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巢湖有個回龍寺廟

巢湖有個回龍寺廟

發布時間: 2022-12-13 22:28:37

1、回龍山鎮的風景名勝

共存社成立舊址:位於回龍山鎮西北25公里的八斗灣。其房屋於1939年被日軍偽軍部分燒毀。
黃岡農民暴動遺址:即回龍山大廟。黨的八七緊急會議後,中共湖北省委派羅四維(回龍山鎮羅家咀人)回鄉恢復中共黃岡縣委(羅任書記〉,組織農民暴動。1927年12月30日晚,縣委率領武裝人員及手持梭標、大刀的農民,一舉攻進回龍山大廟,活捉國民黨黃岡保衛團團總梅朗如,消滅全部武裝,沉重地打擊了豪紳地主的囂張氣焰。其廟依山而築,一進三重,是境內最大的廟宇。抗戰時間,三次遭日偽破壞。解放後,殘存房屋被辟為小學。80年代,群眾損資建有一幢教學樓,更名為育英學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為其題寫了校名。
林育南、林彪舊居:位手回龍山鎮西北25公里的林家大灣。育南故居為磚木結構的兩間平房。林彪舊居現有房屋數間,常有全國各地遊人參觀。
林育英故居:位於回龍山鎮西北2公里的染鋪灣。1990年修復,為明四暗七的磚木結構平房。
冰川爍石:位於回龍山鎮蔡家塘西北坡上。石高35米,周長15米,褐色,呈不規則橢圓形。民間傳為西天王母扔下的打牛石。李四光曾撰文鑒定,該石事實上是一塊麻岩巨礫,己受中期風化,它大概來自秦嶺。任何一種關於它的成困的滿意解釋,都有很大的意義。
白羊山:位於回龍山鎮東北3公里處,是回龍山與馬曹廟兩鎮的界山,面積約5平方公里,海拔276米,三峰並聳,蒼翠插空。山側有挑花洞,為明主事秦斷宗著書處。山上主植松、杉、竹。山北八斗灣是中國共產黨在黃岡早期革命發源地之一,1920年陳潭秋、林育南在此創辦潑新學校,1921年在此建立黃岡最早的黨小組。
龍山寺〈回龍大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香火旺極,其靈譽遠盛於其它寺廟。一九三八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時,回龍大廟大部被毀,現經省民族宗教委批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關懷下,在大廟原地脈上重新修建,更名龍山寺。同時請來團風縣佛教界最有名望的釋堅先法師做住持注重新修復的龍山寺正成為全縣著名的佛教旅遊景點。

2、回龍寺的寺廟傳說

傳說一:傳說王莽攆劉秀追到此地,見有兩條路,大路上戰車走過去的痕跡,小路上沒有任何痕跡,他就起了疑心,自己領了大部分人馬從大路走,命令一員大將領少數人馬從小路走,看看有沒有劉秀的兵馬。
王莽從大路上一直奔跑了半天,才追上了劉秀一員將領帶的人馬,兩軍廝殺起來。王莽兵多,把劉秀軍隊打敗了。王莽一看沒有劉秀,心想自己在劉秀後面仍留下了追兵,不禁為自己的計策高明大笑起來,就地安營紮寨壘鍋做飯,單等好消息。
且說王莽的大將十分迷信他從小路追了很久,離劉秀只有二十里了。劉秀遠遠聽見了馬啼聲,十分恐慌。他見不遠處有一個老人,便走過去下了馬,肯求老人救救他,老人叫劉秀和隨從快藏進樹林中。
老人拿了一些蜂糖,在地上寫步資訊理論上大字「王莽當亡,劉秀當興。」螞蟻聞著香甜味紛紛爬來,蜂糖上爬滿一層黑壓壓的,真好象是螞蟻排成的字,王莽的那員大將來到這兒問老人:「有人來過沒有?」老人說:「剛才來過一群人,突然天上降下了一條龍把他們背走了。」這時那員大將正在疑惑,見前面有一片地面黑壓壓的亂動彈。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大群螞蟻。仔細一睢原來是「王莽當亡,劉秀當興」八個大字,他感到神奇了。想著這是天意,就嚇得逃跑了,劉秀得救了。 劉秀走出樹林,拜謝了老人。說:「如果將來我做了皇帝,一定不忘記樂。」那老人說:「只要你做個好皇帝,不象王莽那樣就行了。」
後來劉秀果真做了皇帝,他牢記老人的話,把國家治理的很好。歷史上叫做「光武中興」。後來,人們就在救劉秀的地方太平鄉回龍寺村蓋了座寺院,起名叫「回龍寺」。
傳說二:回龍寺東天門西面的天台山,又名崖子石八寶山,是崖子石三座高峰之一它形似兩條巨龍飛奔而來,險峻的東天門,活象龍的雙角並立,天台山則神似龍額起伏的山坡,青翠的古樹,在山風中活象龍鱗在擺舞雙龍戲珠處,就是有著撲朔迷離傳說的回龍寺回龍寺海拔1600米,座落在巨龍的鼻樑上,背靠崖子石主峰,北臨崖子石峰林,西南陡聳舉望四周,山高境回,幽林別致,懸崖陡壁,深坑百丈,位據天險,視野壯闊,風光秀麗,真謂納天地之元氣吸日月之精華之所在地高高山頸有泓清泉,以前淌在回龍寺前成一碧池,真勝似仙山瑤池,使人心領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之意境。
傳說這里是南海觀音召集各路神仙的聚會處,天神降旨,雙龍會舞,就會靈氣十足,乾坤分明周邊百姓都深信這里有異常的靈氣據說古時有位少女上山祭神,下山時路見一中暑昏倒的挑夫,便好心相救,繼而互相愛慕歡樂過後,挑夫不勝酷暑,暴死山頸,山中螞蟻齊出,背土堆墳後來少女生下一子,異常聰敏,龍榜折桂,狀元及第天子欲招附馬,派人查其祖墳,幾經波折,最後尋來此地,即為此山龍騰瑞氣所嘆服傾倒,遂由天子賜立廟宇從如今仍散落在周圍的殘碑上發現,回龍寺原叫觀音寺,早在2200年前的漢高祖時期就已佔據這片風景勝地,以後又歷經數次修建,廟宇頗有氣派,成為雄據名山的佛教聖地相傳闖王李自成在莽山兵敗後就是在此出家,號稱奉天和尚但這位曾坐過龍椅的英雄,莽山再起回復龍位的壯志未改,因而將觀音寺改為回龍寺方圓數百里更視此為靈驗寶地,歷來香火鼎盛。

3、回龍山的景觀特色


回龍山旅遊區簡介
回龍山系雪峰山余脈,在溈江中游的平川突兀而立,山勢曲折如龍,突折迂迴,似有「回龍望祖」之勢。「回龍望祖」為清朝皇帝乾隆南巡到此題賜。
回龍山方圓30里,有大小山峰30多座,群峰聳翠,山巒錦秀。主峰海拔366米,年平均氣溫18.8℃,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白雲寺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僧光恩禪師創建,千百年來香火綿延,長盛不衰。
「南嶽山的香,回龍山的燭」,與南嶽大廟並駕齊名,被譽為「南楚靈山」,民間世代相傳,是因為有二十四位諸天佛祖極顯威靈,能驅邪輔正,滅禍消災,普救眾生。
回龍山白雲寺已列入《中國寺廟寶典》中的百大名寺,被《中國旅遊名勝大辭典》收錄為旅遊聖地。
回龍山風景優美,鍾靈毓秀,有七大游區,各拘一格:新建門樓區、佛笑園區、半山亭區、山門區、寺門區、寺內區、後山主峰區。
回龍山神奇、靈秀,有八大景觀:仙岩瀑布、蟾谷噓虹、雲關鎖翠、魚山夜月、楓葉吐霧、菱塘晚風、石磴穿雲、遠岫橫琴。
回龍山歷經風雨的洗刷,經受了興衰的考驗,正如潘基質老人(原省人大副主任)在《南楚靈山》序言中「事有必至,理有盡知,任世事如何變幻,真理總歸要克服邪惡,誠信總歸要戰勝刁咬,這就是靈氣。毓秀鍾靈的回龍山就蘊藏著這種靈氣。」是因為這種靈氣,民間流傳了許多的故事與傳說,如:天降諸天、乾隆題扇、白馬現身、呂仙降妖、楊夭毀佛、蛇的奇聞、靈龜傳奇、歷險上甘嶺戰斗、華僑心系回龍山、回龍山護我上戰場……等等,難以直言,深受百姓虔敬。
1917年暑假,毛澤東和學友肖子升到寧鄉游學,上回龍山歇了一晚。爾後,1958年,毛澤東在長沙遊了嶽麓山後,對陪同他的周世釗(原湖南省省長)和寧鄉籍的同學王熙、宋旦父、廖時易暢談時,又提及寧鄉回龍山寺廟,頗有感慨的總結回龍山有五奇:
蜿蜒曲折如游龍,在溈水中游的江濱開闊地忽然掉頭回顧,真有點「回龍望祖」的氣態,這是一奇。
寧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回龍山卻在平疇綠野上拔地而起,這是千峰萬嶺中難覓的佳處,這是二奇。
一座近400米的高山上,蒼松、翠竹、怪石、瀑布齊全,山頂生盆地,山門繞溪流,鳥鳴蟬唱,花香撲鼻,可謂具備名山風光之大全,這是三奇。
山上觀音石、半山亭、青蓮寺、白雲寺,名勝古跡眾多,「靈龜朝佛」、「菩薩救火」、「觀音坐石」、「白馬現身」神話傳說楚楚動人,這是四奇。
古今名人游回龍山,題寫詩聯匾額,使人心曠神怡,乾隆御匾之「回龍望祖」;李東陽題詞「此處可成仙」;王坦修題詞「麓山不能冠其美,南嶽不能逾其奇」。還有於佑任、左宗棠、陶汝鼐、陶澍的題詞贈匾為名山古剎增添色彩。這是五奇。
一、七大游區
1、新建門樓區
新門樓建於2004年3月,門樓匾額「南楚靈山」,原系清朝中興名臣左宗棠親書,後因世事滄桑,幾經周折,真跡已不復存在。重修山門,由原中共寧鄉縣委書記湖南省廣播電視廳廳長、省人大常委楊世芳老人重書。
「神奇、靈秀」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親筆題詞。
2、佛笑園游區
原建有一座彌勒笑佛,高約20多米,因年久失修坍塌,僅存門樓。意在笑佛笑天下蠅營逐利之人,容世俗紅塵煩惱,即勸世人不為名利所憂。
3、半山亭游區
半山亭有報信土地神,原土地神龕上有匾額「如在其上」四個大字,寓意一切神靈都高於凡人不可褻瀆,到此香額是求土地神呈報諸天菩薩的第一站,神靈有序受領,有求必應。
報信土地神旁原建一座古涼亭,後被毀。傳說乾隆皇帝以「江南遊子」身份南巡時,登山在此歇腳,與山民交談,了解民間疾苦,後人在此建涼亭以示對乾隆皇帝的紀念。
4、山門游區
白雲寺山門,建於康熙年間,是現存最古老建築。長五十餘米,高11米,厚1.2米,用山石泥土夯築壘砌而成。
正中的門匾:「南楚靈山」
兩側門聯:「靈山開覺路,南楚點迷津」
這完整的門匾、門聯是清代中興名臣、內閣大學士、陝甘總督、加封太子太保銜左宗棠游回龍山時親筆所書,其意是點化世人忘卻功名利祿,四大皆空,普度眾生,勸戒世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5、寺門游區
白雲寺於858年系僧光恩禪師創建,至今1140多年。寺廟經歷代多次重修和擴建,明末清初後,逐成規模。殿宇僧房依山就勢建造,青磚黛瓦,高脊垛牆,錯落別致,獨具品味。
全寺有房屋300多間,寺房交連重疊,明暗幽深,身臨其境,如走迷宮。寺廟主要由山門、牌門、大雄寶殿、諸天殿、禪房組成,現這些建築均為重建。
昔日回龍山寺廟常住僧人近百名,供奉二十四位諸天佛祖神像,接待求神佑助香客。來回龍山香客遍及洞庭湖區和湘中十多個縣市及外省及回家探親的台灣知名人士和海外華僑。遠道香客食宿山上,最多的一晚可達1300多人,曾譽為「寧鄉大飯鋪」。山上曾有「日有千人朝拜,夜有萬盞明燈」之景觀。
6、寺內游區
大雄寶殿前面兩株千年銀杏古樹,飽經滄桑,老乾虯枝,密葉托雲,是白雲寺歷史興衰的見證。
大雄寶殿是白雲寺主殿,正面供奉著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兩側有序的排列十八羅漢,威嚴肅穆,金光四射,神威無量。
諸天殿是白雲寺最大的殿, 山斗拱,殿宇軒昂,建造高大,獨具一格,晝夜香煙繚繞,香火盛存。
諸天殿正面供奉著頭戴天冠、胸佩珈珞、手執仙草、肩披輕紗的觀世音菩薩坐像。兩旁整齊的排列著儀表端莊、形態各異、威武逼真、盡展神威的二十四位諸天菩薩。
7、後山主峰游區
寺廟後山,白雲窩。白雲窩是秀美的天然盆地,方圓百畝,內有參天古樹,遍地幽篁,楊柳池塘,糧蔬壟畝。
經白雲窩盆地,穿過楓葉吐霧、菱塘晚風,登階穿雲之景,到達主峰山頂——燈盞窩。
聖帝殿建於主峰燈盞窩山頂,殿內有聖帝爺大尊佛像,殿內整潔大方,有肅然虔敬之感,自然的燒香燒紙,跪拜求神。
站在聖帝殿向四周遙望,寧鄉方圓幾十里的山河、田野,盡收眼底,人們自然間激情奔放,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二、八大景物
1、仙岩瀑布(笑佛園游區)
深谷下面,沐仙潭尾,樟木坑谷口兩側懸崖對峙,峭壁凌空,怪石垂松,千姿百態;下有幽深洞窟,神秘莫測。岩頂谷口瀑布,從天而落,高掛數丈。尤其是春夏兩季水瀉飛奔似練,濺珠騰霧,聲震林谷,十分壯觀。
註:據史料記載,相傳唐代赤腳大仙在此修道顯靈,常聚眾仙相會於此處沐浴、觀賞瀑布。
2、蟾谷噓虹(笑佛園區)
聚仙岩下有一古井,圓苦明鏡,水味甘甜清潤,堪稱仙跡。井內有一三足蛤蟆,大如斗,聲如雷,雨後噓氣成虹,人常見之。此景奇特。昔有詩雲:「山前雨後復斜陽,一道長虹七彩光。谷底谷底蟾蜍偏媚俗,大噓瑤氣作華章。」
3、雲關鎖翠(山門游區)
「南楚靈山」山門處,便是「雲關鎖翠」之景。「雲關」,上有高山對峙,下有幽谷懸崖。山門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奇。「鎖翠」,高山兩側,佳木蔥茂,蔭蘢蔽日,如曲徑通幽,由山 緊鎖。
4、魚山夜月(寺門游區)
回龍山白雲寺廟宇,脊靠「觀音 」,面對齋飯山,側伴木魚山。大雄寶殿、諸天殿正對面一小山,山巒小巧靈秀,酷似一碗「齋飯」,供奉佛祖齋食。齋飯山左側一橢圓形小山,又酷似僧人法具木魚象徵僧人天天備用齋食,敲打木魚,虔敬神明。木魚山樹木婆娑,青巒滴翠,尤以夜景最美,是賞月的最佳去處,稱「魚山夜月」。
5、石磴穿雲(後山主峰游區)
後山上游,近峰頂之處,有一條白來米的麻石磴路,形似天梯,,即「石磴穿雲」。在接近峰頂之處,有一條百米麻石磴路,形似天梯,以接遊人,這就是所謂「石磴穿雲」。人站在石磴盡處,白雲寺全貌呈現眼底,歷經此處,確有「行過石磴雲中路,山水樓台別有天」的情感。
6、凌塘晚風(後山主峰游區)
白雲寺盆地內,有池塘四口,水面八畝,以寺側左面菱塘最大,池塘水面清澈如鏡,主峰倒翠其間,若隱若現;池岸楊柳垂依,與塘內菱葉爭芳。春復之季,蛙聲陣陣,晴蜓點水,鳥語蟬鳴,雨燕穿雲。每當暑季,斜陽夕照,清風徐徐,水色山光融於一體,耐人尋味。
7、楓葉吐霧(後山主峰游區)
回龍山叢林茂密,古木參天,尤以楓木為盛。春雨群芳吐翠,秋霜紅葉飄香,遠眺近觀,層層入畫。此處地勢高,雲霧繚繞,寺院瓊樓,畫閣朦朧;楓林霧盪,霧涌雲移。物有靜動沉浮之姿,人有騰雲駕霧之感。身臨其境,景醉情迷,似置人間仙境。
8、遠岫橫琴(後山主峰游區)
站在峰頂眺望,綠野平疇,溈江似練,蒼茫大地,海闊無量。西邊望百山峰高聳入雲,如鶴立雞群,格外醒目。峰下群巒起伏,脈舞蒼龍。群巒中一岩體石山,橫卧在回龍山後山處,若似一張古琴,有詩贊曰:「西邊遠岫似橫琴,玉軸微弘隱翠岑。千古不聞彈一曲,高山流水待知音。」
三、人間故事傳說
1、乾隆題扇
乾隆游江南,來到回龍山,見寺廟青磚黛瓦,翹角飛檐,叢林綠繞,莊重古樸。會見方丈,留下題詞、白扇。題詞「回龍望祖」,白扇是珍貴紫檀木作骨,名紙作面,製作精巧。全寺眾僧,沐身整裝,焚香秉燭,鍾鼓齊鳴,銃炮喧天,眾僧跪拜,叩謝皇恩。
2、天降諸天
傳說二十四位強盜冒充西天諸天菩薩,劫財生事,胡作非為,觀世音菩薩聞,化作民婦來山下打聽,果有此事。山下有一尹姓員外,家境一般,可收到強盜口信要收千雨黃金。員外無法籌措,惶恐不安。民婦到員外家細探告訴他:准備二十四塊青磚,用黃綢包裝,整放堂房,自稱我來制服,員外將信將疑,還是照辦不誤,深夜,24位強盜沖來,見了金磚,欣喜若狂,各佔一口。 時適, 時快,民婦一聲「著」,個個強盜如同木偶,不可動彈。從此24位強盜造化成二十四位天神,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3、白馬現身
回龍前山有一深谷,名叫「筲箕窩」,山谷幽深,懸崖陡峭;谷底泉響,叢林茂密,山頂時有祥雲彌漫,山腰霧氣繚繞,金光銀霧,交相輝映,氣勢不凡。更使人稱奇的是:筲箕窩內有高崖巨石屹立,經過風蝕霜侵,年陳月久,岩石變成銀白色,遠遠看去,就像一群欲奔的白馬。若暴雨來臨,烏雲滾滾,電閃雷鳴,風急雲奔,驚起一排排巨大的雲霧,形似天馬,飛飄天際,從山前涌到山後,從山後涌到山前,奔上峰頂,潛入林間。
4、回龍山、烏牛山的來歷傳說
青龍、水牛作怪,楚溈地境,烏雲滾滾,大雨滂沱,山洪暴發,良田淹沒,房屋摧毀,百姓呼天喚地,一片慘狀。高僧定睛一看,只見在青蓮修煉的青龍和黑色水牛正在惡斗,狂風大作,濁浪排開。高僧大聲唱道:「大膽畜孽,競敢興風作浪,危害生靈,罪責當誅。」說罷從懷中取出盂缽向湖空甩去,只見金光萬道,劈靂轟天,剎時青蓮湖不見,兩條山脈呈現眼前,一條山如奔蛇旋迂折,命名回龍山。一條如雄斥府卧,氣勢磅礴,遂名烏牛山。
5、呂仙降妖
烏牛山的烏中洞沖出一條數丈高的黑牛,原想修煉成仙,卻成了害人的牛精。黑牛放開四蹄狂奔,捲起狂風,房屋倒塌,樹木拔出,百姓遭難,呂洞賓駕雲經過這里,見牛精如此殘害百姓,呂洞賓跳下雲端,挺立在山頭,取下寶劍,吹口仙氣,收獲牛精。從此,烏牛山上,叢林茂密,草木繁豐。山下百姓春播秋收,安居樂業,人們為報謝仙恩,土地取名為呂仙坪,在呂仙坪修了一座呂仙廟,塑了一尊呂的神像,享受人間香火。
6、蛇的傳聞
萬蛇相鬥:
據《寧鄉縣志》1995版卷三十五雜錄中「奇聞異事」記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農歷七月初四日午後一時許,成千上萬條毒蛇從回龍山草叢爬出。蛇長半米左右,均系三角頭,黃褐皮「火焰斑」。群蛇先於山中互咬,旋入粟溪河惡斗。斗至夕陽西下,群蛇停戰回山,河中留下死蛇數百條。」
群蛇集會:
1952年農歷端陽節前一天上午,細雨綿綿,天氣陰沉。回龍山下粟溪河新石橋下至龍船凼出現了一河蛇。清一色,大小均勻,若豐華里長的河,密密麻麻,無法計量,隨水群遷流動,約半小時後,全部消失。見證者有楊菊鑫(1928.10出生,住雙竹村)、李壽南(1919.9出生,住粟溪村),見村奇觀,人們迷惑不角。蛇有靈氣,群蛇遷徙,定是不祥之兆。白雲寺將有劫難。雖無科學根據,但也是白雲寺衰敗不可抗爭的事實。
7、靈龜傳奇
見證人盧必傑。1947年仲夏的一天,孩時盧第一次上山,好奇的來到佛殿右廳,只見一二棟之間一天井,池底平而干凈,四角有出進水涵,一僧人擔一擔剩飯均勻放在池內,另一僧人背著竹筒梆,站在池邊,有節奏的敲打。這時,四個涵洞接連不斷爬出烏龜來,大的如木盆,小有的饅頭大,龜背有黑、黃等相同的多種顏色花紋,昂著頭鼓著眼,爭先恐後爬出來。若半小時後,池內烏龜沒見了,飯也吃干凈了。

4、鄉村寺廟

每到一個地方我總喜歡去當地的寺廟道觀看看,去嗅嗅燃香的氣味,感受寧靜肅穆的氣氛,看看風景,在那裡能讓心身得到片息的放鬆和安寧,還可以通過那裡的環境,供奉的神靈及香火的盛衰了解當地人文狀況。

在南方農村相隔數里就會一個規模或大或小的寺廟道觀,有的只是簡單的兩間平房,有的會一個小小的建築群按功能分布,大部分的寺廟道觀都是佛道共敬,供奉的有當地傳說中的神靈,也有菩薩。每個寺廟道觀都有頭人也就是負責人,頭人一般是當地道師(為人辦喪事的專職人員)或年紀比較大有一定文化的人,頭人下面還有幾個人,這些人負責向社會籌集資金對寺廟道觀進行維護建設,也負責大型活動的籌辦。

稍大的寺廟道觀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大型活動,由頭人牽頭進行各種儀式活動時間在三到七天,周圍十里八村的人這幾天都在這里聚集,有許願的、有還願的、有祈求的、有抽簽問事的、也有純粹看熱鬧的,人山人海,也是一年鄉村的大聚會。對在活動中捐了香油錢的人寺廟或道觀里還安排有伙食,而這些香油錢除了活動的開支剩餘部分作為寺廟道觀的經費。

在我的老家不遠就在這么一座寺廟,這座寺廟叫回龍殿。「天下名山僧佔多」,因為沒有僧所以建築的地方也不是名山大川,但在我老家那一帶也算是有特色的。一個小山脈從東南向西北蜿蜒起伏而去又突然折身向南走很長一段,因此,人們按風水師呼形喝象的做法把此種山形走勢叫回龍。回龍殿就建在回龍的龍頭,大約有一、二百年的歷史,中間幾經毀壞重建。

回龍殿有一幢主建築,供奉著當地的傳說中黑龍大神,還有觀音菩薩等,其他附屬建築還有土地神室、專供燃放鞭炮的地方,有生活用房。這里雖然沒有參天古樹,但由於地勢較高視野非常開闊,一年四季隨著農田種植作物的不同而景色各異,各色農家小樓點綴在遠處的田野和群山腳下,加之在大興水利的年代,人們在兩條山脈之間築了一道壩建起了一座水庫,這里便顯得更加山青水秀、人傑地靈了。

回龍殿的香火比較旺,每年的大年初一有人把這里當作一年的第一次出行,帶著一應祈禱所用物品早早地來這里燒香敬拜大神、菩薩,希望新的一年財源廣進、身體健康、全家平安。平時也有人因為各種的不如意或有什麼特殊願望也會來這里敬拜,加上一年一度的大活動可以說這座小廟是周圍眾多小廟中香火最旺的。

人有各種慾望,也有各種痛苦,有些是可以對人言說的,有些則不能,有的能想辦法解決,有的則無能為力,於是不約而同選擇向大神、向菩薩訴說、祈禱,不管靈與不靈但總能祈求一份心靈的平靜與安慰。

我父親當年在醫院檢查出食道癌,手術後到第六年時又轉移到全身了,因為身體素質非常差,不能再動手術了,吃葯也沒有效,我們做子女的看到他一天天痛苦、衰弱卻無能為力,我們多麼希望能為他老人家做點什麼,母親便經常到回龍殿去祈求大神、祈求菩薩,她會把祈求的情況告訴父親,父親看到我們在為他做一些努力也許有一點安慰吧!我們除此之外又能做些什麼呢?我們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減緩不了癌細胞的擴張瘋狂的生長,到回龍殿祈求既麻醉又暫時安慰了父親和我們。

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有病去醫院,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按說應該很少有祈求大神、祈求菩薩的,但是生活很復雜,還是有很多人力不及的時候,到鄉村寺廟中去祈禱的人也許自己都不相信大神、菩薩能解決他們的問題,能滿足他們的願望,但還是不斷地去,只是為了求得心安而已。鄉村寺廟是各種民俗展示的場所,但長久以來扮演著村民平復心靈的聖地。

5、回龍寺的寺廟文化

古時,禪寺被譽為鄂西北鄖陽府八大名剎之一,日本佛寺書中也有記載,寺院建在形似盤龍卧虎的山包上,寺旁有兩口清澈見底的水井,似龍的眼睛。因馬家河從寺前迂迴流過,恰似蛟龍回遊,故名「回龍寺」。也稱「回龍禪寺」.寺內分前、中、後三殿,左右廂房42間,建築面積1094平方米。此寺建築風格凝秀,形式古樸。
寺前左右立有小巧玲瓏的泰山廟和娘娘廟,還有明代建築「照碑塔」與寺相望,構成「塔灣夕照」的美景,後經文革時期都被破壞,現只遺留下一個塔頂被存放在目前寺里.。
中殿前立有明朝鄖陽知府劉璣所題《重建回龍寺記》石碑,書法刻石,堪稱一絕。其中,佛像高大庄嚴雄偉,後被文革時搗碎後倒入在此灣環水繞行的馬家河內。 後殿陳列著八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菩薩金身,樓閣上繪有筆觸細膩、色彩艷麗的巨幅壁畫歷經風雨滄桑洗禮,大多退色,但壁畫的線條豐滿流暢,依稀可見當年的風采。這些美妙絕倫的壁畫,充滿著禪意韻味的佛經故事典故,耐人尋味。望著壁畫令人感嘆古代繪畫藝術的魅力到今仍舊散發光彩。現在,殿前院內面積較小,中間供奉著彌勒佛。
陽春高流河一帶是高涼女傑冼夫人(冼英)當年屯兵練武之地,她在隋統一全國過程中功勛卓著,贏得世人敬仰。當地人民在高流河畔建寺造像紀念她。 煌煌殿宇映蒼穹,古往今來贊譽隆。
一統金甌標史冊,重興華夏立豐功。
奇花異草禪堂靜,傍水依山夕陽紅。
戴甲像前香火盛,萬民禮拜仰高風。
浣溪沙·讀陳庚詞有感
陳庚《永遇樂·寄馬平諸戰友》中有「問諸君,可曾記得,風雪夜歸人否?」「風雪夜歸人」為當年游擊戰爭時期武工隊領導人代號,讀之深有感觸,賦此志懷。
烽火南天歲月新,青紗帳里往來頻。揮戈策馬掃妖氛。幸有紅旗長指引,敢拋熱血獻青春。緬懷風雪夜歸人。
回龍寺文化
這里沒有歷史
人們習慣點燃香火
供拜一塊燒過的泥土
然後磕頭念念有詞
每年八月的這一天
據說都要下雨
江要漲潮
村裡的樓房換了幾茬
姑娘遠嫁到城裡
回龍寺的主持一直姓張 八月的桃樹
在楠竹園里
我看見一排排桃樹
結滿樹葉的桃樹
個頭不高
一個個精神飽滿
昂首挺胸
藍兵說可惜桃花早已開過黑河說葉子大的桃樹結不出好果子
看著這些桃樹
我想要是現在還能開花多好
楠竹園
回龍寺詩詞
楠竹園長了滿院子的竹子
高的胖的老的剛出芽的
它們一個個像女人
苗條豐滿成熟新鮮
滿足著各種遊客
那天上午下著雨
我們喝茶打牌
看著忙碌的過往的女人
那天下午天空放晴
院子的女人個個跑出來
她們潮氣太大
她們將要接受日光的沐浴 回龍寺一
回龍寺詩詞
九宮山上蔽旌旗,末路英雄是可疑。
天塹不堪南渡馬,江南只有草萋萋。

一件袈裟百戰身,青絲落盡即歸真。
千軍萬馬奔騰日,爭勝佛前一盞燈? 謁回龍寺
消閑乘興謁回龍,結伴何愁暮色濃。
寶殿佛龕多類似,聯文款識不全同。

6、安徽巢湖有哪些寺院

還有巢湖市南海玉佛寺位於巢湖市鼓山風景區,佔地近十畝,客房20餘間.在師父的帶領和大眾的努力下,寺廟建築正在逐步的建設中。還有巢湖定林寺新址座落於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鳳凰山街道.黎明社區.北外環路.鳳凰山山上.距離巢湖市區乃不足一公里,是連接合肥.南京.蕪湖.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7、回龍寺的遼寧省沈陽回龍寺



沈陽回龍寺,舊稱舍利寺,始建於唐代。據《沈陽縣志》記載:「舍利寺塔在縣城西十二里塔灣舍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年)敕工部重修,賜名回龍寺,邑中八景塔灣夕照即以此得名,傳唐時建。」順治二年(1645年)對該寺又加以擴建維修,並留有兩次重修碑。乾隆元年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舍利塔一名回龍寺,在城西塔灣,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後隨時修補,寺前有塔,名舍利塔。」乾隆四十三年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 舍利塔在城十二里,一名回龍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東西配廡各三楹、韋馱殿一楹、經堂三楹、垂花門三楹、大門三楹,寺前有塔,名舍利塔。」此時的回龍寺在沈陽地區香火極旺,是人們焚香祈祝的聖地之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回龍寺被毀。跨越千年,昔日廟宇盪然,空餘舍利寶塔。
2006年2月22日,經沈陽市佛教協會申請,遼寧省宗教局於批復同意籌備設立回龍寺。2008年1月10日,省佛教協會會長辦公會決定回龍寺的籌建以副會長照誠法師為主,並成立了以照誠法師為主任的回龍寺籌建委員會,具體負責回龍寺規劃建築設計等籌備工作。
2008年9月22日上午,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回龍寺重建工程奠基慶典儀式隆重舉行。10時許,禮炮綻放、鑼鼓喧天,諸山長老、知名善信、各界人士等為重建奠基培土。隨後進行灑凈儀式,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明學長老,回龍寺籌建委員會主任照誠法師等主法。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沈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戴均良出席奠基儀式 。
重建後的回龍寺佔地1.2萬平方米。按照與舍利塔地區歷史文脈相一致要求,寺院建築群及附屬設施以唐代建築風格為主,主殿高度為舍利塔高度的二分之一,以舍利塔為中心點,在其西側並列軸線上建設寺廟建築群及附屬設施,利用現有地形的10米高差,在寺內設置三層平台,主要建築布置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法堂藏經樓等,主殿均座北朝南。舍利塔單獨圍成塔院,有林蔭道與佛寺建築群二進院相連接,續寫舍利塔寺合一的歷史,以體現佛教文化內涵。重建後的回龍寺將成為功能齊全、施設完備,全省佛教文化的中心。

8、請問誰知道巢湖福山回龍寺的地址啊,是在含山縣的什麼地方?

現在含山已經不屬於巢湖了。。巢湖都已經被拆分了。。

確切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林頭鎮趙庄村。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