恭九,清朝遷居河南固城縣橋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奇陽,清朝遷居河南泌陽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柏,澹八公,清雍正年遷居廣西興安縣朝塘。
清朝時期江西湯(盪)氏的分流
江西星子湯氏,清朝遷居江西德安縣高塘;江西武寧人湯平淼,清末遷居竹灣岑上,再遷江西萬年縣城;江西永新市江湯氏,清朝分遷江西蓮花縣升坊、平水,江西安福縣杉溪、高窯、同睦,廬陵(今江西吉安)上邳、上湖、岡夏、玉成山;江西南昌人湯雨,清朝遷居江西余干縣;江西南昌人湯國初,清乾隆年間遷居江西進賢縣港頭村;江西南昌洋灣人湯國元,清乾隆年間遷居江西南昌瑤湖安溪;江西南豐湯氏,清乾嘉年遷徙江西金溪縣對橋湯家村;江西臨川湯氏,住一公,清朝遷居金溪滸灣;
江西臨川湯氏,清朝遷居江西金溪石泉;江西臨川湯氏,清朝遷居江西金溪縣左坊鎮善山湯家;江西臨川湯坊人湯攻玉,清朝遷居江西廣豐玉山縣周村;江西臨川湯坊人湯遇春,清朝遷居江西崇仁縣株樹下村;江西臨川湯坊人湯忠保,清朝遷居江西宜黃縣石山岩村;江西臨川湯坊人湯義高,清朝遷居江西崇仁縣煥橋;江西臨川湯坊人湯會保,清朝遷居伏元村開基;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彩元,字文瞻,松六公,清乾隆年遷居江西廣信府弋陽縣;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羽勝,浦七公,清康熙年遷居江西饒州府安仁縣大橋;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協泰,字葆真,德執公,清道光年遷居江西贛州府;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鍾英,字和彩,元亮公,清光緒年遷居江西南豐寬都;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增二,字河清,居江公,清乾隆年遷居江西東鄉縣十都;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道仁,清雍乾時期遷居江西九江府瑞昌縣社南;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道煥,清雍乾時期遷居江西余江縣鄧家埠;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保元,德高公,清光緒年遷居江西崇仁縣十都;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賢生,德源公,清光緒年遷居江西九江官山;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湘,清咸豐年間遷居江西貴溪縣汝口渡;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綉,清咸豐年間遷居江西新建縣新興街孺子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翔,清咸豐年間遷居江西崇仁縣小山;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成十,清咸豐年間遷居江西上饒縣雙溪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舉德,清嘉慶年間遷居江西萬年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夢會,槐三公,品行卓越,詩酒一生,清雍乾年間遷居江西余干縣白虔墟;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仲玉,月六公,清朝遷居江西東鄉縣橋東陳;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仲賢,清朝遷居江西余干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執權,清朝遷居江西南昌青洲灣溪壹林村;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一陽,清朝遷居江西饒州府波陽縣桐梓渡;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犀五,清朝遷居江西德興縣萬村;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犀二,清朝遷居江西樂平縣魯丹山;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雙桂,清朝遷居江西饒州府波陽縣;
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必達,清朝遷居江西新建縣金盟山;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峰龍,清朝遷居江西崇仁縣;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攻玉,清朝遷居江西玉山縣周村;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忠保,清朝遷居江西宜黃縣黃石山岩;江西臨川李渡鎮柴埠口人湯貴山,清朝遷居江西金溪縣左江村;江西南昌人湯起瑞,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中舉人,遷進賢縣四圖鄉。
江西余干南塘湯氏,清朝遷居江西波陽縣;江西豐城(新建)松湖湯氏,清光緒年遷居江西奉新縣赤岸湯家;江西東鄉湯氏,清朝遷居江西余江縣;江西樂平湯氏,清朝遷居江西余江縣;江西全南縣中寨瓢胡村人,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遷入江西龍南縣玉岩鄉水東村。明清有句俗語:「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四川填貴州。」因此,可見湖廣、四川、雲貴之人都是江西人的後裔。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八十一縣。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正式設立南昌市。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建立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江西為中國革命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達二十五萬人之多。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在紅色革命風暴的影響下,江西余江縣湯萬福、湯報古舉族參加工農革命,組建蘇維埃政府,建立赤衛隊,送子弟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保護紅色政權。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余江湯家犧牲慘重,因而號稱「余江首戶」的湯姓,今在縣中也只是一個中小姓氏。
據江西各地縣志統計:江西湯氏歷史分布為泰和縣湯氏烈士五人,永豐縣湯氏烈士四人,永新縣湯氏烈士八十四人,興國縣湯氏烈士十五人,宜春縣湯氏烈士九十四人,吉安縣湯氏烈士十八人,吉水縣湯氏烈士六人,蓮花縣湯氏烈士三人,贛縣湯氏烈士十四人,尋烏縣湯氏烈士二十八人,鉛山縣湯氏烈士九人,廣昌縣湯氏烈士六人,貴溪縣湯氏烈士八人,銅鼓縣湯氏烈士十四人,弋陽縣湯氏烈士二十三人,瑞金縣湯氏烈士十人,寧都縣湯氏烈士四人,崇義縣湯氏烈士四十八人,萍鄉縣湯氏烈士五十一人,萬載縣湯氏烈士十七人,萬年縣湯氏烈士九人,余干縣湯氏烈士十一人,余江縣湯氏烈士四十九人,橫峰縣湯氏烈士十九人,德興縣湯氏烈士七人,黎川縣湯氏烈士五人,福安縣湯氏烈士六人,資溪縣湯氏烈士五人,新干縣湯氏烈士兩人,臨川、萬安、遂川、樂安、上饒、星子、安義、婺源各一位湯氏烈士。共計五百六十一名湯氏革命烈士。
由於國民黨政權對江西革命蘇區進行了五次殘酷的圍剿,使江西人口銳減,而江西湯氏人口亦從全國湯氏人口第一位,將至全國湯氏人口第二位。
現江西湯氏郡望為江西南昌縣、江西進賢縣、江西臨川縣、江西崇義縣、江西萬安縣、江西於都縣、江西南豐縣、江西永新縣。

3、跪求安徽歷史

遠古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靈璧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曹魏之實際開創者)。
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南北朝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
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晚唐時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宋元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揮的宋軍大敗於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史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黃山市一帶),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臨濠府(今皖北地區),史稱明中都,洪武八年遷都應天府(即今南京市),但鳳陽府(原臨濠府)已近基本建設完畢皇陵與皇宮,(皇宮與皇陵宮殿毀於明末張獻忠,宮牆毀於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6縣)、寧國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終仍定名為寧國府,6縣)、太平府(3縣)、池州府(6縣);3個位於江淮之間:安慶府(7縣)、廬州府(4縣1州),設鳳陽府(元代曾叫臨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終定名鳳陽府,5州13縣);淮河以北未設府,淮河以北全境屬鳳陽府。明成祖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原直隸地區改稱南直隸。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鳳陽府,燒毀皇宮與皇陵。
清朝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反復拉鋸戰中,安徽南部人口損失巨大,經濟凋蔽。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今皖北地區。李鴻章在廬州府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設兩道,皖南道(初駐安慶府,後移至蕪湖縣),皖北道(駐鳳陽府)。
近現代
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安徽省設三個道,蕪湖道、安慶道和淮泗道(駐鳳陽),省會變動較大。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12~1926年,安徽歷柏文蔚、倪嗣沖、張文生、馬聯甲、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等省首長。1926年底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偽、國軍和中共新四軍力量交織的地區。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7年蚌埠脫離鳳陽縣被設為安徽省第一個省轄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的主戰場。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駐合肥)和皖南(駐屯溪,今黃山市)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500~600萬人,[3]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當時的省委書記曾希聖因此被調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秘密將土地公開,實行大包干,創造性地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得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結果是,1979年糧食比上年增長6倍,相當於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糧食總和,農業獲得大豐收。與此同時,安徽省肥西縣、來安縣也開始試驗包產到戶。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經驗,發出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迅速推開。安徽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安徽的農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開始。在農村,流通體制改革進行,農村市場逐步放開;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科技興農」方針被提出,鄉鎮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興起。1980年,全省開始推行企業經營責任制,並改革工資制度和獎金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企業「吃大鍋飯」的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安徽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求採納~~~~

4、跪求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靈璧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曹魏之實際開創者)。
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五代十國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
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晚唐時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宋元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揮的宋軍大敗於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史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黃山市一帶),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臨濠府(今皖北地區),史稱明中都,洪武八年遷都應天府(即今南京市),但鳳陽府(原臨濠府)已近基本建設完畢皇陵與皇宮,(皇宮與皇陵宮殿毀於明末張獻忠,宮牆毀於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6縣)、寧國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終仍定名為寧國府,6縣)、太平府(3縣)、池州府(6縣);3個位於江淮之間:安慶府(7縣)、廬州府(4縣1州),設鳳陽府(5州13縣);淮河以北未設府,淮河以北全境屬鳳陽府。明成祖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原直隸地區改稱南直隸。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鳳陽府,燒毀皇宮與皇陵。
清朝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反復拉鋸戰中,安徽南部人口損失巨大,經濟凋蔽。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今皖北地區。李鴻章在廬州府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設兩道,皖南道(初駐安慶府,後移至蕪湖縣),皖北道(駐鳳陽府)。
近現代
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安徽省設三個道,蕪湖道、安慶道和淮泗道(駐鳳陽),省會變動較大。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12~1926年,安徽歷柏文蔚、倪嗣沖、張文生、馬聯甲、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等省首長。1926年底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偽、國軍和中共新四軍力量交織的地區。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7年蚌埠脫離鳳陽縣被設為安徽省第一個省轄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的主戰場。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駐合肥)和皖南(駐屯溪,今黃山市)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500~600萬人,[3]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當時的省委書記曾希聖因此被調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秘密將土地公開,實行大包干,創造性地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得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結果是,1979年糧食比上年增長6倍,相當於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糧食總和,農業獲得大豐收。與此同時,安徽省肥西縣、來安縣也開始試驗包產到戶。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經驗,發出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迅速推開。安徽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5、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

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分屬北齊、北周。南朝後期,安徽長江以北先後分屬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分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分屬吳國和南唐國。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淮南、江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合肥)、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轄廬州府(今合肥)、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皖」。

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5)肥西縣土匪擴展資料: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5、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6、幫我介紹一下安徽

安徽省
簡稱皖。位於中國東南部。居華東腹地,東連江蘇省 、浙江省,南鄰江西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北靠山東省 ,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距東海160~600千米,是沿海與內陸腹地的過渡帶。東西寬約450千米,南北長約570千米。面積13.97萬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安徽省省會為合肥市,有6個地區,10個地級市,10個縣級市,58個縣。
安徽省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1993年人口5897萬 。人口地區分布不均 ,淮北平原區高於江淮丘陵區 、沿江圩區和皖西、皖南山區 。共有36個少數民族。其中以回族人數最多,佔97%強,還有滿族、畲族、壯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鮮族、侗族、彝族等。安徽佛教歷史悠久,分布較廣。道教有全真道和正一道。伊斯蘭教在壽縣、安慶、蚌埠、蕪湖、合肥等地設有清真寺。天主教有蚌埠、安慶、蕪湖三個教區。
建制沿革 安徽最古的文化屬距今約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安徽境內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西周時期曾立皖國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登祭皖山,封號「南嶽」,皖山由此聲名大噪。春秋時屬吳、楚等國,戰國為楚地。秦屬九江、衡山、泗水等郡。漢屬揚、徐、豫三州。唐分屬江南、淮南、河南等道。元屬河南、江浙兩省。明直隸南京 。清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安慶為省會,安慶屬皖國故地,故安徽簡稱皖。1949年4月21日 ,皖北全境解放 ,設皖北行署,駐合肥市;同年5月上旬,皖南全境解放,5月13日設皖南行署 ,駐蕪湖市 。1952年4月12日,撤皖北、皖南行署 ,置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1952年8月25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自然資源和物產 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其中淮河以北屬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最高氣溫36~39℃,最低氣溫為-8~-14℃ ;全年無霜期為200~250天,年降水量750~1700毫米 。安徽地貌分為淮河平原區、江淮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山地丘陵區。西部與南部地勢高 ,北部低 , 皖南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 為全省最高點。全省土地總面積13.97萬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佔29.6%,丘陵佔29.1% ,平原佔24.9% ,盆地佔16.4%,全省1988年末實有耕地438.22萬公頃,林地418.27萬公頃,草地面積166.4萬公頃,水面面積105.39萬公頃。安徽內河川徑流平均總量為616.21億立方米 ,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98萬千瓦 。建有淠史杭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地下水 蘊藏量豐質優 ,據 初步勘 測 ,潛在開 采資 源 為每年161.36億立方米。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蘊藏豐富的珍稀植物,成為全國生物基因資源的重要寶庫之一。擁有維管植物3200餘種 。植物起源古老 ,保存許多孑遺植物 。樹種資源豐富,有喬木 800餘種 。森林覆蓋率為20.1% 。野生動物有494種,受國家規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58種。魚類有130多種 ,以鯉科魚類最多,極具經濟價值。長江的鰣魚、巢湖的銀魚、淮河的淮王魚馳名中外。已發現礦產90種,其中鐵礦保有儲量25.8億噸,銅礦保有儲量342萬噸 ,硫鐵礦儲量5.41億噸 ,磷礦儲量 502 7萬噸 ,明礬儲量5781萬噸 。煤礦主要分布在兩淮地區,以煉焦煤為主,硫、磷含量低,煤層厚。
經濟 安徽是中國主要糧食產區之一,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玉米、豆類、高粱次之。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籽、烤煙、茶葉、紅麻、黃麻,其中茶葉產量常年居全國第三位。安徽已逐步形成以煤炭、電力、冶金、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紡織、食品等為主體,門類較為齊全的現代工業生產體系。亳州的古井貢酒,以及宣紙、徽墨、歙硯、宣筆等文房四寶,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水運除長江在境內400多千米常年可通大型輪船外,淮河等內河常年可通機動船或木帆船,內河航道里程5524千米。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為2.87萬千米。鐵路有京滬、京九、淮南、濉阜、寧銅、皖贛等干線 。合肥建有大型機場 。郵電局 、所總計2502處。1993年國民生產總值為979.55億元。
文教衛生 1991年 ,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39所大專院校,在校學生6.19萬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7.89萬人 ;普通中小學校學生分別為223 .4萬人和617.3萬人。醫療衛生機構7300多家 ,擁有病床11.1萬張。地方戲曲有40多個劇種,影響較大的有徽劇、黃梅戲 、廬劇、泗州戲、皖南花鼓戲、皖北花鼓戲、淮北梆子戲。安徽雜技團多次赴歐洲、非洲、亞洲等國家與地區演出。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已發展成一個以基礎科學和新興科學技術為主的綜合性科研基地。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是全省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心。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是全省群眾性社會科學學術團體,現所屬各種學會、研究會近100個。
名勝古跡 皖南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 、九華山 ,黃山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風光旖旎的齊雲山、敬亭山、西山、齊山,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有宣州龍泉洞、青陽神仙洞、廣德太極洞、石台溶洞群、馬鞍山採石磯。還有千年古城歙縣,保留宋城風格的屯溪老街,古今名人故居遺跡與文房四寶的產地。皖中有國家和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琅邪山、天堂寨、浮山、白崖寨、小孤山 、南嶽廟 、八公山 、巢湖 、花亭湖。有鳳陽縣的明中都城遺址 ,合肥逍遙津、包公祠、明教寺 、教弩台等。皖北有蕭縣皇藏峪,古城亳縣(現亳州市)的地下古引兵道,華佗廟、花戲樓、湯王墓、曹操宗族墓群,蚌埠市的白乳泉、卞和洞、湯和墓以及懷遠縣的禹王宮等。

名稱由來
安徽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這就是安徽名稱的由來。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編輯]隋唐之前
商朝 (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融入漢族的東夷。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固鎮縣的垓下之戰中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盧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 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中魏國的實際開創者)。

五胡十六國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幾百年間,幾支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國北方相繼建立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編輯]隋唐宋金元
隋朝 (581年-618年)統一了中原。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 (618年-907年)建立政權,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遭受戰火蹂躪。唐末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 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北方的金和南方的 南宋。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在今安徽馬鞍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編輯]明朝
136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趕到塞外。由於定都南京的關系,整個今天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接歸中央政府管理,稱為「南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洪武皇帝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

洪武皇帝定鳳陽為中都,一度曾考慮遷都於此,後來被迫放棄這個計劃,只建成了陵墓和一部分城牆。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寧國府(宣城)、太平府(當塗)、池州府;2個位於長江北岸:安慶府、廬州府(合肥);而整個淮河流域只有1個府:鳳陽府。長江南岸的小縣城蕪湖,在明朝發展成新興的工商業中心。1635年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攻陷鳳陽,掘明皇室的祖墳,焚毀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

[編輯]清朝
1645年,滿清的八旗兵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 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安徽省會設在安慶,駐有安徽巡撫以及安徽按察使,至於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南京),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省界與今天比較變化不大。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慘烈的反復拉鋸戰過程中,安徽南部的絕大部分人口死亡,經濟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今天當地人口主要是戰後從河南、湖北遷來,文化習俗改變很大,並從此退出富裕地區的行列。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土匪橫行的貧困的安徽北部。李鴻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編輯]清朝之後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佔領安徽。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本人、汪精衛政權、國軍和中國共產黨的新四軍勢力交錯的地方。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6年日本投降後,民國政府把安徽省會從安慶遷往合肥。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的主戰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和皖南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又重新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徽州的婺源縣劃歸江西,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但這又使得天長縣成為伸入江蘇境內的一個鍥子。
行政區劃
現轄17個地級市,以及44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6個縣

地級市:

合肥 蕪湖 馬鞍山 蚌埠 淮南 滁州 宣城 黃山 巢 湖 銅陵 安慶 淮北 阜陽 六安 宿州 亳州 池州
省擴權縣級市:

天長
縣級市:

寧國 明光 桐城 界首
安徽省行政區劃(省會:合肥市)
地級市 市轄區、縣級市、縣
合肥市: 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蕪湖市: 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蚌埠市: 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淮南市: 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馬鞍山市: 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淮北市: 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銅陵市: 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郊區 | 銅陵縣
安慶市: 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黃山市: 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滁州市: 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阜陽市: 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宿州市: 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巢湖市: 居巢區 | 含山縣 | 無為縣 | 廬江縣 | 和縣
六安市: 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亳州市: 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池州市: 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宣城市: 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經濟
安徽省國內生產總值(2004年)為3972億元,居全國第14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455元,排名第26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7156元,居全國第25位。農村人均收入2127元,居全國第22位。

[編輯]人口
安徽省人口總數為6410萬人,居全國第8位。人口密度為455人/平方千米。

旅遊
世界遺產
黃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自然遺產,1992年)
皖南古村落(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模
新四軍軍部舊址
明中都皇故城
明皇陵石刻
花戲樓
潛口民宅
龍川胡氏宗祠
許國石坊
廣教寺雙塔
和縣猿人遺址
安豐塘
薛家崗遺址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
曹氏家族墓群
陳山遺址
壽春城遺址
繁昌窯遺址
凌家灘遺址
壽州窯遺址
尉遲寺遺址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
朱然家族墓地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千峰山土墩墓群
萬牛山土墩墓群
教育
[編輯]高等教育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皖西學院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安徽中醫學院
皖南醫學院
蚌埠學院
蚌埠醫學院
淮南師范學院
安徽科技學院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
阜陽師范學院
安慶師范學院
安徽財經大學
巢湖學院
黃山學院
銅陵學院
合肥學院
宿州學院
滁州學院
宗教
[編輯]基督教
1950年代,安徽省基督教有20 多個教派,信徒共5萬人。其中中華內地會17000 多人,集中在阜陽一帶;長老會信徒15000人,中心在懷遠、宿州和壽縣;其它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教派還有聖公會、基督會、美南浸信會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蕪湖曾是多個教派的公共宣教區。文革以後的1987年,安徽省的基督教信徒猛增到45萬人。現在該省的基督徒人數大約有200萬。北部的淮河流域分布最為集中。並且在省會合肥開辦了2年制的安徽神學院。

[編輯]天主教
安徽省的天主教幾乎沒有發展,人數仍然保持在6萬人的規模。主要分布在北部原來的蚌埠教區。

[編輯]佛教
位於青陽縣的九華山是中國4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寺廟林立,為地藏菩薩道場。

[編輯]伊斯蘭教
為本省的回族所信仰,主要分布在北部淮河流域。
我是安徽人,這是我找的資料,我屬於巢湖

7、安徽的歷史,100字左右的,急!!!!!

安徽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五代十國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