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2016年財政收入
1、安徽省有哪些區縣
合肥市: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蕪湖市: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繁昌縣 南陵縣
蚌埠市: 蚌山區 龍子湖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五河縣 固鎮縣
淮南市: 田家庵 大通區 謝家集 八公山 潘集區 鳳台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 金家莊 花山區 當塗縣
淮北市: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
銅陵市: 銅官山 獅子山 郊 區 銅陵縣
安慶市: 迎江 大觀 宜秀 桐城 懷寧 樅陽 潛山 太湖 宿松 望江 岳西
黃山市: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歙 縣 休寧縣 黟 縣 祁門縣
滁州市: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 明光市 來安縣 全椒縣 定遠縣 鳳陽縣
阜陽市: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 太和縣 阜南縣 潁上縣
宿州市: 埇橋區 碭山縣 蕭 縣 靈璧縣 泗 縣
巢湖市: 居巢區 廬江縣 無為縣 含山縣 和 縣
六安市: 金安區 裕安區 壽 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霍山縣
亳州市: 譙城區 渦陽縣 蒙城縣 利辛縣
池州市: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宣城市: 宣州區 寧國市 郎溪縣 廣德縣 涇 縣 績溪縣 旌德縣
2、2015年安徽省財政收入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多少億元
2015年安徽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454.2億元。
「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網」上有《2016年政府工作報專告》,屬其中提到:2015年全省「財政收入4012.1億元,增長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54.2億元,增長10.6%」。
3、2016年長豐縣農業補貼有那些
農業部2015-2016年補貼政策一覽表
1種糧直補政策
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安排補貼資金140.5億元
2農資綜合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農資綜合補貼,種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
3良種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203.5億元。
4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全國所有農牧業縣(場)范圍內實施,補貼機具種類為11大類43個小類137個品目。
5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政策
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相銜接,同步實施。拖拉機根據馬力段的不同補貼額從500元到1.1萬元不等,聯合收割機根據喂入量(或收割行數)的不同分為3000元到1.8萬元不等。
6新增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政策
補貼234億元,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重點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傾斜。
7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
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
8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351億元,獎勵資金由省級財政用於支持本省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
9生豬大縣獎勵政策
補貼35億元,專項用於發展生豬生產,具體包括規模化生豬養殖戶(場)圈舍改造、良種引進、糞污處理的支出,以及保險保費補助、貸款貼息、防疫服務費用支出等。
10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
積極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
11農業防災減災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資金,在主產省實現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12推進糧棉油糖高產政策
補貼20億元,實現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可持續,進一步提升我國糧棉油糖綜合生產能力。
13菜果茶標准化創建支持政策
打造一批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和產業化經營的高標准、高水平的蔬菜、水果、茶葉標准園和標准化示範區。
14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政策
中央財政繼續投入資金7億元,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15化肥、農葯零增長支持政策
安排996萬元,開展低毒生物農葯示範補助試點,補助農民因採用低毒生物農葯而增加的用葯支出,鼓勵和帶動低毒生物農葯的推廣應用。
16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助政策
安排8億元資金,鼓勵和支持還田秸稈,加強綠肥種植,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進有機肥資源轉化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17設施農用地支持政策
支持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
18推進現代種業發展支持政策
國家糧棉油主產區140個大縣建立新品種展示示範點,開展現場觀摩活動和技術培訓,為農民選擇優良品種、選用先進栽培技術提供指導和服務。
19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支持政策
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投入,不斷完善基層可追溯體系運行所需的裝備條件,強化基層信息採集、監督抽查、檢驗檢測、執法監管、宣傳培訓等能力建設。
20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支持政策
800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補助資金重點用於制度創設、模式總結探索、人員培訓等。
21畜牧良種補貼政策
投入畜牧良種補貼資金12億元,主要用於對項目省養殖場(戶)購買優質種豬(牛)精液或者種公羊、氂牛種公牛給予價格補貼。並探索開展優質荷斯坦種用胚胎引進補貼試點,每枚補貼標准5000元。
22畜牧標准化規模養殖支持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25億元支持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安排10億元支持奶牛標准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
23動物防疫補貼政策
繼續安排7.8億元補助經費。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補助政策,畜禽疫病撲殺補助政策,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政策,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生豬定點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
24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繼續在13省(區)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補獎資金達到了190億元。
25振興奶業支持苜蓿發展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3億元支持高產優質苜蓿示範片區建設,片區建設以3000畝為一個單元,一次性補貼180萬元(每畝600元)。
26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不斷提高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保險的覆蓋面和風險保障水平;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提供保費補貼,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擴大畜產品及森林保險范圍和覆蓋區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中央財政提供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有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天然橡膠、森林、青稞、藏系羊、氂牛等,共計15個。
27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創建活動,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
4、論長豐與肥西經濟差距
2010年1-6月份肥東與肥西、長豐經濟比較分析</b> 今年以來,我縣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工業發展可圈可點,投資繼續高開高走,社會消費不斷提速。但通過與肥西、長豐的比較發現:雖然我縣經濟發展質量相對較好,但經濟發展速度相對偏低。本文擬通過對工業、投資、消費、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分析,探討差距根源,為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肥東經濟發展五大亮點</b>亮點之一:工業經濟節節攀高。</b>1-6月份,全縣277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7.5億元,高出2007年全年總量19.1億元,實現增加值36.1億元,同比增長34.9%,增幅高出上年同期23.2個百分點。亮點之二:億元企業同比凈增9戶。1-6月份,全縣億元以上企業29戶,同比增加9戶,這29戶億元企業完成產值74.5億元,佔全縣規上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0%。亮點之三:固定資產投資突破百億。1-6月份,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0.6億元,同比增長52.3%,增速從4月份開始已連續三個月位於合肥市三縣四區之首。亮點之四:消費品零售額快中見旺。1-6月份,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7億元,同比增長20.3%。高出全市0.3個百分點。亮點之五:居民收入穩步增長。1-6月份,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3093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676元,比上年增加403元,同比增長12.3%,其中農民人均生活消費現金支出1481元,同比增長7.5%肥東與肥西、長豐對比分析</b>一、從完成市下達考核目標任務來看:長豐完成進度優於肥西和肥東</b>從市下發的7項指標考核目標來看,肥東縣和肥西縣均有5項指標超額完成序時進度,分別是規上工業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工業投資、招商引資,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兩項指標,肥東縣分別落後序時進度10.7、0.9個百分點,肥西縣分別落後1.6、3.8個百分點。長豐縣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落後序時進度2.1個百分,其餘6項指標均完成序時進度。從完成序時進度的指標來看,肥西縣和長豐縣的完成率明顯要高於我縣。二、規上工業指標:肥西獨占熬頭,長豐緊追肥東。</b>1-6月份,我縣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27.5億元,不及肥西縣的一半,比肥西縣少138.6億元,僅高出長豐縣16.9億元。肥東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淪落為三縣墊底,落後於長豐縣1.8個百分點,肥西縣10.1個百分點。從大型企業來看,肥東縣仍為0,而肥西縣有江汽、格力、榮事達3家,長豐有安徽鴻路鋼構有限公司1家。從大型企業完成產值來看,1-6月份,肥西縣江汽、格力、榮事達分別完成產值110.6億元、31.8億元、11.2億元,累計完成產值153.6億元,占肥西產值比重高達57.7%;長豐縣鴻路鋼構完成產值19.1億元,僅這一家大型企業就占長豐規上產值的17.3%。肥東縣規上企業也有可喜之處,上半年億元以上企業共29戶,比肥西縣多4戶,比長豐縣多9戶。三、 固定資產投資:肥西總量居首,肥東增速領先。縱觀肥東縣上半年經濟發展,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不僅突破百億元大關,增速更是連續三個月位於合肥市三縣四區之首,分別高出肥西、長豐17.0和20.6個百分點。分三次產業看,工業投資總量被長豐超過,位於三縣最末,分別落後長豐縣0.04億元、肥西縣9.7億元。工業投資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對增強我縣工業經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而如今我縣工業投資不盡如人意,應引起足夠重視。從三縣新開工項目來看,1-6月份,肥東縣有255個,肥西縣有193個,長豐縣有140個,我縣在總量上有一定優勢,但從新開工的大項目對比來看,我縣明顯處於下風。1-6月份,肥東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億元以上項目6個,而肥西縣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34個,億元以上項目14個,而長豐縣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億元以上項目7個。四、消費品零售額:肥西總量增速均趕超肥東居首。 龍崗開發區自去年劃入瑤海區後,對我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收到很大影響,從去年連續數月總量、增速位於三縣之首到如今被肥西趕超位於次席。1-6月份,肥東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7億元,高出長豐縣5.1億元,少於肥西縣1.7億元,從增長速度看,我縣為20.3%,高出長豐縣0.2個百分點,落後於肥西縣0.3個百分點。隨著撮鎮鎮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籌建為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華東建材城、安糧鋼材大市場、裕隆農業機械大市場、紅星麥凱龍家私廣場、安徽義烏商品城等一批投資過億元的招商項目,相繼簽約和開工建設,我縣商貿業發展將迎來新高潮。五、財政收入:肥東總量增速均位於三縣末位。1-6月份,我縣完成財政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與上年實績比較)4.8%,總量被長豐超越,位於三縣最後一位,總量不及肥西的一半,比肥西縣少7.2億元,比長豐縣少0.2億元;由於上級財政部門在計算同比增長時,未扣除上年同期龍崗的數據,造成我縣財政收入增速過低,僅為4.8%,分別慢於肥西、長豐34.0、45.5個百分點。要是同口徑比較(剔除上年龍崗開發區同期財政收入實績)增長37.7%,只落後肥西1.1個百分點,落後長豐12.6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今年以來,我縣經濟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但跳出肥東看肥東,與上年一類縣綜合排名第一的肥西縣,動態排名第一的長豐縣相比,我縣經濟增長稍顯緩慢。從整個經濟發展大局來看,全年經濟應該是「前高後低」趨勢,下半年經濟發展較之上半年將更加嚴峻。下半年我縣仍將處於追趕狀態,因此要從長處著手促發展,從短處著手補差距,加快構築經濟提升大平台,繼續加速融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謀求一體化發展,借台唱戲,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努力實現肥東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5、安徽貧窮縣排行榜
截止到2019年5月,安徽省18個貧困縣(市、區)已退出貧困縣序列。
此次退出的貧困縣分別是:潁上縣、壽縣、潛山市、宿松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六安市裕安區、舒城縣、利辛縣、渦陽縣、宿州市埇橋區、阜陽市潁泉區、阜陽市潁州區、太和縣、界首市、定遠縣、六安市金安區等。
扶貧成果
2019年2月13日,國家衛健委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中國醫療對口支援情況,2016年以來,國家確定963家三級醫院與834個貧困縣的1180家縣級醫院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
截至2018年底,已實現所有國家級貧困縣縣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已有超過400家貧困縣醫院成為二級甲等醫院。
(5)長豐縣2016年財政收入擴展資料
安徽省脫貧調查
省級核查結果顯示,18個縣(市、區)的綜合貧困發生率均低於2%,脫貧人口錯退率均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認可度均高於90%,所有貧困村全部出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脫貧攻堅總體部署符合中央要求和自身實際,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後續幫扶計劃及鞏固提升工作安排有序、措施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