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廬江縣廬人民政府

廬江縣廬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21-11-25 15:48:30

1、請你代XX縣人民政府草擬一會議通知(紅頭文件)

XX縣人民政府文件X字2010年第x號文件《關於召開本縣經濟發展工作以及慰問軍烈屬的活動的通知》各鄉、鎮,直屬單位:經XX縣人民政府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定於今年12月22日至25日,在本縣xx賓館召開本縣「經濟發展工作以及慰問軍烈屬的活動」的會議,具體要求如下:1、參加人員包括:各鄉、鎮書記和鄉、鎮長,縣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不得缺席;2、會議報到時間:12月21日;3、會議報到地點:xx賓館一樓接待處(上午8:00——下午19:00)4、注意事項:參會人員需在會議上匯報本鄉鎮或單位明年經濟發展規劃,以及所屬軍烈屬人員情況,請參會人員做好准備。特此通知。 xxXX縣人民政府2010年12月18日

2、從河南省周口市到安微廬江縣人民政府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全程約450.6公里

起點:周口市

1.周口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七一中路行駛280米,左轉進入八一大道

2) 沿八一大道行駛520米,右轉進入交通大道

3) 沿交通大道行駛820米,左轉進入中州大道

4) 沿中州大道行駛2.3公里,直行進入迎賓大道

5) 沿迎賓大道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S206

6) 沿S206行駛420米,右前方轉彎上匝道

2.沿匝道行駛1.0公里,直行進入寧洛高速公路

3.沿寧洛高速公路行駛128.8公里,朝阜陽/六安/景德鎮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劉小集樞紐

4.沿劉小集樞紐行駛520米,過劉小集樞紐約610米後,直行進入濟廣高速公路

5.沿濟廣高速公路行駛42.0公里,朝淮南/合肥/臨泉/新蔡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四十鋪樞紐

6.沿四十鋪樞紐行駛780米,過四十鋪樞紐約1.1公里後,直行進入滁新高速公路

7.沿滁新高速公路行駛105.1公里,直行進入蚌合高速公路

8.沿蚌合高速公路行駛64.9公里,朝包河大道/安慶/銅陵/G4001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合肥繞城高速公路

9.沿合肥繞城高速公路行駛1.0公里,過合肥西樞紐,直行進入合肥繞城高速公路

10.沿合肥繞城高速公路行駛29.5公里,朝銅陵/福州/安慶/G3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小西沖樞紐

11.沿小西沖樞紐行駛650米,過小西沖樞紐約220米後,直行進入京台高速公路

1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駛55.4公里,在廬江/湯池/軍鋪出口,稍向右轉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駛1.2公里,朝廬江方向,右轉進入S319

14.巢湖市內駕車方案

1) 沿S319行駛8.5公里,直行進入周瑜大道

2) 沿周瑜大道行駛1.9公里,左轉進入移湖路

3) 沿移湖路行駛420米,右轉進入塔山西路

4) 沿塔山西路行駛410米,過右側的海峰批發部約150米後,直行進入塔山東路

5) 沿塔山東路行駛170米,

6) 行駛50米,調頭

7) 行駛10米,到達終點

終點:安徽廬江

3、廬江縣市否撤縣設市!是否屬實

撤縣建市,是中央政府行為。
不要猜測,只有正式下文後,才能確定撤縣建市。

4、廬江縣萬山鎮人民政府怎麼樣?

<

5、廬江縣的鄉鎮是怎麼調整的?

廬江縣人民政府:
你縣上報的《關於廬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請示》(廬政〔2005〕26號),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己作出批復,現通知如下:
同意將原28個鄉鎮調整為17個鎮。
一、撤銷羅埠鄉、石山鄉、戴橋鄉、福元鄉、新渡鄉、許橋鄉、楊柳鄉、黃屯鄉、磚橋鄉、陳埠鄉、沙溪鄉。
二、調整廬城鎮、冶父山鎮、石頭鎮、白山鎮、同大鎮、郭河鎮、盛橋鎮、白湖鎮、缺口鎮、礬山鎮、柯坦鎮、泥河鎮的行政區域,並將缺口鎮更名為龍橋鎮。
(一)廬城鎮:將原羅埠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廬城鎮轄12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14.36萬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廬城鎮政府駐地)。
(二)冶父山鎮:將原石山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冶父山鎮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面積153平方公里,人口5.68萬人。鎮政府駐胡家院(原冶父山鎮政府駐地)。
(三)石頭鎮:將原戴橋鄉的錢渡村、白河村並入。調整後的石頭鎮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面積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萬人。鎮政府駐石頭(原石頭鎮政府駐地)。
(四)白山鎮:將原戴橋鄉的戴橋居委會、馬鞍村、李墩村、金墩村、五愛村、朱井村、站崗村並入。調整後的白山鎮轄2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面積88.75平方公里,人口6.2萬人。鎮政府駐白山(原白山鎮政府駐地)。
(五)同大鎮:將原新渡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同大鎮轄2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8.65萬人。鎮政府駐二龍(原同大鎮政府駐地)。
(六)郭河鎮:將原福元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郭河鎮轄2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6.44萬人。鎮政府駐郭河(原郭河鎮政府駐地)。
(七)盛橋鎮:將原許橋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盛橋鎮轄3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7.26萬人。鎮政府駐盛橋(原盛橋鎮政府駐地)。
(八)白湖鎮:將原楊柳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白湖鎮轄4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9.04萬人。鎮政府駐吳壩(原白湖鎮政府駐地)。
(九)礬山鎮:將原磚橋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礬山鎮轄4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6.96萬人。鎮政府駐礬山(原礬山鎮政府駐地)。
(十)柯坦鎮:將原陳埠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柯坦鎮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123平方公里,人口6.15萬人。鎮政府駐柯家坦(原柯坦鎮政府駐地)。
(十一)泥河鎮:將原沙溪鄉整建制並入,將缺口鎮的同心村並入。調整後的泥河鎮轄2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面積183.5平方公里,人口9.55萬人。鎮政府駐泥河(原泥河鎮政府駐地)
(十二)龍橋鎮:缺口鎮更名為龍橋鎮。將同心村劃出;將原黃屯鄉整建制並入。調整後的缺口鎮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面積103.5平方公里,人口5.51萬人。鎮政府駐缺口(原缺口鎮政府駐地)。
三、保留湯池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金牛鎮。
望你縣按此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加強領導,認真實施,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期間工作不斷、秩序不亂、財產不流失,社會保持穩定。

6、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屬於什麼區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不屬於什麼區,隸屬於合肥市。

廬江縣隸屬安徽省合肥市,是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北接省會合肥,東臨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黃金水道」長江。境內有西河、兆河、白石天河等河流,屬長江水系。廬江縣是國家級首個產業轉移示範區— 皖江城市帶的成員和合肥市南部副中心。

(6)廬江縣廬人民政府擴展資料:

廬江縣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屬舒國,徐人取舒後,為楚地。

秦代,先屬九江郡,後屬衡山郡。

漢代,為舒縣,初屬淮南國衡山郡,後屬衡山國、衡山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廢江南廬江郡,分衡山東部、九江郡南部置新廬江郡,舒縣屬廬江郡。

三國時期,先後分屬為吳廬江郡(治皖),魏廬江郡(治陽泉)。

西晉,仍為舒縣,屬豫州廬江郡(治陽泉)。

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元年(502年),置湘州,改舒縣名潛,為廬江郡治。

隋代,開皇元年(581年),罷廬江郡置廬州,遷廬州治於合肥;大業三年(607年),復改廬州為廬江郡,州、郡治移建於合肥,為存舊名,改舊治為廬江縣。

唐朝,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廬江地置舒城縣。

宋代,析廬江、巢縣地設無為縣。

元朝, 縣境仍沿舊域。

明代,屬廬州府;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賀一龍、馬守應由巢縣經盛家橋,攻克廬城;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再次攻克廬城。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廬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廬江縣屬安廬滁和道廬州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7月,劃歸六安專區;1965年7月,復設巢湖專區,廬江劃歸巢湖專區;

2004年,廬江縣將32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

2005年,全縣轄17個鎮。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地級巢湖市,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7、2020年安徽省廬江縣有多少學生參加中考?

那合肥省廬江中考考生人數是很多的,達到了48000多名學生。那麼。很多同學都是非常優秀的,你其中也是很好的學生,你可以考800分。

8、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有哪些鎮

截至2019年,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有17個鎮,分別為:廬城鎮、冶父山鎮、萬山鎮、湯池鎮、郭河鎮、金牛鎮、石頭鎮、同大鎮、白山鎮、盛橋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羅河鎮、泥河鎮、樂橋鎮、柯坦鎮。

1、廬城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13個、村民小組580個、居民小組224個;

2、冶父山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61個、居民小組50個;

3、萬山鎮村委會9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81個、居民小組34個;

4、湯池鎮村委會10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43個、居民小組8個;

5、郭河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16個、居民小組114個;

6、金牛鎮村委會8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185個、居民小組46個;

7、石頭鎮村委會7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67個、居民小組16個;

8、同大鎮村委會20個、村民小組504個;

9、白山鎮村委會9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39個、居民小組14個;

10、盛橋鎮村委會10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599個、居民小組59個;

11、白湖鎮村委會16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530個、居民小組172個;

12、龍橋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95個、居民小組61個;

13、礬山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431個、居民小組30個;

14、羅河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23個、居民小組52個;

15、泥河鎮村委會15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740個、居民小組125個;

16、樂橋鎮村委會11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396個、居民小組24個;

17、柯坦鎮村委會8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30個、居民小組111個。

(8)廬江縣廬人民政府擴展資料:

廬江縣的歷史沿革

「廬江」,最早出現於《山海經·海內東經》的一條江名,現為哪條水流尚無定論。後郡因江名,縣因郡名,延續至今。廬江又叫潛(潛川),始於南朝梁(《梁書》、《魏書·地形志》)。

今廬江之地,春秋屬舒國,戰國屬楚,秦屬舒邑,漢為舒縣。「廬江郡」設於西漢初。「廬江縣」名始於隋(《隋書·地理志》),另說始於南朝梁(《太平寰宇記》),兩說時間僅相差幾十年。廬江縣設立以後,隸屬和地域多有變化。

1947年,9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八旅二十四團攻克廬江縣城,成立廬江民主縣政府,月底部隊轉移後即撤銷,年底,廬南大化至磚橋一線和桐城東北鄉建立桐廬民主縣政府,廬江同時建立湖西民主縣政府。

桐廬、湖西兩縣同屬皖西第二專員公署(駐桐城境內)。1948年8月,湖西縣劃分為廬江、湖西兩縣,新的湖西縣屬皖西第四專員公署(駐無為開城),廬江縣仍屬二專署。

1949年,1月22日廬江全境解放,廬江、桐廬兩縣屬桐城專區,2月桐廬縣原廬江廬南部分歸還廬江建制,7月湖西縣並入廬江,隸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2月4日,廬江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58年7月7日,廬江縣由蕪湖專區劃屬六安專區。

1965年7月14日,設巢湖專區(專署駐巢縣城),廬江縣由六安劃歸巢湖專區。1971年8月29日,巢湖專區改稱巢湖地區,廬江屬之。2000年1月,撤銷巢湖地區設省轄巢湖市,廬江隸屬巢湖市。

2011年8月,廬江縣因撤銷巢湖市被劃屬合肥市。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