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中小學 » 王世民合肥工業大學

王世民合肥工業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42:58

1、關於民族精神的文章

1]雷傑. 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孫秀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了中華民族精神新境界——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升華[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2).
[3]歐陽康. 民族精神的比較與融通——兼論中華民族的精神走向[J]. 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4]汪長柱,晨風. 略論延安精神與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必然聯系[J].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5).
[5]楊富有. 元上都扈從詩的民族精神要素發微[J].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6]曾代偉,郝廷婷. 論壯族的民族精神——以民族法文化為視角的考察[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7]常文昌. 重振民族精神 回歸民族傳統——香港詩人藍海文新古典主義詩歌印象[J]. 蘭州大學學報,1997,(3).
[8]曹開華.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2005.
[9]劉愛華,艾亞瑋. 集體無意識下民族精神的回歸與民眾狂歡——民俗學視野中的《中國紅歌會》[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10]孔養濤. 「世界歷史」坐標系中的民族理念——鄧小平思考民族精神的理路[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11]劉世彬. 代表先進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對發展黔南民族文化的思考[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3,(1).
[12]李道先,侯曙芳. 論弘揚民族精神與創新民族先進文化[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13]頓時春. 弘揚、培育民族精神與黨的先進性建設[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
[14]馬軍. 以民族精神為核心加強醫科大學生入黨後的繼續教育[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6,(5).
[15]張梅花,程辛榮. 全球化視域下大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生成基線及其價值評判[J]. 煤炭高等教育,2008,(6).
[16]寧佐權. 在文言文教學中培育民族精神[J]. 中國德育,2008,(3).
[17]林斌.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淺談高校在當前文化建設中的使命[J]. 新余高專學報,2004,(1).
[18]葉桉,余玉榮,舒海平. 形式與載體的創新:毛澤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大貢獻[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4,(3).
[19]李宏. 高揚愛國主義旗幟 振奮民族精神——寫在江孜抗英100周年[J].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
[20]梁繼峰. 民族精神的培育與中國現代化研究[D].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2006.
[21]張皓. 中國共產黨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的弘揚[J].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0,(6).
[22]王憲昭. 解讀我國少數民族神話中的民族精神[J].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7,(1).
[23]鄭國華,程其練,劉媛媛. 中華體育精神、中華民族精神與北京奧運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6).
[24]龔永輝. 民族精神研究與民族意識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
[25]周德豐. 文化精神鑄民魂——略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民族精神[J]. 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3).
[26]許永鑄. 在繼承中升華民族精神——兼論寧波精神的內涵[J].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2).
[27]杜漢生,劉爽. 憂患意識與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28]羅昆. 談談民族精神研究的一個問題——以民族實體和民族精神為例[J].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4,(9).
[29]王國敏,若華. 馬克思主義內化為民族精神的多維理路[J]. 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0,(6).
[30]李康平. 江西革命老區大學生民族精神狀況分析與對策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31]毛明春. 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J]. 搏擊(體育論壇),2009,(5).
[32]肖丹. 淺析構建大中小學民族精神教育體系的措施[J].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9,(6).
[33]周玉玲,陸建洪. 中國科技發展與民族精神[J]. 宿州學院學報,2007,(1).
[34]康峰,劉濤. 民族精神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的途徑[J]. 時代經貿(下旬刊),2007,(10).
[35]章慶. 論信息科技課程中民族精神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利用[J]. 科學時代(綜合版),2007,(12).
[36]葉桉. 略論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弘揚[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7,(4).
[37]殷盈. 論旅遊業民族精神培育功能的特點[J]. 韶關學院學報,2008,(11).
[38]羅建新. 古蜀神話中的民族精神[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5).
[39]王襄渝,王建超. 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40]丁雪輝,黎萬和. 論民族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41]任祥. 弘揚延安精神 培育中華民族精神[J].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5).
[42]楊建義. 依託地域文化資源,建立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的長效機制[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10).
[43]杜日輝,王世民,張龍. 論「以德治國」方略的實施和民族精神的塑造[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44]趙向群,侯文昌. 孝文帝的漢化政策與拓跋民族精神的喪失[J]. 許昌學院學報,2003,(6).
[45]楊叔子. 甲申三百六十年啟思——兼談保持「兩個務必」與弘揚民族精神[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46]陳逸平,雍際春. 地域文化研究與弘揚民族精神[J].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4,(3).
[47]解麗霞. 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凝聚力[J].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48]朱西周. 民族精神的高度升華——論雷鋒及雷鋒精神[J]. 中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2).
[49]關偉,關捷. 論北洋海軍將士的民族精神[J]. 北方論叢,2002,(2).
[50]朱伯撣. 易經的憂患意識與民族精神[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

2、中科大 跳樓 郭攀

搞什麼 這些文字無法表達憤怒的
高校每年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都有這樣那樣的學生被害
學校只會淡化 只會弱化影響
「學生太多 死些個無所謂」 真恨我當時沒有把這句話錄下來~~~
死亡只是直接的影響 那些沒有被體現出來的間接影響要在多少年後的社會爆發~~~

3、求一篇論文,電磁波在隱形技術中的應用

電磁波隱身技術的發展黃志洵
【摘要】:論述了「對電磁波隱身」這一研究領域的由來和發展,指出它必將對雷達技術引起一場革命。對於作戰用飛行器,本文以美國隱形飛機F—117為例,詳細分析了其隱身原理和設計思想。並指出,對飛行器的有關水平宜用兩個技術指標加以描繪,即「迎頭散射截面平均值」(σa)和「側向散射截面平均值」(σb)。討論了吸波材料的作用和應用方法。指出了近年來理論工作的某些動向;特別討論了導波理論研究對RCS計算(以及降低RCS值)的意義。
【關鍵詞】: 雷達散射截面 雷達吸波材料 隱形飛機 飛行器可發現距離 加襯波導
【分類號】:O441.4
【DOI】:CNKI:SUN:BJGB.0.1996-01-002
【正文快照】:
電磁波隱身技術的發展黃志洵(廣播電視傳輸系)〔摘要〕論述了「對電磁波隱身」這一研究領域的由來和發展,指出它必將對雷達技術引起一場革命。對於作戰用飛行器,本文以美國隱形飛機F—117為例,詳細分析了其隱身原理和設計思想。並指出,對飛行器的有關水平宜用兩個
全文下載: CAJ格式 (推薦) PDF格式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載工具,請取消加速工具後下載
CAJViewer7.0閱讀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平安車險,網購-方便,省錢15%,還有大獎 應屆畢業生撰寫「英文簡歷」& 英語面試技巧下載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條

1 毛倩瑾,周美玲,陸山,戴瑤;導電高聚物吸波材料的研究進展[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2條

1 汪飛艷;溶膠—凝膠法制備Fe/TiO_2復合薄膜及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鄧科;高分子化二茂鐵吸波材料的分子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張勇軍,王龍根,何國瑜;GTEM小室放置被測物後的場分布[J];宇航計測技術;2001年01期
2 黃卡瑪,李穎,劉寧,袁淵,陳星,王可,馬永東;近年來弱電磁場(波)生物效應機理研究的進展[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00年01期
3 孟萃,陳雨生,王建國;瞬態電磁場對多孔洞目標耦合規律的數值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0年06期
4 汪傑,洪偉;彎曲波導廣義散射參數的快速精確計算[J];微波學報;2000年02期
5 劉長軍,黃卡瑪,胡仲霞,趙翔,袁淵,陳星;化學反應對微波非線性響應的實驗研究和數值模擬[J];微波學報;2000年02期
6 鄒澎,周曉萍,高宇;利用三維FDTD法分析非對稱橫電磁波室內場的分布[J];微波學報;2000年03期
7 尹家賢,譚懷英,劉克成;雙極化口徑耦合微帶天線FDTD分析[J];微波學報;2001年01期
8 蔡明娟,李晉文,田立松,何建國;無源微帶電路中集總參數元件的FDTD模擬[J];微波學報;2001年02期
9 沈愛國,宋錚,邢軍;FDTD近場到遠場的時域轉換[J];微波學報;2001年03期
10 許鋒,洪偉;多元Pade逼近結合FDTD法快速獲取柱體寬角度和寬頻帶RCS[J];微波學報;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4條

1 魏立柱;王卓;;基於FDTD的區域電磁場分析[A];第17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李童;;Matlab與電磁場演算法FDTD[A];2006北京地區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3 孟萃;陳雨生;程建平;劉以農;;瞬態電磁場對雙層圓柱腔體耦合效應的三維FDTD數值模擬[A];第十三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徐遠哲;高成;常芸芬;周璧華;;三維瞬態電場測量的寬頻天線設計[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徐利軍;復雜目標等離子體塗層的散射特性演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2 劉立業;GPR天線和目標的電磁特性分析及數據解譯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3 馮玉田;水中目標聲散射特性研究[D];上海大學;2006年
4 馮德山;基於小波多分辨探地雷達正演及偏移處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郭劍;變電站接地系統沖擊特性的全時分析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6 趙永久;吸收邊界條件的研究及其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7 張曉娟;基於矢量偏微分運算元理論的電磁場本徵問題研究及應用[D];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2000年
8 聶小春;電磁散射混合方法及相關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9 詹毅;復雜有耗色散地層中的FDTD方法以及在沖擊探地雷達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10 龔杏;微波斷層成象重建演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譚曉明;基於時域有限差分法的裂縫天線分析與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2 劉春華;開放系統在地震荷載作用下邊界輸入技術數值模擬研究[D];重慶交通學院;2004年
3 馬國武;毫米波迴旋超輻射的機理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李慶容;靜電放電抗擾度測試平台輻射場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牛穎;雙負材料的電磁動態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唐瑩;微波加熱CaO-SiO_2體系材料的數值模擬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7 董亮;一種新型近場光學顯微鏡成像數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袁洪;計算電磁學中時域微分方法的數值特性分析與應用[D];南京農業大學;2007年
9 代勇;二維光子晶體的FDTD計算[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彭洋;具有截止圓波導的盒形窗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鄧聯文,江建軍,何華輝;脈沖激光沉積技術在磁性薄膜制備中的應用[J];材料導報;2003年02期
2 景茂祥;沈湘黔;;納米磁性金屬電磁波吸收劑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材料導報;2005年12期
3 劉珍,梁偉,許並社,市野瀨英喜;納米材料制備方法及其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0年03期
4 楊福來;羰基鐵的成鍵、結構、性質、制備及應用[J];撫州師專學報;1996年01期
5 秦友蘭,馮斌,王銀峰;光纖TiO_2薄膜的制備及理化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6 陳國鈞,褚維;高技術磁性薄膜及其產品開發[J];金屬功能材料;1999年06期
7 劉業磊,姚洪偉,陳剛,劉增欣;TiO_2溶膠的制備與穩定性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2005年02期
8 張姝,賴欣,畢劍,高道江;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及其研究進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5期
9 張榕,裔國瑜,任洪梅,閻明;FeSiAl合金磁性薄膜的制備與研究[J];上海海運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10 薛雙喜,王浩,楊輔軍,王君安,曹歆,汪漢斌,高雲,黃忠兵,馮潔,W.Y.Cheung,S.P.Wong,趙子強;Ag對CoPt/Ag納米復合膜的結構與磁性的影響[J];物理學報;2005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2條

1 王學傑;二茂鐵基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王建軍;新型二茂鐵基聚合物的合成、表徵、交聯反應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5條

1 高正娟;顆粒分散體系電磁特性基礎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2 周建萍;高分子化8-羥基喹啉金屬配合物的制備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3 安全長;高分子磁體的表面改性與聚二茂鐵甲醯芳胺基硫脲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4 彭華喬;主鏈含二茂鐵醯胺縮聚物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5 蔣福全;含1,1』-二乙烯基二茂鐵作單體的系列共聚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徵和性能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2條

1 馬成勇;程海峰;唐耿平;謝煒;;紅外/雷達兼容隱身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01期
2 王岩;馮玉傑;劉延坤;武曉威;;隱身技術與隱身材料研究進展[J];化學工程師;2006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條

1 侯進;水滑石、石墨、碳化硅以及鐵氧體復合吸波塗層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5條

1 梁檳星;新型金屬陶瓷微波吸收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7年
2 李偉平;導電聚苯胺的制備及其電磁性能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鍾己未;新型氧化鋅材料的制備、表徵及其應用[D];南昌大學;2006年
4 王鵬;新型納米吸波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
5 曹芙蓉;復雜目標電磁散射特性分析與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吳振根;;「千呼萬喚始出來」——B-2隱形轟炸機揭秘[J];世界知識;1989年03期
2 馬丁;;高技術兵器在海灣[J];世界博覽;1991年10期
3 徐潤君,陳心中;隱形技術的新進展[J];物理;1994年12期
4 時春華;高科技對物理教學的滲透和影響[J];現代物理知識;1994年S1期
5 張永宏 ,張小平;隱形飛機的發展何以舉步艱難[J];知識就是力量;1994年06期
6 張昌治 ,鄧劍華;獨領風騷的F-117A隱身戰斗機[J];知識就是力量;1994年07期
7 ;編後記[J];大自然探索;1995年03期
8 榕葉;美試驗新隱形戰機[J];國外科技動態;1995年08期
9 黃志洵;電磁波隱身技術的發展[J];北京廣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1期
10 黃志洵;對電磁波隱身[J];電子科技導報;1996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3條

1 盧劍奇;趙擁軍;黨同心;;虛擬儀器技術在雷達系統測試中的應用[A];第七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楊凱;徐賁;;光量子效應光電偵察新技術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劉思力;潘偉;毛寧;;光導開關在超寬頻雷達中的應用[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殷世江 孟慶芳 慎言;美軍要打全隱形戰[N];中國國防報;2001年
2 馮長松 徐家鋒 吳俊海;隱形飛機的「剋星」[N];中國國防報;2002年
3 都世民 王志聞 黃學爵;隱形飛機能隱形多久?[N];中國國防報;2002年
4 卜金初 司友福;隱形飛機自招「殺身之禍」[N];中國國防報;2002年
5 馬慶恆 徐永強;隱形與反隱形技術[N];河北日報;2002年
6 李有林 趙之恩;隱形家族新殺手:隱形導彈[N];解放軍報;2003年
7 董洪良 項志明;在看不見的戰線[N];科技日報;2003年
8 ;欲捂中國眼 霸手難遮天[N];科技日報;2004年
9 李聰聰;防空導彈五代登科[N];解放軍報;2005年
10 王輝 耿海軍;信息化戰爭空中作戰新走勢[N];解放軍報;2005年

找工作-英語簡歷及面試技巧
平安車險,方便,更省15%
2010年股市行情推薦

相關期刊
>發明與創新(綜合版)

>飛航導彈

>科學啟蒙

>北京廣播學院學報(自然科...

>少年科學

>國際航空

>現代物理知識

>小學科技

>全球定位系統

>國防

相關機構
>江蘇省淮安市欽工中學

>空軍第五研究所七室

>陸軍指揮學院人武系教研室

>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管理學...

>南京軍區裝備部

>北京廣播學院

>湖南嶽陽市七中

>北京理工大學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人武系教...

>空軍某高射炮兵旅

相關作者
>孟德佔 >黃再祥
>小袁 >謝明
>鞏彩金 >任道南
>馬丁 >徐潤君
>迪平 >李大光
>路慶和 >周發國
>張小平 >毛文戎
>楊宏斌 >白木
>陳正平 >林白
>董洪良 >吳振根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GB601.002.htm

4、明知大學是不是在首爾?

1. 學校介紹
明知大學以愛、真理、奉獻為辦學理念,創建於 1948年,是一所名牌私立大學。她擁有實力雄厚、年輕的師資隊伍以及風景秀麗的校園,能使年輕人實現遠大理想的最好的、值得驕傲的大學。位於首爾(漢城)市內的校區設有個人文社會學科單科學院(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經營學院、法學院)。位於離首爾(漢城)一個小時距離的龍仁校區設有自然科學學科及藝術體育單科學院(自然科學院、工學院、藝術體育學院、建築學院)。

明知大學還設有面向外國留學生的韓國語教育機構,即語言學院。學院每學期均開設不同級別的韓國語教學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任意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為盡快提高韓國語水平,逐步適應留學生活以及活躍在校生活,在進行韓國語教學過程中,定期安排文化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一對一的安排韓國學生給於課外輔導。這一努力已初見成效,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現語言生和本科生數已達70多人,研究生數已達80多人。
長期以來,明知大學的畢業生活躍在韓國各行各業,發揮其重要作用。我們堅信,我們學校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在發展中韓兩國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既有優良傳統又充滿年輕活力的大學——明知大學的大門永遠向有志青年敞開著。我們正期待著各位中國留學生的到來,和韓國學生一起為創造東亞地區繁榮的新時代而共同努力。

2. 招生范圍:本科生

(1).
人文學科(漢城校區)
1) 人文學院:國語國文學、中語中文學、英語英文學、日語日文學、歷史學、文獻情報學、阿拉伯地區學、兒童學、美術史學、哲學學、青少年指導學、文藝創造學。
2) 社會科學學院:行政學、貿易學、經濟學、政治外交學、北韓學、數字化傳媒學。
3) 經營學院:經營學、經營情報學。
4) 法學學院:法學。

(2).
自然學科(龍仁校區)
1) 自然科學學院:數學、物理、化學、食品營養學、生命科學情報學。
2) 工學院:電氣學、電子學、情報學、通信學、化工學、新材料學、環境生命學、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軟體、土木環境學、交通學、機械學、產業系統學。

3) 藝術體育學院:產業設計學(視覺設計、工業設計、影象設計、服簧設計)、服裝設計、體育

、圍棋、音樂學(鋼琴、聲樂、作曲)、文藝創造學(影視編劇、藝術管理)。

4) 建築學院:建築學(五年制)
3.入學介紹
(1) 新生

a. 報名資格:正規普通高中畢業生(畢業不超過三年或應屆畢業生)

b. 所需材料

1) 明知大學入學申請書(校方提供,可在網上下載)[download]
2) 高中畢業證書(或在校證明)及成績單(包括會考成績)
3) 護照復印件
4) 戶口本復印件(全家)
5) 身份證復印件
6) 經濟擔保人(父或母)的在職證明及納稅證明
7) 經濟擔保人(父或母)的一萬美圓存款證明(存款期超過1個月)
8) 兩張免冠照片(與護照相同的)
9) 外國人登錄證復印件(已持有簽證者)
(2) 插班生(二年級或三年級)
a. 報名資格:大專畢業生或正規大學一年級以上(畢業不超過三年)
b. 所需材料
1) 明知大學入學申請書(同上)
2) 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及成績單
3) 大專畢業證書及成績單(或在校證明及成績單)
4) 護照復印件
5) 戶口本復印件(全家)
6) 身份證復印件
7) 經濟擔保人(父或母)的在職證明及納稅證明
8) 經濟擔保人(父或母)的一萬美圓存款證明(存款期超過 1 個月
9) 兩張免冠照片(與護照相同的)
10) 外國人登錄證復印件(已持有簽證者)
(3) 入學審查程序
1) 郵寄材料
2) 材料審查
3) 面試和筆試
4) 向出入境管理局申請簽證
5) 發放入學許可書
(4) 報名費及學費

1) 報名費:560,000韓元,入學時只交一次(約560美元)

2) 學費

語言階段:1,920,000韓元/學期(約1,920美元)
人文、社會:2,066,000韓元/學期(約2,066美元)
理學:2,522,000韓元/學期(約2,522美元)
工學:2,767,000韓元/學期(約2,767美元
建築:3,019,000韓元/學期(約3,019美元)
體育、圍棋:2,767,000韓元/學期(約2,767美元
產業設計、服裝設計:2,891,000韓元/學期(約2,891美元)
音樂:2,935,000韓元/學期(約2,935美元)
文化藝術:3,019,000韓元/學期(約3,019美元)

3) 住宿費:650,000韓元/學期(4人間)(約650美元)提供早晚兩餐。宿舍只限龍仁校區學生使用, 漢城校區宿舍正在建設中(預計2006年9月入住)
費用以韓元為基準,由於匯率變動導致的金額差額,入境後算齊。
匯款賬戶:第一銀行(Korea First Bank) 659-20-159949(賬戶名:明知大學校)
<匯款時須以學生本人名義>

4. 宿舍介紹

(1)
位置:龍仁市明知大學校區內(漢城校區宿舍預計 2006年 3月 開始使用)
(2)
規模:明賢館(從地下 1 層到 5 層)明德館(從地下 1 層到 5 層)
第3宿舍1棟(從地下 1 層到 5 層),第 3 宿舍 4,5 棟(從地下 1 層到 10 層)

(3)
可容人數:1871名(男 1411名,女 460名)(2∼4人/間)

(4)
其它設施:食堂,商店,休閑角,讀書室,商談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籃球場,洗衣房,
休息室,美容室

(5)
宿舍網站:http://dorm.mju.ac.kr

5.韓國語教學簡介

(1)
初級班(正式入學前):每學期開設2個班,每個班開設四門課,由五位講師授課(初級1,初級2)
•根據學生的韓國語水平決定語言學習時間(一學期或兩學期)
•科目:會話,聽說,讀寫,語法
•講師:2005年第 1 學期 目前共有 7 名
•暫時開設在龍仁校區(全體學生入住宿舍)

(2)
中級班(正式入學後可繼續選修韓國語科目):中級1,中級2
•正式計入學分

(3)
學費:同上

(4)
住宿費:同上
6.歷任校長

(1)
第 1 任:朴一慶(前教育部長官)

(2)
第 2 任:俞尚根(前統一院院長)

(3)
第 3 任:李榮德(前國務院總理)

(4)
第 4 任:高健(前兩屆國務院總理,前漢城市長)
(5) 第 5 任:宋梓(前教育部長官)
(6) 第 6 任:鮮於仲皓(前漢城大學校長)
(7) 第 7 任:鄭根謀(前科學技術處長官)
7.教育與科研評價主要成果

• 大學綜合評價韓國最優秀學校(韓國大學教育協會)
• 獲得Brain Korea 21 (BK21)工程農業生命領域科研項目(教育人力資源部)
• 被選為「清凈材料共同研究事業」獨立研究機構(產業資源部)
• 被選為信息通信網路大學支援事業(信息通信部)
• 被選為地方協力研究中心(RRC)(韓國科學財團)
• 人均科研經費全國私立大學排第二位(教育人才資源部)

• 被選為優秀工科研究所(科學技術部)
• 土木環境工程學科被選為「最優秀大學」(教育人才資源部)

• 建築學科被選為教育特性化「優秀大學」(教育人力資源部)

• 殘疾學生教育福利支援情況被評為「優秀大學」(教育人力資源部)

• 水處理先進化產業項目由政府撥款650億研究基金(環境部)

8.咨詢聯絡方式

(1)
材料遞交郵寄地址
Admission team for foreign students Myongji University
San 38-2 Namdong, Yongin, Kyunggido, 449-728, Korea

(2)
電話:中國語-咸錦子(教授)0082-19-9160-2715/[email protected]
韓國語-郭銀哲(職員)0082-31-330-6246(龍仁校區)
韓國語-申圭燮 (職員) 0082-2-300-1724(漢城校區)

(3)
傳真:0082-31-330-6666(龍仁校區)
0082-2-300-1696(漢城校區)

(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接收中文電郵)
(5) 網址:http://www.mju.ac.kr

9.在校留學生名單
序號
專 業
年級
姓 名
國 籍
地 區

1
貿易學
1
王人冬
中國
黑龍江牡丹江

2
數字化傳媒學
1
李旭
中國
遼寧撫順

3
貿易學
1
UNDARMAA
蒙古
烏蘭巴托

4
圍棋學
1
JIRASOPHIN
泰國
曼谷

5
圍棋學
1
DIANA
匈牙利

6
經營學
1
王矜
中國
河南洛陽

7
社會科學
1
王文
中國
山東青島

8
英語英文學
1
趙若成
中國
陝西西安

9
貿易學
1
劉斌鑫
中國
山東

10
貿易學
1
劉敏
中國
山東

11
英語英文學
1
王靜
中國
江蘇

12
語言系
1
玄日男
中國
吉林延吉

13
語言系
1
俞林
中國
吉林延吉

14
經營學
1
全德軍
中國
遼寧遼陽

15
經營學
1
史世民
台灣
台北

16
貿易學
2
張郁
中國
山東威海

17
貿易學
2
從超林
中國
山東威海

18
貿易學
2
尹雅娟
中國
安徽合肥

19
貿易學
2
尹曼
中國
安徽合肥

20
計算機
2
康永澤
中國
北京

21
貿易學
2
崔鳳花
中國
吉林

22
貿易學
2
龍曼毅
中國
湖南

23
機械學
2
LiZhe
中國
天津

24
經營學
2
朴英玉
中國
吉林

25
計算機
2
林永傑
中國
吉林

26
計算機
2
李哲龍
中國
吉林延吉

27
英語
2
金英
中國
黑龍江哈爾濱

28
經營學
2
董嘵榮
中國
遼寧盤錦

29
貿易學
2
徐秋傑
中國
山東乳山

30
貿易學
2
王妍
中國
山東文登

31
經濟學
2
Chendsureng
蒙古
烏蘭巴托

32
法學
2
孫俊領
中國
山東

33
經營學
2
常莉莉
中國
山東

34
經濟學
2
Batarhu
蒙古
烏蘭巴托

35
經營情報學
2
劉虎
中國
山東

36
貿易學
3
Thi minh trang
越南
胡志明市

37
英語英文學
3
李雪梅
中國
吉林延吉

38
國語國文學
3
呂爽
中國
遼寧丹東

39
經營學
3
付捷
中國
上海

40
經營學
3
王芸
中國
安徽合肥

41
經營學
3
馮瑾亮
中國
山西太原

42
貿易學
3
楊香梅
中國
遼寧丹東

43
貿易學
3
侯濤
中國
山東文登

44
貿易學
3
陳文玲
中國
山東煙台

45
經營學
3
許廣艷
中國
江蘇

46
貿易學
3
王曼
中國
江蘇

47
貿易學
3
溫浩
中國
山東

48
貿易學
3
Baruarana
孟加拉國

49
經營學
4
劉錦錦
中國
山東淄博

50
經營學
4
張立存
中國
山東

51
經營學
4
張浩
中國
山東萊西

52
貿易學
4
白銀娜
中國
內蒙古呼和浩特

53
中語中文學
4
王丹
中國
遼寧

54
經營學
4
崔燕
中國
吉林

55
日語日文學
4
白正浩
日本

56
英語英文學
4
許青輝
中國
香港

57
韓國語
-
陸永幸
中國
遼寧撫順

58

-
樊勇
中國
青海西寧

59

-
伊娜
中國
遼寧丹東

60

-
陳晨
中國
山東榮成

61

-
劉景景
中國
山東威海

62

-
吳海
中國
吉林延吉

63

-
黃崇林
中國
山東淄博

64

-
董鑫
中國
山東煙台

65

-
高飛
中國
山東乳山

66

-
許成剛
中國
山東威海

67

-
辛怡
中國
遼寧大連

68

-
趙威
中國
山東濰坊

69

-
王衛華
中國
山東榮成

70
貿易學
3
趙圓圓
中國
山東濰坊

71

1
姜海燕
中國
吉林延吉

72
貿易學
2
鄭小星
中國
吉林延吉

5、孫大中的人物生平

孫大中,1932年6月20日出生於威海,幼年時全家遷居天津。解放不久,隨經商的父親到香港,就讀於香港華南中學。返回內地後入南開中學學習,在地理老師和高年級同學的影響下對地質學產生了興趣。
孫大中出生在山東省威海市一個三面環山的小村,家中世代務農,父親後來經商,母親是家庭婦女。孫大中在家鄉度過幼年,後全家遷居天津。新中國成立不久,孫大中隨父親到了香港,就讀於香港華南中學。一年後返回內地,1951年畢業於南開中學,並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院系調整後入北京地質學院。
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1952年院系調整後進北京地質學院。1955年大學畢業,在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任教。其間曾先後回母校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分別師從前蘇聯專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進修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礦物地球化學。
1952年,他參加了高振西先生率領的野外實習隊,跑遍了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礦區,既實習又為籌建北京地質學院地質陳列館採集標本。野外工作結束時正值學校放暑假,由於他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素描,高先生希望他繼續留下來,跟他一起到南京地質博物館做室內工作。他欣然遵命,並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整天鑽在博物館里看、畫、記。後來他回憶起這個有意義的暑假時寫道:「一個多月是短暫的,但我一生難忘這個暑假。它使我受到一次由野外到室內、由實踐到理論的絕好的鍛煉,為我以後在結晶學、礦物學、礦床學和地質學發展史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奠定了基礎。」
1954年,他參加了馬杏垣教授領導的中條山科研隊,轉年又為做畢業論文獨自到中條山進行野外工作,這是他一上中條山。三月初的北方大地乍暖還寒,中條山白雪皚皚,天寒地凍。白天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在深山,有時跌進雪埋的探槽中。夜晚在小油燈下整理資料,破舊的小賣部的櫃台就是床鋪。有時清晨醒來,被子上竟蓋了薄薄的一層雪花。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完成了野外工作,還草測了一份1∶5萬的前寒武紀地質圖,並發現了後經勘探證實為中型礦床的廟疙瘩銅礦。他的畢業論文被學校推薦為「畢業論文樣板」。該論文《山西省中條山前震旦系地層及構造》改寫後(與石世民合作)在《地質學報》上發表。
1955年大學畢業,在合肥工業大學(前身為淮南煤炭專科學校、合肥礦業學院)礦物學教研室任助教。其間曾先後回母校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師從蘇聯專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進修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礦物地球化學。
生前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廣州分部工作。
山東省威海市人,九三學社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年9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北京地質學院地勘系,1955年9月—1964年1月在合肥工業大學任教,曾任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其中:1956年8月—1957年9月在北京地質學院礦物教研室進修地球化學,1958年5月—1959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礦物室進修稀有元素礦物;
1958年底被破格晉升為講師,並任礦物實驗室主任。
1958年底晉升為講師。1964年調到地質部華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現國土資源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平反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地層構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主任等職。1991年獲地礦部首批由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底調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持所務工作。1997年5月因病在廣州逝世。
1964年1月—1992年11月調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
1964年調到地質部華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現國土資源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先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地層構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主任等職。
1972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孫大中戴著「特嫌」的帽子,到中條山邊改造邊「用一技之長」,參加了中條山銅礦地質研究工作。他不在乎自己是「黑幾類」,倒慶幸有了工作的機會。他身處逆境心懸科學,一心撲在工作上,成了科研隊實際上的學術帶頭人。這次科研工作使中條山地區前寒武紀地質和銅礦地質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出版的專著《中條山銅礦地質》獲得了1978年中國科學大會獎。由於歷史的原因,該書以集體署名,但他作為第一作者是當之無愧的。他自尊自重、不卑不亢,踏實工作,樂於助人,也贏得了科研隊全體成員和地質隊、礦山地質人員的贊佩和尊敬。他提出區內主要類型銅礦可歸屬於3個早元古代含銅建造,認為不同建造的礦床雖然原始成礦時代和成礦作用不同,但具有明顯的共性——層控性。經歷區域變質後,特別是1800Ma左右的中條運動構造熱事件的改造,形成了相似的「熱液成礦」的特徵,但沒有改變礦床受原岩建造或岩相、岩性控制的特點。對於著名的銅礦峪「斑岩銅礦」,他提出「並非一次或一種成因的簡單礦床」的觀點。認為主要的原生成礦作用與鉀質火山岩有密切的關系,鉀質酸性火山岩(部分火山侵入岩)形成含鉬的銅礦化,其成礦特點接近於廣義的斑岩銅礦,但具有層控性,且經過變質;而鉀質基性火山岩形成的銅礦化,具有層狀銅礦的特點,也經過變質。二者均可歸入「變質火山氣液銅礦」,在找礦上應遵循地層和岩性雙重控制的原則。
1978年,孫大中得以徹底平反。80年代,孫大中帶隊三進中條山。在前兩次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他較早地引用國際上先進的單顆粒鋯石UPb稀釋法和高精度離子探針質譜法測年技術來獲得火成岩的結晶年齡、捕獲和繼承鋯石年齡,運用綜合年代學方法建立該地區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提出以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學作為岩石圈探針的新方法,以研究年代地殼結構模式。這項科研成果較清楚地闡述了中條山地區前寒武紀重要地質事件,包括銅和鐵的成礦作用的時空演化關系,並填補了全球2400—2000Ma期間岩漿活動記錄的空缺;他將地學研究中三維體系的「深度維」賦予時間的標志,從而擴展為「四維」體系。《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一書是這項科研成果的總結,是國內這一研究領域最早最系統的專著。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相結合進行深部地質和大陸地殼動力學研究的新思路,後來華南深部地質的研究工作就是他這一學術思想的體現。
1996年5月,他突然病倒在廣東省基礎研究研討會上,並被宣判為晚期癌症。他很平靜地對妻子說:「是搞科學的,要正確對待疾病。生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倆說好,誰也不許泄氣,一起與疾病作斗爭。」他既以堅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頑強的斗爭,又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做最多的工作。在需要盡快外出做探查確診時,他卻要求妻子給他時間處理工作,沒事似地起早貪黑起草、討論、修改、定稿「珠江三角洲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工程研究」課題的立項書,安排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在醫生囑咐靜養待查期間,他竟是在馬不停蹄、早晚兼程的工作中度過的。即使他的腸梗阻已經嚴重,晚上疼痛不能入睡,他仍堅持參加東深供水工程考察,每到一地他就談可持續發展中水資源水環境的利用保護。考察期間休息半日,安排游深圳野生動物園,他卻到九三學社深圳市委員會作了3個小時的學術報告。在生命的最後日子,孫大中因持續高燒而常昏睡。有一次醒來時他說:「我老是在沙漠中跋涉,找地下水,我要為內蒙古人民解決水資源問題。」
80年代初期孫大中曾多次推薦應用「皮爾斯構造圖解」來探討前寒武紀岩石或地質作用的構造環境。但經過反復實踐,他發現這種圖解法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於是多次強調要在充分研究地質背景的基礎上應用這個圖解而反對數據加圖解的簡單的游戲。
1980年3月晉升副研究員,1981年6月任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4月晉升研究員,1987年5月任研究室主任;1992年11月調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
1988年天津「國際元古宙活動帶地球化學和成礦作用討論會」上,與會的國內外學者就這一問題取得共識,並寫進《PrecambrianResearch》雜志出版的會議專集的前言中《PrecambrianResearch》
1989年,他參加華盛頓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會議間隙,他不探親訪友,不游覽名勝,抽空參加了兩個短訓班,其中一個是有關計算機軟體應用的。回國後,他立即與年輕人一起翻譯資料,在課題中研究應用,並召開以年輕人為主的專題討論會,推廣這種新的方法。他走了,他的精神卻深深地印在年輕人的心中。孫大中性格鮮明,表裡如一,待人熱情真誠,直言不諱。工作中他節省每一分錢,把有限的經費用到科研上,當需要邀請地質隊或礦山人員協助工作時,他常是自己掏腰包請客。每當分稿費分獎金,他總是多考慮集體,照顧他人。他的品格產生了榜樣的力量。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任負責人、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等。
從1994年上半年開始,孫大中就多方搜集資料,召開各種座談會,准備首先在珠江流域或珠江三角洲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他很快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研究室,建議調整和重組科研資源,建立廣東省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為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做組織准備。孫大中院士認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需要決策層、科學家和公眾共同參與、支持。就可持續發展研究而言,需要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互相結合。」
自1994年到孫大中謝世,孫大中以「可持續發展及在廣東省的可行性」、「加強公益性研究,促進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概念」、「可持續發展與廣東省資源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工程與能源」等為題在各種場合作報告幾十次,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請他作報告的邀請不斷,直到病重他仍堅持踐約。也為了這份放不下的心事,在治病和工作矛盾時他選擇了工作,為此他延誤了確診,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機會。

6、春谷學校有哪些傑出人才

李李白 [Li Bai] (701~762)
中國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約26歲起離家長期在長江中下游漫遊。安史之亂中為永王李璘幕僚,璘兵敗,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歸,不久病逝當塗。他的思想混雜有儒、道兩家,不滿於社會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個性的自由解放。詩歌今存900多首。《古風》59首,批判朝政弊病。樂府《行路難》、《梁甫吟》、《將進酒》等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夢游天姥吟留別》、《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表現對權貴的輕蔑。《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篇刻畫壯麗山河。他的詩歌善於運用比喻誇張手法。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被公認為唐代以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有《李太白集》。注本中以清人王琦注本較為詳盡。 李鴻章 [Li Hongzhang] (1823~1901)
中國清末大臣、淮軍創始人、洋務派首領。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安徽合肥人。1847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編修。1853年在家鄉辦團練對抗太平軍。1858年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1861年冬奉曾國藩命編練淮軍。1862年率淮軍赴上海,升任江蘇巡撫,夥同英人戈登的「常勝軍」攻打太平軍。1865年4月署兩江總督。次年接替曾國藩為欽差大臣,先後鎮壓東、西捻軍。1870年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洋務派首領。曾與外國侵略者多次簽訂不平等條約(如《煙台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在全國譴責下一度被免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1896年5月在莫斯科簽訂《中俄密約》,允許沙俄修築中東鐵路;10月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他力主與外國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1901年與慶親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可染 [Li Keran] (1907~1989)
中國國畫家、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生於江蘇徐州。自幼喜繪畫,13歲拜畫家錢食之為師,學畫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畢業後任教於徐州藝術專科學校。1929年入西湖藝術院研究班,同年加入美術家團體八藝社。1932年作《鍾馗》並入選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1943年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畫講師。1945年與林風眠、丁衍墉、關良、倪貽德舉行5人聯展。1946年應徐悲鴻之邀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翌年拜齊白石、黃賓虹為師,在筆墨傳統上深有所獲。1954~1956年,先後赴各地寫生,為變革山水畫尋求出路。1957年出訪德國,在筆墨、立意與境界的處理上均有突破,1960~1963年,多次到江南和兩廣寫生作畫,代表作有《杏花春雨江南》、《灕江勝覽》等。20世紀70~80年代,其創作筆墨更加純熟,形式更趨於風格化。1979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並出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李可染中國畫回顧展。李可染的山水畫重視意象的凝聚,強調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於單純,突破了明清以來山水畫創作程式化傾向,在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達到了新的高峰。他又是畫牛高手,其畫室即取名「師牛堂」。他的書法重結體的建築性與神韻,態靜多姿,剛勁樸厚。著有《談學山水畫》(1960)、《李可染寫生畫集》(1959)、《李可染畫論》(1982)、《李可染中國畫集》(1988)、《李可染畫牛》(1988)等。 李善蘭 [Li Shanlan] (1811~1882)
中國清代數學家。浙江海寧人。10歲自學《九章算術》,後又自學宋元算書。1868年起任北京同文館天文算學總教習,直至去世。研究數學成果有《則古昔齋算學》13種24卷等。在級數求和方面得出的恆等式後為世界數學界稱為「李善蘭恆等式」。首創「尖錐術」,解決了一些函數的級數展開式問題,思路與微積分學所用的方法頗相近。還得出判定素數的定理。與偉烈亞力等合譯西方科學名著《幾何原本》後9卷、《代數學》13卷、《代微積拾級》18卷;還翻譯《談天》(天文學)18卷,介紹哥白尼學說。此外譯有《重學》、《植物學》等書。 李唐 [Li Tang] (1050?~1130?)
中國宋代畫家。字晞古,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原供奉徽宗畫院,精於山水人物。1127年,金兵攻陷汴梁,年近80的李唐顛沛流離,奔往臨安(杭州)賣畫度日。南宋興辦畫院,李唐經人舉薦,授成忠郎。李唐水墨山水初師范寬,多取中景畫北方氣勢雄渾的山河,如《萬壑松風圖》(1124,台北故宮博物院),青綠山水《長夏江寺圖》以雄健的皴斫描繪。《清溪漁隱圖》(台北故宮博物院),開創南宋新畫風。李唐曾繪《晉文公復國圖》、《胡笳十八拍圖》、《夷齊採薇圖》等歷史故事畫,借歷史故事抒寫中興復國及懷念故國之思。現存有《採薇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李唐的繪畫在當時及後世都有巨大影響。弟子蕭照同時供職南宋畫院,其後馬遠、夏圭繼承和發展他的畫風。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被並列為南宋四家。 小龍 [Lee, Bruce] 原名李振藩(Lee Yuen Kam)。
(1940.11.27,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舊金山~1973.7.20,香港)
美國電影演員。中國巡迴演出戲劇明星之子,他在香港度過童年,曾演出過幾部電影。20世紀70年代早期,他成為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武打片明星,其中包含《精武門》(1972)和《龍爭虎鬥》(1973),在國際上擁有一群狂熱追隨的崇拜者。33歲時突然死於腦水腫,結束了他短暫的事業。他的兒子李國豪(1965~1993)以演一部動作片嶄露頭角,後於拍片時意外中槍而死。 李自成 [Li Zicheng] (1605?~1645)
中國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原名鴻基。陝西米脂人。出身農家,曾為寧夏銀川驛卒。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將。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繼稱闖王。1640年秋率軍入河南,用舉人李岩提出的「均田免賦」、「平買平賣」、「剿兵安民」等口號為綱領,得到人民熱烈擁護,所部發展到百萬。1643年攻取西安,次年春建立大順政權,稱大順王,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在吳三桂引入清軍聯合進攻下,迎戰失利撤出北京,退回西安,轉戰河南。1645年在湖北被害。 李煜(937年-978年),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因為其父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時,已向後周皇帝柴榮稱臣,去了帝號),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政治上毫無建樹的李煜在南唐滅亡後被北宋俘虜,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被譽為詞中之帝,作品為千古流傳。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1])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家。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後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兩人,成為太子,唐高祖不久讓位。世民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軍閥割據武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此舉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一個高峰。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09月08日-762年05月03日),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為睿宗李旦第三兒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間,是唐朝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葯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肇星(1940年10月-),山東青島人;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中國職業外交官。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任職外交部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發表言論駁斥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指責[1]。李肇星還被聘任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的院長。 李嘉誠爵士,大紫荊勛賢,KBE,JP(1928年7月29日-)是香港國際企業家,中國廣東潮州人。他創立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長江集團,跨足了房地產、能源業、網路業、電信業、甚至是媒體。是現在香港、大中華地區及亞洲首富,綽號「李超人」,據2008年3月《福布斯》雜志的統計,李嘉誠的總資產值高達265億美元,摺合2000億港元。 李寧(1963年9月8日-),壯族人,生於廣西柳州,中國退役體操運動員,企業家。有「中國第一代體操王子」、「中國體操天王」之稱。 李小雙(Li Xiaoshuang,1973年11月1日-),生於湖北仙桃,有「中國第二代體操王子」之稱。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運動員和全國體操「十佳」運動員。1993年至1997年連續兩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李小鵬 (體操運動員):中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悉尼奧運會及北京奧運會金牌得主 李鵬(1928年10月20日-),中國四川宜賓人,生於上海,籍貫慶符縣(今屬高縣)。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中國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1988年-199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998年-2003年)。 李瑞環(1934年9月-),中國天津寶坻人;北京建工業余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前高級領導人。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9年至2002年),第八、第九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1993年至2003年),前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市長;也曾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常委。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1—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河內懷州(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數量位列第4。 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人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1]。 李連傑(1963年4月26日-),英文名Jet,化名陽中。新加坡籍華人, 出生於中國北京,知名動作片演員,電影明星,曾居北京、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篤信佛教藏密,熱心公益,創建了慈善基金:壹基金。其英文名「Jet Li」是因為成名作《少林寺》在菲律賓上映後,為便於海外觀眾識別而取的,有噴射機(Jet)威猛迅速之意。另外,他還曾在1993年電影《方世玉》,化名該片監制「李陽中」。他因主演《投名狀》而獲得2008年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李廣(?-前119年),隴西成紀人,西漢時著名武將。 李牧(?-前229年),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領,戰功顯赫,生平未嘗一敗仗。 與白起、廉頗、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老子(前600年[1]—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老聃。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來源請求],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李冰,戰國時代都江堰建造者 李斯,著名秦國政治家。 李陵,西漢軍事家。李廣之孫,多次出擊匈奴,後被俘與匈奴公主結為夫妻。被俘後眾人皆指責李陵,唯有司馬遷為李陵申辯結果觸怒漢武帝,被宮刑。 李傕,東漢三國時權臣、軍閥;原本是董卓部將,董卓死後成為涼州軍的首領。 李春,隋朝著名工匠。設計修建了趙州橋。 李密,隋末割據勢力之一 李淵,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 李賀,中唐詩人 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與遼、北宋鼎立 李時珍,醫學家,《本草綱目》作者 李秀成,太平天國忠王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創立人之一 李嵐清,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 李先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將領,政治家 李雲迪,著名鋼琴家 李宗仁,中華民國前任副總統、前任代總統 李遠哲,前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政道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李敖,台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思想家 李宗盛,台灣音樂製作人 李澤楷,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次子,電訊盈科主席 李兆基,香港企業家,恆基兆業及中華煤氣主席
{謹取
砍欖

辦文---憑,教--育網可-查加``我名`字

7、姓鍾的名人有誰?


一、姓氏來源
1  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後代,以邑為氏。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相傳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個叫簡狄的,因揀到一隻燕子蛋,簡狄吃了以後生下了契。後來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尚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至宋桓公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鍾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鍾氏。代代相傳。
2  出自嬴姓,為鍾離氏改鍾氏。周代伯益的後人封鍾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並,國人稱鍾離氏。是為安徽鍾氏。
3  鍾氏源流始於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孫名建,為昭王司樂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採食之地鍾賜姓.到東漢建公十二世孫興甫,已延續到穎川,興公被光武帝召拜為中郎將,敕封為關內侯,謚贈穎川公.穎川公傳到四十五世維處,維處次子伯琰,自南宋紹興年間遷居萬載康樂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
二、遷徙分布
無論是復姓的鍾離還是單姓的鍾,都發源於今安徽省境內。而後,大致於漢晉之際,則以河南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遷入穎川的鍾氏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後來成為全國各地 鍾氏的主要來源。先秦時期的鍾氏,主要居住在楚國境內(今湖北、湖南一帶)。從漢代開始 到以後得數百年間,穎川長社一直是鍾氏發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許多姓書都說鍾氏發源於穎川。東漢時,長社人鍾皓隱居不仕,其七世孫鍾雅西晉時隨晉室渡江,居於建康(今江蘇南京)。與此同時,鍾氏還有遷居至今浙江紹興的,鍾雅的7世孫鍾嶼為南朝梁永嘉縣丞,他的兒子鍾寵為臨海令,為避侯景之難徙居至南康贛縣(今江西贛州市)。南朝末有鍾士雄,曾為南朝陳伏波將軍,史書稱其為「嶺南酋帥」。唐初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隨從將佐有鍾德興,後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鍾氏還分布於今四川、山西、廣東廣州、安徽合肥一帶。宋、元、明時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寧化等地,廣東的南海、南雄、蕉嶺、湖州、梅州、興寧等地均有鍾氏的聚居點。從乾隆開始,閩、粵鍾氏陸續有人遷台灣,後又有人遷海外。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1 穎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穎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武縣以北的地區。
2 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時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 時相當於今湖北鍾祥、天門、京山、潛江、沔陽等地。
【堂號】
1 四德堂:春秋楚、鄭交戰的時候,楚國鍾儀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晉國公在軍府 見到了他,晉國公問:「那個被綁著、戴著楚國帽子的人是誰?」鍾儀說:「楚國的俘虜。」景公又問:「你姓甚?」鍾儀說:「我父親是楚國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的人松綁了鍾離,給他琴叫他彈,他彈了一首楚國的音樂。景公又問:「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鍾儀說:「王作太子的時候,有太師教導他,太監伺候他。清早起來以後,象小孩子一樣玩耍;晚上睡覺。其他的我不知道。」範文子對景公說:「這個楚國俘虜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說姓名二說他父親,這是不忘本;彈琴只彈楚國的音樂,這是不忘舊;問他君王的情況,他只說楚王小時侯的事,這是無私;只說父親是楚臣,這是表示對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舊是信,無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這四德,給他的大任務必定能辦得很好。」於是晉景公以對外國使臣的禮侍他,叫他回楚國談判和平。
四、 歷史名人
1 鍾興 詔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諸藩王子地敕封閣內侯謚好曰:穎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文昌 文榮.
2 鍾瑾 字延瑜 漢建和間為博士 子一: 璽 璽後裔 秀 遷隴西.
3 鍾皓 字季明,漢建和年間舉為孝廉,遷穎川郡功曹越數年詔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讀經史子書談琴樂道嘯傲林壑以陳實等齊名當時號稱穎川四長. 配劉氏, 子一: 繇.
4 鍾會,生於公元二二五年,死於公元二六四年,魏國儒將。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曹魏大臣鍾繇的第二子。少年時博覽群書,有才藝,志向遠大,是司馬昭的重要謀士、儒將,通曉兵法,機謀深遠,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二年)與鄧艾分兵滅蜀。謀做西川王時,事發敗漏,為司馬昭所害。
5 鍾毓 字秉衷,智慧機敏,議論侃匕,頗有文風,為魏青龍間中書令 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鍾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國魏大臣、書法家。穎川長社(屬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曹cao執政,任侍中、司隸校尉。曹丕代漢,任廷尉,封崇高鄉侯。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鍾太傅」。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尤精於隸、楷。書若飛鴻戲海,舞鶴游天。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與晉王羲之並稱「鍾王」。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配吳氏,子二: 毓 會.

7 鍾司顗 字異常,晉泰始六年主薄. 配王氏,子三: 熹, 燾, 照.
8 鍾熹 字日暉,晉大康無年召為司隸校尉. 配晏氏, 子一: 穎.
9 鍾燾 字星曜,西晉建興二年為焦州刺史. 配司馬氏後裔顓遷居山西太原府.
10 鍾照 字容光,東晉永昌元年授司隸校尉. 配陶氏, 子二: 顏 項.
11 鍾穎 字超群,晉永嘉六年召為侍中. 配王氏,子二: 昭 暉.
12 鍾顏 字惟淵,東晉建武四年為江州司馬. 配陶氏,後裔明遷居成都.
13 鍾項 字繼祖,為東晉大寧三年荊州別駕, 配謝氏,子一: 晟.遷居凌江南雄府.
14 鍾昭 字紀明,晉建武二年授陳留太守, 配劉氏, 子一: 雅.
15 鍾暉 字孔光,東晉大寧三年召為俆州刺史, 配司馬氏,子一: 稚. 遷居江夏.
16 鍾雅 字彥胄仕,東晉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 .配劉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遷居青州.
17 鍾隆英 字崇高,東晉隆和三年授散騎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純 景賢. (景純遷居山西貴陽府)
18 鍾景冬 為東晉安帝元年柳州長史. 配徐氏.後嗣志堯遷居雲南大理府.
19 鍾志學 字尚書東晉咸興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遷居滇南昆陽州.(其兄志元遷居廣西桂陵府) 20 鍾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時官授中郎將. 配張氏.子一: 輔 遷居南陽. (志淳弟 志沖遷居青州壽元縣)
21 鍾朝 字維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 配宋氏,子一: 輻.
22 鍾輻 字士衡,號靖節,博通經史學富二酉,為金陵才士,孝建間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祿大夫,見時政日下遂致仕歸田隱居於終南山. 配梁氏.子一: 嶸.
23 鍾嶸 字仲偉,號陶恭,少思理敏慧,工於詞賦比齊建武初年授記室掌文翰內史,後勒樞密史. 配齊氏子一: 宿宗.
24 鍾宿宗 字繼先,性恬靜寡,欲不願仕進,惟陶情於山水間,號為林泉逸叟. 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鍾世翰 字紱堂,陳大建二年辟為國子祭酒不就,隱居桃源之陽,自號葛天逸士. 配湯氏, 子五: 國珍國寶 國器 國棟 國翰. (國寶後裔遷居兗州之鉅野)
26 鍾世藩 字牧之,隋大業二年舉為鎮江太守. 配楊氏,子一: 國楨.遷居廣州新寧縣.
27 鍾國珍 字上選,公性瀟灑,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紹祖父之風,隋煬帝屢征不起. 配宇文氏,子二: 開泰 開秦遷居柳州.
28 鍾國器 字君選,唐武德元年授中書舍人. 配李氏,子一: 開和 遷居晉州之趙城.
29 鍾國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舉為國子監正, 配唐氏,子一: 開祥 遷居汀州之清流.
30 鍾士貞 字以正.唐貞觀己酉年為郁台從事, 配唐氏,子二: 侃 偃 二兄弟遷居舒州.
31 鍾士廉 字介夫,唐貞觀乙已年以人材選授侍中. 配高氏,子一:侗.
32 鍾侗 字思願.唐永微間征為博士不就.配張氏, 子二:嘉謨 嘉猷. (嘉猷遷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鍾嘉謨 字對揚.唐景龍年間舉文儒優等者,公學富才優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書郎中.配周氏,子一: 紹京.
34 鍾紹京 字可大.號靜軒.公性至孝事親以禮,有宗聖養志之風,且善書法有右軍鐵書銀鉤之美.唐開元乙卯年受樞密省直,學士後值玄宗有內患之憂,公竭力以平定之,詔封公為越國公. 配裴氏,封越國
夫 人.子一:羨.
35 鍾羨 字洪喬.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燦 文煜 文耀. (文煜遷居西安府)
36 鍾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國子監.配朱氏. 子二: 霖 雰.
37 鍾文燦 字煥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經登第累官給事中.配許氏.子一: 雱.遷居山西太原府樂平縣.
38 鍾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燦以明經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 壠 (壠遷居京山長壽縣. ( 雯遷居河南汝寧縣)
39 鍾霖 字宇瑞. 唐大歷間證為侍讀不就. 配裴氏.子一: 秉聯.
40 鍾雰 字雨興. 唐大歷壬子年間授銅陵尹. 配劉氏.子一: 秉達.遷居山東臨淄縣,即濟南府.
41 鍾茂松 字長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經書擢進士第. 配馬氏,字一: 一鳴.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遷居印州蒲江縣. 茂椿遷居岳州府巴陵縣.茂楠遷居荊州公安縣.
42 鍾一鳴 字翔飛.唐大和戊申年國子監. 配秦氏.子一: 紳.
43 鍾傳 字繼先.公少業負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眾萬人依山為堡與義兵討仙芝後撫州詔為州刺史,進江西觀察史後以討黃巢屢陷賊鋒巢誅,拜受鎮南節度使檢校太保中書令爵穎川
公,郡王余詳邑乘傳,唐僖宗賜宅產於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實鈐陽康樂縣置有產.後裔散居四邑讓宜陽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後,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樓墓表詳通志. 配吳氏,浩封穎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傑. 傳公弟芹,蘭,芷,蕙遷居浙江紹興.荃遷居敘州府興文縣
44 鍾英 字奇彥.唐光啟已酉以明經擢進士蕪湖刺史後,致仕逐留籍而家於蕪湖.配劉氏.
45 鍾名儒 字匡昭.號博齊.嗜讀古史書經傳怡情林壑之間,不榮懷於富貴自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聲 金亮 金揚. 金亮遷居咸寧縣. 金揚遷居辰州府瀘溪縣.
46 鍾名俊 字匡時.號承動.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參軍後,湖南馬殷陷其旁邑將有並吞時,遣將克復, 封洪都侯.光化間賜宅產於南昌西山映霞樓後傳卒於此. 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鍾名傑. 字匡雄.襲父爵仍鎮江西.配陸氏.
48 鍾名寧 字安行.唐光啟初年擢高第累官給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鳳 金凰. 金鳳遷居常德府龍陽
縣. 金凰遷居河南府陝州.
49 鍾金怡 字干謀.官至吉州刺史官籍於吉州.
50 鍾金情 字上友.後唐時授永豐縣令,仍居西山.
51 鍾金博 字能文.唐時以明經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 情 博三公後裔具祥南昌譜.
52 鍾藝古 字多才.後漢乾佑年間授淮安撫史參軍.配石氏,子一: 建.
53 鍾振綸 字經初.宋祥符初以明經擢進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銅陵刺史後解組而家於斯.配謝氏,子二: 流 源. 源後裔遷居江寧府上元縣.
54 鍾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經選授中書令,熙寧初後遷為給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鍾澄 字瑩川.宋元豐庚申年為處州尹. 配蘇氏.子二: 鏞 鈐. 鏞隨父任家於處州. 鈐貶於徽州. 56 鍾流 字文明.宋元豐甲子明經擢第. 配魯氏.子一: 鏜.
57 鍾奭 字周良.宋寶元年間為陝西招討副史. 配程氏,子一:瑋.隨父任命而家於沔縣龍門山.
58 鍾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間為吉州刺史. 配歐陽氏,子一: 巒.隨父任家於吉州.
59 鍾鏐 字良玉.宋熙寧壬子擢為國子監正. 配賈氏,子一: 峰.
60 鍾鏜 字聲遠.宋紹聖初年以明經擢為進士累官至汀州司馬,性至孝友治家以義方撫下,以慈愛一
堂上下和睦肅然一十餘世,內外毫無異議無分家之意,,鄉黨稱之曰:義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門曰:
義門鍾氏.配田氏.淑慎溫恭幽間貞靜婦道無慚姆儀可師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課子有孟母之風賓
媲廬妮之美處妯娌以慈惠待族鄰無怨無恫.當時稱之曰賢.子三: 秀芝 廷芝 瑞芝.
61 鍾峰 字九我.宋紹聖甲戍擢高第拱授豫章太守,後任滿致仕逐卜地於洪都之西山開疆啟族而為我江西鍾氏始祖. 配朱氏, 子五: 友忠 友仁 友義 友智 友信.
62 鍾友仁 字善長 性渾厚質朴實掏情於塢遣興於山水覓形挹勝遨遊至南安之上猶,見其山川美麗,逐攜妻與子卜築家焉而為上猶之始祖. 配張氏,子二: 鼎 爵.
63 鍾友信 字敦實.宋建中靖國年間登第授泗州主薄. 配江氏.子一:受.
64 鍾鼎 字名器.宋建炎年間以明經擢進士第公天性孝友第爵殜年早侄日新幼公撫養成立及日新長凡爵所余留產盡付之毫無偏曲後與侄倡置義產並構書院廷師以教鄉族子弟俊秀者侄亦唯命是從鄉黨稱公為一鄉善士. 配張氏.子一: 日貞.
65 鍾希和 字永叔.宋靖康末年授臨川教諭. 子一: 存敬.
66 鍾日貞 字德耀.號陽明.宋元裕年間選授淮安節度副使. 配趙氏,子三: 維寅 維處 維恭.
67 鍾日新 字湯明.宋元裕年間明經登第累官至侍中. 配歐氏, 子二: 維清 維祺.
68 鍾存敬 字惟直.宋建炎年間為蔡相中書.配羅氏.子二: 傑 俊.二人仍居西山.
69 鍾伯琮 字巷璧.公少而穎慧,智略過人,凡諸子百家,以及經傳稗官史書無不博覽,而志向尚怡靜不願仕進,且性辟山水瀟灑若陶處士而磊落過之不以方隅自囿好遍覽名山大川遨遊至袁州之分宜見一山突兀崢嶸不知其名受詢此地老者曰此山之得名為鍾山亦自有由余祖父相傳晉時雨後大鍾山流出驗其銘仍秦時所造,公聞言維匕既而嘆曰此山名鍾予亦姓鍾,想鍾氏其將興祥於此涉其嶺恍惚登天溯其願頭若蜿蜒之積蓄其下之長江若天河長塹波瀾不驚澄澈瀠回有斯地之靈秀何患不出人傑逐攜家而卜築啟宇於斯山之原,凡袁郡鈐陽之有鍾氏者皆公之苗裔也. 配袁氏,子二: 大海 大用.
70 鍾大海 字鉅瞻,宋隆興年間明經登第擢九江主薄. 配嚴氏,子三: 愨 慧 恕.
71 鍾大用 字宏深 宋隆興年間以人材選授雲間教諭. 配盧氏.子二: 思 意. 意遷居贛州信豐縣之香山下.
72 鍾恕 字守安 宋乾道年間以人才選授淮安刺史. 配袁氏.子二: 明德 明善.
73 鍾道 字步端 宋紹興年間以明經選授吉州教諭. 配鄭氏,子二: 日堯 日舜.
74 鍾明善 字本初 宋紹興年間以明經選授維揚主薄. 配梁氏,子二: 日文 日武.
75 鍾明經 字博知 宋紹熙年間選授長寧主薄. 配林氏.子七: 日誥 日詔 日詠 日詩 日諄 日誌 日詢
76 鍾日禹 字夏基, 宋紹熙末年明經擢國子監. 配林氏,子二: 芳型 芳升.
77 鍾芳杶 字步程,宋慶元年間為龍泉教諭. 配黃氏,子一: 顥.
78 鍾世傑 字碩彥,公生平忠厚,秉性鋼柔相濟嚴以持身慈以接物尤好讀左史公彀等書不求文達惟樂情於林泉自號為葛天氏之遺民. 配嚴氏,子二: 箕范 丹書.
79 鍾丹書 字昌言 公自幼才志不群博覽子史有濟世之略,而卒不得其懷及明大祖遣大將軍常遇春徵友諒,余黨至於康因軍中乏糧,是時公家富厚儲積豐裕,見軍士張惶仍出其困栗千餘石以抒其急,後於太祖嘉公之義封公為中憲大夫以酬其捐栗之功.配梁氏,封夫人.子三: 應 庭 庠. 庠遷居攸縣,後又遷居於萍川大安鄉宣風渡.
80 鍾伯琰 字肇盛 號發基.公性豪邁智略過人,遍覓山川與堂兄伯琮遨遊至袁郡見袁之有鈐陽山水秀麗文峰疊障兄伯琮攜家肇基於鈐陽後不數年遨遊至康城教授生徒,見邑中風俗淳樸文藪嚴集公思此地必有發祥於茲,公由鈐陽而開基於斯,即今之萬載邑西之有鍾氏者皆公之苗裔.生宋宣和丙午三月初五晨,歿宋慶元庚申八月十六已葬邑西石板段龜形.配尚氏生宋建炎丁末四月十九已歿宋慶元壬戍八月初二末葬邑西毛家坑鳳形.子三: 大鯤 大程 大智 女一: 適藍.
81 鍾華 字華興,號松軒.性至孝友,治家有義,慈愛一堂上下雍睦,居住邑西見隅坊差遙甚重置莊田於牟村.子二: 禧 受.
82 鍾憲鼎 字玉鉉 任南京應天府高淳縣訓導,生明弘治辛酉年八月初十寅,葬社山象形.配彭喜香,胥秋蘭.子三: 棟 楷 相.
83 鍾美 號念泉 由選貢任饒州府余干縣教諭,生平好學,凡諸子史書無不密觀,公年十八游泮次年歲試補入郡廩屢戰棘闈文以呈堂後應選廷試考授余干教諭以致仕歸家懸車築室於劉家市名曰守廬堂瀟灑林泉弄孫自樂邑中紳士稱之鍾博學者即公之別號壽至七十有三無疾而終生明嘉靖辛亥十一月初八子,歿明天啟癸亥九月初六辰.配宋氏.子一: 宗廷 女一: 適張.
84 鍾梧 號白崖.由選貢任浙江紹興府餘姚縣教諭,生明嘉靖庚寅三月十八末.配周安英,龍戴貞.子一: 廣 女一: 適宋.
以上摘自江西萬載縣雙橋牟村鍾氏族譜.文公世系.萬公始世輩次排列順序; (萬代久興,樹煥增錦.善
維良基,明選朝庭,泰正嘉升,長發其祥,宏德輝英,盛昌壽齡). 也許各位在這里能找到過去祖先的名
字,本人水平有限,在列出族譜一些歷史名人,難免有錯字.見涼! 此次修譜是1993年冬續修,上次修譜是清朝康熙年間。zhongyong列入以上族譜名人 [email protected]
85 鍾榮光:廣東香山人,清光緒二十二年加入興中會,並創辦宣傳革命的報紙。1928年嶺南大學收歸國人自辦,任第一校長。次年改任嶺南大學榮譽校長。
86 鍾世銘:直隸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緒進士。光緒三十二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
回國後,充直隸高等工業學堂英語教員、教務主任。1921至1925年間,先後任北洋政府鹽務署
署長、財務處長及總代長。後調任奉天交涉員,未幾辭職。
87 鍾芳禮:清代廣西人,一說廣東花縣人。一說原名芳球。入拜上帝會,金田起義後,為御侍衛。咸豐三年,在天京被封為丞相。
88 鍾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精音律。相傳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為知音。他死後,伯牙在他的墓前彈了一次琴後就不復鼓琴。
89 鍾離春:戰國時期齊國人,她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才取勝的皇後。本來就是齊國人,相貌奇醜無比,40歲了還沒有嫁人。於是她自己去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的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後被齊宣王採納,並立為王後。
90 鍾天緯:江蘇華亭人,清代著名翻譯家,譯書數十種,著有《則足集》。
91 鍾人傑:道光年間湖北崇陽農民起義領袖。
92 鍾懿蓉:號鏡人,廣西蒼梧人,同治丁卯科亞魁、甲戌科進士,任刑部貴州清吏司、廣東肇慶典陽羅分巡道、惠陽嘉兵備道刑部主政兼監試官。
93 鍾麗軒號丕世:國學生,廣西蒼梧念村人,置稅米一百餘石,教子有方;三子天貴字育剛乾
隆庚子科第六名武舉,四子天貢字育嘉慶甲子科第二十五名武舉;曾孫家蘭字超國優貢生道光六年(18歲)明經進士。
94 鍾期光:(1908-1991)湖南省平江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共平江縣區委書記、游擊隊黨代且,平江縣蘇維埃政府文委主任,湘鄂贛省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湘鄂贛省委秘書長,湘鄂邊中心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十六師政治部主任,湘鄂贛省軍區宣傳部部長。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政治處主任、支隊政治部副主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蘇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蘇中軍區、蘇浙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部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戰史研究部部長、顧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熱點內容
合肥瑤海區招投標中心 發布:2020-09-09 14:35:50 瀏覽:505
合肥長城寬頻價格表 發布:2020-09-09 02:57:42 瀏覽:505
合肥小區名稱 發布:2020-09-10 05:51:24 瀏覽:504
365房產合肥 發布:2020-09-09 22:32:45 瀏覽:504
成都大巴包車 發布:2020-09-09 21:03:12 瀏覽:504
合肥萬達城摩天輪營業 發布:2020-09-10 08:43:47 瀏覽:503
上海合肥高鐵 發布:2020-09-09 20:23:53 瀏覽:503
合肥立特科技 發布:2020-09-09 16:27:05 瀏覽: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發布:2020-09-09 03:48:06 瀏覽:503
杭州到合肥高鐵時刻表查詢 發布:2020-09-17 08:24:4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