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安徽廬江銅礦

安徽廬江銅礦

發布時間: 2021-04-11 11:07:53

1、 安徽廬江縣沙溪銅(金)礦床

一、大地構造位置

礦區位於郯廬深斷裂帶與礬山-銅陵深斷裂復合部位,在廬樅火山岩盆地的西北邊緣。

二、礦床地質

(一)地層

礦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志留系高家邊組(S1g)、墳頭組(S2f)砂城岩和泥質粉砂岩和侏羅系磨山組(J1m),羅嶺組(J2l)石英砂岩、沙頁岩和泥質粉砂岩。礦區地層中志留系高家邊組Cu含量高於維氏值可能對銅礦化富集提供部分成礦物質。

(二)構造

礦床位於一帚狀構造中(圖2-59),可分出4個「旋扭帶」,向北東方向撒開,向南西方向收斂,旋渦在內弧西側。

(三)侵入岩

圖2-59 沙溪銅礦床控礦構造示意圖 Fig.2-59 Schematic map of ore-control structure in Shaxi copper deplsit(平面圖據董樹文)(after DongShuwen)

1—第四系;2—侏羅系;3—志留系;4—石英閃長斑岩;5—角閃閃長斑岩;6—閃長斑岩;7—侵入角礫岩;8—銅礦體;9—推斷斷裂及編號;10—礦體編號;11—中生代火山岩;12—象山群砂頁岩;13—高家邊-墳頭組砂頁岩;14—輝石閃長岩;15—閃長玢岩;16—安山岩;17~19—早期成礦岩體;20~22—晚期不含礦岩體;23—爆破岩管;24—花崗斑岩;25—背向斜軸;26—旋扭帶斷裂面;27—壓扭性斷裂;28—張性斷裂;29—礦體編號

出露一套鹼鈣系列同源不同期次的雜岩體,沿北北東向旋扭帶呈岩枝狀貫入於中志留統泥質粉砂岩(有呈捕虜體出現者)及中下侏羅統石英砂岩中,同位素年齡173~123Ma,主要為燕山早期。侵入岩主體在菖蒲山,為閃長岩,大部分為紅層覆蓋。航磁有明顯異常。合礦斑岩主要為石英閃長斑岩,可能系主岩體分異而成。

(四)礦體特徵

區內從北而南分布有棋盤山、鳳台山、銅泉山、鼓架山、斷龍頸等礦床(點),以銅泉山礦床為主要。銅泉山銅礦體分布在長1200m,寬610m的范圍內,主礦體三個,以Ⅲ號礦體最大(占銅金屬總量的92%),另有52個小礦體,零散分布在地表至—600m標高范圍內。

上部礦體(Ⅰ)以充填交代象山群石英砂岩和泥質粉砂岩為主,部分產於岩體邊部。礦體長600m,最大厚度約195m,最大延深為290m,呈不規則透鏡狀,走向NNE,傾向NWW,傾角中等,向SW方向側伏。銅品位偏低,含金小於1×10-6。

下部礦體(Ⅱ、Ⅲ)位於F3斷層之下,直接受F3裂隙帶控制。礦體產於志留系泥質粉砂岩作頂底板的岩體內,部分進入圍岩。其中Ⅲ號主礦體長千餘米,厚4~197m,延深77~680m,呈巨大板狀-透鏡狀,傾向SEE,傾角中等,向SW方向側伏。含銅較高,礦石富集地段密集石英脈群,含大量細脈浸染的斑銅礦、黃銅礦,含銅1%以上。此外,還有產於不同岩石構造破碎帶或裂隙帶內的小礦體。

(五)礦石組分

礦物組分:礦石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輝鉬礦、斑銅礦、磁鐵礦。脈石礦物有鉀鈉長石、石英、硬石膏、水雲母、碳酸鹽等。

礦石主要化學組分:礦石主要組分為,礦石含Cu平均0.6%。

伴生組分:Au主要賦存於黃鐵礦內,最高含量達400×10-6,最低0.07×10-6,一般為(20~40)×10-6;在黃銅礦中最高含量22.69×10-6,最低含量1.28×10-6,一般(10~20)×10-6;在斑銅礦中最高含量24.5×10-6,最低含量12.75×10-6,平均15×10-6,現已圈出部分金礦體,平均品位3.15×10-6。

(六)圍岩蝕變

礦床圍岩蝕變從里向外主要有鉀化帶(與主要礦體所在部位大體吻合)、石英絹雲母化帶(礦化不強,幾乎無礦體賦存)、泥化帶(不甚發育)和青磐岩化帶(無銅的礦化)。

三、成礦條件分析

(一)硫同位素

礦床中硫同位素δ34S為0.3‰~2.5‰,表明具有深部均一硫源特徵。

(二)氧同位素

據傅斌(1996)對礦區脈石英單礦物測定氧同位素δ18O(SMOW)為7.99‰~12.52‰,均值為10.05‰。計算得平衡水的δ18O(SMOW)為3.51‰~5.52‰。說明成礦流體的氧同位素組成接近於岩漿熱液。脈石英中流體包裹體水的氫同位素組成δD(SMOW))為—60‰~—82‰,與岩漿熱液相近。流體包裹體的鹽度有三組:一組w(NaCl)為2.0%~10.0%,均值為6.5%;另一組w(NaCl)為—14.0%~20.0%,均值為18.2%。還有一組w(NaCl)很高,大於42%。高鹽度流體包裹體常與氣體包裹體緊密共生,構成「沸騰」包裹體群。氫氧同位素和流體包裹體測定數據表明,沙溪銅礦成礦熱液具有岩漿流體為主,並混有少量大氣降水組成。

(三)成礦溫度

經測定成礦期脈石英爆裂溫度為200~380℃,石英均一溫度為190~355℃、黃銅礦為265℃、黃鐵礦為220℃,屬中溫偏高。整個礦床顯示了從高溫(磁鐵礦-黃銅礦組合)至中低溫(銅、鉛、鋅硫化物、重晶石脈、含銅黃鐵礦-碳酸鹽脈)的長期活動特點。據不同礦物組合的空間分布特點,表明礦化有隨深度增加成礦溫度增高趨向。

(四)控礦條件

構造:成礦富集因素與帚狀構造旋扭帶有一定關系,一般靠近旋渦為強應力區,斷龍頸一帶多富集原子量與密度均較大的金,離旋渦稍遠的中應力區銅泉山一帶主要富集銅,離旋渦最遠的弱應力區則以鉛鋅為主。此外NNE向與NW向次級斷裂構造交匯處是礦體最有利的賦存部位,岩石裂隙發育程度、砂頁岩層屏蔽等,也均為礦化富集重要條件。

岩體:銅礦化90%局限在石英斑岩體內,岩體酸度較低,礦化嚴格受侵入岩的岩體控制。

蝕變:鉀化帶特別發育,而絹雲母化相對較弱,工業礦體賦存部位與鉀硅酸鹽蝕變帶及疊加青磐岩化蝕變帶一致,鉀硅酸鹽蝕變主要由岩漿流體作用所致。

(五)礦床成因類型

綜合礦床特點及成礦條件表明沙溪銅礦為具有「閃長岩模式」的斑岩型礦床。

2、安徽廬江沙溪-菖蒲山斑岩型銅礦床

(一)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廬江沙溪斑岩銅礦床的普查、勘探與研究工作一直得到地礦部、冶金部、有色金屬總公司的高度重視,安徽省327地質隊在該區進行長期的勘查工作,已圈定中等級品位(Cu≥0.4%)25.85萬t,低品級(Cu=0.2%~0.4%)23.10萬t(327地質隊,1982)。我們在詳細分析前人尤其是安徽省地礦局327隊地質與鑽孔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詳細野外考察分析,於該區提出了構造屏蔽、背斜核部控礦控岩的理論模式,並根據這個模式在該礦區以南的前人詳查區之外的菖蒲山背斜核部地段發現富銅鐵帽,3個樣品分析結果:銅高品位達1475×10-6,最低品位560×10-6,高者已接近銅的邊界品位。通過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專題組的合作,我們對菖蒲山預測區進行了電法和磁法探測工作,並對沙溪已知礦區9號勘探線進行對比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菖蒲山地區存在一個與沙溪礦區異常形態近似、強度略大的高極化區。異常體近NNE向分布,縱向長度大於1500m,寬度大於500m,異常埋深距地表100m左右。初步研究結果表明,該異常體規模較大,由硫化物礦化引起。結合全區的地質地球化學的綜合研究,認為本異常是由與沙溪礦區相似的埋深較淺的斑岩銅礦所引起的,即在菖蒲山一帶存在一個較大規模的斑岩銅礦遠景預測區。

(二)區域地質背景及礦床地球化學特徵

沙溪-菖蒲山斑岩型銅礦區位於長江中下游鐵、銅成礦帶中段北緣,郯廬斷裂的主幹斷裂從礦區西側通過全區,東部瀕臨廬樅火山岩盆地,礦區位於郯廬斷裂帶與礬山-銅陵深斷裂的復合部位(常印佛等,1991)。礦區地層出露簡單,除第四系近代沉積和白堊系紅色砂礫岩以外,礦區西北部及東部、東南部分布有上侏羅—下白堊統陸相火山岩。而作為含礦岩體圍岩的為中、下侏羅統內陸湖沼相碎屑岩、上泥盆—中、下志留統陸相—濱海相碎屑岩及海灣潟湖相碎屑岩。沙溪斑岩型銅礦體絕大部分產於斑岩岩體中,主要為石英閃長斑岩、細斑閃長斑岩。地理上自北向南將沙溪礦區劃分為4個礦段:即棋盤山、銅泉山、獅子山和斷龍頸。實際上4個礦段是一個呈北北東向連續分布的整體,受全區NNE向的復式背斜控制。菖蒲山預測區位於斷龍頸斷裂以南,構造線方向向東稍偏,構成與沙溪礦床相對較獨立的礦化區,但兩者之間又有密切的成因聯系(327地質隊,1982;王奎仁等,1993)。全區地質概況見圖9-1所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有目的地選擇沙溪礦區斷龍頸以南分布有志留系地層的菖蒲山地區進行野外調查工作,並在地表發現了礦化點和斑岩型銅礦的標志——富銅鐵帽。3個地表樣品的分析結果為:銅含量在(560~1475)×10-6之間(表9-1),這比沙溪礦床地表礦化點的銅含量高出甚多,其伴生元素如Pb、Zn、Co和礦化劑元素S、F、Cl、As等亦有很高的含量;而且該礦化點正位於全區的主體構造——沙溪—菖蒲山地區主體復背斜核部(圖9-2),從而為深部礦體的形成與容礦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我們認為該點的標志可以作為尋找斑岩型銅礦的找礦標志。

圖9-1 皖中廬江沙溪-菖蒲山斑岩型銅礦區地質-岩漿控礦略圖

1.第四系沉積物;2.中—新生界紅層;3.中生界火山岩;4.中生界碎屑岩;5.古生界碎屑岩;6.閃長岩類;7.淺成相閃長斑岩;8.含礦石英閃長斑岩、黑雲母石英閃長斑岩;9.淺成火山岩類;10.侵入角礫岩;11.爆發角礫岩;12.推測背斜軸;13.次級向斜軸;14.斷層;15.沙溪礦區位置:(1)棋盤山,(2)鳳台山,(3)銅泉山,(4)鼓架山,(5)斷龍頸,(6)龍頭山;16.菖蒲山成礦預測區位置

圖9-2 安徽廬江縣沙溪礦區Ⅰ—Ⅰ線實測地質剖面圖(據安微省地礦局327地質隊)

A.極化率和電阻率曲線;B.安徽沙溪斑岩型銅礦區銅泉山第9勘探線鑽孔地質剖面圖。1.侏羅系中下統碎屑岩;2.侏羅系下統碎屑岩;3.石英閃長斑岩;4.中斑角閃閃長斑岩;5.侵入角礫岩;6.氧化帶界線;7.礦體;8.推斷復式背斜軸跡及其派生斷裂(NNE向);9.NNE向斷裂

表9-1 菖蒲山一帶地表富銅鐵帽部分元素的分析結果(wB/10-6)

分析在華東冶金地質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完成,分析方法為原子吸收法。

(三)地球物理測量及異常分析

1.研究方法

區內地球物理測量研究工作,是在地質、地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工作區的選擇及測線的布置,覆蓋了前期地質勘探與地球化學測量工作所發現的異常地段。考慮到測區志留系(S1-2)地層與閃長岩體的接觸帶都有可能具備斑岩型銅礦化條件,故測線有一定延伸,以利於從正常場至異常區的全面了解。這次工作我們共測得剖面6條(其中一條是針對廬江沙溪礦區已知礦體的實測剖面),測線基本為北西至南東方向,預測區內測量的面積約0.6km2。

根據所研究地區的地質情況,在該區工作中,我們主要選擇了激電法和高精度磁法兩種方法。電法所選用的儀器是加拿大進口的IPR-8接收機和IPT-1發射機,方法為中間遞度法,配合對稱四極測深。磁法選用的是加拿大生產的IGS-2型磁力儀,磁測數據進行了日變改正。在本區工作中電法和磁法所使用各種儀器工作穩定,所測數據重復性好,結果可靠,所選儀器和方法,較好地反映了本區地質體的信息。根據從已知到未知,並充分考慮地質條件的特殊性的原則。我們首先選擇了沙溪礦區9線作為實驗剖面(圖9-3)。從所測剖面可見,埋藏礦體和異常對應很好,該異常電法表現為低阻、高極化特徵,極化率高達40‰。礦體上方磁法為一負異常。實驗剖面西北部因水庫阻隔未能測至中沙溪閃長岩體,在中沙溪鄉附近測得的磁場為49267.9nT。分析實驗剖面,礦體上方磁法為負異常,可能為蝕變作用的反映,電法高極化較為寬緩,可能反映礦體外圍的金屬硫化物礦化暈有更寬的范圍。

2.電法測量結果

在預測區所測的剖面中,1~4線具類似的特徵(圖9-4)。其極化率值從東部正常的志留系(S1-2)的20‰左右,向西進入異常區突然變為40‰以上,最高接近60‰左右。而進入中沙溪閃長岩體後極化率值迅速降至8‰以下。極化率異常非常明顯。且異常大體與區內志留系(S1-2)和中沙溪閃長岩體接觸帶方向一致,為近北東方向的帶狀,具體可分為兩條帶,較西部的帶異常值稍高,可能為埋深較淺所致。由測深結果表明,高極化率體頂板埋深不足100m。電阻率因受地形等因素影響變化較大,但仍可見近岩體異常帶的低阻反映,同時也反映了預測區高硫化物礦化區和已知礦區相對應的特點。該異常帶在略向南東偏轉後,尖滅於2~5線之間。異常面積可達0.6km2(圖9-5)。

圖9-3 實驗對比剖面圖(據安徽省地礦局327地質隊)

1—鬆散沉積物;2—頁岩;3—泥岩;4—泥質粉砂岩;5—粉砂質泥岩;6—褐鐵礦化粉砂質泥岩;7—褐鐵礦化硅化粉砂質泥岩;8—含褐鐵礦化泥質粉砂岩;9—褐鐵礦化硅化泥質粉砂岩;10—粉砂岩;11—閃長斑岩;12—采樣位置及編號;13—第四系;14—志留系中統;15—燕山期閃長斑岩

圖9-4 安徽廬江菖蒲銅礦預測區視電阻率、極化率(ρs、Ms)剖面圖

從測深曲線可以看出:預測區1線67號點測深曲線與已知礦體沙溪第9號勘探線56號點測深曲線具有非常一致的對應關系,且預測區的極化率值達49‰,較已知礦體的極化率值40‰高出許多(圖9-6)。此外,在非礦化地段,深部的岩石極化率升幅不大(圖9-7),表明該方法在本區是非常有效的。

圖9-5 安徽廬江菖蒲斑岩型銅礦預測區極化率測量結果平面圖

3.磁法測量結果

為了配合電法測量,我們還作了磁法測量驗證工作,沿所有的電法測線都作了測量工作,共有6條磁法測量剖面。預測區1~4線,剖面特徵相似,磁場為由西向東的傾斜梯級帶由北向南,3線在580號點以西為磁場值逐步升高的陡梯級帶,向東則平滑,未見變化;4線除曲線在240點見一小的局部異常外,520號點與3線580號點對應;1線在740~880號點有一局部異常,幅值可達100nT;2線460號點有近20nT的擾動變化,600號點形式和3線段580號點對應,5線則反映與前幾條線完全不同的特徵,是在較高的磁場水平上具有一定的起伏跳動,反映在S1-2地層下很淺部位即為岩體。圖9-8是磁測平面圖,和區域航磁資料相比具有豐富得多的信息,除梯級帶的形態外還可見次級異常,反映了岩脈和小岩體的形態。

圖9-6 安徽省廬江縣廬江-菖蒲山斑岩型銅礦已知區和預測區激電測探曲線剖面圖

上圖為l線670號點;下圖為沙溪礦區第9勘探線560號點。Ms.極化率;ρs.視電阻率

圖9-7 四極對稱測深區線圖

圖9-8 安徽廬江菖蒲山斑岩型銅礦預測區磁法測量平面圖

圖9-9 沙溪礦區17線剖面圖(據安徽省地礦局327地質隊資料)

4.菖蒲山預測區構造屏蔽與背斜核部控礦模式

沙溪礦床的礦物組合簡單,主要有黃銅礦、黃鐵礦、假像磁鐵礦、斑銅礦、磁鐵礦、輝銅礦、銅藍、毒砂等;蝕變特徵自內向外為:鉀長石化帶,絹雲母化帶,青磐岩化帶,但分帶界線不明顯,僅在主要含礦岩體——石英閃長斑岩及黑雲母石英閃長斑岩中有較清楚的分帶現象。礦區內岩漿岩分布廣泛,岩漿作用極為強烈,具有長期持續活動的特點。其組成為一套鈣鹼系列同源不同階段的雜岩體。岩漿活動時間上下限比較清楚:火山岩超覆於中下侏羅統象山群之上,岩體則明顯侵入象山群中,而在下白堊統紅層中有較多火山岩和部分侵入岩礫石。已知含礦岩體石英閃長斑岩同位素年齡為173~123Ma,生成時間相當於晚侏羅—早白堊世,即屬於燕山期產物。

董樹文(1984)對沙溪礦區進行研究後,提出帚狀構造控礦模式:中沙溪岩體向北甩出3支小岩體,中間一支含礦,兩翼無礦。這個模式可以給出礦體的分布的特徵。但是,從沙溪已有剖面線及鑽孔資料分析,沙溪礦床的主要礦體呈倒「U」字形,大部分分布在背斜核部(圖9-9),圍岩以蝕變高家邊組硅化碎屑岩為主,沿核部斷續出露的岩體可以看成是背斜核部剝蝕後的露頭。兩翼部出露的無礦化岩體一般是淺成相的火成岩。在背斜核部,富含揮發性組分的含礦熱液在受到頂蓋屏蔽情況下富集成礦,而在兩翼顯然不利於成礦。自印支期以來,郯廬斷裂的大幅度左行平移(Xu J.W.,1993)在本區構造格局中亦起到主導作用,在復式背斜的核部東側形成了一系列羽狀,呈NNE—NE展布的張裂隙,這些裂隙是後期的岩漿熱液上升的良好的通道,而其背斜核部及其虛脫部位為含礦岩體提供了有利的容岩空間。上述所有的地質、構造條件為全區的斑岩銅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們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地表實測地層剖面,提出了構造屏蔽、背斜核部控岩控礦模式(圖9-10)。應用這個模式可以完滿地解釋沙溪礦床中礦體的分布,礦層厚度的分布以及兩翼岩體無礦的本質原因。根據這個模式有目的地選擇斷龍頸以南有志留系地層分布發育的菖蒲山地區進行野外調查所發現的富銅鐵帽就是該找礦指導思想的體現,理論和實踐都有力地證明了這個理論模式在該區對尋找斑岩型銅礦的指導作用。

5.結果討論

綜合地質-地球物理(電法、磁法測量)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區內激發極化法所圈定的異常具一定規模,異常和相鄰的中沙溪礦體有相似的量值,局部高於已知的礦區。40‰~60‰這樣高的極化率數值在本區只能反映地下硫化物的特徵。異常和已知礦區特徵近似為低阻高極化的特點。異常對應的構造部位和已知礦區相當。磁法測得本區磁場強度高於已知礦區(相差100nT左右),可能反映區內蓋層較薄。綜合以上資料,本區是極有前景的銅礦找礦區。其中1線740~650號點可作為區內較淺部位優先選擇的勘探驗證地段。

圖9-10 菖蒲山斑岩型銅礦床預測區構造-岩漿成礦構想模式圖

1.砂岩;2.泥質粉砂岩;3.閃長岩;4.富銅鐵帽;5.推測礦體的存在形式

綜上所述,菖蒲山預測區是一個有希望的斑岩銅礦遠景區,地、物、化的證據都支持構造屏蔽、背斜核部控礦的模式,我們可以看到區內以激發極化法為主所圈定的礦化異常,具有充足的地質-物探依據,並經專家論證。此外,該礦化異常有較大規模,異常和相鄰的中沙溪礦體有相近的量值,局部高於已知礦區。且異常和已知礦區特徵近似,為低阻高極化異常。異常所對應的構造和已知礦區相當。結合全區地質-構造背景以及所處的大地構造部位分析,我們認為菖蒲山預測區是極有前景的斑岩型銅礦成礦遠景區。

3、廬江縣沙溪銅礦()

沙溪銅礦位於廬江縣城南偏東9公里處的沙溪鄉境內。礦區有簡易公路與廬江—樅陽公路相接。合肥—銅陵公路由緊靠礦區西側的鳳台山礦段通過。合(肥)—九(江)鐵路上的柯坦車站在礦區西約14公里。另礦區東鄰黃陂湖,乘水路上溯可達廬江行可入巢湖、進長江,通往沿岸各埠。

沙溪銅礦是安徽省發現最早的斑岩型銅礦。礦床自北向南由鳳台山礦段、銅泉山礦段、斷龍頸礦段和龍頭山礦點組成。礦體埋藏相對較深,含銅品位一般在0.4%左右。初步探明淺部銅金屬儲量35.13萬噸。其中銅泉山礦段18.87萬噸,斷龍頸礦段4萬噸(未審批儲量),鳳台山礦段2萬噸(未審批儲量)。據省地礦局三二七地質隊近期工作成果表明其深部負400米標高以下存在著厚大銅礦體,預計銅金屬儲量可達50萬噸以上。目前正在工作。

礦區位於郯廬及龜梅深斷裂的交匯附近,受廬樅與北淮陽火山岩盆地挾持,成礦條件優越,出露地層主要為下志留統高家邊組和中志留統墳頭組碎屑岩,中、下侏羅統象山群碎屑岩及上侏羅統—下白堊統火山熔岩、碎屑岩等。區內岩漿岩分布廣泛,岩漿活動極為強烈且具有長期持續活動的特點,為一套淺成相的鈣鹼性系列、同源不同階段的中酸性雜岩體。主要有石英閃長斑岩、黑雲母石英閃長斑岩、中細斑閃長斑岩、粗斑閃長斑岩、閃長斑岩等。盛橋-菖蒲山北東向復式背斜縱貫全區,在礦區南部傾沒。主要斷裂構造為北北東向的八家口-銅泉山斷裂、沙湖山-鼓架山斷裂和一些近東西向斷裂。圍岩蝕變強烈,且具分帶性,礦化主要在鉀長石化帶內。

就目前所獲資料看,銅礦主要產於八家口-銅泉山斷裂附近。在北北東向4500米范圍內,礦帶斜越北東向復式背斜斷續存在。礦體主要賦存在石英閃長斑岩體內。銅泉山礦段共探明礦體55個,其中Ⅰ號、Ⅱ號、Ⅲ號為主要礦體。Ⅰ號礦體長600米,呈不規則透鏡狀;Ⅱ號礦體長300米,呈透鏡狀;Ⅲ號礦體長1100米,呈巨大似板狀。銅泉山礦段為沙溪銅礦區淺部主要礦段,已初步探明銅金屬儲量18.87萬噸;斷龍頸礦段由42個礦體組成,均為小礦體,礦體大部分呈扁豆體狀,少數延深及延長較大者呈似板狀,已初步探明銅金屬儲量8.55萬噸;鳳台山礦段淺部由63個礦體組成,大部分呈透鏡狀,初步探明銅金屬儲量7.71萬噸。

在沙溪銅礦區的銅泉山礦段有規模不大的古采坑一處,傳言系明朝所掘。當時群眾稱之為小銅官山。1959年,古采坑經群眾報礦被重新發現。1959—1960年,省地質局原三二七隊對其進行了地表評價工作,以輕型山地工程予以揭露,並採集了銅原生暈樣品;由於地表礦化露頭僅數平方米,規模很小,且沒有見到原生含銅礦物,認為系地表風化淋濾形成,無原生礦體而予以否定。同時,對礦區內的鼓架山、獅子山、棋盤山開展了同樣的地表地質工作,並於1959年7月和1960年8月分別編寫了《小銅官山銅礦點評價報告》和《安徽省廬江小銅官山、獅子山、鼓架山、棋盤山銅礦點普查評價報告》。

1960年,省地質局物探大隊第九物探隊在本區開展1∶5萬地面磁測,發現東岳廟(羅河)、許家凹(沙湖山)、柳子崗(菖蒲山)三處具一定規模和強度的磁異常。後兩處異常位於沙溪礦區內。1961年,原三二七隊分別對後兩處異常進行了鑽探驗證,均系岩體引起。

1966年,省地質局新三二七隊在廬樅火山岩盆地開展普查找礦的同時,派普查組謝英奎、黨保星等來本區進行了踏勘檢查,他們認為沙溪地區有進一步工作的必要,並建議在電法的基礎上進行淺部槽探揭露和深部鑽探了解。

隨著國內外尋找斑岩銅礦熱潮的興起,1974年2月,三二七隊舉辦了「斑岩銅礦學習研究班」。在學習班上,謝英奎等首先提出沙溪地區存在著斑岩銅礦地質特徵,應進一步開展地質工作。為此,學習班在查閱資料及組織全體人員進行踏勘基礎上,確定於古掘跡旁的銅量異常中心布置了第一個鑽孔(101孔),施鑽後見到了300餘米斑岩銅礦(定名為銅泉山礦床);地質局在此召開了現場會議,從而揭開了礦區地質工作新的一頁。先後擔任礦區地質組長及分隊技術負責人的張雲騰、劉湘培等,對銅泉山進行了普查評價,於1977年11月由范奎斌、周全興負責編寫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沙溪礦區銅泉山礦床詳細普查地質報告》。為擴大本區銅礦遠景,在對銅泉山礦段詳查的同時,積極開展外圍地質找礦工作,先後發現了斷龍頸、龍頭山和鳳台山等礦段(點),均分別進行了普查工作。1980年10月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沙溪銅礦區斷龍頸礦段詳細普查地質報告》,1981年11月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沙溪銅礦區龍頭山礦點普查地質報告》,1982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沙溪銅礦區鳳台山礦床初步普查地質報告》。

為配合地質普查工作,研究礦區地質構造特徵,尋找隱伏岩體和圈定岩體邊界,以指導找礦遠景區,三二七隊物探分隊在地質普查的同時,開展了1∶2萬磁法和激發極化法工作,同時對菖蒲山磁異常進行了1∶1萬磁測詳查和1∶1萬地球化學土壤測量。在礦區范圍內圈定了兩個磁異常帶。

由於1982年以前所作工作僅局限於地表和淺部,缺乏對深部的了解,1990年初,省地礦局劉湘培提出鳳台山礦段所圈定的部分礦體均為一孔控礦而且礦體產狀直立,不符合斑岩銅礦形成的一般規律。為此,局在研究立項時,選定沙溪銅礦要繼續勘查,並要求三二七隊對鳳台山礦段補做工作,以了解部分礦體的確切形態及產狀。三二七隊汪祥雲等對鳳台山礦段的地質特徵進行了重新研究,由龍永慶等執行鳳台山礦段深部鑽探工作;先控制8線西部,首先施工的ZK8孔在原礦體深部見到了厚大礦體,證實礦體產狀為緩傾斜。根據這一新的認識,汪祥雲等進一步研究了銅泉山礦段與鳳台山礦段之間,曾認為「無礦」區6線附近的構造與蝕變特徵區,布置了ZK607,於孔深447.24米見到厚達294.80米的大礦體,平均含銅0.61%,獲得了新的突破。

沙溪斑岩銅礦的發現,填補了安徽省境內無斑岩銅礦的空白。是三二七隊地質技術人員運用「斑岩銅礦」成礦原理指導找礦的典型例子,尤其是近年來發現的深部厚大銅礦體,不僅為國家提供了一處遠景極大的銅礦產地,更重要的是為在該區以至其它地區尋找類似的銅礦提供了方向。目前該礦仍在進一步勘查中。

4、廬江縣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廬江縣能源礦產有煤礦、泥炭、地熱、礦泉水;金屬礦產有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銀礦、金礦、釩礦;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明礬石、(硬)石膏、螢石、磷礦、耐火粘土、冶金用白雲岩、重晶石、石墨、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絹雲母、地開石、高嶺土、膨潤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石料用安山岩、建築石料用閃長岩、建築石料用紫砂岩、飾面用花崗岩、綠松石、磚瓦粘土等36種(含亞種)。查明儲量的23種礦產,其中:地熱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鎮,涌水量5000噸以上/晝夜,水溫63℃;另一處在廬城鎮的夾山村,涌水量700噸以上/晝夜,水溫32℃;鐵礦、銅礦、硫鐵礦、明礬石、水泥用灰岩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7.4億噸、120萬噸(銅金屬量)、43282.14萬噸;石膏、高嶺土、建築用石料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1.03億噸、828.81萬噸、2906.23萬立方米;鉛、鋅2013年保有金屬量為別為12.31萬噸、27.01萬噸。保有資源量中鉛、鋅、硫鐵礦、明礬石等4個礦種居安徽省首位,銅礦居安徽省第二位,鐵礦居安徽省第三位。

截至2015年末,廬江縣已探明的有鐵、銅、礬、鉛鋅、紫砂、石灰石、高嶺土等33種,其中鐵礦石儲量7.05億噸,硫鐵礦儲量4.23億噸,銅礦儲量117.8萬噸,鉛鋅礦儲量51.39萬噸。

廬江縣浮游植物有藻類7門33屬,水生植物26種,分屬17科。

樹木類:有銀杏、山蒼子、山榴、山胡椒、山槐、山楂、棠梨、刺槐、黃檀、葛藤、紫藤、楓香、山桃、皂莢、紫穗槐、河柳、垂柳、板栗、錐栗、毛栗、胡桃、白榆、刺榆,桑樹、柘樹、枸杞、烏桕、油茶、茶樹、棗、柿、君遷子、花椒、香椿、臭椿、苦楝、梓樹、黃連木、漆樹、黃荊、三角楓、楊梅等。

竹類:有圓竹、水竹、石竹、苦竹、桂竹、金竹、笠竹、紫竹、箬竹等。

花草類:有山茶、杜鵑、紫荊、紫薇、菊花、梅、月季、合歡、金銀花、梔子花、薔薇、蘭草、芍葯、含羞草、石蒲、雞眼草、野枯草、茅草、菱菜、蔞蒿、馬蘭、野莧、薺菜、蕨、鵝腸草、馬齒莧、葯芹、蒲公英、紫花地丁、龍須菜、白蒿、青蒿、蛇莓、菇、雀麥、稗、蓑衣草、狗尾草、扒根草、小薊等。

廬江縣境內野生動物達兩百多種。

獸類:有野豬、豺、野貓、水獺、黃鼬、狐、狸、野兔、豬獾、豪豬、鼠、穿山甲、刺蝟、蝙蝠等。

鳥類:有雉、鴉、鷹、燕、鴿、夜梟、鸕鶿、鷺鷥,禿鷲、野鴨、鴛鴦、百靈、鴻雁、黃眉、柳鶯、大杜鵑、黃鸝、山雀、畫眉、斑鳩、啄木鳥、喜鵲、灰喜鵲、黑卷尾、翡翠鳥、紅尾伯勞、紅嘴藍鵲、麻雀、鸚鵡、烏鴉、竹雞、鴝鵒、鷓鴣、八哥、秧雞、黃雀、白頭翁、白腰草鷸、四聲杜鵑、董雞、野雞、火雞、天鵝等。

魚類:有青魚、草魚、鯉魚、鯽魚、鯿、鰱、鱅、鱭、銀魚、鰻、麥穗魚、鱤、團頭魴、馬口魚、赤眼鱒、三角魴、泥鰍、黃顙魚、河鯰、黃鱔、鱖、螺、蚌、蝦、蟹、龜、鱉等。

蛇、蛙、蟲類:有烏梢蛇、赤鏈蛇、水蛇、腹蛇、竹葉青蛇、蜥蜴、四腳蛇、壁虎、石子龍、青蛙、蟾蜍、石雞、蠑螈、蝸牛、蚯蚓、水蛭等。

5、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沙溪地區斷龍頸礦段銅礦普查

(1)概況

勘查區位於安徽省廬江縣城170°方向直線距離約8千米處,合肥—銅陵公路斜貫全區,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緊鄰研究區西側,往西北約20千米處為合肥—九江鐵路廬江長崗站,交通便利。區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盛行東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多西北風,乾燥寒冷。年平均氣溫為15.5℃,年平均降雨量為1248.2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402.3毫米。全年無霜期約220天。該區鐵礦、礬礦資源豐富聞名,其次為銅、硫、石膏及鉛鋅礦等。農產品主要有水稻,其次有小麥、山芋、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等。

項目勘查開始時間為2009年至2013年,由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7地質隊開展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銅礦,工作程度為普查,已投入勘查資金7498萬元。

(2)成果簡述

斷龍頸礦段位於沙溪銅礦的中南部。成礦區劃上位於長江中下游燕山期鐵銅金多金屬成礦帶的中段北部,滁縣—廬江構造岩漿岩隆起帶西南部。礦床為斑岩型礦床。共圈定礦體62個,涉及工業品級礦體的28個,其中Ⅲ號礦體為主要礦體,Ⅰ、Ⅱ號為次要礦體,其餘全為零星礦體。Ⅲ號礦段內礦體,平面上北東向長度約1000.99米,平均寬度403.11米;剖面線上含礦段外工業品位礦石延深309.6~684.66米。工業礦體單孔累計最大見礦視厚度298.85米(ZK2103),平均厚度77.01米。工業礦體埋深-1262.23米~-686.71米,平均賦存標高約-992米。主要為銅,伴生有用組分為主要為金、銀、硫。

估算資源量類別全部為(333)類,金屬量58.82萬噸,平均品位0.36%。其中,工業品級銅金屬量35.22萬噸,平均品位0.47%;低品級銅金屬量23.6萬噸,平均品位0.26%。

6、安徽省廬江縣銅嶺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省廬江縣銅嶺礦業有限公司是2004-12-14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礬山鎮磚橋村。

安徽省廬江縣銅嶺礦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2476902962X8,企業法人張培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省廬江縣銅嶺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銅礦石開采(依據有效《采礦許可證》、《安全許可證》經營),銅產品加工銷售。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000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良好。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安徽省廬江縣銅嶺礦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