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廬江羅河礦產規劃

廬江羅河礦產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8-03 13:55:27

1、廬江縣羅河鐵礦()

羅河鐵礦位於廬江縣城南35公里的羅河鎮境內。礦區交通方便,自礦區由簡易公路往西北3公里與廬江—樅陽公路相接。距合(肥)—九(江)鐵路上的柯坦站約28公里,合肥—銅陵公路經過礦區東北。礦區南距長江邊33公里,西側有水路羅昌河、白盪湖與長江相通,汛期可通行小木船。

羅河鐵礦是一個埋深在400米以下,與硫鐵礦、硬石膏等礦產共生的大型磁鐵礦床。已探明鐵礦石儲量4.76億噸,其中,高硫富礦939.2萬噸,鐵礦石中伴生五氧化二釩89.76萬噸、五氧化二磷585.92萬噸、S全硫2285.61萬噸,硫鐵礦3021萬噸,其中伴生銅金屬儲量1.82萬噸,硬石膏4119萬噸。鐵礦石、硫鐵礦石礦物成分簡單,選礦性能好,伴生有益組分可綜合回收。

礦床位於廬(江)-樅(陽)火山岩盆地西部,屬接觸式火山岩型礦床。礦區出露地層為上侏羅統磚橋組和下白堊統雙廟組、浮山組、楊灣組等。閃長玢岩侵位於磚橋組底部的粗安岩、凝灰岩等火山岩中。近礦圍岩與岩體強烈蝕變成鹼性長石岩、硬石膏輝石岩、輝石岩等,可分為上部淺色蝕變帶(泥化岩、次生石英岩、硬石膏岩)、下部深色蝕變帶(輝石鹼性長石岩、硬石膏輝石岩、膏榴岩)及中部兩者疊加帶。

鐵礦體主要賦存於深色蝕變帶中。全礦床比較大的鐵礦體共8個,均為盲礦體。埋深425—856米(標高負382—負846米),東淺西深。Ⅰ號和Ⅱ號為主礦體。Ⅰ號主礦體規模最大,其礦石儲量佔全礦床總儲量的78.21%,呈似層狀—透鏡狀,在縱向和橫向上有分枝復合現象,全鐵平均品位36.32%;Ⅱ號鐵礦體儲量佔全礦床總儲量的14.87%,伏於Ⅰ號礦體之下呈似層狀或透鏡狀,全鐵平均品位34.52%。其餘礦體規模較小,呈透鏡狀。

硫鐵礦體共13個,規模最大的為Ⅱs號礦體。大部分與鐵礦體共生,主要位於Ⅰ號礦體之中或Ⅰ、Ⅱ號礦體之間。礦體呈透鏡狀或似層狀產出。硫平均品位為16.53%。

硬石膏由單一礦體組成,位於鐵礦體上部,賦存在淺色蝕變帶中,是本礦床最淺部的一個礦體。長625米,寬387米,平均厚度26.75米,最大厚度94.58米,最薄厚度2.32米。礦體呈似層狀、透鏡體產出。硫酸鈣平均含量91.05%。

銅礦體主要賦存於Ⅰs、Ⅱs、Ⅶs、Ⅸs號硫鐵礦體內,與硫鐵礦伴生。五氧化二釩呈類質同象狀態賦存於磁鐵礦和赤鐵礦中。

廬江羅河磁鐵礦床是綜合運用地球物理資料,進行地質分析,在有充分依據的基礎上進行鑽探驗證而被逐步發現和證實的。

早在1956年,地質部航測大隊在長江中下游開展1∶10萬航空磁測時,就發現了羅河航磁異常。1960年,省地質局物探大隊在該區開展了1∶5萬磁測普查,進一步圈定羅河磁異常范圍,隨即進行1∶1萬地磁詳查工作。由於測線與異常走向斜交而引起異常不規則,梯度平緩,范圍過大,被劃為丙級異常,認為是隱伏岩體引起而未予重視。

1965年,省地質局指示三二六隊開展廬樅地區普查找礦工作。11月,劉湘培對羅河磁異常資料進行研究,認為羅河磁異常與寧蕪地區梅山鐵礦地質成礦條件和地球物理特徵相似,隨即與地質人員胡邦屏、陳之南、董純才、衡湘洲等進行踏勘。同年12月劉湘培、王嘉申、金權、王仕海、羊厚祥等進一步深入現場踏勘,羊厚祥等做了磁法檢查剖面(編有簡報),一致認為羅河磁異常很可能為含礦異常,有進一步工作必要。

1965年底,省地質局以三二六隊廬江地質分隊為基礎,成立新三二七隊(原三二七隊於1962年撤銷),王嘉申為隊技術負責人。初期李國龍為地質組長,後期程先武為地質組長,於1966年5月對羅河磁異常中心布鑽驗證,首鑽於484米見70米厚的磁(赤)鐵礦,從而發現羅河鐵礦。爾後,三二七隊對其進行初查評價,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工作,初步證實羅河鐵礦是一共生有硫鐵礦、含銅硫鐵礦、硬石膏等礦產的大型高硫含釩磁鐵礦床。

為進一步圈定羅河磁異常范圍,了解礦體與異常的關系,查清礦床規模,1968年,省地質局物探大隊再次對該區進行1∶1萬重力、磁法測量工作,面積為48平方公里,發現羅河鐵礦外圍大包莊等地有局部重力異常存在。

1975年底,國務院鋼鐵領導小組作出在重點礦區組織地質會戰的決定。國家地質總局正式下達會戰任務,要求在1976年底提交羅河鐵礦詳查報告,1978年底提交羅河鐵礦詳勘報告,同時要求開展鐵礦外圍的普查工作。據此,省地質局於1976年初抽調副局長鞏水林負責組建廬樅地區鐵礦會戰指揮部,鞏水林任總指揮,國家地質總局抽調江西省地質局九○九地質隊部分工程技術人員(配備25台鑽機),並從陝西第二物探大隊抽調二個分隊來廬樅參加會戰。國家地質總局張炳熹參加了指揮部的領導工作。省地質局下屬三二七、三二六、三三二、三一一、三二四、三二一、三一三地質隊抽調部分技術人員和25台鑽機,在三二七隊統一領導下參加羅河鐵礦會戰。省地質局區測隊承擔1∶5萬區域地質調查,省地質局實驗室承擔會戰礦區實驗工作,省地質局探礦機械廠、測繪隊、物探大隊等單位承擔了會戰專項工作。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研究所和地質力學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華東地質研究所、南京大學等科研、教學單位承擔了有關專題研究工作。

整個勘探工作分二個階段進行。1976年,進行詳細普查評價,於當年底提交《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鐵礦詳細普查地質報告》。1977年,進入勘探階段,1979年,結束野外工作,1980年底,由王嘉申主編提交了《安徽廬江縣羅河鐵礦詳細勘探地質報告》。

在羅河鐵礦普查和勘探過程中,省地質局物探大隊和三二七隊物探科技人員不斷引用新方法、新手段對磁異常和重力異常進行多次解釋,查明了礦床地球物理特徵,對指導布鑽和施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羅河鐵礦從發現至勘探結束,歷時15年,「會戰」高峰期動用了鑽機50台,職工達2000多人,數百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工作,前後歷時2年多,施工鑽孔179個,鑽探工作量12萬米。它的發現和勘查成果為國家提供了一處重要的鐵礦產基地,為表彰這項重要成果,1984年,羅河鐵礦獲地礦部地質找礦一等獎。

在地質找礦取得重大收獲的同時,羅河鐵礦的理論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1981年,黃清濤、尹恭沛等對羅河鐵礦床的礦床特徵、控礦條件、成礦物質來源和成礦機理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1984年由黃清濤編寫了《廬江羅河鐵礦床典型礦床研究報告》,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2、從巢湖廬江坐車到馬鋼羅河礦,怎麼坐車?

前些天去樅陽回來時在高速路邊看到馬鋼羅河礦燈火通明的!老遠看我還以為是街道呢,走近才發現是個礦!

京台高速橫跨羅河礦大門至公路之間的馬路!

在廬江坐橫埠(左崗)、陳瑤湖、銅陵方向的車,在羅河礦大門口下!

或者坐羅河車到羅河鎮,找個車再去羅河礦,或者在要到羅河鎮時下車,然後步走過去!


'


右邊京台高速路邊一片白印就是羅河礦!


駕車路線:全程約8.8公里

起點:羅河鎮

1.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行駛110米,過高潮村約210米後,直行

2.行駛5.4公里,右轉進入S103

3.沿S103行駛2.8公里,右轉

4.行駛28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羅河礦

3、廬江縣大包莊鐵礦、硫鐵礦()

大包莊鐵礦、硫鐵礦床位於廬江縣城南35公里的羅河鎮和樅陽縣白柳鄉接壤處。礦區交通方便,自礦區由簡易公路往東行6公里與廬江—樅陽公路相接,距合(肥)—九(江)鐵路柯坦站28公里。合肥—銅陵公路經過礦區邊側。礦區南距長江邊33公里,西側有水路經羅昌河、白盪湖與長江相通,汛期可通行小木船。

大包莊鐵礦、硫鐵礦是一由中型鐵礦、大型硫鐵礦和硬石膏礦等礦產組成的相對淺而富的綜合礦床。探明礦石儲量:硫鐵礦石8433.6萬噸;硬石膏4846.9萬噸;鐵礦石1785.28萬噸,其中高硫鐵礦1033.49萬噸;銅金屬儲量0.32萬噸。硫鐵礦石礦物成分以黃鐵礦為主。鐵礦石礦物成分以假象赤鐵礦、赤鐵礦為主。硫鐵礦石、鐵礦石均屬易選礦石。

大包莊鐵礦、硫鐵礦床位於廬樅中生代陸相火山岩盆地西部,屬火山熱液充填交代型礦床。礦區地層主要為侏羅系龍門院組、磚橋組和白堊系雙廟組。岩性為一套鈣鹼性熔岩、火山碎屑岩組成。閃長玢岩侵入於龍門院組及磚橋組下段地層中。礦區圍岩蝕變較為廣泛,蝕變礦物組合清楚,疊加期次繁多,成因復雜,主要發育於龍門院組和閃長玢岩中。可分為內蝕變帶和外蝕變帶。內蝕變帶分布在成礦母岩閃長玢岩體中,以一套深色蝕變岩石組合為特徵,呈球面環狀分布,與岩體形態一致;由外向內依次為輝石磁鐵礦帶、硬石膏輝石岩帶、輝石鹼性長石岩帶、鹼性長石化閃長玢岩帶。外蝕變帶系指作為閃長玢岩體圍岩的廣泛淺色蝕變岩,由上而下依次為高嶺石水雲母化岩帶、次生石英岩帶、硬石膏黃鐵礦化硅化岩帶、黃鐵礦水雲母硬石膏硅化岩帶。

硫鐵礦體主要產在龍門院組角礫凝灰岩中,賦存於主鐵礦體的頂、底和硬石膏礦體下部,局部地段硫鐵礦體緊貼鐵礦體,構成鐵礦體的外殼。在礦床中部硫鐵礦呈脈狀穿插在鐵礦體內,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鐵礦體。全礦床共86個硫鐵礦體。Ⅰ號主礦體礦石儲量佔全礦床總儲量的90.9%,其中富礦石佔全礦床富礦石的95.9%。礦體呈似層狀,局部呈透鏡狀,長1100米,寬650米—1000米,平均厚度33.34米。

鐵礦體主要賦存在龍門院組角礫凝灰岩與閃長玢岩(膏輝岩)的內外接觸帶中,富礦主要分布在外接觸帶的角礫凝灰岩中,貧礦主要產在閃長玢岩內及遠離接觸帶的圍岩中。全礦床共有5個鐵礦體,Ⅰ號主礦體礦石儲量佔全礦床總儲量的91.4%,其中富礦石占該礦體礦石儲量的63.3%,佔全礦床富礦儲量的100%。礦體呈透鏡狀,長600米,寬200—500米,最大厚度80.03米,平均厚度32.95米,全鐵平均品位45.96%,其中富礦平均品位53.08%。

硬石膏礦體分布於礦床北部,賦存在龍門院組角礫凝灰岩中。由單一礦體組成,呈似層狀,長1050米,寬300—650米,最大厚度123.53米,平均品位87.86%。

銅礦體主要賦存在巨斑粗安岩和角礫凝灰岩中,呈細脈狀出現,常見為含銅黃鐵礦、黑黝銅礦、石英方解石脈。礦體一般長50—100米,厚度1—3米,個別達11—17米,最大厚度可達28.66米。銅品位一般在0.4%—0.6%,個別大於1%。

1966年,省地質局三二七隊,在驗證羅河航磁異常時發現了羅河鐵礦。為尋找新的異常線索,進一步擴大找礦遠景,省地質局物探大隊於1968年又在羅河鐵礦區及其外圍開展了1∶1萬重力、磁法測量,成圖後的重力曲線圖中,在羅河鐵礦外圍的東南方向有個突出部位,對這一異常信息,劉湘培、汪祥雲、程先武、倪元質等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經多種資料對比分析,推測該突出部位可能為另一礦體所引起,有可能尋找到新的礦產地;此後,物探大隊的庄明商提供了計算方法,經劉湘培手算處理後,在大包莊出現一個明顯的局部重力二次導數異常,有進行鑽探驗證的必要。

1975年,在該局部重力異常中心布鑽驗證,首鑽於孔深283米處見64.23米厚的富赤鐵礦體,在鐵礦體底部見數米厚的富硫鐵礦。從而繼羅河鐵礦後又發現了大包莊鐵礦。鐵礦發現後,由程先武主持初期普查工作,遠景不斷擴大。該鐵礦的發現引起了國家地質總局對廬江地區鐵礦的重視。1975年底,國務院鋼鐵領導小組為滿足當時鋼鐵工業發展的急需,做出在重點礦區組織地質會戰的決定。國家地質總局下達羅河鐵礦和大包莊鐵礦地質會戰任務,要求在1977年底提交大包莊鐵礦詳細勘探報告。

為了搶時間、爭進度,圓滿完成國家地質總局下達的任務,使沉睡地下的礦產資源盡早被國家開采利用;1976年初,廬樅地區鐵礦會戰指揮部在加速羅河鐵礦勘查的同時,抽調10台鑽機,組成以三二七隊張培生等為主要技術力量的地質會戰隊伍對大包莊鐵礦開展以鐵礦為主,同時對伴生的硫鐵礦、硬石膏礦進行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經過廣大職工的日夜奮戰,於1977年結束鐵礦地質勘探工作。同年底由張培生、孫嘉定、姚宗玉等主持編寫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大包莊鐵礦床地質勘探報告》。

三二七隊等在對大包莊鐵礦勘查過程中,注重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發現大包莊鐵礦是一相對淺而富的賦存鐵礦、硫鐵礦、硬石膏及銅礦等礦產的綜合性礦床。1978年,三二七隊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又組織力量對與鐵礦共生的硫鐵礦床進行詳查評價,通過3年多的艱苦工作,順利完成了大包莊硫鐵礦床詳查,於1981年由張培生主持編寫提交了《安徽省廬江縣大包莊硫鐵礦詳細普查地質報告》。繼羅河鐵礦後,又為國家提供了一處鐵礦產地和化工原料產地。由於受外部因素制約,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大包莊鐵礦、硫鐵礦是一個完全隱伏在地下的綜合性礦床。是綜合運用地球物理資料進行地質分析,在有充分依據的基礎上施工驗證,被逐步證實的。這是繼羅河鐵礦後又一個綜合運用地質、物探、鑽探獲取的重要成果。由於工作出色,1985年,地礦部授予三二七地質隊大包莊鐵礦、硫鐵礦地質找礦一等獎和地質科技成果獎。

4、羅河鎮的自然資源

<

5、安徽廬江羅河

羅河鎮距廬江城南37公里,毗鄰樅陽、桐城二縣市。全鎮轄20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面積81.9平方公里,人口4.5萬,耕地3.4萬畝。;羅河鎮水陸交通便捷,境內資源豐富。廬樅公路橫穿全鎮,與合銅公路呈「丁「字型相接,構築了羅河與外界相聯的公路網。羅昌河經白盪湖入長江,自古就是水路運輸的主航道。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羅河鐵礦、大包莊鐵礦因儲藏量大、品位高被載入中學地理教科書,聞名遐邇。旅遊景觀獨具特色,其中弱母子陵座落在新生村,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石碑萬余塊,別具一格,遊人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羅河鎮就廬南的邊陲重鎮,是本縣南去樅陽要道,素有「魚場「「米市「之稱。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羅河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經濟快速發展。2000年社會工業總產值3225萬元,農業總產值4508萬元,財政總收入4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我鎮步入協調發展的軌道。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漸趨合理,種植業依照「壓糧、擴經「的思路實現了快速發展。推廣種植的1萬畝紅籽打瓜、2萬畝優質油菜、5千畝高產地膜覆蓋花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全鎮大力提倡種草養鵝,全面實施「四個一「工程:即一個農戶,種一畝草,養一百隻鵝,增收一千元,形成養殖業的適應規模發展。
龍頭企業和集體、個體經濟協調發展。皖江白鵝公司成為我鎮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在它的動和輻射下,我鎮走上公司+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之;廬江紙業有限公司、卉森公司等一大批集體、私營企業蓬勃發展,為工業富鎮做了積極的貢獻。基礎設施日趨完美。全鎮鋪築了60餘公里的砂石公路,2公里街區水泥路面,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路。郵電、供電、供水、市場配套設施完備,擁有日產2000噸的自來水廠和羅河大市場、畜禽市場等批零市場。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教育通過「兩基「達標驗收;有線電視、無線調頻廣播覆蓋全鎮;文明創建有聲有色;綜治、信訪工作得到加強,社會經濟環境穩定。

6、羅河鐵礦

1.礦區地質及地球物理概況

羅河鐵礦是由1:10萬航磁測量發現的。礦區位於廬江-郯城深大斷裂東南側的下揚子破碎帶上。航磁異常位於火山岩的大片正磁場區域背景的西北部,異常形態規整、近似橢圓形,正極大值達100nT,正負異常同時存在,走向北東,見圖7-1中方框部分。

礦區內主要岩石為上侏羅統火山碎屑岩(安山岩與凝灰岩等),其西側與西北側覆蓋有第三系砂礫岩。火山岩系大致呈北東走向,向北西緩傾,基本為一單斜構造。

2.綜合物探方法的應用

為了進一步對航磁異常進行驗證和判斷異常的性質,在礦區內除了進行地面磁測還做了重力及電測深工作。

地面磁異常形態為一平緩規則的似等軸狀異常(見圖7-2),與圖7-1中的航磁異常形態及位置基本相符。異常極大值為2700nT,在高磁場強度背景上疊加有200nT左右不規則跳動,見圖7-3(a)。由礦區岩石物性測定結果(見表7-1)可知,礦區內出露的火山岩多為弱磁性或無磁性,僅輝石安山岩具有較強的磁性,但分布范圍很小。根據計算本區火山岩能引起最大磁異常為500~700nT,由此可以認為磁場強度達2700nT的異常絕非火山岩引起的,而可能是個埋藏較深的強磁性體形成的。

圖7-1 區域地質與航磁ΔT平面圖

1—負ΔT等值線;2—正ΔT等值(單位為納特);3—上侏羅統火山岩系;4—第三系砂礫岩

表7-1 物性測定結果

由圖7-2還可以看出,重力異常位置與磁異常位置基本吻合,因此可以認為重力異常與磁異常是由同一個地質體引起的。

在重磁異常上電測深曲線呈KH型(圖7-4)、等ρs斷面圖上在

=500m以下出現低阻反映,見圖7-3(b)。

綜合磁法、重力及電測深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引起異常的地質體應同時具有強磁性、高密度及低電阻等特徵,這些特點與礦體的性質是一致的,所以我們認為該異常可能是由強磁性礦體引起的。通過磁異常中心鑽孔ZK11的驗證,在505m以下見到厚度達70m的磁鐵礦、赤鐵礦、含銅黃鐵礦等,證實是個以磁鐵礦為主的大的綜合型礦床。

圖7-2 礦區物探綜合平面圖

1—ΔZ負等值線;2—ΔZ正等值線;3—Δg等值線

圖7-3 物探異常剖面

圖7-4 孔旁測深曲線

1—浮土;2—安山岩;3—黃鐵礦化凝灰岩;4—硬石膏;5—鐵礦;6—含銅黃鐵礦;7—硬石膏透輝石夾磁鐵礦層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