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院社聯
1、陳強的人物履歷
1973.03--1976.11 寧國縣南極公社下放知青
1976.11--1978.09 安徽勞動大學政教系政教專業學生
1978.09--1981.09 安徽勞動大學人事處幹事
1981.09--1984.03 皖南農學院黨委組織部秘書
1984.03--1986.04 皖南農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1986.04--1993.04 宣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皖東南報社總編輯、黨組書記
1993.04--1994.02 宣城地委副秘書長
1994.02--1995.06 宣城地區體改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5.06--1997.01 安徽省社科聯秘書長
1997.01--2000.05 安徽省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
2000.05--2001.09 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1.09--2003.08 安徽日報社總編輯、黨委書記
2003.08--2004.09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其間:2001.09--2004.07參加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4.09--2008.03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社長、黨委書記
2008.03--2008.04 黃山市委副書記
2008.04--2008.06 黃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8.06--2009.08 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主任
2009.08--2010.01 巢湖市委書記
2010.01--2011.08 巢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1.12--2013.01 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3.01--2015.02池州市委書記
2015.02—安徽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八屆委員會候補委員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2、歷史學研究生好就業嗎
總體來說就業不好,很多人並不是搞本專業
考博士,當老師,
到科研部門做科研,然後慢慢當到教授
考公務員,不限制專業,這就看你的綜合能力了
對於別的不限制專業的,可以發展一下,以前還看到哪個銀行行長是歷史學專業的呢
自主創業
考古,買古董文物啥的
---------------------分割線---------------------------
以下是真格的,說明就業真的不是很好(轉自新浪博客)
南京大學是所百年老校,不管是誰來給中國的大學排名。南京大學綜合實力肯定不出前十。江蘇省絕對第一。就按新浪網為參考標准。其研究生院實力排名第五,歷史學排名也是全國第五,其世界史更是全國重點學科。那麼他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呢!如下:
歷史系2004級研究生畢業去向一覽
崔建樹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代兵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孔剛 國際關系史 博士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劉旭東 國際關系史 博士 南京師范大學
閻靜 國際關系史 博士 江蘇大學
張旺 國際關系史 博士 淮陰師范學院
朱適 國際關系史 博士 南京大學
藍辛嬌 國際關系 碩士 河海大學
黎梅梅 國際關系 碩士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劉靜 國際關系 碩士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馬朝林 國際關系 碩士 西安外國語大學
繆建 國際關系 碩士 南通港閘區委黨校
王曉強 國際關系 碩士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許燕 國際關系 碩士 出國:美國
朱楊兵 國際關系 碩士 南京中醫葯大學
左新元 國際關系 碩士 浙江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劉茵茵 專門史 碩士 延期到07.07
杜永和 專門史 碩士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
葛殿聰 專門史 碩士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郭麗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荊玲玲 專門史 碩士 河南省實驗中學
李欣 專門史 碩士 上海市普陀區區委辦公室
凌煒 專門史 碩士 南京師范大學
劉靜靜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錢睿 專門史 碩士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南京分所
帖姍宏 專門史 碩士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汪麗 專門史 碩士 安徽省公務員
楊冰雙 專門史 碩士 淮陰師范學院
楊敏 專門史 碩士 南京樹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翟戰偉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鍾凌學 專門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朱婧 專門史 碩士 淮陰師范學院
李剛 邊疆學 博士 西北大學
成祖明 思想史 博士 升學
高慶榮 思想史 博士 汕頭大學
孔德立 思想史 博士 曲阜師范大學
宮琦 民族學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劉欽花 民族學 碩士 金陵學院
辛卓如 民族學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孫彥 考古學 博士 常熟理工學院
馮慧 考古學 碩士 本校升學
劉芳芳 考古學 碩士 延期到07.07
羅虎 考古學 碩士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孫明利 考古學 碩士 蘇州博物館
趙一兵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9
詹剛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5
陳曉明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圖書館
宮海峰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東南大學
孔祥軍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揚州大學
李玉年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合肥學院
李忠林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巢湖學院
劉舒曼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大學
秦翠紅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曉庄學院
汪興和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709
王昌宜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延期到0805
王志軒 中國古代史 博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張可輝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農業大學
朱奎澤 中國古代史 博士 南京郵電大學
陳章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出國:香港科技大學
戴林雲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浙江省慈溪中學
段新勇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大眾報業集團
郝富春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侯磊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胡陳華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南京晨嘯紡織品有限公司
胡凌 中國古代史 碩士 衢州學院(籌)
賴萍 中國古代史 碩士 翔程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
陸青松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王萍 中國古代史 碩士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向明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江蘇科技大學
張建松 中國古代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趙玉敏 中國古代史 碩士 升學:中國人民大學
丁以德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7.07
胡清寧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8.06
陳國慶 中近史 博士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延期到0805
崔巍 中近史 博士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崔軍偉 中近史 博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丁兆東 中近史 博士 延期到0708
葛玉紅 中近史 博士 南京郵電大學
靳道亮 中近史 博士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
荊世傑 中近史 博士 南京林業大學
李慶華 中近史 博士 山東建築大學
劉大禹 中近史 博士 湖南科技大學
劉豐祥 中近史 博士 曲阜師范大學
劉文俊 中近史 博士 廣西師范大學
毛升 中近史 博士 退學
毛文君 中近史 博士 國防科技大學
王雲 中近史 博士 南京特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王永華 中近史 博士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徐靜玉 中近史 博士 南通大學
徐樹英 中近史 博士 山東輕工業學院
翟洪峰 中近史 博士 南京師范大學 延期到0805
崔明海 中近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戴黛 中近史 碩士 南京中醫葯大學
管華敏 中近史 碩士 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賈猛 中近史 碩士 合肥市社科聯
蔣寶麟 中近史 碩士 升學:香港中文大學
李恆俊 中近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李琳琳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盧旭東 中近史 碩士 安徽省公務員
呂敏 中近史 碩士 寧波市北侖區委黨校
邱偉 中近史 碩士 常州市新北區委研究室
屈勝飛 中近史 碩士 浙江師范大學
沈丹 中近史 碩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蘇隨萌 中近史 碩士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東山支行
陶仁人 中近史 碩士 中國葯科大學
王東進 中近史 碩士 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王曉艷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科技大學
魏兵兵 中近史 碩士 出國:新加坡
吳愛惠 中近史 碩士 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黨史辦
伍榮蓉 中近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謝美霞 中近史 碩士 上海市浦東新區地方稅務局
顏公平 中近史 碩士 上海市南匯區人事局
楊榮慶 中近史 碩士 南京財經大學
葉敏磊 中近史 碩士 出國:普林斯頓大學
易振龍 中近史 碩士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殷昭魯 中近史 碩士 魯東大學
袁桂海 中近史 碩士 山東省臨沂市人事局
智傑 中近史 碩士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周穎 中近史 碩士 廣州市第五中學
陳黎陽 世界史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延期到07.2
劉光華 世界史 博士 延期到0807
宋飛 世界史 博士 延期到07.12
蔡蕾 世界史 博士 河南師范大學
蔡玉輝 世界史 博士 安徽師范大學
馮定雄 世界史 博士 浙江海洋學院
何念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胡小進 世界史 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
魏秀春 世界史 博士 臨沂師范學院
魏子任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謝濟光 世界史 博士 桂林工學院
徐靜靜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薛向君 世界史 博士 江蘇警官學院
臧小華 世界史 博士 四川大學
張經建 世界史 博士 江蘇卓亞律師事務所
張淑清 世界史 博士 魯東大學
祝良 世界史 博士 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蔡穎 世界史 碩士 金陵科技學院
鐔嫻嫻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崔蕊滿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谷景英 世界史 碩士 新疆大學
管洪亮 世界史 碩士 出國:美國
韓紅華 世界史 碩士 南京市梅園中學
孔濤 世界史 碩士 山東省濟寧市人事局
李培 世界史 碩士 淄博市民政局
李琴 世界史 碩士 上海CBS翻譯
李遠本 世界史 碩士 南京大學
劉慧英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劉婷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駱新強 世界史 碩士 山東省濟寧市人事局
宋大振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宋濤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孫曉翔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奚慶慶 世界史 碩士 淮陰工學院
熊禮芬 世界史 碩士 上海廊下集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閆萌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楊玲 世界史 碩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職讀南大博士
張玲玲 世界史 碩士 因出國,延期到07.12
張雁翔 世界史 碩士 國家公務員
趙文媛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鄭陽 世界史 碩士 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周真真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朱明 世界史 碩士 本校升學
註: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指還沒有就業,最起碼畢業的時候還沒有找到工作!
全國名校的實力很強的專業的研究生的就業狀況一目瞭然,讀研投入產出比太不合算了!全國有歷史系專業研究生招生權的高校還有很多,南京大學的就業尚且如此,別的高校的就可想而知了。據我所知,某一高校的研究生只好去應聘中學教師,但是還經常競爭不過本科師范生,因為講課不行,待遇要求還高!!!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卻是很快,但是離現實社會對於人才的需要未免差距太大了。南京大學好的學科全是基礎學科,比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中文歷史哲學等等,而這些專業的就業無疑都具有很大的壓力。南京大學還比較好,失業得到還沒有聽說,中國的人才還沒有躲到那種程度,教育的失衡也還沒有那麼嚴重,最起碼在這個層次上的高校還不用太悲觀,別的高校我就不敢妄加猜測了!
3、合肥市人民政府領導分工
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市政府負責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
合政秘〔2019〕4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凌雲同志
領導市政府全面工作。負責自然資源和規劃、審計等方面工作,協助主任負責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建設管理工作。
分管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計局。
羅雲峰同志
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負責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財政、稅務、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統計、醫療保障、機關事務管理、金融、數據資源、政務服務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和保險、電力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審計工作。
分管發展改革委(糧食局)、財政局、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局、統計局、醫療保障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政府金融辦)、數據資源局、政務服務管理局、公管局。
協管審計局。
聯系互聯網信息辦、稅務局、國家統計局合肥調查隊、民主黨派、仲裁委、中院、檢察院、軍隊、武警、消防救援支隊。
趙兵讓同志
負責司法行政、體育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扶貧工作;承辦市長安排的其它專項工作。
分管司法局、體育局。
協管扶貧辦。
吳春梅同志
負責教育、文化、旅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地震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局、文化和旅遊局(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地震局、婦兒工委、合肥學院、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專。
聯系民族宗教事務局、廣播電視台、團市委、婦聯、文聯、社科聯、紅十字會。
王文松同志
負責工業和信息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投資促進和電信、煙草專賣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重大項目推進工作。
分管經信局、人社局、政府國資委、投資促進局。
聯系總工會。
王民生同志
負責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扶貧、環巢湖綜合治理、引江濟淮日常工作等方面工作。
分管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水務局、扶貧辦、巢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環湖辦)。
聯系省巢湖管理局、氣象局。
寧波同志
負責公安、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城市管理、文明創建、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林業園林、人防、民防、信訪、重點工程建設和郵政、民航、鐵路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自然資源和規劃、應急管理工作。
分管公安局、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林園局、人防辦(民防局)、政府信訪局、重點局、土地儲備中心、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協管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聯系國家安全局、郵政管理局。
彭慶恩同志
負責民政、退役軍人事務、外事等方面工作;承辦市長安排的其它專項工作。
分管民政局、退役軍人局、政府外辦(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殘聯。
聯系政府台辦、政府僑辦、台聯、僑聯。
朱策同志
負責科技、商務、市場監督管理、供銷和石油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發展改革、金融、保險等工作。
分管科技局(外國專家局)、商務局(口岸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供銷社。
協管發展改革委(糧食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政府金融辦)。
聯系工商聯、科協、廬州海關(籌)。
羅平同志
在市長領導下,負責處理市政府日常工作,負責政務公開、政府督查等方面工作。
領導政府辦公室,分管政府政研室、保密局、檔案局、駐外辦事機構(市政府駐北京聯絡處、駐上海聯絡處)。
4、安徽師范大學怎麼樣?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省一所實力不錯的師范類高校,是一所公辦本科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也是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憑借著不錯的師資水平、專業實力,安徽師范大學成為了不少考生想要考上了一所師范大學。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安徽師范大學的一些基本信息。
安徽師范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28年的國立安徽大學,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1所綜合性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安徽師范大學積累了自身的實力,成為了安徽省內一所備受考生和家長認可的師范類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省的一所公辦本科高校,被評選為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也是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師范大學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師范生,不少師范生成為了各地區中小學校的教師。
安徽師范大學開設有88個本科專業,擁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分別是生物學、歷史學、教育學、音樂學、化學、英語、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另外安徽師范大學還擁有14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音樂學、化學、物理學等。
安徽師范大學的整體學科實力很不錯,擁有多個省級重點學科,包括漢語言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學原理、中國現當代文學、應用數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地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態學、音樂學等,安徽師范大學擁有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以及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另外還多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本碩博於一體的教學體系。
安徽師范大學的師資水平也很不錯,擁有多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比如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分析化學教學團隊,另外安徽師范大學還擁有13個省級教學團隊,在安徽師范大學的老師當中,有多位老師被評選為省級教學名師,以及省級教壇新秀。
發展至今,安徽師范大學取得了很不錯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擁有多個科研平台,在安徽師范大學有多個省、部重點科研機構,有多個省級和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安徽師范大學也積極同國內外多所高校開展學術交流和辦學合作,給學子們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綜合各個方面來分析,安徽師范大學是一所綜合實力很不錯的師范類高校,感興趣的考生可以選擇報考。
5、合肥歷史文化簡介
陳懷荃
安徽的省會合肥,是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又是在新中國誕生後興盛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
合肥位於安徽省中部。這里,北倚江淮分水嶺,南臨巢湖,西望大別山區,東出滁(塗)水河谷,正處在江淮之間的中心地位上。在它周圍,大部分是崗沖起伏、壠畈相間的丘陵地帶。總的地勢是西北偏高而微向東南傾斜,在東南一角有較開闊的平地與巢湖北岸的沖積平原相連。地面標高,一般都在十二到四十五米之間,突出在西郊的大蜀山,海拔二百八十四米,是最高點。施水,今名南肥河,發源在今肥西縣長崗店與長豐縣土山之間的溝沖里,順分水嶺東側南流,在將軍嶺附近,與西側的肥水(東肥河)上源比較接近,形成分水嶺的一段比較狹窄的蜂腰地帶。在歷史上,很早以來就利用這樣的地形,在合肥與壽春之間開辟出水陸相輔、比較近便的通道。南肥河由這一帶向東南流貫市區,再南到施口入於巢湖。全長約七十公里。這一河流,既為市區的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一部分水源,下游又有航運之利,古往今來,都與這個城市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大約在戰國末年,公元前三世紀四十年代左右,壽春已經發展成為淮上的通都大邑,江淮交通又有新的發展,於是在沿肥、施二水通道的南端,就相應地又有一個新的城市興起。這就是合肥。因此,《史記·貨殖列傳》指出「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接著就說:「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於越雜俗。」由戰國末年開始,到西漢前期,合肥與壽春南北相輔,在北連中夏、南通閩越的經濟交流中,南來的土特產品通過江湖之間的水運,抵達施水骯運的終點,然後與北來會集在淮上而出於肥水的中夏各類物資相交換。所謂「受南北潮」,是指南來北往的水運。而由施口上合於肥口,合肥城市正是這一段運道的起點。合肥之名,當是由此而起。在合肥附近,又有逡遒(肥東梁園南)、成德(壽縣瓦埠鎮附近)、橐皋(巢湖市柘皋鎮)等縣邑。這些城邑的興起,又進一步促進了中夏與東南各地經濟交流的發展。在這種經濟交流日益繁盛的發展形勢下,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之間,就成了中夏與東南各族人民相互融合的中心。在這一帶,就出現了與東南各族人民「雜俗」的現象。
在三國鼎立、南北分裂的局勢中,江淮之間成為魏、吳對峙的戰場,多數城邑淪為廢墟。當時,割據江東的孫吳,以建鄴(南京)為都城,在巢湖入江的濡須水口(約在今無為江壩附近)建立強固塢堡,以為江防的要塞。曹操經營淮南,在佔有壽春及其附近的沿淮地之後,公元200年以劉馥為揚州刺史,單馬造合肥空城(約在今水西門外肥河西北一公里許),以為淮南的前衛陣地。於是魏、吳雙方的步卒和舟師,都出入於巢湖、東關(今無為、含山兩縣間裕溪水的隘口),展開水攻陸戰。曹操曾多次由合肥南下,直逼濡須口等沿江各地,孫權也經常親領大軍由濡須北上,圍攻合肥。公元215年,當曹操以大軍親征關中的時候,屯守合肥城的只有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領帶領的七千人,而孫權卻乘機率領十萬之眾前來圍攻。在此兵力懸殊的緊迫情況下,張遼挑選「敢從之士」八百人出城應戰,身先士卒,直沖到孫權麾下,大戰於逍遙津北。孫權倉皇躍馬過橋,逃到橋南,才倖免於難,接著就解圍而去。這是魏軍守衛合肥一次有名的戰役。
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在魏軍的堅守之下,吳軍多次來攻,雖未取得重大的勝利,但是它的舟師「據水為勢」,可以直抵城下,往往對城防造成較大的威脅。壽春的援軍,因路程較遠,有時也不能及時趕到。公元233年,魏都督揚州諸軍事滿寵,便在城西約十五公里處的雞鳴山東麓,建一新城。這座城就是有名的合肥新城。這個新城的遺址,至今還有一些遺跡可見。這里,既有險可依,又距肥水可行舟處較遠,由壽春來援,也較近便,吳軍來攻就更感困難了。
魏明帝曹睿說:「先帝(曹操)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這種「必爭」的地理形勢,正如後世的論者所說,合肥是「淮右噤喉楊沂中簡介,江南唇齒」,在南北戰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
魏晉之際,由合肥東出塗水直逼建鄴的通路,也有所發展。公元250年,吳在堂邑(江蘇六合)堵塞塗水,圍築塗塘,以淹北道,指的就是這一通道。當時,王凌在壽春,正想乘機起兵,便請求出兵伐吳。司馬懿知道他有異謀,沒有允許。只有塗水上游修建了滁陽城(約在肥東梁國鎮東北二十公里處),加強守備。到公元280年平吳時,琅邪王司馬出塗中,就是由這一路進軍的。
東晉南北朝時,合肥是建康西面的門戶。公元321年,晉元帝以尚書戴淵為鎮西將軍鎮守合肥,就是北防侵及淮上的石勒,西備荊州的軍閥勢力王敦。公元506年,北魏軍攻佔了合肥城,梁豫州刺史韋睿堰肥水浸灌城垣,戰勝了北魏軍。從此,這座古城因地勢過於低窪而逐漸趨於荒廢。
隋初,在合肥設置廬州,以韓擒虎為廬州總管,立鎮置戍,作伐陳的准備。公元589年進軍伐陳時,韓擒虎一路,由合肥出橫江(和縣東南大江渡口),渡至採石,就是首先攻入建康的主力之一。
唐宋以來,沿用廬州的建制不改。唐初,在故城東約四公里的肥河南岸一片高地上,開始營建新城,稱為「金斗城」,沿城北的一段肥河也稱為「金斗河」。經唐宋兩代五百多年的發展,到南宋時期,城北沿河兩岸,成為商棧和手工業作坊比較集中的市場,市面比城內繁榮,形成了「鎮大城小」的現象。同時,金人渡准南侵,廬州首當其沖,多次為金軍所騷擾。1169年,南宋朝廷下令促修廬州城,知廬州郭振在朝廷詔令的督促下,就較大規模地擴建這座州城,把城垣擴大到河北,使金斗河水和兩岸的市場都包括在城內。在河水出入城垣之處,後來又修建有東西兩個水關。這座城垣,稱為「斗梁城」。元明兩代,又不斷加以增修和加固,1511年,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 *** 戰淮北,廬州震動,當地官府惟恐農民軍前來攻城,便急忙加固城防,將東西水關封閉,使河水改從城外北濠流過。這就形成了現代合肥舊城的規模。
宋金戰爭中,廬州為淮西要地,南宋愛國軍民常在這一城下打擊渡淮南侵的金偽軍。例如1131年,廬州知州王亨領導城中軍民大破偽齊軍。1134年,岳飛部將牛皋增援廬州,在城下追擊金兵。1141年,楊沂中,劉、王德諸路軍會集於柘皋,大破金兀術的鐵騎十萬之眾,取得有名的柘皋大捷,乘勝收復廬州。到南宋末的1238年,蒙古大將察罕,帥兵號稱八十萬圍攻廬州。南宋守將杜杲率領城中軍民堅守,火燒攻城的高壩,又在城中築高塔架炮轟擊敵、軍,再乘勝出擊,敵軍敗去。這些戰役,閃耀著這座歷史名城的光輝。
元代統一全國後,在合肥設置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明初,升廬州為廬州府,直轄於南京,清代仍為廬州府,分屬於安徽省,領合肥、廬江、舒城、無為州和巢縣,共四縣一州。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州的建制,保留合肥縣。全縣面積六千多平方公里,為全省第一大縣。
古代廬州城號稱險固,向有「天生重慶,鐵打廬州」的說法。但是,卻經不起農民軍鐵掌的打擊。例如1642年張獻忠智取廬州,就是一次比較有名的攻城戰役。張獻忠領導的農民 *** 戰在淮西,在進攻廬州之前,先有化裝成商販的士兵布滿全城,又在中途截獲趕赴城中的學使徐之坦,用學使的轎服儀仗進入城門,然後舉炮為號,內外夾擊,這座「鐵廬州」就輕易地被粉碎了。
在太平天國革命戰爭中,當太平軍奠都天京、攻克安慶之後,廬州城就成了臨時的省會,為江北地區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太平軍多次攻奪此城,給清軍以沉重的打擊。1854年,太平軍將領胡以晃、曾天養第一次攻克廬州城。清巡撫江忠源,兵敗投水死。布政使劉裕珍和其他官員數十人被擊斃。廬州知府胡元煒被迫投降。1858年,英王陳玉成再次攻克廬州,在城南四十公里處的三河鎮全殲清兵六千多人,擊斃巡撫李續賓和湘軍頭目曾國藩之弟曾國華等文武官員四百餘人。第二年,又大破清兵於城西官亭,俘前布政使李孟群等人。英王陳玉成鎮守廬州數年,威震一時,在城內有英王府(約在今省博物館內)。1862年安慶淪陷之後,陳在北撤中為叛徒出賣楊沂中簡介,壯烈犧牲。
辛亥革命以後,合肥一帶的地方封建勢力依然根深蒂固,對外的水陸交通仍舊依靠古老的南肥河和驛站官道。到三十年代初,才有勉強可以通行汽車的公路通往安慶等地。1934年,淮南鐵路修通,但也無法改變這里的閉塞、經濟發展遲緩的落後面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5月合肥淪陷。長達七年之久的軍事佔領,更使這座古城遭受嚴重的破壞。抗日戰爭結束後,盡管合肥成為一個臨時省會,但城市建設卻毫無起色。在建國前夕,合肥全城只有五點三平方公里,而實際建成區還不到兩平方公里。在城內,一條陳舊不堪的前大街和半截子後大街,算是 *** 機關和商店的集中區。東門外沿河有一個破爛的碼頭。火車站只有幾間平房,每天的客運量不過三四百人次。到處斷垣殘壁,垃圾成堆,污水遍地。「淮南重鎮為金斗,白屋蕭條誰為哀!」這樣的衰敗現象,正是當時腐敗混亂政局的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正式建立了合肥市,將原合肥縣分為肥東、肥西兩縣。到1964年又分壽縣、定遠和肥東、肥西各一部分新設長豐縣。現在,長豐、肥東、肥西三縣都是合肥的市轄縣。
建國初朗,合肥市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2年,正式確立為安徽省的省會。
安徽省自1662年開始分省以來,直到建國前夕,在長達二百八十多年間,始終沒有形成一個堪稱為首府的中心城市。建國以後,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中,合肥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城市。這才真正發揮地居全省中心的地理優勢,使安徽省有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省會。
現在的合肥市,全市面積已經擴展到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總數到1982年達八十一萬多人,已經初具一個大城市的規模。新的城市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全市道路總長二百六十多公里。道旁植樹近四百萬株。新建各式樓房八百多萬平方米。今天的合肥,到處高樓聳立,道路寬闊,綠樹成蔭,顯示出一派興旺發達的城市新貌。城市的水源,除了直接引用巢湖水之外,還在南肥河上游建有董鋪水庫,庫容兩億四千多萬立方米。在兩肥河之間的將軍嶺建有渡漕,開通淠史杭灌溉工程的滁河乾渠,航船可以深入到皖西山區。南肥河下游的航道也經過全面整治,全年通航無阻。現在的南肥河,遠非歷史上的施水舊貌可比了。
現在的合肥市,工交生產事業的發展,已經具有比較雄厚的基礎。工業生產,在建國後的三十多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在已有冶金、機械、電子、化工、輕紡、儀表、建材、食品等門類的企業六百五十多個,職工十六萬多人,年產值近二十億元。所生產的四百多個大類產品,除供應國內的需求之外,還遠銷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合肥的交通運輸事業更有飛速的發展,現在,民航、鐵道和遍布全省的公路網,使合肥成為全省的交通中心。每周有多次班機和直達快車通往京、滬、穗等主要城市。公路的直達班車也每天開住南京、武漢、信陽等地。新建的駱崗機場是國內的大型機場之一。淮南鐵路正在修建復線。即將興建的浦(口)信(陽)鐵路和合肥�安慶�九江鐵路,已列為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這兩條鐵路建成以後,華東地區又將增加一個新的鐵路樞紐。
現在的合肥市,有全國著名和省重點高等院校十餘所,佔全省高等學校的半數以上。中專、技校和普通中學共有一百多所,小學二百多所,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科研機構有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院和其它專業研究機構。各研究機構除專研本專業的研究課題之外,還協同省科協和省社聯開展各種學術活動。近年來,全國性的和省內的各科學術活動,還有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活動,都相當活躍。安徽省博物館是國內有名的博物館之一。
逍遙津公園在市中心區的東北側,因三國時張遼的戰地而有名。在這個公園的南面有明教寺,又名教弩台,傳說為曹操教強弩以御吳舟師處。包河公園在市中心區東南,原為舊城的南護城河,中有包公祠,都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有名。此外,西郊的大蜀山建有革命烈士陵園,巢湖也正在准備開辟成為游覽區。
6、聯考不過怎麼辦
告訴大家一次失敗不代表你永遠就敗了,還是藉助這段時間,靜下來考慮下這半年的打算吧。
沒過線原因和聯考沒過線的選擇。
美術聯考是一個最基礎的美術專業考試,考試相對簡單,一般過線率在9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由於很多考生是「半路出家」,只學過三四個月繪畫的考生也不在少數,於是就有部分此類考生聯考都不合格,即美術聯考都沒有通過;也有一部分考生是因為發揮失常,或者是試卷出現一些意外而導致美術統考沒有過線。那麼,對於這部分考生,沒能通過,該怎麼辦?
一、選擇以下部分院校的動畫專業、美術史論、設計史論、攝影、學前教育、照明藝術等專業不需統考合格。
九大美院: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美術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藝術設計學】、魯迅美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學)、天津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美術史論)、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只招廣東理科生;美術史(文科類),只招廣東考生;藝術管理與策劃(文科類),只招廣東考生】、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美術學(藝術策劃與管理)、美術學(藝術與文化遺產)、藝術設計學(會展策劃與管理)、藝術設計學(設計史論)】、湖北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美術學(史論)、美術學(藝術管理)】。
重點藝術院校:
一、藝術類(史論類、攝影、數字媒體藝術、文管類等)
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
2、中國美術學院:美術與設計理論類
3、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
4、西安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美術學、藝術設計學
5、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文化傳播與管理)
6、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藝術史論、藝術設計學
7、湖北美術學院:美術學(史論)、藝術教育、藝術設計學、美術學(藝術管理)
8、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史論)、美術學(史論)
9、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文化產業管理
10、山東藝術學院:藝術類不需要統考合格的專業有美術學、攝影、藝術設計學、工藝美術、藝術史論、動畫、繪畫(堅定與修復)、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化妝美容設計)
11、雲南藝術學院:文化產業管理
12、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美術學(美術理論與批評)、藝術史論、文化產業管理、藝術教育、風景園林
13、四川音樂學院:攝影
14、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攝影
15、中國傳媒大學:影視攝制與製作
16、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攝影與製作、文化產業管理、攝影
17、浙江傳媒學院:攝影、數字媒體藝術
18、南京師范大學:攝影、服裝與服飾設計
19、中國人民大學:美術學(藝術管理與策劃),詳見《中國人民大學2015年自主選拔錄取招生簡章》
20、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媒體藝術
21、四川大學:美術學,考試科目為1、賞析作文(筆試2小時),2、中外美術史常識(筆試2小時)。
22、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美術學(文物鑒賞與修復)、美術學(文化遺產研究)、藝術史論五個專業校考為筆試(相關專業文章一篇)
二、普通文理類(即非藝術類)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學(建築藝術設計)、風景園林(景觀藝術設計)專業在湖北省招收普通類理科生,考生不需參加專業考試,根據考生所屬省份的普通理科類本科分數線,按文化成績擇優錄取,具體錄取批次以各省招生專業目錄為准。
廣西藝術學院:廣告學(廣告策劃,招收普通本科第二批次文科類考生(我院按照藝術類培養),按各省普通本科第二批次文科類高考成績擇優錄取)
雲南藝術學院:建築學(建築設計),在湖北省2014年理科招生1人、文科招生2人,文化成績達到最低控制線後,按文化總分成績排名擇優錄取,文理相同,且無級差。
江蘇考生美術聯考沒過,還可以參加一些院校動畫的校考,例如合肥學院動畫、巢湖學院動畫、長江師范學院數字媒體藝術,黃淮學院動畫,淮南師范學院動畫、攝影、藝術與科技,西安工程大學動畫、攝影,長沙學院動畫,湖北經濟學院動畫,南陽理工學院動畫,江西服裝學院數字媒體藝術,贛南師范學院動畫,四川大學動畫,河南城建學院動畫。具體的請根據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15年江蘇省藝術單招校考時間安排表》(有若干份),裡面有詳細說明是否需要聯考合格。
大部分院校的攝影專業(非美術類)都不需要聯考合格,因為該專業是省聯考不涉及的專業,專業考試的時候需要考查攝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但是攝影專業是可以速成的,一些培訓機構有專門開設攝影的培訓班,可能在一兩個月就能速成。
附件1:教育部確定的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名單(31所)
☆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天津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沈陽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雲南藝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
☆西安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吉林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
附件2:教育部批準的參照31所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招生高校名單(13所)
☆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東華大學
☆江南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北京印刷學院(僅限藝術設計本科專業) ☆蘇州大學(僅限藝術設計本科專業)
☆浙江理工大學(僅限藝術設計本科專業) 內蒙古大學(僅限音樂表演、表演、音樂學等3個本科專業)
浙江傳媒學院(僅限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攝影、錄音藝術等4個本科專業)
說明:
1、院校名稱前有☆為有招收美術生的院校。其中沈陽音樂學院校本部雖然沒有招收美術生,但是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有招收美術生,同樣享受教育部賦予的權利;北京印刷學院、蘇州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三所院校只有藝術設計本科專業享受教育部賦予的權利,其他美術專業不享受;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是獨立學院(即三本院校)。
2、考生如果在普通高考中文化課沒有達到考生所在省份的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仍然可以報考以上院校的本科專業,但是分數要達到這些院校自行劃定的文化分數線,同時考生需通過以上學校的專業加試。所以,這些學校每年的報考率都如此之高,除了學校熱門外,文化分數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的文化分數和省控線有關系,如北京印刷學院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要求考生文化分數達到所在省份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線。當然,這些院校每年報考的人數人山人海,據統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0年的報考和錄取的比例接近1000:1.55,中央美術學院為1000:50,中國美術學院為 1000:33。
3、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以考生所在省份招生辦或者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當年的藝術類招生政策,以及以上各校當年的藝術類招生簡章為准。如還有疑問,可致電各省招生辦或者省招生考試院以及以上院校招生辦。
附件3:藝術特長生和藝考生五點區別
「藝考生」和「藝術特長生」在稱謂上看似很接近,其實差別非常大。兩者的相通之處在於——都是具備藝術素養的考生報考的。但在報考時間、招生院校、錄取規則、入學後所學專業等各方面都很不相同。
「藝術特長生」無需參加美術聯考和美術校考
我們通常所說的「藝考生」報考的是高等藝術院校或普通高校的藝術類專業,可以說,他們是相對於文科、理科的第三類高考考生類型,先參加美術聯考或單招考試等藝術專業考試並取得藝術專業考試合格證後,再參加高考,按藝術類院校的錄取標准錄取,執行單獨的錄取分數線。報考高等藝術院校的藝術類專業考生,仍然可報考普通高校的「藝術特長生」,並按院校要求參加藝術特長生測試。
而「藝術特長生」則是部分普通高校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推進學校素質教育而設定的,每年都按教育部政策規定和有關條件錄取一些高考成績達到一定要求、又有藝術專長的考生。一般而言,通過招生院校藝術水準測試,符合學校藝術特長生招生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適當的降分錄取優惠。「藝術特長生」 只需參加普通高考,無需參加美術高考。
降分幅度:藝考生>藝術特長生
在降分幅度方面,「藝考生」的降分幅度大於「藝術特長生」。
根據教育部下發的相關文件,對「藝考生」的錄取,各省將單獨為「藝考生」劃定文化分數線,按規定,各省級招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不應低於本省(區、市)確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0%。
而對「藝術特長生」錄取來說,對藝術特長測試合格、經報考學校確認的考生,有關省級招辦可在學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但不低於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向學校提供檔案,由學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或者至少在普通本一線至少。換言之,「藝術特長生」參加高考,可以享受加20分的優惠政策。也就是說,「藝術特長生」歸屬於普通文理科類,只是擁有特長,高考錄取分數相對降低,但仍需達到所在文理科類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所以,參加「藝考生」比「藝術特長生」更有機會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高等學府深造。
招生計劃:目前僅60所左右高校招「藝術特長生」
隨著近幾年的大幅擴招,招收「藝考生」的高校目前有上千所,不僅是各大美術學院,幾乎所有的本專科院校都招收藝考生,「藝考」也因為隊伍的不斷擴大成了一種社會現實。
而招收「藝術特長生」的高校並不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招收「藝術特長生」的高校有60所左右。
按照規定,招生學校招收「藝術特長生」的人數控制在國家核定的本校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而「藝考生」的招生計劃有多少就要根據各高校類別和每年招生情況來確定,如果是獨立的藝術院校,其招生計劃可能是100%,而普通本科高校的藝術計劃,要看藝術專業確定的招生人數。
入學後:「藝術特長生」讀的不是藝術專業
「藝考生」進入大學後學習的將是自己所報考的藝術專業,志願填報是按藝術生類別單獨進行的。
而「藝術特長生」入校後就讀的大多是文、理、工、醫等普通類專業,其志願將按普通類考生填報,測試合格的「藝術特長生」在志願填報時必須將指定高校填寫在第一批本科A志願位置。「藝術特長生」選報的是非藝術類專業,被錄取後與同專業學生接受相同的專業教育,但作為「藝術特長生」被錄取的考生,將參加學校藝術團訓練和演出,利用特長為學校藝術社團服務,業余時間進行訓練。
要說明的是,「藝考生」和「藝術特長生」這兩者之間可以兼顧,「藝考生」如果文化課很出色,也可以向招收「藝術特長生」的高校提出申請;同樣,「藝術特長生」也可以提前報名參加招生部門和高校組織的藝術專業考試,以「藝考生」的身份報名。
但要注意的是,藝術類專業統考合格的「藝考生」,在提前批次填報高校藝術類專業,在錄取時藝術類專業作為提前批錄取,一旦其被錄取就不可能再被其他院校作為「藝術特長生」錄取了。「藝考生」被錄取後,就讀的也是藝術類專業,不得轉至非藝術類專業。
特長測試:「藝術特長生」必須參加
「藝術特長生」的特長測試分為省統考和院校校考兩大類。對於組織「藝術特長生」統一測試的省(區、市),招生試點高校可以直接使用省統考的成績,也可以在省統考合格的基礎上再進行測試,對於沒有組織省統考的地省(區、市),招生試點高校要自行或聯合組織藝術特長測試。
考生在藝術特長測試合格後要和學校簽訂協議,一般選擇簽訂協議的高校做為填報志願時的第一志願學校,在高考錄取過程中考生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藝術特長生」的文化考試即為參加其戶口所在地省級招辦統一組織的高考報名和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
聯考未過容易出現的幾種觀念誤區
觀念誤區1.聯考未過,剩下能考的學校都不好?
這種觀念在很多家長和學生腦海中都存在,其實不然,據業內專家分析之所以有這種觀念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A、大家覺得既然那麼多一類大學都必須要通過聯考才行,那麼剩下的聯考沒過仍然可以報考的學校是否不是重點大學?
B、沒有正確理解聯考和校考的意義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下,為什麼要設置聯考?聯考過線與沒過線又意味著什麼?
大家試想全國有那麼多所大學,現如今百分之八九十的大學都有藝術系(包括北大和清華),這些學校又分別屬於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如果每個學校都要單獨舉行一次考試,那麼考生不是要疲於奔命,天天趕考?所以為了方便考生和學校的錄取各省設置了一次聯合考試,俗稱「聯考」 。近幾年聯考本科合格線基本都保持在188--191分之間 (總分300分)而通過了聯考的學生意味著已經過了藝術類二本和三本的合格線,比如像江漢大學、湖北經濟學院、武漢工程大學等這些二本學校都直接參照聯考成績來錄取學生,不用再單獨組織考試。同時也意味著(校考)一本院校需要加試的學校都可以考。沒有通過聯考本科合格線的學生就意味著二本和三本基本不會錄你,後面很多一類大學都不能報考。通俗易懂的理解「聯考」其實就是一場「海選」 。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即使聯考沒過,仍然有少數外省的大學可以報考。並且這些學校還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類大學,通常這些學校屬於獨立自主招生院校不用參照聯考成績。聯考沒過也不要緊,只要通過這些院校的校考單招考試再加上文化都達標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錄取。
觀念誤區2.聯考都未過,校考基本都是藝術一本院校,那不就更沒希望了
二、聯考沒過線,對於校考路子已經很窄了。回去下工夫或許你能考一所不錯的大專或者三本,應該是不難。
以下文章是給那些還有藝術夢想的同學建議的,何不調整心態,重新來過。
三、何不選擇復讀?現在回去學文化課,把曾經擔心的文化課部分給打牢實了,到7月份了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專先不說你想考大學的目的,既然選擇了,何必輕易放棄呢?可以藉助這段時間找找為啥沒能過聯考線的原因。
7、學生會幹部培訓總結
關於巢湖學院學生會幹部培訓情況總結報告作者:李丹愷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737 更新時間:2008-12-9 文章錄入:xsh 【字體:大 中 小】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團員青年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各級團幹部的思想素質和工作水平,提高學生幹部自身理論水平,增強學生幹部的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學生會幹部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加強學生幹部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建設,全面提高學生幹部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幹部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青年後備人才,提升我院團建工作水平。11月29日上午,由巢湖學院團委、學生會組織的我院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生幹部菁英學校」培訓班正式開班。本次培訓班共有來自院、系學生會的100多名學生幹部參加學習,開班儀式後,院團委書記何照澤為全體學員作了題為《如何當好一名優秀學生幹部》的專題講座。他結合生動的事例著重向同學們闡述了學生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並特別強調,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要兼備正直、誠實與自信的優良素養,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在保證良好學習成績的同時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講座深入淺出,富有哲理,使與會同學深受教育和啟迪。根據安排,本次培訓為期一個月,將通過專題講座、理論學習、座談討論、工作交流、觀看錄像和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有序開展。圍繞著本次學習培訓,巢湖學院學生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以下培訓內容:1、院學生會全體成員於12月1日下午在團委會議室召開《如何做好學生會幹部》的專題學習座談會議。2、院學生會各個部門於11月30日至12月6日深入開展關於「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學生幹部培訓」工程和提高部員能力的培訓工作,並在利用為期一周的時間,精心安排,具體落實,並各部門以書面形式將總結成果及時上報匯總。3、院學生會全體成員及各系學生會代表於11月30日早在學院東二階梯教室觀看「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學生幹部培訓」工程學習資料片。4、院學生會全體成員於11月30日下午在學院籃球場進行「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學生幹部培訓」素質拓展團隊建設活動。5、組織巢湖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及各系學生會分會主席於12月2日下午在團委會議室進行關於「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學生幹部培訓」課程的專項學習座談會,院團委何照澤書記和團委宮海波老師出席會議,何書記就當前國內外環境的實際情況對同學們做了專題講座和重要講話。6、組織各系學生會分會深入各系內組織本系學生幹部開展關於「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學生幹部培訓」工程的宣傳學習工作,並由院學生會主席團各分管聯系的各位分管主席與院學生會女生部、維權部、治保部及調研部的同學深入各系進行學習宣傳。各系學生會並以書面形式及時匯總上交各系組織學習情況。其中較為突出的有管理系學生會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學習研討與演講比賽相結合,團隊游戲與心得體會相融合;歷史旅遊文化系學生會將黨員與學生幹部互幫互助進行學習交流,並開展相應的主題為「2008我和你—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感受文化,陶冶情操—游覽霸王祠」的素質拓展團隊建設活動;外語系學生會組織學生幹部就「什麼是學生會」、「如何做好學生會幹部」等相關問題深入開展交流學習座談會;計算機系學生會通過組織觀看記錄片,交流會,寫總結感想等方式進行學生幹部的培訓學習;另外如中文系、經法系、物理系、藝術系、化學系、體育系、數學系、教育系等學生會都相應組織開展相關的各種形式的培訓。7、院學生會宣傳部、學習部、文藝部、生活部、衛生部、體育系、外聯部、心理健康部,組織各系學生會分會相應相關部門,展開關於「青馬」工程的座談會活動(生活部與衛生部聯合開展),並院學生會各部門部長將座談會內容以書面總結形式及時匯總整理。 其中心理健康部從大學生自身心理出發進行交流,希望各系能夠多關注同學生活和心理並多開展相應活動,緊密聯系各班心理委員,做好學生幹部的本職工作,讓同學們能夠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調節;學習部就從同學們的學習狀況深入交流,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自覺性,多組織開展相應的有意義的活動,並提出了「大學生佔位現象」這一實際問題,討論相應的策劃活動;生活部和衛生部就目前的「珍愛生命,拒絕使用大功率電器」和「拒絕白色污染,共建文明校園」的活動做了相關宣傳和進一步的活動工作安排;外聯部和宣傳部就針對學校的外聯贊助事宜和宣傳方式進行了統一學習和規范要求。另外如文藝部、體育部等部門也進行了相關的學習交流。從以上的相關培訓事宜中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經驗:1、學生幹部培訓工作覆蓋面要廣。以往的學生幹部培訓主要是針對院系學生會幹部,班級學生幹部的培訓工作往往是由各班主任、輔導員負責。有些班級的學生幹部只能通過日常開展活動摸索和積累經驗,這就給班級學生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便,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會活動的開展。通過擴大學生幹部培訓工作的覆蓋面,把班級幹部也納入到培訓中來,既可以讓班級幹部在培訓中得到提高,也能加強院系學生會和各班級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2、 學生幹部之間的經驗交流必不可少。學生幹部的培訓工作不能僅僅局限於指導教師集中授課,還要充分發揮學生幹部自身的資源,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通過新老學生會幹部之間的經驗交流,可以達到傳幫帶的效果,使新進學生會成員盡快熟悉工作;通過學生會幹部內部的經驗交流,可以使學生會同學彼此熟悉和了解,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3、學生會幹部的培訓需要教師的支持。學生幹部培訓工作不僅僅是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的事,更需要得到廣大教師的支持。4、學生幹部培訓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幹部培訓工作光靠幾次培訓,幾次學習是不夠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一次活動,每一次會議實際上都是一次培訓的機會,把培訓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去,使之常規化,長期化,才能使培訓工作落到實處。5、學生幹部培訓工作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學習最終是用來指導行動,理論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因此對學生幹部的培訓不能止於理論,而是要付諸行動。只有讓學生幹部在活動中運用理論,在活動後總結經驗,才能使理論真正為他們所掌握。通過不斷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個學生幹部我們不僅是在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服務,而這要我們要有明確的定位,更要認真的做事,塌實做人,發揮模範作用,做老師的好助手,做同學的好朋友。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實踐,努力把學習和工作作到最好。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幹部,學習上必須作「勤奮好學、學有所成」的表率;工作中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政治熱情以及「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恆心和毅力。要善待同學,寬大為懷;要嚴以律己,潔身自好;要正確處理好學習、工作、生活與情感之間的沖突與關系。就是「做事要有四個心,即信心,恆心,熱心,責任心」,學生會就是一個為廣大學生服務的平台,因此我們在做任何工作的時候都要本著這四顆心好好的做事,唯有持之以恆的態度才能使你在學生會工作的這段時間內有所收獲。讓我們不斷努力,共同進取,做一名合格而優秀的學生幹部。 巢湖學院學生會主席:李丹愷 2008-12-08
8、心理社團的活動策劃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