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書香苑安置點
1、求唯美古風句子,越多越好!
1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2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3 行雲流水,風流天下我一人也。 4 輕雲之蔽月,流風之回雪。 3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5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6 北冥有魚,南軒有松,你可記得當年卿嵐? 7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8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9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10 聽弦斷,斷那三千痴纏。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11 櫻花飄落背後的幽雅,藏著一句說不出的話。 12 一襲秋雨憶兮寒衣依稀曲,葬了蒹葭終究不見紅花。 1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14 轉身,一縷冷香遠,逝雪深,笑意淺。來世你渡我,可願? 15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16 彼岸花,花開無葉,葉生無花,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17 彼岸花開開彼岸,斷腸草愁愁斷腸 。奈何橋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 。 18 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絲綰正,鋪十里紅妝可願。卻怕長發及腰,少年傾心他人。待你青絲綰正,笑看君懷她笑顏。 19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20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21 殘花若夢,花落滿天,舞亂心傷,沿著天邊最美的那一道風景。 22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24 滄海桑田,浮生若夢。 25 櫻落盡開,蘭月落櫻。 26 櫻開櫻落,落蘭無櫻。 27 沐離月下,孤月涼城。 (不夠再補,跑路)
2、晉城西巷社區重點人群采樣點在哪
鳳西廣場 物茂廣場 人民廣場 文化宮廣場 澤州公園北門廣場 南村迎賓社區 鍾家莊黃城社區 東街澤州路府南巷 西街書院街與景西路交叉口小廣場 南街西巷社區 北街書香苑售樓部門口 開發區晉城大劇院東南角 開發區二聖頭社區 重點人群需持城區疫情防控辦蓋章發放的核酸檢測采樣憑證,方可到重點人群采樣點免費進行采樣
3、探訪巢湖美麗鄉村建設——黃麓鎮,解密書香小鎮發展夢
&
4、上派鎮的經濟概況
苗木花卉獨具特色。以三崗為中心的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18萬畝,苗木花卉有六大類400多個品種,三崗苗木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1.5億元以上,「三崗」花木商標為為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現有兩個苗木花卉專業協會,實行「協會+農戶、協會聯市場」的生產銷售模式,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利用花木城這個苗木花卉科研、銷售的平台,實現由原來偏重苗木,品種單一,向苗木、花卉共同發展的轉變,種植結構逐步合理,品質不斷提高。在一些種植經營大戶的帶動下,一些有條件的苗農開始涉足園林綠化施工、養護市場,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苗農花農的年人均收入1萬多元,苗木花卉成為農民增收的亮點。2007年三崗榮獲「中國綠色小康示範村」稱號。
2008年7月,上派鎮花木協會辦公樓落成三崗,協會服務苗農的能力進一步加強。生態旅遊產業方興未艾。通過招商引資、村民投資等方式發展「農家樂」農業生態游,遊客採摘時令瓜果、休閑垂釣、品嘗農家土菜,貼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已建成「農家樂」8家。農家樂實行統一菜價,統一服務標准,實行星級管理。農家樂同附近的老母雞家園、紫蓬山森林公園等串點連線,成為合肥市民旅遊休閑的後花園。
苗木花卉產業迅速發展,建成集喬、灌、草、花、果為一體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20000多畝,有苗木類、果木類、盆景類、花卉類、草皮類、鮮花類等六大類400多個品種。建有佔地100多畝的苗木花卉大市場,該市場成為中國·合肥苗木花卉展示交易大會的定點承辦市場。全鎮年生產苗木花卉5億多株,盆景盆花5000多盆,苗木花卉銷住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苗木花卉年銷售收入達1.2億元,苗農年人均純收入達4960元以上。蔬菜種植傳統產業進一步鞏固,秋延瓠瓜已通過部級無公害認證,產銷兩旺,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個亮點。畜牧水產業有較大發展,其中周壩的奶牛、五十埠的生豬、中派的魚蝦獨具特色,已形成規模。
上派城郊型農業獨具特色,是「中國花木之鄉,江淮休閑勝地」。苗木花卉有六在類400個品種,種植面積5萬畝,注冊了三崗苗木花卉商標,基本實現三崗苗木花卉賣全國。佔地1000畝的中國中部(合肥)苗木花卉城正在建設中,是中國合肥苗木花卉展示大會的定點舉辦地。 上派鎮按撤縣設市目標,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鎮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交通網狀延伸,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城鎮路燈總長度30公里,三縣一郊唯一的「十里長街」已建成通車,三縣一郊獨具特色的步行街已開街營業。城區日供水量達1.5m3,擁有供電所兩家,日供電量21.4萬千瓦時,10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端局可直拔國內外,移動網路覆蓋全鎮,城市功能基本具備,城市化水平達80%。
上派鎮積極響應合肥市「三大推進」戰略,確立「中國花木之鄉,合肥西南中心」的發展定位,確定「全縣當第一、全市進三強、全省創一流、全國有名次」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明晰思路,充分發揮近城優勢、產業優勢,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新農村和城市建設。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1.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8元,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28家,全年實現規上企業產值17.1億元,在合肥市十強鄉鎮評比中位居第三名。2013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7.46億元、規上工業產值70.5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3.78億元、招商引資18.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20元。 工業經濟飛速發展。上派鎮工業聚集區總體規劃6.25平方公里,二期2.7平方公里, 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標准,採取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政府推動、滾動發展的辦法,狠抓園區平台建設,工業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分為一個物流組團、兩個工業組團、三個拆遷安置點和四個公共服務區塊,採取政府啟動、項目滾動、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辦法。上派鎮以工業聚集區為主陣地,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標准,加大投入。
截至2011年6月,工業聚集區基礎設施累計投入1.5億元,已完成2.5平方公里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簽約入園項目61家,建成投產50餘家,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0億元。工業聚集區還找准比較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注重提高產業關聯度,增強配套能力,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做強支柱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的思路,全面提升機械加工製造、家電配套等支柱產業的競爭力,著力培育農產品深加工等潛在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富有競爭力的工業發展體系。江汽供應巢建設穩步實施,採取一次丈量、一批公示、分期拆遷的方式,完成一期1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10個自然郢、335戶房屋拆遷。已與義大利陽光集團簽訂投資協議,預計年底有2-3個項目落地建設,園區工業已成為上派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
優良的引資環境。設立以進站大道兩側和合銅路兩側為依託的企業小區,小區面積7.5平方公里,小區已實現路、電、水三通。上派鎮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務」,極力營造安商、富商、優商的軟環境。打造招商引資平台。引進了新城建材、普信工貿公司、康爾橡塑、龍飛明珠花園等項目並建成投產,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工業園區全面建設。積極按照「區劃不變、戶籍不變、利益共享」的原則,開展縣區合作、縣鎮合作,先後託管沿河、韓圩、樂平、巢湖、田埠等村,成立新港工業園;劃出涼亭、中心、周壩村,規劃建設新型工業示範園。2005年,上派鎮按照「政府啟動,項目滾動、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工業聚集區。工業聚集區總體規劃6.25平方公里,一期2.7平方公里,工業聚集區以汽車零配件和家電配套為主導產業,2006年開始建設,至2009年底,累計投入基礎設施資金1.8億余元,初步形成一期2.5平方公里的工業平台,實現供水、供電、路網、通訊、有線電視五通,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累計入園項目68家,投產項目50家。園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家,2011年度實現規上工業產值57億元,完成工業投資10億元,上繳各項稅收1億元,工業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全鎮現有企業近1400家,個體工商戶5000家。年營業收入超10萬元的個體和私營企業200多家,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16家,其中康爾橡塑等企業年營業收入超千萬元,合肥水泥設計院北張節能設備廠、豪偉公司等年營業收入超過億元。民營企業的迅速崛起,形成了規模,成為該鎮經濟新的增長點。 2006年以來,上派鎮城市建設以「增大承載力、提升品位、實現全融入」為發展目標,以道路交通、舊城改造、環境整治、城市配套等為重點,實施了50多項重點工程。先後實施了派河綜合治理、潭沖河綜合治理、古埂公園、城關污水管網等一大批環境整治工程。
按照「一次規劃、分片改造」的原則,全面推進舊城改造。先後完成或啟動老中街、李灣、肥光入城口、派河大道、竹木市場、國防苑等處拆遷改造,完成房屋拆遷280萬平方米,新建九大安置點15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群眾4000多戶。積極探索城市基層管理模式,200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在全縣啟動社區建設試點,通過整合居委會和部分村,先後成立12個社區,並通過考核、選聘、公開招考等形式,配齊配強社區「兩委」班子。建立健全社區工作機制,全面推進「黨建、警備、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文教衛生、文明創建」六進社區工作,初步建立一種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社區發展新模式。積極開展創建全省文明縣城、全國文明縣城活動,採取加大投入、完善設施,網格包保、落實責任,扎實開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志願者活動,城市文明創建水平明顯提高,順利通過全省、全國文明縣城驗收。
已建城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擁有巢湖路、人民路、三河路、青年路、新華路等11條商業街;現有楊桂塘、三拐塘及橋北農貿市場、城關竹木市場、花卉苗木市場等大型市場;擁有高標準的供電、供水、通訊郵政電信設施;現有設施完備教育、衛生、文化設施,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2006年以來,隨著合肥大建設、大發展、大環境推進,城市路網、自來水、公交等同合肥實現等高對接,城市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上派鎮的區位優勢凸顯,水晶城、泰來傲城、書香雅居、翰林水岸、龍飛二期、用世生活城、天地城、科創和諧盛世、百大拓基廣場、萬派城、環球世家、金銀國際、錢江一號公館、西城秀里、西城國際等一批商業住宅小區相繼開工建設。
按照「提升老城區、拓展新城區、完善配套設施、融入省城合肥」的縣城發展思路,以舊城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和創建園林縣城為重點,積極參與縣城建設。 上派鎮拆遷、拆違30多萬平方米。配合舊城改造和重點工程建設,上派鎮主持建設四十埠、館驛、花木城、幸福園4個安置點,配合縣委、縣政府建設拆遷安置點6個,全鎮建成或在建拆遷安置房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目前有6個拆遷安置點已建成投入使用。
積極配合縣加強城市道路、公園、學校等公益性設施建設,按時完成古埂公園、派河綜合治理、青龍路、翡翠路等重點工程的拆遷供地,促進了工程的順利實施。隨著路網的延伸,縣城的面積不斷擴大,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的承載力不斷增強,城市的品味和檔次不斷提高。
5、三國人物,以及內容詳細介紹
三國歷史簡介: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並實際上以丞相的職位掌握東漢政權,取得「魏王」稱號,加九錫。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其位,同年強迫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建立了曹氏政權,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政權正式滅亡,三國時代正式開始。221年,以益州為根據地的劉備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割據揚州、荊州、交州等地的孫權接受曹魏政權的冊封,開始稱「吳王」。229年,他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東吳」。已經事實上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於263年吞並蜀漢後,司馬炎於265年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於280年攻克江南的孫吳政權,正式統一中國,三國時代就此結束。
三國歷史概述
漢章帝以來,東漢政府一直處於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權力斗爭,這兩大集團力量的互相鬥爭,形成了東漢獨特的政治局面;權力每次交接,無不伴隨大規模的殺戮,嚴重削弱了東漢帝國的勢力。
公元184年,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的、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東漢政府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一方面放權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認並支持地主階層組織私人武裝,對抗起義軍。經過近一年的較量,基本上把黃巾軍鎮壓下來。但是經過黃巾起義,東漢政府已經遙遙欲墜,加上權力下放到洲、郡一級和容許地主階層擁有私人武裝;各洲牧、太守紛紛擁兵自重,地方豪強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並推舉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當塢帥,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189年,靈帝亡,劉辯即位;宦官和外戚展開新一輪權力爭奪,為了在權力爭奪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何進聽取袁紹建議,征調四方猛將、英雄豪傑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亂政;地方勢力借口討伐董卓,紛紛招兵買馬,後王允計殺董卓,西涼軍閥再度把持政權,並互相拼殺;而各地軍閥為了搶奪地盤,紛紛兵刃相交,亂世正式來臨。
公元196年,盤踞袞州的曹操擊敗呂布,聽取部下的意見,推行屯田,並西迎獻帝,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政治優勢,其後擊敗劉備、袁術、呂布等,佔有袞、司隸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紹也攻克易京,徹底消滅軍閥公孫瓚,占據了翼州、幽州、並州、青州的絕大部分,成為最大的割據勢力;江東的孫策先後打敗許貢、王郎等人,佔有會稽、丹陽、吳郡等地,在江東立穩了陣腳。荊洲的劉表、益洲的劉焉、劉璋父子也成為軍閥中的有力競爭者。
公元200年,袁紹挑選10萬精銳步兵,騎兵萬余,南下與青少年好友曹操爭鋒,曹操先後擊殺袁紹勇將顏良、文丑後勒兵官渡;袁紹在正面戰場無法撕開曹操防線,同時在青州、並州和曹操後方汝南開展第二戰場,先後被曹操採取相應措施一一瓦解。後曹操放火燒掉袁紹屯放於烏巢的軍糧等軍用物資;袁紹大將張郃、高覽投降曹操,袁軍士氣全無,曹操乘機發動大反攻,殺萬余,俘虜7萬余。其後袁紹一蹶不振,二子爭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丸,出其不意,大勝,平定了北方,一舉成為最強大的軍閥。江東孫策准備在曹操和袁紹決戰時偷襲許昌,不料正在加緊策劃的時候給刺客刺殺,傷重身亡,其弟孫權即位,加強了對南方發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荊洲牧劉表病死,幼子劉琮在地方豪強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當上了荊洲牧;寄居劉表的劉備和江東孫權也加緊搶奪荊洲;曹操知道劉表死亡後,馬上率領精銳騎兵5000,輕裝簡備,日夜兼程,南下搶奪荊洲;並於長坂擊潰南逃的劉備;劉琮投降,曹操拘有荊洲大部分。孫權、劉備為了對抗曹操,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領14、5萬大軍,水陸並進,進軍赤壁,與孫劉聯軍對持。周瑜用黃蓋計,大燒曹操連環船,加上曹軍水土不服,大敗而歸,荊洲所受降的水軍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軍和部分的嫡系部隊,急劇上升勢頭受到嚴重打擊,從此致力於北方。赤壁之戰後期,周瑜與曹仁在南郡展開激烈爭奪,劉備乘機搶奪了荊洲南部四郡,並派關羽北上攻打襄陽,被守將樂進擊敗;經過一年的爭奪,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陽,徹底失去了南下的據點;同時,孫權從合肥方向進攻也被曹軍挫敗。
公元211年,劉備聽取謀士龐統、諸葛亮的建議,留關羽鎮守荊洲,自己帶領大軍借口抵抗張魯,入川謀取益洲;經過3年的爭奪,終於奪取了益洲。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14,曹操借口進攻張魯,挑拔關中割據勢力馬超、韓遂等公開作反;曹操乘機消滅關中勢力並一舉攻下割據漢中的張魯;劉備恐懼曹操乘機攻擊成都,馬上向孫權退步。公元218年,劉備在攻取三巴後,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北上爭奪漢中,擊殺漢中守將夏侯淵;曹操不得不親自到漢中前線指揮作戰,無法挽回敗局,不得不退出漢中,也失去了進軍益洲的據點,三國勢力達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現。
公元219年,關羽受劉備勝利勝利攻取漢中的鼓舞,出兵進攻襄陽,遇上山洪爆發,水淹曹軍於禁所督7支救兵,包圍襄陽、樊城;曹操馬上派遣徐晃領軍救援曹仁,同時和孫權達成短暫同盟,徐晃於襄陽城外擊敗關羽;孫權以呂蒙為都督,偷襲南郡,並利用政治手段來鞏固在荊洲的統治,擒殺企圖逃走的關羽;徹底粉碎了劉備利用南郡為據點北上攻取襄陽並乘機進軍中原的戰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229年,孫權進位稱帝,國號吳;三國才正式出現。
公元222年,劉備遣將軍吳班、陳式督水軍進入夷陵地區,鎖江東西岸;自己帶領步兵主力,准備奪回南郡。孫權求和不成,任命陸遜為都督,領50000大軍,橫兵夷陵,阻擋劉備大軍,並利用劉備補給線長遠的優勢;劉備求戰不成,士氣日益衰減,加上天氣炎熱,放鬆戒備;陸遜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先是派朱然帶領水軍主力,截斷劉軍歸路,然後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劉備經此一役,元氣大損,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自己也死於白帝城。
公元229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師漢中,北伐曹魏;派趙雲為偏師,揚言從斜谷攻打長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親自帶領7-8萬大軍,從祁山出發,准備奪取關西。曹睿親臨長安,派大將軍曹真帶領10萬大軍攔阻趙雲,同時派駐防關中的名將張郃帶領5萬精銳部隊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張郃在街亭大敗蜀漢先鋒馬謖,諸葛亮失去了街亭,處處為張郃所制,無奈只有退兵。後蜀漢多次出兵,都被對手張郃、司馬懿所牽制,由於補給不足,不得不退兵。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於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8月,諸葛亮病亡,蜀漢退兵。
公元241年,司馬懿發動政變,一舉消滅曹魏宗親曹爽勢力;255年,257年,司馬師、司馬昭分別平定曹魏余黨;確立了西晉的基礎。
公元263年,曹魏以鍾會、郭淮、諸葛緒帶領共18萬大軍進攻蜀漢。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取漢中後與姜維相對於劍閣。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阿斗遂投降;蜀漢滅亡。
公元265年,司馬炎廢曹奐稱帝,改國號晉。
公元279年12月,司馬伷自駐地下邳向塗中,王渾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胡奮出擊夏口,杜預自
駐地襄陽進軍江陵,王浚、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大舉進攻東吳。公元280年,王渾於三山擊潰東吳丞相張悌主力,不久,吳主孫皓投降;西晉統一全國,三國正式宣告結束。
黃仁宇 : 長期分裂的局面
漢帝國崩解後,中國陷入一段黯淡無望的長期動亂時代。豪強兼並所引起的社
會不安仍未獲解決;甚且在一連串政治斗爭激化下,導致戰事連綿不絕,胡人入侵,
使社會秩序徹底瓦解。於是,一個個「塢堡」地方自衛組織相繼建立,中國儼然進
人另一個新形態的戰國時代。
中國歷史家認為,自公元220年漢代覆亡至581年隋朝興起,當中是一段長期混
亂和令人失望的時代。從某些角度看來,這也確是事實。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等於
30年戰爭給德國的災害加10倍。中國北部不少地方人口為之減少;古代的五銖錢從
周朝的後期即已流通,至漢朝更為普遍,通過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在許多地方
因之絕跡。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災荒,人民呼籲無門,其痛苦的情形不
言而喻。在這期間內有公元309年的大旱災,大河流都可徒步通過;而又有公元369
年的疫疾,長江下游北岸的廣大地區人民因之相繼死亡。
新形態的戰國時期
然則,稱這時期為「黑暗時代」則不正確。雖說在這段長時期內戰事若斷若續,
但大規模的征伐和有決定性的戰役不多。若非如此,則以後的統一亦必採取不同的
步騾。很顯然的,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與戰國時代截然不同。經過四個半世紀皇
權政治的掌握,中國已與封建體制解散之後所產生多數帶競爭性的王國的情況大有
差異。士紳階級的廣泛分布也使全面動員困難。從紀錄上看來,這次分裂期間軍隊
里的兵員大致都由招募而來。
少數民族在動亂的場合早出現,增加了局面的復雜性。傳統上稱為「五胡亂華」,
其實這些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及阿爾泰語系(AltaiC)的民族,後者又有原始蒙古人
和初期的突厥語系人種。可是在多半的場台之內,即使專家也不能斷定其人種語系
了無差錯,更不用說當中的混合部隊了。他們與某些漢人冒險家在公元304年至公元
439年在華北建立了16個王國,有些在短期間內前後重疊,有些彼起此伏。在初起時
.他們既稱為「蠻夷戎狄」,少不得帶毀滅性。一待到他們將所創的朝代布置妥當,
他們也建孔廟、立太學開始注重文物,提倡農桑。當中有兩種入侵的民族竟開始修
築長城,以防其他游牧民族緊隨著他們的來路,打擾他們新建的王國,可見得其改
變程度之深。
在這分裂期間的後期,漢化的胡人在北方所建國家與漢人在江南的「流亡政府」
不時進行拉鋸戰,互有勝負。但商業上倒有了來往,南北的使節也互相訪問。可是
始終沒有人提出這種分裂的局面應當視作當然,聽任其存在,各小王國也應當保持
現在所能控制的地域。在南方或在北方.組織政府的原則仍是政治哲學,而不是地
緣政治(geopolitics)。這廣大地區稱為「中國」者,內部之文化既混同一致,即
沒有其他的邏輯,或甚至適當的國界,可以支持分裂的局面了。只有天下一統這一
觀念,才能在意識形態上使文官集團有了思想的團結,這種趨向可以在當日的文件
中看出。
後漢末季曹操企圖重建強而有力的中央政權。他的成功僅及於魏。他再想興師
討伐南方,卻慘遭失敗,他的子孫繼業也無一功成,此中原委可能為今日之旅遊者
及歷史學者所感興趣,因為當中有地緣政治的關鍵在。
三國鼎立時期
當時的蜀漢以今日的四川及鄰近區域作地盤。因具有充分的人力及資源,足以
支持長期之戰事,已有國家之內另一國家的姿態。其跨地既廣,四周仍有適當的山
川作屏障。近年來不少的旅遊者已經在其東部看到長江的三峽。其實遊客從下游溯
江西行,費時雖多但印象更深。兩岸的絕壁既已垂直的掉入水中,其下一段景物本
來也是別有洞天,經過一段耽擱,越是在意料之外,出其不意的展開,越能令人尋
味。不僅刻下提及的公元3世紀內戰中,無人敢於攻入三峽,即是第二次大戰期間,
日軍已逼近峽谷之東,也同樣感到束手無策。
魏與蜀之外,第三個國家為吳,所在為水鄉。吳國既擁有水師,也沿著長江將
各城市設防。今日的南京(過去曾稱建康及金陵)創建於吳。當初創時城居水濱,
沿岸之石壁與城垣構成一體,作為防禦戰時堅強的憑藉。據說今日這石壁之一部仍
可在市內看出,只是因為長江改道,這痕跡現在離江濱巳有相當距離了。
公元3世紀魏蜀吳三國長期鼎立的局面已成。當中魏長於騎兵,似占優勢。迄至
公元263年,距曹操首先伐吳及蜀已半個世紀,魏將司馬昭終於打破此中僵局,他在
萬山之中,人跡不到之處行軍,以奇襲方式突出蜀漢之後門。此計既成,收拾殘局,
只是指顧間事。只是他翌年去世,子司馬炎乃抄襲曹家辦法,倡言天命已由曹家轉
移到司馬家,他在公元265年成立晉朝,讓曹魏的最後一個皇帝行禪讓札,全部有如
以前之曹魏逼著劉家的漢朝禪讓。這種象徵著天命轉移的儀式,也在分裂的期間為
以後四個短命朝代(宋、齊、梁、陳)所模仿。
短暫的統一
晉帝國之徵服吳國,以長遠的計劃遂行。首先以軍屯擔保食糧之充足;其製造
船舶,地處蜀境也費時7年;統帥王浚向來做事以大刀闊斧具稱,當一切准備停當時,
他年已70,他所造大船據稱有600尺長,可載兩千兵馬。吳國也不馬虎將事,他們建
造了水中障礙,還在江面窄處以鐵索橫貫。王浚乃利用大型竹筏清除障礙;針對橫
江的鐵索,他製造了100尺長的火把,以干樹枝及容易燃燒的物料捆成,上淋麻油,
據說燒起來的高熱使鐵索熔斷。這障礙既除,王浚的樓船即順流而下,於公元280年
在南京受吳降。
以上事跡見於官方正式的歷史中,其傳奇的成分我們既不能證明也無從否定,
只不過因著這些事跡我們還可以觀察到一些重大演變。司馬家之晉,因禪讓而合法,
是這三個半世紀唯一的朝代,曾一度將帶有競爭性的敵國全部肅清。當它在280年攻
佔南京之日,好像重建了一個統一大帝國的局面,只是才10年,北方的新發展又將
其好夢驚破。公元291年,司馬皇家的一段家庭沖突,因為各皇子的關系而牽連到各
地域。內戰既開,長城內的少數民族也借機起事。公元317年,西安與洛陽兩座國都
先後被洗劫,一個駐在南京的晉王子在這關頭稱帝以維持朝代的名號,可是自此以
後他和他的繼承者除了控制長江以南之外,很少機會能涉足於其他地區。公元383年,
這流亡政府的弱勢軍隊出人意外地打敗了前秦領袖苻堅所統率的絕對優勢的北方聯
軍(淝水之戰)。可是縱然如此,東晉仍無力北伐,僅能保持南方的半壁江山,以
後四個繼之而起的短命朝廷也無不如此,它們都自稱統領全國,實際上不過盤踞著
華南,坐待著第二帝國隋朝之勃興。
當我們檢討這段期間的歷史時,發現當中浪漫的事跡多,邏輯之成分少。不少
出色的男女人物,因為他們賢愚不肖的事業而在青史留名,可是我們很難綜合其反
映什麼實際意義。
重新詮釋八王之亂
這段歷史可以從漢代的覆亡敘起。其原因曾被追究於宦官掌權、黃巾叛民的暴
動,和無紀律之邊軍被召入京,然而實際上,全面內戰展開時,宦官已被整肅,黃
巾賊已被剿平,而邊軍亦已不再成為問題。晉朝情形亦復如是。最初問題之發生,
咎在皇後賈氏,據說她心腸毒辣,又愛虛榮,有些歷史家尚且說她黑而奇醜。因為
她與皇太後爭權又要廢太子(非賈後所生)才引起皇室各王的干涉。晉朝的習慣,
各皇子稱王,內為朝臣,外拿兵符。不過當爭端延及各地區時,皇後已被弒,以前
各種冤屈都已平反,而戰事依然方興未艾,動則使幾十萬的官兵捲入,這就很難再
稱其為宮闈間糾紛的後果,而認為咎在女人的虛榮與嫉妒了。
現代學者引用「經濟樞紐區域」(Key Economic Areas)的說法,企圖將長期
分裂的局面,作比較深切的解釋。他們認為好幾個出產糧食的大地區,內部的交往
深,需要外界的接觸少,於是地方政府因此逐漸脫離中央的掌握。這種說法,有它
的優點。從曹操之不能征服南方的兩個國家看來,和東晉在淝水一戰足以擊退來犯
之優勢敵軍的事跡看來,經濟樞紐區域好像確有其事。可是這和晉朝一度統一的情
形對證,就不相符合了。即算地緣政治里有阻礙統一的因素,仍可以軍事行動克服。
以後晉朝的內戰更使這個說法文不對題。當時戰事波及的地方全在國都附近,南方
照理應當鞭長莫及,此刻卻反而平靜無事。
在找不到更好的解說之際,我們不能不對傳統所謂兼並之說再加斟酌。土地的
佔有,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影響極深。大多數的小自耕農作為當兵納稅的基礎,其公
平的因素不說,確是在中國鄉村中,先擺下了簡單和均勻的基礎,便利於官僚組織
的管制。當時漢朝提倡孝與廉(不僅是做官的廉潔,而且是在對人處世時對財物一
體謙讓),顯見得朝廷借重文教上的凝聚力而無意增進經理上的繁復。這種組織與
結構極容易被土地集中所破壞。讀者此時必須體會到,在農村之中應付稅的戶數極
難隱匿,可是戶內所領土地畝數和人口的口數包括僱工和奴工,則可以出入。如果
實際上戶數減少,稅收必隨著短絀。以後政府所能供應的服務,有如濟貧、地方自
衛和水利等等,也必為之減縮。並且地方士紳力量的伸張亦必影響到地方政府的性
格。專制政府的體制,皇權由上而下,全國一致,要是地方士紳開始自作主張,即
帶有一種修正性質。從以上各長所述,可知後漢地方政府的凌夷,巳產生各種不穩
狀況。
當曹家取漢而代之和司馬家取魏而代之的關頭,立即崩潰的危機暫時平安度過,
可是其基本原因並未排除。當日不平穩的局勢可自各種詔令上看出:有名的「魏武
三詔令」(曹操為丞相時所頒發)求才,內中稱有才的不必有德,只要有治國用兵
之術,即算不仁不孝仍當撥用(地方士紳通常以仁義自居)。晉朝則頒布占田法,
企圖限制各家室擁用土地數額。兩種方案都在企圖脫離士紳的羈絆。可是魏去晉來,
兩方都沒有達到重建中央集權體系的目的,當日華北表面的平靜,全靠強而有力的
創業之主暫時壓制,始能一時維持原狀,他們一不在位,宮廷里稍有糾紛,即引起
地方上各種無從管制之因素乘機蠢動。皇子之稱王者更將事體擴大,以致武裝沖突
綿延各州,歷時16年(公元291一306年)。其作戰無秩序,陣容紛亂,無確切之目
標,凡此均顯示社會組織已大規模的全面崩壞。
文化融合無功引起五胡亂華
在這16年的後段,有了所謂蠻夷戎狄的投入,這也需要一段解釋。首先參加的
是劉淵,他是漢人和匈奴混血。他在公元304年於長城之內起事,20天之內即聚眾5
萬。劉淵曾任晉朝五部大都督(匈奴有五部),亦即奉命督導匈奴人眾。這背景使
他容易號召國防線的匈奴部落,而有些匈奴兵馬早已編入邊軍之內。其他異民族分
子,包括漢人家中佃農和奴工,較劉淵遲12年稱帝的石勒,年輕時即被販為奴。整
個游牧民族的部落入寇也起於此時。可是綜合起來看,仍是漢朝制度注重文化上的
融合以代替有力量的政府,這種制度解體,才引起少數民族參加其中的混戰。若說
夷人主動的洶涌而入主中國則與事實相左。
可是少數民族擅長的是騎兵戰術,在內戰時,其影響非不嚴重。當騷擾普遍化
時,各處村落組織自衛武力,築塢壁自保,其成例已在黃巾叛變時開始,及至公元
4世紀,已構成華北的普通現象。大概在公元350年左右,山西北邊有設防的村落三
百餘,包括「胡、晉」人口十餘萬戶。公元400年前後,關中有堡壁3000所,他們推
戴統主,相率結盟。其下層基本組織或許只有少數村落,可是一個大單位能包括10
萬戶,胡漢人口混雜在內。有力之宗族為這種地方自衛組織骨幹,他們擁有精兵,
顯然有貴族的氣派。假使這種趨勢任之發展,新型封建可在中國出現,中國此後幾
百年的歷史也可能與日本之中古史相類似。只是在一個廣大的地區執行流動的戰術,
作戰時又有大部隊參與,終使局勢朝不同的方向發展。
在這期間內,主要的戰斗通常牽涉到25萬人以上,步兵與騎兵的比率不少於3比
l。因為需要人員,當日胡人君臨的短命朝代,經常侵凌地方土紳所組織的自衛團體:
或者派遣監督取得其行政權,或者指令其盟主強索人員與補給。兩種方式同樣的侵
犯其地方自治的權益。
中國在公元4世紀及5世紀因此陷於歷史上的最低點。皇室著重於各人自我約束、
對人謙讓的文治,至此已無法施展。另外一種出處則是地方自治,以資產作基礎,
將士紳所掌握的地主威權合理化而成庄園制度(manorialism),而這出路也被阻絕。
且當小朝廷派遣監督到各結壁為盟的單位里去時,又不改組其下層組織,所以以小
自耕農為主體以便於官僚組織統治的中央集權也無法恢復。當時人失望之餘.只好
以「五胡」配上一個「十六國」,強調其負面因素,殊不知破鏡終能重圓,假以時
日,中國殘破的帝國仍能恢復原狀,而且發揚光大,不過需要一段長時間而已。
6、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有哪些小區
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有以下小區:
北城世紀城國徽苑、北城世紀城澤徽苑、物華苑二期、巢湖城市之光、元一雙鳳湖高爾夫度假別墅、光明觀瀾學府、萬振中國院子、源水家園、高速雲水灣(別墅) 、科創和諧盛世、文一名門北郡、翰林水岸上園、繁華新園、恆大帝景(東區) 萬派城。
華地紫金府、綠地派克公館、四海花園、濱河小區、華南城紫荊名都(一期)馨園、半島一號(北區別墅) 徽商御花園、肥東恆大綠洲、新型家園、北城世紀城雅徽苑、中街水晶城、鳳梅家園(東區)、半島一號(南區別墅)、山水華庭小區、旺郢家園。
北城世紀城榮徽苑、城市風景、新華御府、華地翡翠藍灣暢園、華盛大運城一期、文一名門綠洲、文一西溪灣、金宇天地城、文一國際、興昌墨荷名邸、鳳鳴花園(二期)、書香雅苑、愛巢玉蘭花園、融科梧桐里、湖畔名郡、京城國際、文德藝墅、巢湖恆大帝景、東方華庭、名邦西城國際。
高速雲水灣、和昌中央悅府、綠地海德公館、力高瀾湖前城、潤地星城、弘陽時光里、文一名門金隅、陶沖湖別院、光明觀瀾公館、弘宇雍景灣、廬江碧桂園、恆泰城品湖畔、新慧金水岸A區、恆泰風格城市、好運長安、沃頓花園、北城世紀城頤徽苑、綠源聚龍灣、都薈上城、華邦書香里。
御璟江山(湖山園)、涼亭雅苑、東方都市、恆泰阿奎利亞、華邦世家、新城北宸紫郡、眾發世紀城、名邦中央公館、萬科公園大道、綠地柏仕公園、恆泰城果、堰湖山莊西區、瑞泰翰林水岸、文一錦門北韻、寶翠園、廬江中心城、巢湖碧桂園銀屏秀色、海亮蘭郡花園、恆泰悅城 城改春景花園。
禹洲天璽(一期)、信地華地城、文一名都、物華苑三期、鼎元公館、文德公園里、光明觀瀾印象、麗景國際、東冠繁華逸城、光明北部灣。
7、唯美的古風句子。
1、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3、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 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4、終是誰使弦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 5、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亂冢。 6、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雲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回甘墮。 8、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9、 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 10、聽弦斷,斷那三千痴纏。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誰先忘,傾國是故國。泠泠不肯彈,蹁躚影驚鴻。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樓,上有傾城傾國之舞袖。 14、 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15、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16、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17、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 19、烏雲蔽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 20、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21、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22、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2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24、蝴蝶很美,終究蝴蝶飛不過滄海。 25、終於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26、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27、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 28、幾段唏噓幾世悲歡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經流年 夢回曲水邊 看煙花綻出月圓。 30、霧散,夢醒,我終於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31、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 。 32、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34、就這樣吧,從此山水不相逢。 35、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心微動奈何情己遠,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也許是前世的姻 也許是來生的緣 錯在今生相見 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 38、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夢里 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 那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 39、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 40、有一種隱忍其實是蘊藏著的一種力量,有一種靜默其實是驚天的告白。 41、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42、舉杯獨醉,飲罷飛雪,茫然又一年歲。 43、轉身,一縷冷香遠,逝雪深,笑意淺。來世你渡我,可願? 44、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45、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 47、誰應了誰的劫誰又變成了誰的執念。 48、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9、人生若只如初見 當時只道是尋常。 50、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後,淚流滿面。
8、巢湖書香里初中是七中嗎?
巢湖書香里初中是七中嗎?
華邦書香里是屬於七中學區!
【廬陽區】
該區五里拐小學今年起不再招生,並入育新小學。在區屬小學就讀的小學畢業生,由各小學攜帶已核過的畢業生登記表、學籍卡,於6月21日~25日到區招生辦辦理集體報名手續。補報名時間:6月29日~30日。在外區、外地讀書且符合條件的小學畢業生,願意回區內升學的,須持畢業學校證明、小學學籍檔案(學籍表)、房產證(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等四證和1張一寸免冠照片,於6月26日~27日到區招生辦辦理報名手續。補報名時間為7月3日~4日。
農民工子女定點學校報名需提供四證,自7月1日至8月20日,7月的5日、16日、20日、26日、30日和8月的5日、10日、16日、20日,由區招生辦集中受理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就讀申請。定點學校小學包括:鋼鐵新村小學、新莊小學、四河小學、五一小學、六安路小學榮城花園分校、育新小學(新址)、躍進小學、大楊中心小學、崗西小學、十張小學、宿州路小學(5~6年級);中學:合肥市第十九中學、合肥市第二十六中學、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學。報名地點:亳州路小學內(亳州路43號)。對符合條件在本區定點小學、中學就讀的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免收借讀費,並享受本行政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同等義務教育政策。
【小學學區范圍】
紅星路小學長江中路以南,徽州大道以東,環城南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
南門小學長江中路以南,人民巷以東,紅星路以北,徽州大道以西;紅星路以南,金寨路以東,環城南路以北,徽州大道以西。
永紅路小學長江中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環城南路以北,金寨路以西;長江中路以南,金寨路以東,紅星路以北,人民巷以西。
逍遙津小學環城北路以南,宿州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壽春路以南,阜陽路和花園街以東,長江中路以北,宿州路以西。
淮河路第三小學環城北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霍邱路以北,蒙城路以西;阜南路以南,蒙城路以東,安慶路以北,六安路以西。
六安路小學環城北路以南,蒙城路以東,阜南路以北,宿州路以西;阜南路以南,六安路以東,壽春路以北,宿州路以西;壽春路以南,六安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阜陽路和花園街以西;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宿舍區。(註:其中工大北區是學校的協議單位。)
安慶路第三小學安慶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六安路以西;霍邱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安慶路以北,蒙城路以西。
虹橋小學五河路以南,蒙城路以東,沿河路以北,阜陽路以西;濉溪路以南,阜陽路以東,沿河路以北,板橋河以西。
雙崗小學濉溪路以南,蒙城路以東,五河路以北,阜陽路以西;竇小橋小區(不含竇小橋小區)以南,蒙城北路以東,濉溪路以北,合瓦路和阜陽路以西。
亳州路小學濉溪路以南,肥西路以東,沿河路以北,亳州路以西;亳州路北段以南,肥西路以東,濉溪路以北,合鋼三廠宿舍區以西(不含合鋼三廠宿舍區)。
杏林小學碭山路以南,阜陽路以東,臨泉路以北,板橋河以西;豐大苑小區。
上城國際小學碭山路以南,蒙城北路以東,鳳台路以北,阜陽路以西;祥源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小區(上城國際)。
海棠花園小學碭山路以南,潁上路以東,義井路以北,蒙城北路以西。
南國花園小學臨泉路以南,昆侖路與亳州路以東,濉溪路以北,潁上路以西;義井路以南,潁上路以東,濉溪路以北,蒙城北路以西。
栢景灣小學濉溪路以南,亳州路以東,沿河路以北,蒙城路以西;亳州路北段以南,合鋼三廠宿舍區以東(含合鋼三廠宿舍區),濉溪路以北,亳州路以西;暢園新村和晨欣園。
鋼鐵新村小學鳳台路以南,蒙城北路以東,竇小橋小區(含竇小橋小區)以北,阜陽路以西;臨泉路以南,阜陽路以東,濉溪路以北,板橋河以西。
新莊小學碭山路以南,肥西路以東,臨泉路以北,潁上路以西。
四河小學肥西路以西,西南面與蜀山區相接,西北至合九鐵路。
五一小學桃花社居委、五里村社居委、大房郢移民郢、熊小郢、汲橋(新)、天然新都市、金都華庭。
上店小學鋁廠生活區、榮鳳苑小區、尚店村。
井灣小學井灣社居委、汲橋(老)、陳塘村。
六安路小學榮城花園分校榮鳳苑小區以南,合瓦路以東,碭山路以北,淮南鐵路線以西;林店村、松竹社區、園藝場、中建七局、陳塘村、童大郢。
大楊中心小學大楊村:柳業村民組、王墩村民組、小王郢村民組、楚堰村民組、鄭郢村民組、馮小郢村民組;紅旗社居委:大楊花園、湖濱花園、紅旗小區、大楊鎮政府宿舍樓、大楊南路商住樓;草塘村:衛庄小區、鄭郢村民組、王郢村民組、蔚老郢村民組;龍王社居委:路西郢村民組。
躍進小學照山社居委,高橋社居委,夾塘社居委的老莊組,龍王社居委(小圩組、楊郢組、唐崗、龍王、廟門、磨坊、三西、大塘、栗東、栗西、老鄭、路西、瓦屋、苔桿、新莊、堰灣)。
崗西小學大楊鎮崗西村:鄭東、鄭西、東風、劉陳、張小、全安、宋小、小劉、良余、雷郢村民組;三十崗鄉柴沖村:俞大、俞小、余小、柴沖、大劉村民組。
十張小學侯郢、梁崗、許崗、黃崗、小錢郢、大十張、小十張、書房郢、上張郢、西大壩、五一隊、孫崗頭、沈崗、老鄭郢、劉白崗、張小郢以及建材三廠。
新農小學大楊鎮謝崗村:謝崗、陳崗、立新、大壩、小宋郢、魯小、北王、沖心、幸福、新莊、胡崗、桃園;大楊鎮三場村:沈崗頭、王小郢;大楊鎮水庫村:樓王、茶庵、郭郢、倉房、孫崗、李郢、雙廟崗;三十崗鄉風景村牌坊郢。
育新小學(新址)安然綠洲花園、水木春城、碧水源小區、紫桐新村、利港·四季華庭、金江花園、柳林苑、紫蘭園等;五里拐村:高郢、五里拐、鮑大郢、謝小郢、新大郢、曹坊店;吳郢村:鄭郢、祁灣、園藝場、蔡圩、吳郢;夾塘村:夾東、夾西、雙堰、老莊、鄭小郢。
古城小學崔崗村、瞿咀村、堰稍村、陳龍村、三十崗村等所有村民組和汪堰村大田埠、小田埠、官塘小河北、菜北、菜南、衛沖等六個自然郢。
幸福小學風景村、東瞿村所有村民組和柴沖村下柴沖、小朱崗、馮大等三個自然郢,汪堰村的汪堰、吳郢等兩個自然郢。
【中學學區范圍】
十九中大楊鎮區域,包括:安然綠洲花園、水木春城小區、碧水源小區、紫桐新村、利港·四季華庭、金江花園、柳林苑小區等。
二十一中三十崗鄉區域。
二十六中亳州路以西,濉溪路以南,西南與蜀山區接壤的區域;濉溪路以北,潁上路以西,碭山路以南,西接大楊鎮區域,包括農科院(不包括五一小學學區和大楊鎮區域)。
三十六中蒙城北路以東,義井路和合瓦路以北,阜陽北路以西,碭山路以南的區域;阜陽北路以東,濉溪路以北,碭山路以南,東與新站區接壤的區域;碭山路以北,大楊鎮區域以東的區域,包括井灣小學學區、六安路小學榮城花園分校學區和五一小學學區。
四十二中含山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壽春路以南;宿州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含山路以西,淮河路以南;金寨路以東,環城南路以北,環城東路以西,長江中路以南。
四十四中蒙城路以東,壽春路以北,逍遙津公園以西,環城北路以南;花園街和阜陽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宿州路以西,壽春路以南;宿州路以東,淮河路以北,含山路、含山北路以西,壽春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阜南路以北,蒙城路以西,環城北路以南。
四十五中蒙城路、金寨路以東,長江中路以北,花園街、阜陽路以西,壽春路以南;環城西路以東,環城南路以北,蒙城路、金寨路以西,阜南路以南。
四十七中蒙城北路以東,濉溪路以北,合瓦路以西,義井路以南;亳州路以東,沿河路以北,板橋河以西,濉溪路以南。
廬陽中學潁上路以東,濉溪路以北,蒙城北路以西,碭山路以南(含新華文景苑、南國花園、元一濱水城)。
鋁廠中學上店小學學區和廬陽工業區。
電廠學校電廠區域范圍。
註:此學區界定不含未繳納基礎教育設施配套費和應配套建校但未建的新建小區。
今年該區的初中學校將嚴控招收特長生。只招收體育、科技創新、計算機類特長生。農民工子女可就近入學,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或8月5日、10日、16日、20日,家長攜帶四證統一到區招生辦辦理報名登記手續。符合條件的由社會發展局統籌安排相對就近的學校就讀。
小升初由畢業學校於6月21日~6月25日內組織集體報名;戶籍與實際居住地在行政區,未在行政區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回區升學的,於6月26日~6月27日內到社會發展局招生辦單獨報名。7月3日~7月4日補報名。報名須出具以下材料: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2.戶口簿;3.房產證;4.小學完成證書(或學籍證明)。
【小學學區范圍】
芙蓉小學東至翡翠路;南至開發區邊界;西至開發區邊界;北至開發區邊界。
朝霞小學東至金寨路;南至桃花工業園邊界;西至翡翠路;北至開發區邊界。
匯林園小學東至始信路;南至石門中路;西至金寨路;北至開發區邊界。
蓮花小學東至始信路、清潭路;南至錦綉大道;西至桃花工業園邊界;北至石門路。
方興小學東至蓬萊路;南至方興大道;西至桃花工業園邊界;北至桃花工業園邊界。
錦綉小學東至清潭南路;南至方興大道及桃花工業園新區邊界;西至蓬萊路;北至錦綉大道。
南艷小學東至開發區邊界;南至紫雲路;西至清潭路;北至石門路、軒轅路、觀海路。
習友小學東至宿松路及開發區邊界;南至丹霞路、石門路、軒轅路;西至始信路;北至開發區邊界。
臨湖小學四十井居委會、崗墩村、衛前村、先鋒村。
【中學學區范圍】
五十九中東至青潭路、桃花工業園新區邊界;南至方興大道、桃花工業園新區邊界;西至青龍潭路、翡翠路、桃花工業園邊界;北至石門路。
六十中東至宿松路、開發區邊界;南至石門路、丹霞東段路、紫雲路東段;西至金寨路、清潭路(紫-丹)段;北至開發區邊界。
六十八中學東至金寨路至桃花工業園邊界,翡翠路南段;南至方興大道;西至開發區邊界;北至開發區邊界。
七十二中學東至開發區邊界;南至開發區邊界;西至蓬萊路;北至方興大道
【新站區】
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合肥市第三十中學今年舉辦計算機類特色班,招收區內具有計算機特長的小學畢業生,計劃各招生20人。農民工子女可攜帶四證,於7月1日至8月20日到區教育局報名。定點學校為合肥市星火小學、合肥市第七十一中學。在區內小學就讀的畢業生,由各小學於6月21日至6月25日到區招生辦公室辦理集體報名手續。在外區或外地就讀回區內升學的小學畢業生,於6月26日至6月27日到區招生辦公室辦理單獨報名手續,補報時間為7月3日至7月4日。報名須出具以下材料: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2.戶口簿;3.房產證;4.小學完成證書(或學籍證明)。
適齡兒童少年,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憑相關證明材料,與本行政區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同等義務教育入學政策。
1.適齡兒童少年父母中一方戶口不在合肥市市區,適齡兒童少年戶口隨另一方在本行政區內並實際居住。
2.適齡兒童少年父母離異,其子女戶籍隨法定監護人在本行政區內並實際居住。
3.適齡兒童少年父母均為現役軍人(含武警)或公派出國人員,其子女戶籍隨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區內並實際居住。
4.在合肥市的現役軍人(含武警)子女,在本行政區內實際居住。
5.戶口在區內的暫未回遷的拆遷戶,憑相關證明,按目前實際租(居)住情況,其子女就近入學,視同學區學生。
【小學學區范圍】
竹溪小學新華路以南、武里山路(原天柱山路)以東、二環路以北以及沿二環路的天瑤花園以東、汴河路以西。
七十中小學部全椒路以西、臨泉路以北、站西路以東、鐵路線以南。
七十一中小學部物流大道以南、新蚌埠路以東的雙寶塘小區、北二環路以北、武里山路以西。
臨泉路第一小學臨泉路以南、全椒路以東、當塗路以西。
臨泉路第二小學新蚌埠路以東、站西路以西、鐵路線以南、一環路以北。
香格里拉小學臨泉路以北、全椒路以東、當塗路以西、鐵路線以南。
興華苑小學新蚌埠路以東、新華路以北。
元一名城小學新蚌埠路以西、白龍路以南。
長淮新村小學全椒路以西、臨泉路以南、站西路以東及一環路以南。
七里塘小學物流大道以南、新蚌埠路以西、二環路以北以及沿北二環路的瑤海南村小區。
東升小學當塗路以東、站塘社區、天使苑小區。
星火小學星火社區的新蚌埠路以西區域。
二十廟小學站北新區管委會高峰居委會、三元居委會。
民生小學站北新區管委會橫店村。
北崗小學站北新區管委會杜大郢村及北崗居委會的王大郢、元貝坎村民組轄區。
倫先小學站北新區管委會北崗居委會。
新店小學站北新區管委會新店居委會及高峰居委會的陸小郢、錢小店村民組轄區。
【中學學區范圍】
十三中新蚌埠路以東、眾興路及臨泉路以南、全椒路以西。
六十三中物流大道以南、武里山路(原天柱山路)以東、二環路以北、全椒路以東。
七十中鐵路線以南、新蚌埠路以東、眾興路及臨泉路以北、全椒路以西。
七十一中新蚌埠路以東、物流大道以南、武里山路以西、二環路以北。
三十中物流大道以北、新蚌埠路以西。
【包河區】
在區內小學就讀的畢業生,由各小學於6月21日至25日到區教育局招辦辦理集體報名手續。在外區或外地就讀回區內升學的小學畢業生,於6月26日至27日到區教育局招辦臨時報名點65中(望江東路和馬鞍山南路交口西側200米)辦理單獨報名手續,補報時間為7月3日至4日。
報名須出具以下材料: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小學完成證書(或學籍證明)、一張一寸近期半身脫帽照片。
特長生招生
46中、48中、包河中學、南園學校和工大子弟學校舉辦體育、計算機、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特色班。
適齡兒童少年,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憑相關證明材料,與本行政區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同等義務教育入學政策:
1.父母中一方戶口不在合肥市區,適齡兒童少年戶口隨另一方在本行政區內並實際居住;
2.父母離異,其子女戶籍隨法定監護人在本行政區內並實際居住;
3.父母均為現役軍人(含武警)或公派出國人員,其子女戶籍隨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區內並實際居住;
4.在肥現役軍人(含武警)子女;
5.烈士子女;
6.符合政策確定的高層次人才范圍的子女;
7.凡需在區內就讀的境外人士子女,可以到中國科技大學附屬初中、小學、幼兒園和屯溪路小學、師范附小、46中、48中就讀。
農民工子女定點學校
報名須提供「四證」,所有學校接受家長咨詢時間統一為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定點小學(17所):謝崗小學、斛兵塘小學、曉星小學、黃港小學、曉南小學、義城小學、南徐小學、方七小學、宋村小學、卧雲小學、沿河小學、東流路小學、五里小學、凌大塘小學、王大郢小學、淝河小學、蔡崗小學。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定點中學(9所):56中(初中部)、61中(初中部)、64中(初中部)、65中、煙墩中心學校(初中部)、28中(初中部)、29中、32中(初中部)、51中(初中部)。
【小學學區范圍】
巢湖路小學東-巢湖路以西,南-屯溪路以北,西-宣城路以東,北-環城路以南。
前進小學東-宣城路以西,南-屯溪路以北(含寧國南路兩側部分散戶、青年小區原省建三公司學區),西-徽州大道以東,北-環城路以南。
青年路小學南-太湖路以北,西-徽州大道以東,北-屯溪路以南,不含沿寧國路住宅小區。
銀杏苑小學(青小分校)東-青年路以西,南-水陽江路、連雙河路至青年路以北,西-徽州大道以東,北-望江路以南。
屯溪路小學東-徽州大道向西經香港路步行街至桐城路、曙光新村圍牆以西,南-曙光路經九華山西路向西延伸至宿松路以北,西-黃山路至金寨路以東,北-環城路以南。
世紀陽光小學(屯小分校)世紀陽光花園住宅小區。
曙光小學東-徽州大道以西,南-太湖路以北,西-九華山西路向西延伸至宿松路以南,曙光路以東(含農行宿舍、送變電宿舍、曙光新村等),北-香港路步行街經桐城路至屯溪路以南。
太湖路小學東-宿松路以西,南-望江路以北,包括望江東路沿線單位(原合肥手錶廠、包河區地稅局、合肥供電公司、市二處、商業大廈),西-金寨路以東,北-黃山路以南(含金安花園小區和康南小區)。
師范附小三十廟村、煙墩居委會、史崗村、王墩村、孔橋村、廟衛村、胡李村、聶崗村、新年村、衛王村和丙子村部分(已在濱湖家園分有房子),含濱湖品閣、濱湖明珠、濱湖家園、惠園、書香門第小區。
包河區外國語小學元一柏庄小區、陽光上南小區。
南園學校(海頓公館校區小學部)海頓公館、和昌華府、碧湖雲溪、寰宇上都小區。
師范附小二小東-天山路以西,南-紫雲路以北,西-徽州大道路以東,北-南京路以南。
師范附小三小東-廬州大道以西,南-紫雲路以北,西-天山路以東,北-南京路以南(含觀湖苑小區)。
濱湖二小(屯小和園區)和園、濱湖假日小區。
望湖城小學東-包河大道以西,南-高速公路以北,西-機場路以東,北-南二環路以南。
包河苑小學包河苑小區以及包河工業區協調的相關小區。
沿河小學沿河村范圍各村民組、油坊崗村先鋒隊村和人民壩村。
東流路小學竹西社居委、仰光社居委、油坊崗北竹西。
凌大塘小學東-青年路以西,南-東流路以北,西-徽州大道以東,北-水陽江路至雙河路以南菱水苑等小區(含凌大塘社居委、油坊崗南竹西、粉坊郢等)。
曙宏小學曙宏新村(曙光社居委)、仰光社居委、衛崗社居委鄰近居民組以及吳夾弄村民組,包括徽州大道和望江路交叉口西南住戶。
斛兵塘小學青年社居委,青年小區、陽光小區以及太湖路以北、馬鞍山路以西、寧國南路沿線住戶(含景城花園),不含世紀陽光花園小區。
鐵四局中學(小學部)東-桐城路以西,南-望江路以北,西-宿松路以東,北-太湖路以南,含鐵四局機關宿舍。
南園新村學校(小學部)南園新村、同城花園小區。
南園新村學校(海頓公館校區小學部)海頓公館、和昌華府、碧湖雲溪,寰宇上都小區。
56中(小學部)安凱廠住宅區。
61中(小學部)絲綢廠、制葯廠住宅區、生物葯廠生活區及常青仰光社居委。
64中(小學部)東風廠住宅區、姚公社居委。
66中(小學部)江汽廠住宅區及徽州大道以西東流路周邊散戶。
衛崗小學東-馬鞍山路以西(含馬鞍山路東邊和地藍灣、酈陽蘭庭、金悅領地、珠光花園、皖東廠小區、江淮廠宿舍等),南-東流路以北,西-桐城路經青年路以東,北-太湖路以南(含水陽江路連雙河路以北青年路沿線的電信、翼馬等小區)。
竹西小學東-沿機場鐵道專用線,南-與官塘村分界線,西-油坊崗村、竹西村分界線,北-江淮汽車製造廠南圍牆為界。
官塘小學官塘村和高王村。
蔡崗小學賈大郢社居委的橫郢、小衛崗、小里崗、白塘丁等村民組和平塘王社居委的張許村民組,珠光南苑小區。
吳小郢小學分路口社居委,包括吳大郢、吳小郢、分路口、楊小郢、何老巷居民組和文昌新村小區。
五里小學五里廟社居委范圍內的胡崗、胡淺、東李、西李、代小郢、朱小郢,王大郢社居委的胡大郢靠近五里小學的一部分。
淝河小學黃巷村全部、老官塘社居委二環路以東地區、平塘王村的王小郢、李城全部和張許、平塘王郢。
謝崗小學沿馬鞍路以東萬振逍遙苑、金地國際城、文景雅居、聯邦花園、香謝里花園、鳳巢苑、海達小區、原周谷堆社居委轄區。
王大郢學校(小學部)王大郢社居委、老官塘村部分村民組、上海城開(玫瑰紳城)等周邊新建小區。
葛大店小學葛大店社居委、大牆村部分以及葛大店附近的中專學校宿舍。
【中學學區范圍】
46中三十廟村、史崗村、王墩村、煙墩居委會、新年村、孔橋村、廟衛村、霍崗居委會、湯店居委會、聶崗村、胡李村、高王村、官塘村、衛王村和丙子村部分。濱湖品閣、濱湖明珠、濱湖家園、書香門第、惠園小區、和園、濱湖假日、金融小區。
48中東-巢湖南路以西,南-屯溪路以北,西-金寨路以東,北-環城路以南。
48中(望湖城校區)東-包河大道以西,南-高速公路以北,西-機場路以東,北-南二環路以南。
48中(濱湖世紀城校區)濱湖世紀城、觀湖苑小區。
南園新村學校(初中部)東-桐城南路以西,南-太湖路以北,西-宿松路以東,北-九華山路以南(不含水安公司小高層8、9棟和金水花園7~12棟以及鐵四局機關宿舍,含同城花園小區)。
南園新村學校(海頓公館校區初中部)海頓公館、和昌華府、碧湖雲溪、寰宇上都小區。
陽光中學東-馬鞍山路以西(含太湖路以北沿馬鞍山路東邊的金地、聯邦等新建小區),南-太湖路以北,西-徽州大道以東,北-屯溪路以南。
鐵四局中學東-桐城路以西,南-望江路以北,西-宿松路以東,北-太湖路以南,含鐵四局機關宿舍。
包河中學大圩鎮所屬各村。
56中淝河鎮所屬的葛大店社居委、黃鎮村、施河村、衛鄉村、宋村、關鎮村、院塘村、孫崗村、席井村。
61中東-桐城路以西,南-東流路以北,西-金寨路以東,北-太湖路以南(不含鐵四局和化三院住宅區,包含絲綢廠宿舍、制葯廠宿舍、東流路以北常青街道仰光村部分村民組、安裝公司東流路宿舍、安徽省地質勘探隊宿舍、康南小區)。
64中原東風廠宿舍,姚公村各村民組。
65中東-太湖路以南沿馬鞍山路兩邊的住宅小區,南-東流路以北,西-桐城路經望江路至青年路以東,北-太湖路以南,含和地藍灣、酈陽蘭庭、金悅領地、珠光花園、皖東廠小區、江淮廠宿舍。
66中江汽廠宿舍以及東流路和徽州大道交口部分散戶。
2中東-徽州大道以西,南-望江路以北(含以南部分常青居民),西-金寨路以東,北-屯溪路以南。含水安小高層8、9棟和金水花園7~12棟。
28中東-徽州大道以西,西-金寨路以東,北-東流路沿線住宅,不含64中、66中學區。
29中東-巢湖南路以西,南-葛大店以北,西-淝河路經太湖路至馬鞍山路以東,北-屯溪路以南,不含南園學校海頓校區、65中該范圍內學區。
32中東-青年路以西,南-南二環路以北以及包河大道東邊葛大店附近住宅小區,西-徽州大道以東(含徽州大道西邊沿線住宅小區),北-望江路以南。
51中義城鎮以及包河大道附近地區。
煙墩中心學校牛角村、橫城村、新街村、保興村、南河村、鮑崗村、束崗村、衛王村、丙子村。
備註:
1.其餘遠郊小學學區不變。
2.煙墩、義城因拆遷安置居民子女需要在濱湖學校上學等問題由區教育局和煙墩、義城鎮政府協調解決。
【瑤海區】
該區今年新添園上園小區配套小學和琥珀名城小區配套學校秋季開始招生,郎溪路小學、大店小學、馬崗實驗小學學區有調整,合肥市三十埠小學整體遷入合肥市三十埠中學原校址,其學區范圍不變。今年瑤海區只招收體育、科技創新、計算機類特長生,不再招收英語、藝術類特長生。在區內小學就讀的畢業生,由各小學於6月21日至6月25日到區招生辦公室辦理集體報名手續。在外區或外地就讀回區內升學的小學畢業生,於6月26日至6月27日到區招生辦公室辦理報名手續。7月3日~4日到合肥少兒藝術學校進行補報名。報名須出具以下材料: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2.戶口簿;3.房產證;4.小學完成證書(或學籍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