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肥東縣在哪個區
1、合肥市有幾個區幾個縣
合肥市有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別是、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巢湖市。
合肥市,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 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地處安徽中部、江淮之間、長江三角洲西翼,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靠山抱湖、臨江近海;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靠滁州市、馬鞍山市和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合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22年,合肥共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為946.5萬人。
相關信息:
合肥市,位於華東地區,地處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間、長江三角洲西翼,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靠山抱湖、臨江近海,介於北緯30°57′~32°32′,東經116°41′~117°58′之間,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北靠滁州市,東南靠馬鞍山市、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總面積11445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面積1339平方千米。
合肥市環抱巢湖,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點為市境西部海拔高度595米的牛王寨。
參考鏈接:網路網頁鏈接。
2、合肥肥東縣縣城在哪
肥東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南瀕巢湖,東連巢湖市巢湖市、滁州市南譙區、全椒縣,西與合肥市瑤海區、包河區、長豐縣、肥西縣毗鄰、北和定遠縣接壤。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7°19′—117°52′與北緯31°34′—32°16′之間。全縣總面積2216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個開發園區。
全縣總面積2216平方公里,人口108.66萬,轄18個鄉鎮、331個村(居、社區),現有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
3、合肥有幾個區和縣
合肥有9區和3個縣。
目前合肥市有9個區,分別是: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政務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濱湖新區、新站區,合肥市下面還有三縣: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一直是廬州府治所。
合肥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4、肥東縣屬於瑤海區嗎
肥東縣不屬於瑤海區,肥東縣和瑤海區一樣直屬合肥市管轄。肥東縣和瑤海區都屬於合肥市下轄的平級單位。
5、肥東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肥東有18個鄉鎮,其中有12個鎮和6個鄉。
肥東縣居皖中腹地,南瀕巢湖,東連巢湖市居巢區、滁州市南譙區、全椒縣,西與合肥市瑤海區、包河區、長豐縣毗鄰,北和定遠縣接壤。
12個鎮分別為:店埠鎮、撮鎮鎮、梁園鎮、橋頭集鎮、長臨河鎮、石塘鎮、古城鎮、八斗鎮、元疃鎮、白龍鎮、包公鎮、陳集鎮;
6個鄉分別為:眾興鄉、張集鄉、湖鄉、響導鄉、楊店鄉、牌坊回族滿族鄉。
(5)合肥市肥東縣在哪個區擴展資料:
肥東縣的區劃沿革:
1949年2月,肥東縣設店埠、西山驛、石塘、梁園、王子城、古城、雙墩、草廟、白龍、造甲店10個區。
1950年8月增設長臨河、高亮、路口3個區。
1952年改路口區為吳店區,並增設長樂區。
1954年11月增設張集、楊店兩區,全縣共16個區。
1955年12月合並為8個區。長樂區並入長臨河區;西山驛區大部和店埠區並入撮鎮區;張集區並入梁園區;雙墩區並入草廟區;王子城、楊店兩區並為八斗區;高亮區大部並入古城區;吳店、造甲店、白龍3個區並為青龍區;西山驛、高亮兩區各一部並入石塘區。
1957年5月,長臨河、八斗兩區分別並入撮鎮區和梁園區。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區級機構撤銷。
1961年6月恢復區級建制,設撮鎮、石塘、梁園、古城、八斗、青龍、雙墩7個區。
1965年,雙墩、青龍兩區大部劃歸長豐縣,兩區建制撤銷,剩餘部分與鄰近區調整,設白龍、店埠兩區,同時升店埠鎮為區級鎮。
1984年又升梁園、撮鎮兩個鄉級鎮為區級鎮。
1985年,肥東縣共設7個區、3個區級鎮。
6、安徽肥東縣屬於哪個市
合肥市。
肥東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介於東經117°19′至117°52′與北緯31°34′至32°16′之間,總面積2216平方千米。下轄12個鎮、6個鄉,另設有2個功能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肥東縣常住人口為884792人。
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7、合肥肥東七大片區
馬橋片區、大郭片區、振興工業園片區、鎮政府片區、老鎮片區、龍塘工業園片區、大眾路片區。
撮鎮重點發展的除了三大板塊,還有七大重點片區,分別是馬橋片區、大郭片區、振興工業園片區、鎮政府片區、老鎮片區、龍塘工業園片區、大眾路片區等七片齊進,打造高規格的合肥東部新城。
肥東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地處安徽省中部,東連縣級巢湖市、滁州市南譙區、全椒縣,南瀕巢湖,西與合肥市瑤海區、包河區、長豐縣毗鄰,北和定遠縣接壤。
8、肥東在哪?
肥東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淮河之間的華東丘陵地區,人口106萬人,總面積2222平方公里,轄11鎮24鄉,縣府駐店埠鎮。肥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5℃,降雨量878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237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肥東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自西漢起,先後建置浚遒、慎縣、梁縣,明初並入合肥縣,1949年始建肥東縣。今隸屬合肥市。肥東歷來在軍事上、經濟上都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進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農業生產持續發展,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逐年提高。 肥東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磷、鐵、白雲岩、花崗岩、地熱等30種,具有開發價值的近10種。磷礦是肥東最具特色的礦產之一,也是肥東的優勢礦產,豐富的花崗岩、白雲岩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肥東縣轄22個鄉、14個建制鎮、2個開發區,面積2211平方公里。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55.98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46億元,增長22.2%;第二產業增加值19.99億元,增長21.7%;第三產業增加值16.5億元,增長11.8%。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名列全省第7位。
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生產全面豐收。全縣糧食種植面積8941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66088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268公頃。糧食總產62.2萬噸,油料總產15.1萬噸,棉花總產0.4萬噸。養殖業發展迅猛。全縣共建設各類養殖小區93個,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全年肉類產量9.3萬噸,增長9.3%;蛋類總產3.2萬噸,增長1.4%;水產品產量4.2萬噸,增長6.4%。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農產品優質率顯著提高,合蚌路、店白路生態示範走廊建設初見成效。共建特色作物基地2萬多畝,各類大棚發展到3萬個,新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個,有14個農產品獲得省無公害認證,被列為全省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林業發展迅速。實施退耕還林13.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得到了加強,完成眾興水庫除險加固、南淝河堤防加固和內河堤防延伸護砌工程任務,對13座小(一)型水庫和10座小(二)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硬化渠道20公里,興修各類塘壩527口,建設小(二)型水庫10座,打磚井83口。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全面完成「四把工程」年度建設任務。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40.5億元,增長24.19%,實現工業增加值16.55億元,增長23.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0.74%,名列全省第6位。企業改制步伐加快,93家企業退出國有集體序列,1.6萬名職工退出國有集體身份,16家企業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12家企業獲安徽省明星企業稱號。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新增個體工商戶3105戶,新增民營企業353戶,從業人數達 9.8萬,入庫稅金8400多萬元。「皖大」、「展麗」、「真心」和「神龍山」牌商標被評為安徽省著名商標。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全年共引進各類招商項目161個,實際到位資金13.1億元。合肥龍崗綜合經濟開發區引進項目24個,到位資金5.14億元;肥東新城綜合經濟開發園區簽約項目19個,實際到位內資4.18億元。全縣實現出口供貨3.2億元,外貿出口創匯1999萬美元,24家企業擁有進出口自營權,外貿綜合實力居全省縣級前十名。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9億元,增長54.8%。完成通達工程和國債項目9條公路建設任務,新增29條123公里鄉村公路。相繼開工建設一些重點市政工程,銷售商品房50.5萬平方米,成功舉辦首屆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全縣城鎮化率達 31%。撮鎮鎮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和省發展改革試點鎮。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共完成財政收入4.43億元,同比增長34.3%,全縣地方收入達到2.36億元,同比增長14%。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6億元,增長12.4%;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40.95億元,比年初凈增6.96億元。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衛生工作成績顯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擴大到7個鄉鎮,創建愛嬰醫院24個,加大公共衛生監管。文明創建取得新成績,再次榮獲省 「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稱號。文化工作推陳出新。鄉鎮文化站「杜鵑花工程」示範點擴大到6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2000多戶,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被命名為全省國防教育基地。旅遊工作穩步推進。完成了四頂山濱湖旅遊區總體規劃評審和岱山湖旅遊區總體規劃中期評審。環保工作進一步加強,縣環保局被評為全省打擊不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先進集體。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2905元,比上年增長28.2%;農民人均純收入2858元,增長23.5%。
社會保障事業繼續發展。參保職工2.19萬人,2.15萬名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參加了醫療保險,全縣城鎮有6060人參加最低生活保障,有8638名農村特困居民得到救助。
9、肥東肥西不是合肥的嗎
肥東肥西是合肥的。
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1948年建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 有「淮軍故里、改革首縣、花木之鄉、巢湖明珠」之美譽。
肥東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介於東經117°19′—117°52′與北緯31°34′—32°16′之間,總面積2216平方千米。
合肥歷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合肥縣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設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劃並而成長豐縣,該縣也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市轄縣。
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2018年9月,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准論壇期間,合肥市被授牌成為「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肥
網路—肥東縣
網路—肥西縣
10、合肥市有哪幾個區縣?
合肥市轄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和巢湖市以及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共13個區縣。
合肥: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 ,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 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 ,城市建成區面積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