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縣屬鄉鎮地圖
1、肥西縣有那些鄉鎮
截至2014年,肥西縣轄8個鎮、4個鄉。8個鎮分別是: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官亭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4個鄉分別是: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1948年建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縣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西與六安市接壤,南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961平方公里。至2007年,總人口91萬人。
(1)肥西縣屬鄉鎮地圖擴展資料
建制沿革
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
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合肥縣屬三專區。
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佔,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
1945年抗戰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
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屬巢湖專區。
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
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並入肥西縣。
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
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
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
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
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參考資料:網路-肥西縣
2、合肥一共有哪些鎮
截止2019年8月,合肥市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縣級市,65個鄉鎮。分別為:
一、蜀山區
位於合肥市西南部,東以金寨路與包河區為界,北以環城西路和南淝河與廬陽區為鄰,西南兩面與肥西縣接壤。
下轄3個鎮:井崗鎮、南崗鎮、小廟鎮。
二、瑤海區
位於合肥市東部,地處北緯31°41′54″~31°57′59″,東經117°03′44″。其東與肥東縣接壤,西南相隔南淝河、板橋河,與廬陽區相望,北與新站區毗鄰。
下轄1個鎮:大興鎮。
三、廬陽區
位於合肥老城區及其西北部,地處北緯31°51′12″~31°57′58″、東經117°03′45″~117°17′38″,東以板橋河為界與瑤海區相望,西與肥西縣毗鄰,南連包河區、蜀山區,北與長豐縣接壤。
下轄1個鎮:大楊鎮。
四、包河區
位於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包河區襟五河而帶一湖——包河、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川流其間,區南緊臨巢湖,區西緊臨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下轄2個鎮:淝河鎮、大圩鎮。
五、巢湖市
安徽省合肥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省城合肥的南部,其西南濱巢湖周邊分別與合肥市肥東縣、滁州市全椒縣、馬鞍山市含山縣、合肥市廬江縣、蕪湖市無為縣接壤。中心位於北緯29°47′~31°16′和東經115°45′~117°44′。
下轄11個鎮:槐林鎮、黃麓鎮、欄桿集鎮、蘇灣鎮、夏閣鎮、散兵鎮、銀屏鎮、柘皋鎮、壩鎮、烔煬鎮、中垾鎮。
六、長豐縣
地處安徽省中部,居合肥、淮南、蚌埠三市之間。位於東經116º52´~117º26´、北緯31º55´~32º37´。
下轄10個鎮:水湖鎮、雙墩鎮、崗集鎮、下塘鎮、吳山鎮、楊廟鎮、朱巷鎮、庄墓鎮、陶樓鎮、杜集鎮。
七、肥東縣
位於安徽省中部,南瀕巢湖,東連巢湖市巢湖市、滁州市南譙區、全椒縣,西與合肥市瑤海區、包河區、長豐縣、肥西縣毗鄰、北和定遠縣接壤。介於東經117°19′—117°52′與北緯31°34′—32°16′之間。
下轄12個鎮:店埠鎮、撮鎮鎮、梁園鎮、橋頭集鎮、長臨河鎮、石塘鎮、古城鎮、八斗鎮、元疃鎮、白龍鎮、包公鎮、陳集鎮。
八、肥西縣
位於合肥市西南部,東經為116°40′52″-117°21′39″、北緯為31°30′22″-32°00′21″。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隔巢湖與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
下轄8個鎮: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官亭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
九、廬江縣
地處皖中,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別山脈。東與巢湖市、無為縣接壤,南以樅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介於東經117°01′—117°34′、北緯30°57′—31°33′之間。
下轄17個鎮:廬城鎮、冶父山鎮、萬山鎮、湯池鎮、郭河鎮、金牛鎮、石頭鎮、同大鎮、白山鎮、盛橋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羅河鎮、泥河鎮、樂橋鎮、柯坦鎮。
3、請問肥西縣小廟鎮新民村在圖片地圖的哪個村子附近?非常感謝!!
找了一下,新民村在你那個圖左上角的水庫北面。如圖所示(第一幅百度地圖,第二幅天地圖)
4、肥西縣有那些鄉鎮
截至2014年,肥西縣轄8個鎮、4個鄉。8個鎮分別是: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官亭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4個鄉分別是: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1948年建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縣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西與六安市接壤,南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961平方公里。至2007年,總人口91萬人。
(4)肥西縣屬鄉鎮地圖擴展資料
建制沿革
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
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合肥縣屬三專區。
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佔,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
1945年抗戰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
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屬巢湖專區。
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
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並入肥西縣。
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
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
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
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
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參考資料:網路-肥西縣
5、肥西縣的行政區劃
1948年析合肥縣地置肥西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縣轄:上派鎮、三河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桃花鎮、農興鎮、新倉鎮、肥光鄉、長崗鄉、高店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金橋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劉河鄉、柿樹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防虎鄉、南崗鄉、雷麻鄉、城西橋鄉、河東鄉、青山鄉、洪店鄉。
1998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27個居委會、560個村委會:(其餘缺)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面積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
2000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
2002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南崗鎮、農興鎮、新倉鎮、長崗鄉、高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
2004年,肥西縣鄉鎮由31個調整為29個:清平鄉並入三河鎮,北張鄉並入上派鎮。調整後,上派鎮常住人口12.9萬人,加上流動人口等達15萬多人。2004年底,肥西縣轄12個鎮、17個鄉。
2013年,全縣轄9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合經區託管)、官亭鎮、山南鎮(金牛鄉與洪橋鄉並入) 、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有1個開發區、2個合作園區。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千米,東西寬64千米,總面積1961平方千米。總人口87.57萬人,全縣耕地面積為90萬畝。全縣共有14個鄉鎮、2個管委會,共轄村295個,居委會29個,社區10個,總計334個基層自治組織。
6、想知道: 合肥市 肥西縣高劉鎮陳橋村 在哪
合肥市 肥西縣高劉鎮陳橋村 在肥西縣高劉一中東邊1.5公里。百度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