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廬江拍照地

廬江拍照地

發布時間: 2021-11-24 08:37:26

1、廬江在哪?

廬江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屬巢湖市管轄,是巢湖的一個縣-----我老家就是廬江,丁汝昌、周瑜就是廬江人
【縣情概覽】
廬江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屬巢湖市管轄,距省會合肥市南70千米,北臨巢湖,南近「黃金水道」長江,位居沿江開發開放經濟區,是對外開放縣。
廬江自古有「魚米之鄉」美譽。全縣耕地104.8萬畝,年產糧食50萬噸以上,油料4.8萬噸左右,是全國商品糧油基地縣和糧油生產百強縣。林業面積52 萬畝,茶園、果園面積4萬畝,年產干茶320噸;水產養殖面積15.8萬畝,水產品產量3.8萬噸;生豬飼養量為45萬頭,家禽飼養量2000萬只,為全省重點產茶縣、水產基地縣和商品豬准基地縣。
廬江農業是以稻米糧食生產為主,林 、牧、副、漁全面發展的農業。全縣105萬農業人口耕地99萬畝。境內有山 、有圩、有畈、以丘陵為主。 廬江是「六五」期間國家首批投資建設的商品糧基地縣 ,常年水稻種植面積15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60萬噸,商品 量25萬噸,其中優質米佔40%以上;油料總產近5萬噸,1993年糧,油生產雙雙跨入全國百強縣行列。各 具特色的名優農產品聞名於世,楊柳鄉年產鮮荸薺3萬噸,被譽為全國最大的「荸薺之鄉」;「白雲春毫」、「潛川雪峰」等部優名茶享譽省內外;蔬菜加工初具規模,「三葉」牌系列精製小菜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全縣生豬,家禽飼養量 分別為51.5萬頭和1846萬只,尤其是近年白鵝生產發展迅速,已形成區域特色。 縣、鄉、村、組農技推廣體系健全,其中高級農藝師27人,農藝師77人。「九五」以來,全縣共引進推廣新型實用的農業科技成 果130多項,共有11項推廣成果受到省部級以上的表彰獎勵。雜交稻累計制種3萬畝,種子銷往全國十多個省市。1993年在全國率先示範應用農業專家系統,改善了農技推廣條件,提高了農技推廣效果。
廬江縣具有豐富的水面資源,自然條件優越,養魚歷史悠久,自古盛產甲魚、河蟹、青蝦、鱖魚等名貴水產品。改革開放後,漁業生產日新月異,全縣養殖面積達17萬畝,年產水產品產量近4萬噸,位居全省第十位。 養殖品種除「四大家魚」外,還發展了河蟹、青蝦、甲魚、鱖魚、牛蛙、珍珠、烏鱧、羅非魚、革胡鯰等十多個名優品種養殖,其中河蟹養殖為一枝獨秀,養殖面積超過七萬畝,平均產量超過雙千噸,「廬江毛蟹」以其體大、色優、味美、品正而聞名遐邇,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綠色食品,獲省名優產品稱號,「稻田養蟹技術推廣」也獲得省星火三等獎。 全縣漁業科技發展迅速,漁業科普單位14個,水產業專干中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33名,其中副高職稱一名,中級職稱三名。養殖技術日益成熟,推廣和發展了80:20池塘高產養殖、網箱養殖、圍網養殖、稻田生態養殖、工廠養殖和立體綜合養殖,促使漁業步入高產高效,水產品產量和效益逐年呈翻番增長。 近幾年,縣委、縣政府狠抓漁業基地建設,加大水產開發力度和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內引、外聯,引進大戶50多戶,引資達8000萬元新上水產項目60個,有力促進了全縣漁業的發展。我縣連續四年獲得省漁業致富工程二等獎,楊柳、同大、白山、白湖四鄉鎮被省政府授予漁業科技示範鄉鎮。
廬江縣有豐富的資源,自古有「魚米之鄉」和「地下聚寶盆」之稱。年產糧食60萬噸以上,油料4萬噸 ,干茶1000噸,水產品產量3萬噸,肉類總產量萬噸。為全國商品糧、油基地縣,也是重要的水產品、畜禽生產基地。該縣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品位高。現已探明的有鐵、硫、銅、礬、鉛鋅、紫砂、石灰石、高嶺土、鉀長石等28種,其中:鐵礦儲量10億多噸,硫鐵礦儲量3億多噸,分別佔全省的1/4和1/2;明礬石儲量3.5億噸,為全國第二。
境內湯池溫泉水溫高、流量大、水質好;有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和周瑜墓、皖中奇石館等人文景觀。 榮獲部優或省優產品的主要產品有:鋁活塞、風機、硫酸、水泥、海神牌花雕酒、三葉精製菜、白雲春毫名茶等。羽絨製品、蜂蜜製品、長毛絨玩具等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廬江縣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5.9℃,年無霜期238天,平均降水量1157.6毫米。
編輯本段【歷史人物】
文翁
名黨,字仲翁,西漢官史。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興教育、興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
漢初四川成都一帶為邊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選派小吏至長安,受業博士,或學律令,結業回歸,擇優「為右職,次舉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興「右室」,辦地方「官學」,招下縣子弟入學,入學者免除徭役,以成績優良者補郡縣吏,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班固在《漢書》中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據《都江堰水利述要》記載:文翁在任職期間,帶領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是第一個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由於注重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蜀郡出現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後世人緬懷文翁,蜀立專祠歲時祭祀;故里廬江城建鄉賢祠(移建易名忠義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啟後賢。
孫維祺
生卒年不祥,字以介,號起山,清康熙廬江城關人。少聰穎,九歲能作文,其學自六經三傳、莊子、屈原、司馬遷、班固而下,莫不漁獵精華,以發抒其文藻,每落筆灑灑數千言,風馳電掣,不可捉搦而卒,未嘗軼於理法。中康熙庚午(1690)舉人、辛未(1691)進士,歷任直隸河間、淶水二縣和縣、由淶水解組歸,優游山林,惟以著書自娛,選文不拘一體,因材造就,評語皆中肯,一時流播海內,其詩文、傳說縣內流傳更多。著有《五經說文》、《廿一史臨》、《三太史》、《四書印證》、《春秋大意》、《春秋》、《飛躍真言》等。
宛嘉祥
生卒年不詳,明正德至萬曆時人,號白湖,本縣東鄉人。年少時家貧,在富人家當書童,曾受過侮辱,他氣憤地說:「我是個大丈夫,怎麼到了這樣地步!」於是,回家閉門讀書,苦攻七年,中嘉靖舉人,在廣信、臨清任職。不久,提升為戶部郎。一年後,任貴州思南府知府,廉潔奉公,政績卓著。
思南府有個匪首,綽號稱「瞞天大王」,聚眾萬餘人,為害州邑十多年,官府未能除患。嘉祥蒞任後,設法將匪首招來,說明道理,勸其歸順。接著,「瞞天大王」率領部下頭目六人,歸順官府。朝廷嘉獎祥功績,命其久任思南,繼續收編安撫殘匪。經過數年努力,嘉祥終於徹底清除匪患,四境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民間感激嘉祥,立碑頌德,繪畫肖像紀念。
宛嘉祥年邁後,辭官回家,杜門謝客。縣內如有大事,縣官即登門請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總纂《廬江縣志》,著有詩文干卷。
伍喬
南唐廬江人,自幼入廬山國學,專詩文,作《廬山書送祝秀才還鄉》詩雲:「莫使蹉跎戀疏野,男兒酬志在當年」。《江南通志》、光緒《廬江縣志》記,喬於國學苦節自勵,一夕,見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讀《易》」二字,遂取《易》讀之,探索精微,迨數年,山下有僧夜夢伍喬星,旦入國學訪得喬,勉之進取。後喬於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賦》中進士第一,元宗命石勒喬賦於國門。官歙州通判、考工員外郎。年70卒於官。詩多散佚,《全唐詩》僅錄一卷。《廬州府志》記伍喬墓在廬江城南馬廠崗,居民耕田得碑為驗。其母墓為廬江柴埠渡南崗。
王蕃
228—266,字允元,三國時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人。他博覽多聞,通曉天文、數學。先後任吳國尚書郎、散騎中常侍等職。曾根據渾天說和長期的天象觀察,精心製作渾天儀,以三分之長為一度,周長一丈零九寸六分,介於古渾儀和張衡制渾儀式之間,在「渾儀」上,周天為三六五又五八九分之一四五度。「渾儀」可以標明天球與日月星辰的運行,從而說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節氣,以及何時晝長夜短,何時晝短夜長,何時晝夜相當,由此制訂歷法。他撰有《渾天圖記》、《渾天象注》。王蕃認為:日距離其下臨之地為八萬里,以此為股,以一萬五千里為勾,應用已知的勾股求弦法,測出日距陽城(今河南登封)為八萬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五分,再以陽城為中心,以陽城與日距離為半徑,算出周天長度。他還進行過數學研究,計算出圓周率為π=3.15,與劉徽的「徽率」(π=3.1416)、南朝祖沖之的「祖率」(π=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很相近,為我國天文學的數學作出了可貴的貢獻。39歲時,因佞臣妄言,被暴君吳主孫皓殺害。
編輯本段【歷史變遷】
隋置廬江縣。縣轄境東至江,南至潛山,西至龍舒,北至鵲渚(今三河),凡數百里。唐開元二十三年 (735) 分合肥、廬江地置舒城縣。宋析廬江、巢縣地設無為縣。縣境仍沿舊域。明永樂間,廬南以青竹澗至古埂72戶由桐城撥歸廬江。清光緒帝《廬江縣志》載:「致今日之廬江,自東至西,自南至北,境界僅存百餘里,大非昔日舒縣之境地寬廣矣。」光緒帝縣志稱:正東四十里至青簾河迎水庵,正西四十里至界牌山,正南六十里至分水嶺,正北四十里至新口渡,東繞至齊頭嘴薛公廟抵巢湖,東南六十里至高奇嶺,東北七十里至造(兆)河,西南五十里至界河 , 西北七十里至中吳橋為廬江縣地。另據陳詩《廬江疆域考》:民國20年(1931),全縣總面積為2524 平方千米。《安徽概覽》稱:民國33年(1944)廬江縣境總面積為2534平方千米。
民國36年(1947)12月,劃廬南磚橋至大凹口一帶置桐廬縣,民國37年(1948)8月,割巢湖南岸之廬北廣大地帶置湖西縣。1949年4月和7月,桐廬、湖西兩縣先後撤銷,除原湖西縣關河鄉劃給無為縣外,其餘依舊屬廬江縣境。合肥縣之戴岡、劉墩、北閘、施婆四鄉劃歸廬江。巢縣沐集鄉之金城、蒼頭、孫河、澗灣4保,無為縣黃姑鄉之周楊、殷渡、圩灘、鮑庄、棋桿、牌坊、秋葉、埒埂和喲石鄉的西城共9保,也劃歸廬江。
建國後,縣境總面積 2352 平方千米。北起三河鎮東沙塘圩西埂,順杭埠河主航道延至巢湖口門與肥西縣分界(北肥西、南廬江)。東北沿巢湖中之鞋山、姥山至馬尾河口弧形水域12.4萬畝屬廬江,陸地以兆河主航道與巢縣分界。東括白湖,順楊柳圩東埂至迎水庵、岳山、大犁尖為廬江、無為兩縣分水嶺 ( 東無為、西廬江 ) 。東南從寨基山、香爐尖至黃家大山等分水嶺為廬江、無為、樅陽三縣分界。南以蓮屏山,西沿羅昌河以南五里青竹澗至大凹口岱鰲山與樅陽縣接壤(南樅陽、北廬江)。西南從藻青山、沿界河至起風尖、大佛尖與桐城縣交界,西以荒草尖、二姑尖、火炮山到百神廟與舒城縣為鄰(西舒城、東廬江)。西北從百神廟達馬沖水庫,過杭埠河北的潘灣、舒拐、鄭圩等村以及三河東的二龍街,東南廬江、西北舒城、肥西)。

編輯本段【古代郡名】
一、基本介紹

漢置,郡治在今安徽廬江縣西一百二十里。
漢末徙治,在今安徽潛山縣。
三國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
晉置,治今安徽霍邱縣西五十五里。
南朝宋置,北魏因之,治所在今安徽霍山縣東北三十里。
隋置,唐廢,今安徽合肥市治。
南齊置,隋廢,改舒縣曰廬江,即今安徽廬江縣治。
詳見「廬江郡」條。
二、漢廬江郡
治所在舒縣,即今安徽廬江西南。
根據《安徽省志·建罟沿革志》記載:西漢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屬漢,境內設舒縣(治今廬江縣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遺址城牆依稀可見,30米護城河尚存。元獰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銷江南廬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東部與九江郡南部地區並,組建新廬江郡(治舒縣)。此時廬江郡領12個縣,除境外黃山、黃梅縣外,在今安徽境內設10個縣,它們分別是:舒縣(治今廬江縣陳埠鄉城池村城池埂)、龍舒縣(治今舒城縣龍河口)、皖縣(治今潛山縣桐城鎮)、湖陵邑(治今太湖縣東)、松滋縣(治今宿松柳溪鄉,古名仙田)、潛縣(治今霍山縣南嶽鄉上元街村)、襄安縣[治今無為襄安鎮(後王莽改為廬江亭)]、臨湖縣(治今無為百勝鄉臨湖圩山臨壁村)、樅陽縣(治今樅陽縣城南下樅陽鎮)、居巢縣(治今巢湖市區東北)。
王莽建立新朝,改舒縣為昆鄉。
東漢復名舒縣(仍治今廬江縣城池埂),屬揚州廬江郡(治舒縣),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復撤銷六安國,並入廬江郡(治舒),在今安徽境內10個縣、侯國。它們分別是:舒縣(治今廬江縣陳埠鄉城池村城池埂)、皖縣(治今潛山縣城梅城鎮)、居巢侯國(治今巢湖市區東北)、臨湖侯國(治今無為縣湖壠百勝鄉臨壁村)、龍舒侯國(治今舒城縣龍河口)、六安侯國(治今六安市區北西漢故址)、安風侯國(治今霍邱縣邵崗鄉許集村)、陽泉侯國(治今霍邱縣臨水鎮)、襄安縣(治今無為縣襄安鎮)、潛縣(治今霍山縣南嶽鄉上元街村)。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廬江郡治遷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改六縣為六安縣。建安十九年(214年),吳拔皖城,廬江郡一分為二,吳廬江郡仍治舒(今廬江縣城池埂、大城坂),魏廬江郡治陽泉(今霍邱臨水鎮)。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全縣面積2352平方公里,人口120萬,郵政編碼:231500,電話區號:0565,縣人民政府駐地廬城鎮塔山東路,下轄17鎮。
17個鎮: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萬山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白山鎮、同大鎮、盛橋鎮、龍橋鎮、白湖鎮、礬山鎮、泥河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
廬城鎮:轄4個街道管理區,14個居委會,26個行政村,1個蔬菜隊,1個林場。全鎮總面積16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14.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4萬人,耕地面積4.6萬畝。屬副縣級建制。
冶父山鎮:面積160平方公里,耕地4.8萬畝,山場3.5萬畝,轄有11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人口5.7萬人,屬副縣級建制。。

2、合肥市廬江縣有哪個照相館可以拍正裝證件照可以提供正裝的?

?

3、廬江縣護照辦理處地址

廬江縣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護照辦理處)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廬城鎮文明中路與泥河路交叉口
電話:0551-87366016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普通護照辦理指南

特別提醒

1、本文是全國通用辦理指南,因各地政策會有差異,建議提前電話咨詢詳細事宜。
2、需申請人本人到出入境辦證大廳遞交申請,不能委託代辦。
3、未滿16周歲的普通護照有效期為五年,16周歲以上(含)的簽發十年期護照。
4、須網上預約申請的地區需要先在網上提交申請,預約成功後按預約時間到預約地點辦理。建議提前打電話咨詢是否需要網上預約。
5、提前准備好申請所需材料是高效申請護照的關鍵。

辦理條件

1、首次申請護照;
2、護照加註:分為曾用名加註、姓名加註、換發加註、補發加註、曾持照加註等五類。申請人戶口簿上有曾用名的,可申請曾用名加註;具有繁體漢字姓名、英文姓名、多音字姓名、非標准漢語發音姓名的,可申請姓名加註。曾持照加註項上最多加註3個曾持護照的號碼;
3、護照換發:⑴護照簽證頁即將使用完畢;⑵護照有效期不足六個月,或者有效期在六個月以上但有材料證明該有效期不符合前往國要求;⑶戶口簿上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出生地、出生日期發生變化或者申請人面像發生較大變化;⑷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認可的其他情形;
4、護照補發:護照損毀、遺失或被盜;
5、申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申請加急辦理:⑴出國奔喪、探望危重病人;⑵出國留學開學日期臨近;⑶前往國入境許可或者簽證有效期即將屆滿;⑷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認可的其他緊急事由。

所需材料

1、申請表
提交填寫完整的《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申請表》1份。
註:可以在各省公安廳出入境網下載申請表,也可以在辦證大廳現場領取填寫。
2、照片
提交一張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照片規格一般為48mmX33mm。
註:建議在辦證大廳現場照相館拍攝證件照,以免照片格式不符合標准。
3、身份證明
交驗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提交復印件。在居民身份證領取、換領、補領期間,可以提交臨時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及復印件。
4、單位意見
國家工作人員(登記備案人員)提交本人所屬工作單位或者上級主管單位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審批後出具的同意出境的證明。現役軍人按照管理許可權履行報批手續後,由本人向所屬部隊駐地縣級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
5、監護人材料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應當由其監護人陪同,並提交其監護人出具的同意出境的意見、監護人的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簿、護照及復印件。
6、與申請事由相關材料
(1)護照加註:提交需要作變更加註事項的有關證明材料及所持的有效護照;
(2)護照換發:提交原護照及復印件;
(3)護照補發:損毀的提交損壞的證件及損毀原因說明;遺失或被盜的提交遺失或被盜情況說明;
(4)護照加急:提交加急證明材料。
7、以上是各地所需的通用材料,各地因政策差異會要求其他材料,請提前咨詢各地詳情。本文最後部分有一些地區的官網,可以參考。

辦理時限和費用

【時限】一般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結;提供相應加急證明材料,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加急辦理。各地情況可能會有差異,視各地情況而定。
【收費標准】首次辦理:200元/本; 換發:220元/本(含換發加註費);失效重領:220元/本(含曾持照加註費); 被盜、損毀補發:220元/本(含補發加註費);丟失補發:420元/本(含補發加註費); 加註:20元/本。
【收費依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計價格(2000)293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1993)價費字164號

4、廬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廬江好玩的地方

1、廬江縣綉溪公園


綉溪公園位於廬江縣境內,佔地9.1公頃,其中綠地面積4.1公頃,水域面積3.4公頃,開發地1.6公頃。廬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縣志》記載,廬江「漢舒,屬廬江郡,隋開皇初年置廬江縣」,迄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

2、廬江縣西梁山

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組成。山水相連,風景秀麗。臨江懸崖之處,怪石層疊,歷代詩人如李白、李赤、王安石、賀鑄、郭祥正、楊萬里、汪廣洋、解縉、杜浩、王士正等曾至此瀏覽,題詠賦詩。此山又有「天門八景」之稱:天門晚泊月輝映,似是蟾光碑水中的「天門夜月」。

3、廬江縣周瑜墓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省廬江縣)人,三國東吳名將,墓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約5畝,北域高約8尺,有封無表,平地起墳,以3×6×12小車紋漢代大磚砌成,墓門向東,墓周圍繞以石刻欄桿,旁建木質六角「談笑亭」。歷經千年,冢塌亭倒,石欄毀滅無存。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提學御史彭勖令知縣黃金蘭重加修葺,並立「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碑碣。

4、廬江縣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嚴家松園,西南環山,層巒疊嶂,地勢險要,風景如畫,是西進大別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軍軍長葉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等,相繼從皖南來廬江,於江北第四支隊駐地嚴家松園,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下轄第四支隊、第五支隊和江北游擊縱隊,張雲逸任指揮,徐海東、羅炳輝任副指揮,賴傳珠任參謀長,鄧子恢任政治部主任。於一九四○年三月撤離。湯池的山山水水無不留下了葉挺將軍的戰斗足跡,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熱血青年跟隨葉挺奔赴抗日前線,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5、廬江縣廬江奇石館

廬江奇石館創辦於1997年6月,位於廬江縣長江東路東側,毗鄰周瑜陵園,與環碧公園遙相呼應,是一座集收藏性、欣賞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高品位奇石館。
廬江奇石館為三層仿古建築,陳列著上千塊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奇石精品,以其藏石數量之巨、品種之全、精品之豐,在全國藏石界中位列榜首。館內收藏的奇石主要有靈壁石、無為軍石、淮南龜紋石、歙縣礬石、巢湖散兵石、六安錳石、皖南砂積石、石台鍾乳石、廬江礬石、瑩石等中外各地名石精品1000多件,300餘噸,堪稱全國奇石之大觀。 廬江奇石館陳列中外各地奇石千餘塊,品種之全,精品之豐,蔚為壯觀,向遊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奇石館以其至新至奇的「奇石文明」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

6、廬江縣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距廬江縣城東約9千米,峰巒疊翠,廟宇輝煌,古跡遺存,佳傳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跡,因此得名冶父山。詩人贊道:「長劍欲一淬,夜尋冶父山,攬衣望奇氣,直在鬥牛間。」
冶父山自麓至巔凡五里許,群峰聳拔,盤旋而上,遠眺江光,俯視五湖(沙湖、黃陂湖、後湖、白湖、巢湖)林巒崤密,雄峻秀麗,甲江淮間諸山,每當大雨初霧,晴空萬里,登上頂峰,上有浮雲紫霧,下有群巒疊翠,蔚成「冶父晴嵐」,舊為廬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5、廬江在什麼地方,

 廬江位於安徽省中部,屬巢湖市管轄,距省會合肥市南70千米,北臨巢湖,南近「黃金水道」長江,位居沿江開發開放經濟區,是對外開放縣。
廬江自古有「魚米之鄉」美譽。全縣耕地104.8萬畝,年產糧食50萬噸以上,油料4.8萬噸左右,是全國商品糧油基地縣和糧油生產百強縣。林業面積52 萬畝,茶園、果園面積4萬畝,年產干茶320噸;水產養殖面積15.8萬畝,水產品產量3.8萬噸;生豬飼養量為45萬頭,家禽飼養量2000萬只,為全省重點產茶縣、水產基地縣和商品豬准基地縣。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6、廬江縣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廬江縣地處皖中,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別山脈。東與巢湖市、無為縣接壤,南以樅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總面積2348平方千米。

廬江縣境內大部屬淮陽山字型前弧東翼部份,有郯廬斷裂帶經過。地層有南北兩相之分。城北丘阜區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較全的沉積岩系;磚橋丘陵區擁有廬樅盆地廣泛的火山岩系堆積;縣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帶,隱伏著下元古界變質岩系。

廬江縣西部屬大別山余脈,地形為西南高、東北低。東挾黃(陂)、白(湖)二湖、北襟巢湖,圩畈相連;中多丘阜,縱橫起伏,沖塝相間。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高595米;最低為境北同大圩的同大浦,高5.8米。廬江縣總面積(含巢湖水域)中,山區、低山區面積422平方千米,丘陵區1270平方千米,圩區400平方千米,湖泊260平方千米,大體是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

廬江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陽光充沛,無霜期長,梅雨特徵顯著。多年平均氣溫為15.8℃,7月最高,為28.3℃,1月最低,為2.6℃。極端最高氣溫為41.3℃,極端最低氣溫為—13.7℃。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88.1毫米,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降水達2024.9毫米,降水量最少是1978年,為631.3毫米。每年的6、7月間為梅雨季節。年日照時數為2209.6小時。1962年最多為2740.8小時,1982年最少為1702.9小時,年際差為1037.9小時。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以上,8月最多,為255.4小時,2月最少,為133.4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38天。

2015年,廬江縣平均氣溫為16.8℃,年最高氣溫36.4℃,最低氣溫-4.0℃。全年降水量1173毫米,日照時數1463.9小時,日照百分率33%。

廬江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杭埠河、縣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馬槽河、羅埠河、瓦洋河、黃泥河、羅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條。其中境北杭埠河、境東兆河、境南界河為跨縣界河。

7、車是蚌埠的拍照在合肥廬江被扣分可以在當地處理嗎

如果是電子監控抓拍的車輛違章,可以在車輛違章地交警隊窗口處理,也可以在車輛注冊地交警隊窗口處理,用交管12123app在線處理也可以,都是聯網的都可以處理。如果是交警現場執法處理的違章,應該在車輛違章地交警隊窗口處理。

8、廬江縣是在地震帶上嗎

四大地震帶這個標准不一,當然廬江是地震帶。
百度文庫:李四光預測的中國四大地震帶:http://wenku.baidu.com/view/c6d3067001f69e31433294d3.html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