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縣一市 » 肥東吳氏祠堂

肥東吳氏祠堂

發布時間: 2023-01-22 07:04:40

1、吳氏家族的祠堂在哪

吳氏祠建在卓王山下南面,與陡山村的謝家垸毗鄰,倒水河與陡山村隔山相望,其中有一條小溪正好在祠堂門口流過。

紅安倒水河與麻城柏子山之畔的舉水河之間(柏舉即柏子山與舉水河的合稱),即是二千五百年前吳王闔閭攜伍子胥孫武帶三萬軍士與楚軍相戰的柏舉之戰的發生地。近年來,在舉水河床上陸續被人們發現的石器、陶井、箭鏃、青銅璽和大量古錢幣,特別是在兩河之間(舉水、倒水)出土的一批批古代武士墓群,更能證明這里曾經發生過慘烈戰爭。
(總稱為柏舉之戰的吳國破楚之戰,經過吳國軍隊在漢水施誘敵之戰、撤至柏舉,爆發柏舉之戰、一舉擊潰楚軍,之後是清發水追擊戰、雍澨敗援戰、入郢之戰。經過這五次戰斗,吳國軍隊終於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

吳氏祠原是紅安八里灣鎮陡山村吳姓人的家族宗祠,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物質遺產

據吳氏家譜記載,此祠始建於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現吳氏祠為光緒廿八年(1902年)新建,歷時兩年。

整個吳氏祠為磚木結構,共三幢,依次為觀樂樓、正殿、寢殿。在觀樂樓與正殿之間為前院,中有一棵兩人合抱的桂花樹,為清同治年間栽種,今已一百好幾十年了,月桂飄香時,方圓十里都能聞到清香。

吳氏祠建造上的木雕藝術是彌足珍貴的,均為當年「黃孝幫」的傑作。

吳氏祠堂其建築藝術,特別是雕刻藝術湖北罕見,被譽為古武漢的活化石和鄂東第一祠(祠堂有古代武漢的市景圖浮雕)

吳氏祠門樓上「家承賜書」相傳與朱元璋的關。1354年,朱元璋在陡山村附近遭到敵軍突襲,逃亡中遇到吳家讀書人吳琳(吳氏三世祖),吳讓他藏到自家陰溝,並在陰溝入口處布上蜘蛛網,這樣朱就躲過敵軍搜捕。朱元璋在吳家暫時落腳時,一日雪後初霽,吳琳信口吟道:「雪壓竹枝低,雖低不惹泥。」朱元璋忍不住接吟:「有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吳琳由此斷定此人非等閑之輩,遂幫他收集散兵,重整旗鼓。朱元璋即位後,召吳琳入仕,官至吏部尚書。朱元璋還親筆題寫「開國天官里」的字樣賜予吳琳,讓他在家鄉建立牌坊。

據傳,抗戰中,一群日軍曾欲將此祠燒毀,當他們舉著火把闖進祠中時,卻被祠內的富麗堂皇震住了,紛紛熄滅火把,向吳氏祖宗牌位磕頭。

2、吳氏家譜

泰、讓、文、傳、宗,雍、敦、維、景、崇,開、基、百、世、繼,務、本、千、家、從,章、嗣、國、斯、永,壽、承、名、始、雄,季、賢、其、見、博,友、善、觀、光、中,至、德、啟、公、同,海、東、表、大、風。

1950年,吳氏統譜規定:凡吳氏大統後裔,自泰伯101代起,至150代止,依序題名,一字成行,列上列下,就宜從順。

吳姓在當代100家大姓中,按人口計算占第10位。

前十位按順序名次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吳姓在全國總人口中佔2.05%,約2600萬人左右,志大光先德、天開應國中、文興朝世主、學仕顯雲翁…………以上是新排行。原老排行是:子思、志大光先德、天清萬方崇、…………。

(2)肥東吳氏祠堂擴展資料: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

《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鍾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

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

3、吳氏家譜,開慶思智再景,新譜是什麼字輩

家譜32字為:袖榮起光、知德元良、永開(承)天(先)作(西)、長發齊強、文張華國、詩李傳家、政立手幫、萬事人昌

[吳] 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烏蘇氏、烏蘇占氏、烏雅氏、吳札庫氏、吳爾錫氏、吳靈阿氏、烏拉氏、吳穆氏、烏爾瑚濟氏、烏蘇哩氏、烏色氏、烏爾古宸氏、烏爾漢氏,以及加入滿族的烏禮蘇氏(達斡爾族)、吳扎氏(索倫)、吳克定氏(赫哲族)、烏恰爾坎氏(鄂倫春族)、烏濟奇特氏(蒙古族)、吳氏(漢族、朝鮮族)等。 1、全國吳氏統譜統一字派
……泰、讓、文、傳、宗,雍、敦、維、景、崇,開、基、百、世、繼,務、本、千、家、從,章、嗣、國、斯、永,壽、承、名、始、雄,季、賢、其、見、博,友、善、觀、光、中,至、德、啟、公、同,海、東、表、大、風。……
註:1950年,吳氏統譜規定:凡吳氏大統後裔,自泰伯101代起,至150代止,依序題名,一字成行,列上列下,就宜從順。
2、安徽省桐城馬埠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自、汝、紹、國,宏、延、祚、昌,克、相、盛、時,德、顯、名、彰,忠、正、世、篤,吉、蠲、孝、享,崇、先、啟、後,代、有、文、光,經、天、緯、地,功、著、旗、常,象、賢、繩、武,千、古、傳、芳。……
註:馬埠山現屬安徽樅陽縣。自馬埠吳氏一世祖吳道二(字祥甫)的8代孫開始。
3、安徽省桐城麻溪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詒、厥、孫、謀,聿、懷、多、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
註:麻溪河現屬安徽樅陽縣。自麻溪吳一世祖吳太一的16代孫開始。
4、安徽省肥東縣大吳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邦、家、有、道,長、裕、賢、良,進、修、德、業,世、代、永、昌,克、成、先、志,積、善、傳、芳,忠、孝、仁、愛,光、茂、書、香。……
註:從大吳崗吳氏一世祖吳京10代孫開始。
5、安徽省青陽縣老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永、宗、景、仕、文、大、世,國、泰、慶、民、生,忠、誠、期、克、純,承、家、先、以、義,光、裕、充、宜、增,祖、系、周、之、德,元、來、禮、讓、敦,欣、奉、享、盛、日,嗣、美、益、新、城。……
註:自老田吳氏始祖吳棟材的59代開始。
6、安徽省肥東縣六家畈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乾、元、享、利、貞、仁、義、禮、智、信,保、世、宗、廉、讓、傳、家、體、惠、和。……
註:自六家畈吳氏始祖吳七三的13代開始。
7、安徽省蚌埠市吳小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玘、廷、得、天、一、世、自、文、德、登、以、星、緒、若、錫、昌、延、子、本、傳。……
註:自吳小街吳氏始祖吳良的5代開始。
8、安徽省滁州市吳連作一支家譜字派
……炳、增、克、紹、至、德、繼、祖、揚、芳、詩、書、世、守、福、壽、延、長。……
註:自該支始祖吳連作的5代開始。
9、安徽省茂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萬、大、乾、坤、伯,千、恩、端、榮、祥,興、彥、源、關、昌,安、緣、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報、本、宗、同、茂,傳、家、德、久、垂,光、華、先、澤、盛,千、載、慶、鴻、禧。……
註:自茂林吳氏始祖吳萬一開始。
10、江蘇省丹徒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土、正、益、文、學、紹、述、啟、寵、昌,積、善、傳、家、遠,居、仁、衍、世、昌。……
註:從丹徒吳氏一世祖吳春的15代孫開始。
11、江蘇省洞庭吳氏一支字輩
……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必、應,繼、禮、承、宗。……
註:季札66代至81代。
12、江蘇省暨陽東山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汗、潮、漲、清、源、潤、潛、涇、渭、澄、江、淮、洙、泗、法、汪、洋、沛、澤、深。……
註:自該支吳氏始遷祖吳允材的13代孫開始。
13、江蘇省沐陽虞溪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昶、顯、洗、遠、夢,之、昌、克、道、廷,華、大、晉、希、尚,惟、以、國、從、忠,本、立、開、文、德,賢、良、兆、永、興,勤、孝、傳、家、久,世、澤、承、禮、讓。
續:啟、仁、保、信、義,富、學、耀、先、宗,清、和、延、祖、緒,聖、教、致、善、宏。……
註:自虞溪吳氏始祖吳昶開始。
14、河北省黃驊市吳高崇支系統一字派
……高、景、和、華、龍,世、邦、志、廣、恩,國、紹、道、之、增,式、重、玉、保、忠。英、傑、儒、德、盛,子、俊、賢、聖、明,學、顯、學、富、貴,潤、澤、洪、慶、廷。……
註:自該支始祖吳高崇開始。
15、河南省鞏縣胡坡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大、萬、元、興、東、廷、永、松、建、德、錫、紀、心、敬、純、隆。……
註:從胡坡吳氏一世祖吳同慶的14代開始。
16、河南省新縣沙窩集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金、佃、傳、明、德、玉、庭、立、俊、英、文、章、治、國、寶、孝、友、理、家、珍、良、善、榮、華、久、仁、義、富、貴、興、祖、賢、宗、恩、遠、光、前、裕、後、昆。……
註:從沙窩集吳氏開基始祖吳達甫的13代開始。
17、河南省固始縣至德堂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祖、毓、宜、昌,世、延、家、祥,仁、敦、壽、友,孝、敏、宗、襄。……
註:從該支始祖吳文盛的14代開始。
18、河南省安陽市水冶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士、國、鍾、嘉、瑞、熙、和、兆、吉、祥、觀、光、欽、裕、德、作、輔、獻、廷、揚。……
註:從一世祖吳善的9代開始。
19、湖北省黃梅劉佐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本、從、至、德,延、及、大、升,箕、裘、濟、美,枝、干、齊、榮,詩、禮、裕、後,忠、恕、存、心,習、善、成、性,克、紹、先、型,獻、身、祖、國,奮、志、雲、程,金、台、顯、雋,藝、苑、揚、聲,書、香、永、振,世、澤、長、新。……
註:從始祖吳文繼的14代開始。
20、湖南省華容岳陽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芬,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寵、光。……
註:自岳陽吳氏一世祖吳大有的18代孫開始。
21、湖南省岳陽縣吳氏吳伏一支家譜字派
……伏、受、子、文、志、思、添、大、單、啟、尚、興、顯、傳。……
續:達、道、昌、期、會,承、家、孝、奉、先,錫、光、惟、懋、德,純、藝、自、逢、年,學、植、功、宜、勉,端、方、品、克、全,高、曾、垂、裕、遠,世、序、紹、前、賢。……
註:從該支始祖吳伏一開始。
22、湖南省華容縣民吳一支家譜字派
……卜、元、孟、志,建、本、從、之。
續:火、土、金、水、木。
再續:士、世、家、良,師、年、道、長,時、維、丕、作,名、甲、尚、方。
新續:承、先、啟、後,讓、德、宏、昌,勤、儉、淳、朴,奮、發、圖、強,精、英、環、宇,奉、獻、顯、揚,開、創、偉、業,同、振、華、邦。……
註:從民吳一世祖吳泰皓的4代開始。
23、湖南省會同縣地湖鰲山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世、尚、應、與、朝、道、均、子、繼、之、維、肇、文、新、集、修、順、受、明、宗、得、宜、麟、兆、玉、書、百、瑞、連、坤、慈、讓、素、著、養、學、兼、長、發、揚、種、族、生、聚、全、球、樹、勛、海、宇、丹、桂、芬、芳。……
註:從地湖鰲山吳氏一世祖吳世德開始。
24、湖南省安化縣東坪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光、振、恩、榮、讓、祖、賢;文、章、禮、義、繼、宗、編,簪、纓、歷、世、登、金、殿,冠、履、盈、庭、樂、錦、筵,唐、有、貞、觀、垂、上、譽,晉、為、太、守、操、清、廉,基、由、德、化、開、斯、盛,願、爾、子、孫、萬、億、年。……
註:自東坪吳氏開基始祖吳宇的5代開始。
25、湖南省瀏陽市吳家棚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國、正、民、心、順、同、聲、稱、德、讓、億、載、仰、高、風、勉、力、恢、先、緒、家、齊、運、日、隆。……
註:自吳興甫的16代開始。
26、湖南省瀏陽市塘口塅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仲、應、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守、身、為、孝、子,廷、獻、肅、朝、端,盛、業、紹、羲、皇,傳、家、景、運、長,英、才、經、濟、裕,輔、世、慶、成、康。……
註:自塘口塅吳氏始吳開稽的3代開始。
27、湖南省漵浦縣龍潭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添、源、仕、尚、應,永、必、道、廷、楚,嗣、首、重、光、顯,人、文、盛、世、傳,厚、生、克、正、德,孝、友、秉、忠、廉,謨、烈、承、周、緒,家、學、培、儒、冠。……
註:自龍潭吳氏開基始祖吳宗魁的兒子輩開始。
28、湖南省湘陰縣渤海吳宗益支系統一字派
……顯、祖、榮、宗、勝,士、朝、志、庭、芳,守、應、景、時、大,文、才、啟、俊、良,本、深、枝、愈、茂,源、遠、澤、彌、長,勉、力、崇、先、德,詩、書、亦、世、光,彝、倫、敦、孝、友,雍、睦、致、禎、祥,鴻、運、占、亨、達,雲、程、肇、吉、昌,科、技、呈、經、緯,改、革、譜、新、章,家、道、惟、仁、讓,明、日、更、輝、煌。……
註:自該支吳氏始遷姐吳宗益的曾祖父輩開始。
29、湖南省星沙吳祠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同、聲、稱、德、讓、億、載、仰、高、風、勉、力、恢、先、緒、家、齊、運、自、強。
續:育、才、多、俊、秀、建、業、盡、英、雄、造、福、全、人、類、環、球、頌、大、功。……
註:自吳興甫21代開始。
30、湖南省茶陵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遠、元、發、達、俊,公、正、必、賢、良,應、紹、承、永、榮、昌。大、家、惟、孝、友,光、國、重、文、間,繼、起、科、名、盛,祖、澤、定、綿、長。
續:
運、際、熙、朝、日,仁、興、邦、協、和,功、高、隆、湖、海,祥、衍、慶、幸、福。春、雷、震、環、宇,黎、民、奏、凱、歌,山、川、鍾、靈、秀,龍、蟠、虎、踞、時。……
註:自茶陵吳氏開基祖吳遠瞻開始。
31、福建省靈水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從、可、允、啟、廷、元、士、世、隆、基、垂、裕、錫、我、鴻、祉、宜、體、高、恩、永、紹、微、美。……
註:諱行(從開基始祖吳懶翁8代起)。
……懋、德、慎、修、陶、成、瑞、器、奇、琛、特、達、龍、文、寶、貴。……字行(從開基始祖吳懶翁16代起)
32、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霞浯吳氏各房統一字派
……羲、士、元、輝、瑤、玉、振、金、聲、成、大、業、理、明、德、立、耀、宏、才、功、垂、百、代、籌、能、匹、望、重、千、秋、有、自、來。……
註:自霞浯吳氏一世祖吳瑞的12代開始。
33、福建省仙游縣烏台吳氏一支家譜字輩
……欽、本、周、道、永、道、孟,彥、志、德、恭、寬、信、敏,孝、友、敦、家、庭、盛、事,文、章、發、天、地、精、英。……
註:自烏台吳氏一世祖吳時正的兒子輩開始。
34、福建省連城縣吳山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添、增、景、運,蘭、桂、騰、芳,英、賢、蔚、發,輔、國、安、邦,文、成、輝、日,賜、福、崇、欽。……
註:自吳山吳氏開基祖吳十五的27代開始。吳山吳氏奉吳宣為一世祖,吳十五是吳宣9代孫。
35、江西省修水縣吳宣支系統一字派
……1806年定:德、子、孟、順、廷、天、日、希、愈、洪、自、泰、萬、世、永、昌、揚、先、聲、旺。
1878年續定:秉、忠、良、文、章、濟、美、道、義、垂、芳、書、紀、逢、吉、詩、庚、允、藏、輝、映、前、後、敦、敘、典、常。……
註:自該支始遷祖吳德潤、吳德澄代開始。
36、江西省奉新縣馮田官廳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官、歸、書、院、建、雲、陽,家、學、相、傳、有、義、方,鉉、誦、聲、中、思、孔、孟,衣、冠、座、上、講、虞、唐,當、牕、山、似、鵝、湖、秀,洗、墨、泉、如、鹿、洞、香,一、派、道、源、勤、是、本,後、人、定、必、繼、余、芳。……
註:自泰伯87代開始。
37、江西省贛縣建節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崇、允、彥、存、友,孔、鳳、曰、廣、吳。應、嘉、兆、德、美,文、章、顯、學、成。名、望、台、祖、澤,典、則、守、先、型。忠、孝、為、身、范,詩、書、裕、後、昆。辟、基、開、建、節,世、代、永、芳、馨。積、善、家、聲、遠,行、仁、邦、定、興。修、齊、惟、志、士,光、國、亦、榮、宗。…… 註:自建節吳氏開基始祖吳崇志開始。
38、江西省永豐縣楓樹窩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天、開、文、運、大、學、仕,宗、子、昌、盛、永、代、興,久、恆、榮、華、金、順、良,忠、勇、雄、威、才、能、高。……
註:自楓樹窩吳氏基始祖吳天佑開始。
39、江西省宜黃縣棠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錫、秉、敷、洪、敘,自、天、貞、懿、良,欽、崇、仁、克、兆,允、立、植、礽、芳,惟、任、彝、嘉、重,尚、思、建、則、煌,守、成、先、獻、永,中、衍、秀、嗣、昌,達、顯、開、宏、佑,歪、隆、迪、懋、光,朝、熙、膺、展、采,家、定、國、從、劻,席、爵、逢、時、泰,登、榮、紀、世、祥,名、尊、因、實、亮,質、葆、益、文、章,久、大、昭、賢、業,真、行、繼、道、常,有、周、延、裕、遠,敦、讓、作、求、長。……
註:自棠陰吳氏開基祖吳竦的16代開始。
40、江西省崇義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必、明、文、勝、經,顯、崇、宣、承、志,朝、廷、光、永、大,敏、達、益、興、隆,祖,至、德、垂、先、烈,鴻、恩、盛、溥、長,和、平、瞻、景、運,照、瑞、錫、華、章。……
註:自崇義吳氏始祖吳必華開始。
41、江西省贛縣玉井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書、紹、宰、相、瑞,爵、登、麟、閣、上,聲、名、應、學、貴;端、正、憲、均、善,逢、元、祿、自、高,文、章、禮、樂、興,昌、明、世、代、忠;新、修、維、族、譜,和、協、振、英、華,雅、范、遵、儒、術,忠、純、可、克、家;偉、績、流、芳、著,雄、豪、圖、奮、發。……
註:自玉井吳氏創基始祖吳書林開始。
42、江西省南豐縣韭源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庭、天、周、世、士,明、道、傳、經、文,性、理、崇、先、達,儀、容、紹、後、昆,德、恆、豐、裕、泰,澄、和、啟、發、祥,升、平、甘、雨、見,綿、遠、國、興、長。……
註:自韭源吳氏先祖吳宣23代開始。
43、江西省會昌縣周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國、定、一、人、家、聲、振,奕、出、榮、昌、慶、澤、均;緒、起、延、陵、恢、至、德,周、天、景、運、喜、常、新。……
註:自周田吳氏始祖吳子信兄弟的8代孫開始。
44、江西省尋烏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綸、宥、坤、吉,五、千、六、念,興、國、景、元,受、福、祖、宗,春、玉、守、卜,立、吳、文、邦,上、道、世、承,於、先、有、光,洪、功、顯、著,令、德、昭、彰,耕、讀、垂、訓,忠、孝、揚、芳,象、服、以、榮,壽、考、爾、康,家、聲、丕、振,富、貴、綿、長,惟、恭、作、友,士、瑞、人、良,克、昌、保、泰,永、正、典、常。……
註:自吳宣長子吳綸開始。
45、江西省宜春市港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宥、友、應、卿、希,邦、文、學、在、椿,泰、傑、坤、錦、楦,潼、熹、堃、鍾、柳。……
註:自港田吳氏始祖吳宥堂開始。
46、江西省宜春市洪橋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運、會、際、盛、昌,傳、家、宜、忠、厚,經、邦、在、文、章,賜、名、封、官、為,采、邑、渤、海、來,源、札、壽、夢、喚,守、關、宣、祖、棄,富、貴、舉、家、江。……
註:自洪橋吳氏始祖吳運南開始。
47、江西省樂安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宗、才、仕、孟、伯、大、同、欽、顯、道、時、崇、汝、學、國、來、永、紹、龍、文、先、習、宜、兆、瑞、尚、志、必、有、光、毓、英、傳、家、寶、興、賢、佐、帝、邦、枝、繁、皆、馥、郁、鸞、集、亦、芬、芳、接、葉、晴、輝、藹、敷、榮、百、世、昌。……
註:自樂安吳氏始祖吳克信27代開始。
48、江西省宜春市楠木青水塘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天、地、清、明、日,家、國、豐、榮、城,義、安、勝、和、壁,康、發、啟、田、荊,賢、集、鴻、飛、祿,才、高、德、望、重。……
註:自青水塘吳氏始祖吳天祿開始。
49、江西省宜春市楠木小水吳吳氏一支家祠字派
……湘、橋、燈、坦、鏡,津、樹、烈、城、銼,汪、模、煙、坊、銹,渭、林、燎、壁、錢。……
註:自小水吳祠始祖吳天佑18代開始。
50、江西省宜春市新坊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三、讓、家、聲、遠,芳、名、史、策、光,論、才、傳、盛、世,升、秀、佐、明、良,傑、士、謨、猷、顯,英、賢、道、德、彰,人、文、如、蔚、起,千、載、頌、其、昌。……
註:自新坊吳氏始祖吳瑾舒開始。
51、浙江省新昌縣南明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天、潢、分、派、源、潔、流、清、雲、礽、善、繼、華、胄、克、承、忠、孝、節、義、詩、禮、芳、聲、謙、和、順、約、邦、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註:自甫明吳氏一世祖吳浚開始。
52、浙江省湖州歸安縣菱湖吳氏一支字輩
……洞、庭、分、派、遠,天、目、發、源、長,堂、構、承、先、業,詩、書、啟、後、昆。……
53、浙江省嵊城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天、地、君、親、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

4、吳氏家族的祠堂在哪?

陡山吳氏祠位於湖北省紅安縣陡山村村內的陡山吳氏祠是一座在建築、木刻、陶塑、石雕等方面都很講究做工,而且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建築。

這座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後來毀於火災,陡山吳氏祠是光緒年間的重修的。到陡山吳氏祠旅遊,你會看到這是一座三進式的建築群,由牌樓、大廳、深院等建築所組成,祠堂擁有佔地面積3000平米,其中建築面積就達到1410平米。

吳氏祠建築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各種古建築裝飾工藝技法齊全,題材廣泛,且製作精良,巧奪天工,是徽派古建築藝術磚、石、木雕的寶貴遺產,曾歷經戰火的考驗和文化大革命的沖擊,其原貌基本得以保存。

1992年,經省人民政府核定,被公布為第三批「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湖北民間工藝寶庫」的美譽。

(4)肥東吳氏祠堂擴展資料:

建築組成:

牌樓

祠堂的牌樓是一座龍頭魚尾式的三層飛檐建築,屋檐上還懸掛著銅鈴,正中的匾額上書寫著「吳氏祠」這三個大字。步入大院,大院中還有兩株清同治年間種植的桂花樹,仍然枝繁葉茂。

祠堂的觀樂樓是一座兩層木樓,其內的梁、柱、幅上都雕龍畫鳳,鐫刻花鳥人物,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其中還有講述大禹耕田、文王訪賢、群英會、漁樵耕讀等故事的繪畫和雕塑。 

拜殿

陡山吳氏祠的拜殿是宗族議事之處,分為上殿和下殿,裡面供著吳氏列祖列宗牌位。到陡山吳氏祠旅遊,這座建築到處有著雕刻,有著繪畫,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中國傳說中的珍奇異獸,神話故事。到陡山吳氏祠旅遊是你不錯的選擇。 

戲台

吳氏祠前幢進深6米,分上下兩層,明間上層向院內伸出,形成一面積約40平方米的戲台,戲台與兩側鍾鼓室,後台連成一體,呈凸字形,由門道干牆和16根圓柱支撐。正中有屏風、旁開上、下場二門,戲台正上方有八角形藻井,彩繪「太極八卦」等圖案。

其下檐正中豁出,鑲「觀樂樓」金字橫匾。柱間有大枋、懸枋,大枋與懸枋間有券柵。戲樓正面與正殿相對,兩側有迴廊,戲台配房與迴廊有過道相通,迴廊有台階與正殿相連,中間形成院落。迴廊上下兩層,上層有欄桿,下層曾有鼓皮隔扇門。迴廊既作通道,亦可作為看樓使用。

5、吳氏大宗祠的介紹

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明崇楨已卯年(1639)湖廣布政使吳尚默倡建。1941年新四軍撤離皖南時,在此祠召開告別大會,又為革命遺址。 是現存宗祠當中,唯一稱「大宗祠」的,是茂林吳姓的祠堂。祠堂大門上的橫額「吳氏大宗祠」五字,為明邑庠生吳國掄所書,書法蒼古奇逸,如老樹枯藤,互為撐柱;天梯石棧,自相鉤連。大門兩邊還有一副鎦金字的楹聯,是明萬曆進士、涇縣知縣李邦華所撰,其聯文為「延陵世澤傳江左,涇里名家著水西」。

6、吳氏宗祠的介紹

徽州歙縣吳氏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漢族祠堂建築,屬於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宗祠內的木雕圓潤而飽滿,宗祠內的磚雕細膩而大氣,宗祠內的石雕聞名中外——西湖十景圖,百鹿圖,特別是53件禮器更是漢民族祭祀文化的瑰寶。吳氏宗祠通過自身的建築形式和徽派三雕精品的奉獻,對徽州的漢族祭祀文化,宗族文化,雕刻藝術,繪畫藝術及淵遠歷史做了無聲的描述,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具體體現。

7、涇縣吳姓的支系與分布

涇縣吳氏大宗祠
吳氏家譜字輩
、全國吳氏統譜統一字派泰、讓、文、傳、宗,雍、敦、維、景、崇,開、基、百、世、繼,務、本、千、家、從,章、嗣、國、斯、永,壽、承、名、始、雄,季、賢、其、見、博,友、善、觀、光、中,至、德、啟、公、同,海、東、表、大、風。註:1950年,吳氏統譜規定:凡吳氏大統後裔,自泰伯101代起,至150代止,依序題名,一字成行,列上列下,就宜從順。
2、安徽省桐城馬埠吳氏一支家譜字派自、汝、紹、國,宏、延、祚、昌,克、相、盛、時,德、顯、名、彰,忠、正、世、篤,吉、蠲、孝、享,崇、先、啟、後,代、有、文、光,經、天、緯、地,功、著、旗、常,象、賢、繩、武,千、古、傳、芳。註:馬埠山現屬安徽樅陽縣。自馬埠吳氏一世祖吳道二(字祥甫)的8代孫開始。
3、安徽省桐城麻溪吳氏一支家譜字派詒、厥、孫、謀,聿、懷、多、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註:麻溪河現屬安徽樅陽縣。自麻溪吳一世祖吳太一的16代孫開始。
4、安徽省肥東縣大吳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邦、家、有、道,長、裕、賢、良,進、修、德、業,世、代、永、昌,克、成、先、志,積、善、傳、芳,忠、孝、仁、愛,光、茂、書、香。註:從大吳崗吳氏一世祖吳京10代孫開始。

8、請問有誰知道安徽吳氏族譜的情況?本人彥字輩,上一個輩份是英字輩,我下面一輩是毓字輩

肥東吳姓一般集中在梁園和六家畈這一塊。比較大的一支是六家畈的吳氏。《肥東文史資料》記載六家畈吳氏於宋、明間,從贛之瓦礫壩遷至皖南的。其中有人家兄弟六人由宣城遷來肥東定居的。因為有六家人所以就叫六家畈。書上記載吳中英、吳靜山、吳佩之,都是這個家族的。
書上還記載了一些六家畈舊時景色。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大概情況就是這些。梁園吳氏我沒有找到記載。抱歉。六家畈吳氏出過不少名人。你可以上網查查。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書叫《肥東縣志》上面的記載很詳細。但是是在別人家看的。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去肥東縣圖書館找找。或者去縣文史辦問問,應該有。至於你說的族譜我沒辦法提供。你可以去六家畈問問。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