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新火車站
1、從廬江站還是廬江西站到湯池好
廬江西站。廬江站屬於火車站,而廬江西站屬於高鐵站,高鐵的速度比火車快,因此從廬江西站到湯池好。廬江西站,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境內,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
2、合九高鐵建設好後,是在廬江南站設站,還是重新建個廬江西站
合九高鐵設置新建的廬江西站。
根據《新建鐵路合肥至安慶客運專線 環境影響報告書 》的顯示(編制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線路平縱斷面示意圖(部分):
(2)報告書中:
1.2.3 主要工程項目及規模
(1)線路工程
①合安客專正線
合安客專正線自合肥樞紐蚌福聯絡線引出,於東新莊處設新合肥西站,出站後沿既有合九線南下,與既有肥西站並站後繼續南行,於千人橋鎮西北側新設舒城東站,經金牛鎮引至廬江縣城西側 4km 處設廬江西站,出站南行,依次上跨合銅黃高速公路、擬建的廬銅鐵路,出站後平行合安高速公路南行,經新店,至高橋鎮東側新設桐城東站,經香鋪、雙港上跨 G50 高速公路,至茶嶺鎮西北側設新安慶西站。線路全長162.6km,並修建南環線至肥西站聯絡線 9.4km。設新合肥西、肥西、舒城東、廬江西、桐城東、雙港共 6 個車站,新建橋梁 122.6km,無隧道工程,橋梁占線路全長的 75.4%。
3、合肥火車站介紹?
合肥火車站,位於合肥瑤海區站前路,地鐵1號線起始點。建設於1935年,原址位於明光路,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現為一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業務為: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整車一級氧化劑發到。
1997年和2010年各改建一次。
途徑鐵路包括合寧客運專線、合武客運專線、合蚌高鐵、寧西鐵路、淮南鐵路、合九鐵路、合福高鐵以及即將通車的商合杭客運專線。
歷史沿革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自東漢末以來,合肥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 合肥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合肥火車站始建於1935年,1936年4月完工。1936年,淮南礦至合肥的鐵路試車成功,合肥火車站正式開展鐵路旅客運輸業務。但是好景不長,1937年10月,為配合抗日戰爭需要,淮南線被毀,合肥火車站隨之關閉。1942年,日本侵略者修復水家湖至合肥段鐵路,合肥火車站改名為廬江驛恢復啟用。
1944年日軍拆除水家湖至裕溪口段鐵路,合肥火車站再次關閉。抗戰時因「兵火破壞,站房、鐵軌及一切設備悉無倖存」。解放以後,國家投巨資修復淮南線鐵路,1950年11月,合肥至裕溪口段鐵路通車,合肥鐵路運輸恢復。1950年,1、2號站台、站前廣場、候車室建成啟用。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合肥成為安徽省省會,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城市規模迅速擴張,老火車站站房小,候車人多擁擠不堪,已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1977年,在合肥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計劃把合肥原有火車站和鐵路向城外移,解決鐵路分割城市問題。1982年,國務院批准了合肥市的總體規劃。1989年,鐵道部下達《關於變更合肥火車站址方案的批復》文件,合肥鐵路樞紐及合肥新客站也列入國家計劃,但因建設資金問題,建設工程開工延遲。合肥新客站於1994年6月開工,1995年底建成竣工,增加了股道,新建了牽出線、候車室、售票廳、行李房、站台雨棚,擴建了貨場、倉庫。這時的合肥火車站已經發展成為客貨運一等站。1997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車運營,主站房呈金字塔式設計,外觀裝飾碧藍色的玻璃門窗,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合肥市城東。(推薦閱讀合肥火車站圖片大全)
建成後的新客站總面積33182平方米,主站房分上下兩層, 六個候車大廳配有中央空調,可同時容納8000名旅客候車。售票大廳採用微機售票,行李房最大日運輸量近3000件。車站設有旅客導向、多媒體查詢系統,使旅客候車和乘降更加方便。車站日接發列車39對以上。2005年,車站發送旅客561萬人,發送貨物128.5萬噸。合寧高速鐵路已於2008年通車。合肥火車站已擴建至9個站台。旅客乘車將更加方便。
2009年,合肥火車站再次改建。2010年,由中鐵四局承建、投資近5億元的合肥火車站改造工程完工,新建了大跨度鋼結構雨棚。
與很多城市火車站不同,合肥新客站的建設,一開始就與「新城區」連在一起。為此,合肥市政府特地成立了合肥市新火車站建設區。1995年4月,該建設區升級為新合肥火車站綜合開發試驗區,並於1996年2月被建設部批准為全國城市綜合開發試點區。為新站專門成立一個新城區,可見合肥火車站對改變城市面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合肥火車站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坐標,記錄在合肥城市發展變遷的歷史檔案中。
改造項目
2009年,總投資6個多億的合肥火車站改造項目拉開序幕,改造後火車站標志性建築鍾樓被移走,候車站房向車站廣場南移15米。
改造勢在必行
1997年4月1日開通的合肥火車站,總建築面積33439平方米,站房面積21245平方米,按最高聚集人數5000人設計。2007年合肥火車站旅客發送量為790萬人次,預測2020年的旅客發送量將達到1700萬人次。
該項目設計單位有關人員說,2008年8月1日開通動車組以後,合肥火車站客運設施越來越不適應城市建設和運輸生產發展的需要,實施改造勢在必行。
2008年,鐵道部上海鐵路局與合肥市會商加快合肥市鐵路項目建設。雙方根據《鐵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安徽鐵路發展戰略合作會議紀要》精神,討論明確了合肥火車站改造初步方案,並就加快合肥北貨場、合肥鐵路樞紐南環線等項目建設制定了工作計劃。
新建大跨度鋼結構雨棚
本次環評公示顯示,合肥火車站改造工程包括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站房及天橋、地道改造。其中站房柱廊、售票廳、天橋、地道、出站廳部分拆除原有結構新建;
站房候車區及公共衛生間為改造裝修,其他生產辦公用房維持原設計。
第二部分為站場及無站台柱雨棚改造。拆除合肥火車站既有鋼筋混凝土雨棚,新建無站台柱大跨度鋼結構雨棚。改造時,在既有2#,5#站台改造為高站台的基礎上,將1#、3#、4#站台也改造為高站台,站檯面全部改為花崗岩板鋪貼地面。
站房改造是在原有站房基礎上改擴建,通過在天井部位加蓋採光頂棚,將現有一層候車廳擴大;調整功能用房,增加售票大廳面積;將中部進站大廳向南擴20米,並新建柱廊,延伸至東西配樓。改擴建後,站房建築面積27355m2,其中新建部分面積13058m2,改造裝修部分面積12069m2;天橋面積2480m2;地道面積1977m2。
根據此前合肥火車站改造工程情況通報會上消息,車站改造後,進站大廳面積大幅增加,候車室也將擴大,進站天橋、地下通道均加寬一倍以上,售票窗口從27個增加到50個。
通過改造,站房面積擴大31%,旅客候車乘車舒適度提高,建築立面以及風格更加莊重典雅。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4、廬江火車站在哪裡離廬江縣城多遠?
不遠的,可以坐公交車呀,你出火車站的時候門口就是公交車站總站點,每七分鍾一班,好像是四塊錢吧,到終點站是東門大橋!大概二十分鍾到半小時的車程!
5、廬江高鐵站在廬江什麼位置
廬江高鐵站暫命名為廬江西站(本打算叫廬江站,因考慮會和現在萬山鎮的廬江縣火車站重名,暫叫廬江西站),位置在馬堰樞紐東3公里處,在移湖西路北部,距廬江城區約4公里。那裡現在還是一片未開發的地方,待高鐵站建成後,才會陸續有樓盤出現(距碧桂園和昌觀瀾一號約3公里)。
6、1)請問廬江有沒有火車站,我想從廬江坐火車回宣城。 2)廬江湯池離巢湖市火車站有多遠?怎麼坐車?急....
1、廬江有火車站,但回宣城無法直達,必須經過合肥或合肥西站中轉,廬江到合肥一般需1個半小時,合肥到宣城一般需3小時
2、湯池離巢湖火車站應該有100公里,只能坐汽車,但旅遊景點開往合肥或巢湖的汽車肯定有
7、廬江站在哪裡?廬江站附近賓館酒店、公交地鐵、停車場、餐廳推薦
&
8、廬江有幾個火車站,分別叫什麼名字
廬江現在廬江站,位於萬山鎮,2等車站,辦理客運及貨運。新建廬銅鐵路已經通車,2019年3月18日正式客運。廬銅鐵路設有柯坦站(貨運)、廬江南站(泥河鎮境內,貨運)、龍橋站(位於龍橋鎮,辦理客貨運)。目前只有廬江站、龍橋站是客運站。未來高鐵修好後,還有廬江西站(高鐵站)。龍橋站目前有合肥至無為南K8591/K8593;無為南至合肥K8592/K8594運行。2019年4月10日改為:K8521/K8525合肥至蕪湖、K8526/K8522蕪湖至合肥;均在龍橋站停留;白湖、黃屯、礬山、缺口、泥河、羅河,樂橋、店橋;廬南這一帶人、均可在這站乘火車北上或南下。下半年將增開去往上海、杭州方向的列車。K8591:合肥07:53--龍橋:09:46。K8593合肥15:45--17:19至龍橋。K8592無為南始發11:15開--龍橋站11:48分,K8594無為南始發19:08--龍橋站:19:41分。K8521合肥始發09:15分--龍橋站:11:02分。K8525合肥始發時間16:07分到龍橋站:17:40。K8526蕪湖站始發:06:07分到龍橋:07:58分 。K8522始發時間14:10分到龍橋站:16:18分
9、巢湖市廬江縣的火車站什麼時候建立的?
廬江火車站 廬江站站址在安徽省廬江縣長沖鄉,郵政編碼231511。建於1995年。離合肥站79公里,離九江站246公里,隸屬安徽省合九地方鐵路公司管轄。現為三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 廬江站一共有8趟列車經過., 隸屬於上海鐵路局. 廬江站地址為安徽省廬江縣長沖鄉. 郵編為231511. . 目前為三等站.
火車站等級:三等站
火車站隸屬: 上海鐵路局
火車站郵編:231511
火車站地址:安徽省廬江縣長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