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有个回龙寺庙
1、回龙山镇的风景名胜
共存社成立旧址:位于回龙山镇西北25公里的八斗湾。其房屋于1939年被日军伪军部分烧毁。
黄冈农民暴动遗址:即回龙山大庙。党的八七紧急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派罗四维(回龙山镇罗家咀人)回乡恢复中共黄冈县委(罗任书记〉,组织农民暴动。1927年12月30日晚,县委率领武装人员及手持梭标、大刀的农民,一举攻进回龙山大庙,活捉国民党黄冈保卫团团总梅朗如,消灭全部武装,沉重地打击了豪绅地主的嚣张气焰。其庙依山而筑,一进三重,是境内最大的庙宇。抗战时间,三次遭日伪破坏。解放后,残存房屋被辟为小学。80年代,群众损资建有一幢教学楼,更名为育英学校,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为其题写了校名。
林育南、林彪旧居:位手回龙山镇西北25公里的林家大湾。育南故居为砖木结构的两间平房。林彪旧居现有房屋数间,常有全国各地游人参观。
林育英故居:位于回龙山镇西北2公里的染铺湾。1990年修复,为明四暗七的砖木结构平房。
冰川烁石:位于回龙山镇蔡家塘西北坡上。石高35米,周长15米,褐色,呈不规则椭圆形。民间传为西天王母扔下的打牛石。李四光曾撰文鉴定,该石事实上是一块麻岩巨砾,己受中期风化,它大概来自秦岭。任何一种关于它的成困的满意解释,都有很大的意义。
白羊山:位于回龙山镇东北3公里处,是回龙山与马曹庙两镇的界山,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276米,三峰并耸,苍翠插空。山侧有挑花洞,为明主事秦断宗著书处。山上主植松、杉、竹。山北八斗湾是中国共产党在黄冈早期革命发源地之一,1920年陈潭秋、林育南在此创办泼新学校,1921年在此建立黄冈最早的党小组。
龙山寺〈回龙大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香火旺极,其灵誉远盛于其它寺庙。一九三八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时,回龙大庙大部被毁,现经省民族宗教委批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大庙原地脉上重新修建,更名龙山寺。同时请来团风县佛教界最有名望的释坚先法师做住持注重新修复的龙山寺正成为全县著名的佛教旅游景点。
2、回龙寺的寺庙传说
传说一:传说王莽撵刘秀追到此地,见有两条路,大路上战车走过去的痕迹,小路上没有任何痕迹,他就起了疑心,自己领了大部分人马从大路走,命令一员大将领少数人马从小路走,看看有没有刘秀的兵马。
王莽从大路上一直奔跑了半天,才追上了刘秀一员将领带的人马,两军厮杀起来。王莽兵多,把刘秀军队打败了。王莽一看没有刘秀,心想自己在刘秀后面仍留下了追兵,不禁为自己的计策高明大笑起来,就地安营扎寨垒锅做饭,单等好消息。
且说王莽的大将十分迷信他从小路追了很久,离刘秀只有二十里了。刘秀远远听见了马啼声,十分恐慌。他见不远处有一个老人,便走过去下了马,肯求老人救救他,老人叫刘秀和随从快藏进树林中。
老人拿了一些蜂糖,在地上写步信息论上大字“王莽当亡,刘秀当兴。”蚂蚁闻着香甜味纷纷爬来,蜂糖上爬满一层黑压压的,真好象是蚂蚁排成的字,王莽的那员大将来到这儿问老人:“有人来过没有?”老人说:“刚才来过一群人,突然天上降下了一条龙把他们背走了。”这时那员大将正在疑惑,见前面有一片地面黑压压的乱动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大群蚂蚁。仔细一睢原来是“王莽当亡,刘秀当兴”八个大字,他感到神奇了。想着这是天意,就吓得逃跑了,刘秀得救了。 刘秀走出树林,拜谢了老人。说:“如果将来我做了皇帝,一定不忘记乐。”那老人说:“只要你做个好皇帝,不象王莽那样就行了。”
后来刘秀果真做了皇帝,他牢记老人的话,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历史上叫做“光武中兴”。后来,人们就在救刘秀的地方太平乡回龙寺村盖了座寺院,起名叫“回龙寺”。
传说二:回龙寺东天门西面的天台山,又名崖子石八宝山,是崖子石三座高峰之一它形似两条巨龙飞奔而来,险峻的东天门,活象龙的双角并立,天台山则神似龙额起伏的山坡,青翠的古树,在山风中活象龙鳞在摆舞双龙戏珠处,就是有着扑朔迷离传说的回龙寺回龙寺海拔1600米,座落在巨龙的鼻梁上,背靠崖子石主峰,北临崖子石峰林,西南陡耸举望四周,山高境回,幽林别致,悬崖陡壁,深坑百丈,位据天险,视野壮阔,风光秀丽,真谓纳天地之元气吸日月之精华之所在地高高山颈有泓清泉,以前淌在回龙寺前成一碧池,真胜似仙山瑶池,使人心领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之意境。
传说这里是南海观音召集各路神仙的聚会处,天神降旨,双龙会舞,就会灵气十足,乾坤分明周边百姓都深信这里有异常的灵气据说古时有位少女上山祭神,下山时路见一中暑昏倒的挑夫,便好心相救,继而互相爱慕欢乐过后,挑夫不胜酷暑,暴死山颈,山中蚂蚁齐出,背土堆坟后来少女生下一子,异常聪敏,龙榜折桂,状元及第天子欲招附马,派人查其祖坟,几经波折,最后寻来此地,即为此山龙腾瑞气所叹服倾倒,遂由天子赐立庙宇从如今仍散落在周围的残碑上发现,回龙寺原叫观音寺,早在2200年前的汉高祖时期就已占据这片风景胜地,以后又历经数次修建,庙宇颇有气派,成为雄据名山的佛教圣地相传闯王李自成在莽山兵败后就是在此出家,号称奉天和尚但这位曾坐过龙椅的英雄,莽山再起回复龙位的壮志未改,因而将观音寺改为回龙寺方圆数百里更视此为灵验宝地,历来香火鼎盛。
3、回龙山的景观特色
回龙山旅游区简介
回龙山系雪峰山余脉,在沩江中游的平川突兀而立,山势曲折如龙,突折迂回,似有“回龙望祖”之势。“回龙望祖”为清朝皇帝乾隆南巡到此题赐。
回龙山方圆30里,有大小山峰30多座,群峰耸翠,山峦锦秀。主峰海拔366米,年平均气温18.8℃,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白云寺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僧光恩禅师创建,千百年来香火绵延,长盛不衰。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与南岳大庙并驾齐名,被誉为“南楚灵山”,民间世代相传,是因为有二十四位诸天佛祖极显威灵,能驱邪辅正,灭祸消灾,普救众生。
回龙山白云寺已列入《中国寺庙宝典》中的百大名寺,被《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收录为旅游圣地。
回龙山风景优美,钟灵毓秀,有七大游区,各拘一格:新建门楼区、佛笑园区、半山亭区、山门区、寺门区、寺内区、后山主峰区。
回龙山神奇、灵秀,有八大景观:仙岩瀑布、蟾谷嘘虹、云关锁翠、鱼山夜月、枫叶吐雾、菱塘晚风、石磴穿云、远岫横琴。
回龙山历经风雨的洗刷,经受了兴衰的考验,正如潘基质老人(原省人大副主任)在《南楚灵山》序言中“事有必至,理有尽知,任世事如何变幻,真理总归要克服邪恶,诚信总归要战胜刁咬,这就是灵气。毓秀钟灵的回龙山就蕴藏着这种灵气。”是因为这种灵气,民间流传了许多的故事与传说,如:天降诸天、乾隆题扇、白马现身、吕仙降妖、杨夭毁佛、蛇的奇闻、灵龟传奇、历险上甘岭战斗、华侨心系回龙山、回龙山护我上战场……等等,难以直言,深受百姓虔敬。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学友肖子升到宁乡游学,上回龙山歇了一晚。尔后,1958年,毛泽东在长沙游了岳麓山后,对陪同他的周世钊(原湖南省省长)和宁乡籍的同学王熙、宋旦父、廖时易畅谈时,又提及宁乡回龙山寺庙,颇有感慨的总结回龙山有五奇:
蜿蜒曲折如游龙,在沩水中游的江滨开阔地忽然掉头回顾,真有点“回龙望祖”的气态,这是一奇。
宁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回龙山却在平畴绿野上拔地而起,这是千峰万岭中难觅的佳处,这是二奇。
一座近400米的高山上,苍松、翠竹、怪石、瀑布齐全,山顶生盆地,山门绕溪流,鸟鸣蝉唱,花香扑鼻,可谓具备名山风光之大全,这是三奇。
山上观音石、半山亭、青莲寺、白云寺,名胜古迹众多,“灵龟朝佛”、“菩萨救火”、“观音坐石”、“白马现身”神话传说楚楚动人,这是四奇。
古今名人游回龙山,题写诗联匾额,使人心旷神怡,乾隆御匾之“回龙望祖”;李东阳题词“此处可成仙”;王坦修题词“麓山不能冠其美,南岳不能逾其奇”。还有于佑任、左宗棠、陶汝鼐、陶澍的题词赠匾为名山古刹增添色彩。这是五奇。
一、七大游区
1、新建门楼区
新门楼建于2004年3月,门楼匾额“南楚灵山”,原系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亲书,后因世事沧桑,几经周折,真迹已不复存在。重修山门,由原中共宁乡县委书记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省人大常委杨世芳老人重书。
“神奇、灵秀”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亲笔题词。
2、佛笑园游区
原建有一座弥勒笑佛,高约20多米,因年久失修坍塌,仅存门楼。意在笑佛笑天下蝇营逐利之人,容世俗红尘烦恼,即劝世人不为名利所忧。
3、半山亭游区
半山亭有报信土地神,原土地神龛上有匾额“如在其上”四个大字,寓意一切神灵都高于凡人不可亵渎,到此香额是求土地神呈报诸天菩萨的第一站,神灵有序受领,有求必应。
报信土地神旁原建一座古凉亭,后被毁。传说乾隆皇帝以“江南游子”身份南巡时,登山在此歇脚,与山民交谈,了解民间疾苦,后人在此建凉亭以示对乾隆皇帝的纪念。
4、山门游区
白云寺山门,建于康熙年间,是现存最古老建筑。长五十余米,高11米,厚1.2米,用山石泥土夯筑垒砌而成。
正中的门匾:“南楚灵山”
两侧门联:“灵山开觉路,南楚点迷津”
这完整的门匾、门联是清代中兴名臣、内阁大学士、陕甘总督、加封太子太保衔左宗棠游回龙山时亲笔所书,其意是点化世人忘却功名利禄,四大皆空,普度众生,劝戒世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5、寺门游区
白云寺于858年系僧光恩禅师创建,至今1140多年。寺庙经历代多次重修和扩建,明末清初后,逐成规模。殿宇僧房依山就势建造,青砖黛瓦,高脊垛墙,错落别致,独具品味。
全寺有房屋300多间,寺房交连重叠,明暗幽深,身临其境,如走迷宫。寺庙主要由山门、牌门、大雄宝殿、诸天殿、禅房组成,现这些建筑均为重建。
昔日回龙山寺庙常住僧人近百名,供奉二十四位诸天佛祖神像,接待求神佑助香客。来回龙山香客遍及洞庭湖区和湘中十多个县市及外省及回家探亲的台湾知名人士和海外华侨。远道香客食宿山上,最多的一晚可达1300多人,曾誉为“宁乡大饭铺”。山上曾有“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之景观。
6、寺内游区
大雄宝殿前面两株千年银杏古树,饱经沧桑,老干虬枝,密叶托云,是白云寺历史兴衰的见证。
大雄宝殿是白云寺主殿,正面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侧有序的排列十八罗汉,威严肃穆,金光四射,神威无量。
诸天殿是白云寺最大的殿, 山斗拱,殿宇轩昂,建造高大,独具一格,昼夜香烟缭绕,香火盛存。
诸天殿正面供奉着头戴天冠、胸佩珈珞、手执仙草、肩披轻纱的观世音菩萨坐像。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仪表端庄、形态各异、威武逼真、尽展神威的二十四位诸天菩萨。
7、后山主峰游区
寺庙后山,白云窝。白云窝是秀美的天然盆地,方圆百亩,内有参天古树,遍地幽篁,杨柳池塘,粮蔬垄亩。
经白云窝盆地,穿过枫叶吐雾、菱塘晚风,登阶穿云之景,到达主峰山顶——灯盏窝。
圣帝殿建于主峰灯盏窝山顶,殿内有圣帝爷大尊佛像,殿内整洁大方,有肃然虔敬之感,自然的烧香烧纸,跪拜求神。
站在圣帝殿向四周遥望,宁乡方圆几十里的山河、田野,尽收眼底,人们自然间激情奔放,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二、八大景物
1、仙岩瀑布(笑佛园游区)
深谷下面,沐仙潭尾,樟木坑谷口两侧悬崖对峙,峭壁凌空,怪石垂松,千姿百态;下有幽深洞窟,神秘莫测。岩顶谷口瀑布,从天而落,高挂数丈。尤其是春夏两季水泻飞奔似练,溅珠腾雾,声震林谷,十分壮观。
注:据史料记载,相传唐代赤脚大仙在此修道显灵,常聚众仙相会于此处沐浴、观赏瀑布。
2、蟾谷嘘虹(笑佛园区)
聚仙岩下有一古井,圆苦明镜,水味甘甜清润,堪称仙迹。井内有一三足蛤蟆,大如斗,声如雷,雨后嘘气成虹,人常见之。此景奇特。昔有诗云:“山前雨后复斜阳,一道长虹七彩光。谷底谷底蟾蜍偏媚俗,大嘘瑶气作华章。”
3、云关锁翠(山门游区)
“南楚灵山”山门处,便是“云关锁翠”之景。“云关”,上有高山对峙,下有幽谷悬崖。山门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奇。“锁翠”,高山两侧,佳木葱茂,荫茏蔽日,如曲径通幽,由山 紧锁。
4、鱼山夜月(寺门游区)
回龙山白云寺庙宇,脊靠“观音 ”,面对斋饭山,侧伴木鱼山。大雄宝殿、诸天殿正对面一小山,山峦小巧灵秀,酷似一碗“斋饭”,供奉佛祖斋食。斋饭山左侧一椭圆形小山,又酷似僧人法具木鱼象征僧人天天备用斋食,敲打木鱼,虔敬神明。木鱼山树木婆娑,青峦滴翠,尤以夜景最美,是赏月的最佳去处,称“鱼山夜月”。
5、石磴穿云(后山主峰游区)
后山上游,近峰顶之处,有一条白来米的麻石磴路,形似天梯,,即“石磴穿云”。在接近峰顶之处,有一条百米麻石磴路,形似天梯,以接游人,这就是所谓“石磴穿云”。人站在石磴尽处,白云寺全貌呈现眼底,历经此处,确有“行过石磴云中路,山水楼台别有天”的情感。
6、凌塘晚风(后山主峰游区)
白云寺盆地内,有池塘四口,水面八亩,以寺侧左面菱塘最大,池塘水面清澈如镜,主峰倒翠其间,若隐若现;池岸杨柳垂依,与塘内菱叶争芳。春复之季,蛙声阵阵,晴蜓点水,鸟语蝉鸣,雨燕穿云。每当暑季,斜阳夕照,清风徐徐,水色山光融于一体,耐人寻味。
7、枫叶吐雾(后山主峰游区)
回龙山丛林茂密,古木参天,尤以枫木为盛。春雨群芳吐翠,秋霜红叶飘香,远眺近观,层层入画。此处地势高,云雾缭绕,寺院琼楼,画阁朦胧;枫林雾荡,雾涌云移。物有静动沉浮之姿,人有腾云驾雾之感。身临其境,景醉情迷,似置人间仙境。
8、远岫横琴(后山主峰游区)
站在峰顶眺望,绿野平畴,沩江似练,苍茫大地,海阔无量。西边望百山峰高耸入云,如鹤立鸡群,格外醒目。峰下群峦起伏,脉舞苍龙。群峦中一岩体石山,横卧在回龙山后山处,若似一张古琴,有诗赞曰:“西边远岫似横琴,玉轴微弘隐翠岑。千古不闻弹一曲,高山流水待知音。”
三、人间故事传说
1、乾隆题扇
乾隆游江南,来到回龙山,见寺庙青砖黛瓦,翘角飞檐,丛林绿绕,庄重古朴。会见方丈,留下题词、白扇。题词“回龙望祖”,白扇是珍贵紫檀木作骨,名纸作面,制作精巧。全寺众僧,沐身整装,焚香秉烛,钟鼓齐鸣,铳炮喧天,众僧跪拜,叩谢皇恩。
2、天降诸天
传说二十四位强盗冒充西天诸天菩萨,劫财生事,胡作非为,观世音菩萨闻,化作民妇来山下打听,果有此事。山下有一尹姓员外,家境一般,可收到强盗口信要收千雨黄金。员外无法筹措,惶恐不安。民妇到员外家细探告诉他:准备二十四块青砖,用黄绸包装,整放堂房,自称我来制服,员外将信将疑,还是照办不误,深夜,24位强盗冲来,见了金砖,欣喜若狂,各占一口。 时适, 时快,民妇一声“着”,个个强盗如同木偶,不可动弹。从此24位强盗造化成二十四位天神,救苦救难,普度众生。
3、白马现身
回龙前山有一深谷,名叫“筲箕窝”,山谷幽深,悬崖陡峭;谷底泉响,丛林茂密,山顶时有祥云弥漫,山腰雾气缭绕,金光银雾,交相辉映,气势不凡。更使人称奇的是:筲箕窝内有高崖巨石屹立,经过风蚀霜侵,年陈月久,岩石变成银白色,远远看去,就像一群欲奔的白马。若暴雨来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风急云奔,惊起一排排巨大的云雾,形似天马,飞飘天际,从山前涌到山后,从山后涌到山前,奔上峰顶,潜入林间。
4、回龙山、乌牛山的来历传说
青龙、水牛作怪,楚沩地境,乌云滚滚,大雨滂沱,山洪暴发,良田淹没,房屋摧毁,百姓呼天唤地,一片惨状。高僧定睛一看,只见在青莲修炼的青龙和黑色水牛正在恶斗,狂风大作,浊浪排开。高僧大声唱道:“大胆畜孽,竞敢兴风作浪,危害生灵,罪责当诛。”说罢从怀中取出盂钵向湖空甩去,只见金光万道,劈雳轰天,刹时青莲湖不见,两条山脉呈现眼前,一条山如奔蛇旋迂折,命名回龙山。一条如雄斥府卧,气势磅礴,遂名乌牛山。
5、吕仙降妖
乌牛山的乌中洞冲出一条数丈高的黑牛,原想修炼成仙,却成了害人的牛精。黑牛放开四蹄狂奔,卷起狂风,房屋倒塌,树木拔出,百姓遭难,吕洞宾驾云经过这里,见牛精如此残害百姓,吕洞宾跳下云端,挺立在山头,取下宝剑,吹口仙气,收获牛精。从此,乌牛山上,丛林茂密,草木繁丰。山下百姓春播秋收,安居乐业,人们为报谢仙恩,土地取名为吕仙坪,在吕仙坪修了一座吕仙庙,塑了一尊吕的神像,享受人间香火。
6、蛇的传闻
万蛇相斗:
据《宁乡县志》1995版卷三十五杂录中“奇闻异事”记载: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农历七月初四日午后一时许,成千上万条毒蛇从回龙山草丛爬出。蛇长半米左右,均系三角头,黄褐皮“火焰斑”。群蛇先于山中互咬,旋入粟溪河恶斗。斗至夕阳西下,群蛇停战回山,河中留下死蛇数百条。”
群蛇集会:
1952年农历端阳节前一天上午,细雨绵绵,天气阴沉。回龙山下粟溪河新石桥下至龙船凼出现了一河蛇。清一色,大小均匀,若丰华里长的河,密密麻麻,无法计量,随水群迁流动,约半小时后,全部消失。见证者有杨菊鑫(1928.10出生,住双竹村)、李寿南(1919.9出生,住粟溪村),见村奇观,人们迷惑不角。蛇有灵气,群蛇迁徙,定是不祥之兆。白云寺将有劫难。虽无科学根据,但也是白云寺衰败不可抗争的事实。
7、灵龟传奇
见证人卢必杰。1947年仲夏的一天,孩时卢第一次上山,好奇的来到佛殿右厅,只见一二栋之间一天井,池底平而干净,四角有出进水涵,一僧人担一担剩饭均匀放在池内,另一僧人背着竹筒梆,站在池边,有节奏的敲打。这时,四个涵洞接连不断爬出乌龟来,大的如木盆,小有的馒头大,龟背有黑、黄等相同的多种颜色花纹,昂着头鼓着眼,争先恐后爬出来。若半小时后,池内乌龟没见了,饭也吃干净了。
4、乡村寺庙
每到一个地方我总喜欢去当地的寺庙道观看看,去嗅嗅燃香的气味,感受宁静肃穆的气氛,看看风景,在那里能让心身得到片息的放松和安宁,还可以通过那里的环境,供奉的神灵及香火的盛衰了解当地人文状况。
在南方农村相隔数里就会一个规模或大或小的寺庙道观,有的只是简单的两间平房,有的会一个小小的建筑群按功能分布,大部分的寺庙道观都是佛道共敬,供奉的有当地传说中的神灵,也有菩萨。每个寺庙道观都有头人也就是负责人,头人一般是当地道师(为人办丧事的专职人员)或年纪比较大有一定文化的人,头人下面还有几个人,这些人负责向社会筹集资金对寺庙道观进行维护建设,也负责大型活动的筹办。
稍大的寺庙道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活动,由头人牵头进行各种仪式活动时间在三到七天,周围十里八村的人这几天都在这里聚集,有许愿的、有还愿的、有祈求的、有抽签问事的、也有纯粹看热闹的,人山人海,也是一年乡村的大聚会。对在活动中捐了香油钱的人寺庙或道观里还安排有伙食,而这些香油钱除了活动的开支剩余部分作为寺庙道观的经费。
在我的老家不远就在这么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叫回龙殿。“天下名山僧占多”,因为没有僧所以建筑的地方也不是名山大川,但在我老家那一带也算是有特色的。一个小山脉从东南向西北蜿蜒起伏而去又突然折身向南走很长一段,因此,人们按风水师呼形喝象的做法把此种山形走势叫回龙。回龙殿就建在回龙的龙头,大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中间几经毁坏重建。
回龙殿有一幢主建筑,供奉着当地的传说中黑龙大神,还有观音菩萨等,其他附属建筑还有土地神室、专供燃放鞭炮的地方,有生活用房。这里虽然没有参天古树,但由于地势较高视野非常开阔,一年四季随着农田种植作物的不同而景色各异,各色农家小楼点缀在远处的田野和群山脚下,加之在大兴水利的年代,人们在两条山脉之间筑了一道坝建起了一座水库,这里便显得更加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了。
回龙殿的香火比较旺,每年的大年初一有人把这里当作一年的第一次出行,带着一应祈祷所用物品早早地来这里烧香敬拜大神、菩萨,希望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全家平安。平时也有人因为各种的不如意或有什么特殊愿望也会来这里敬拜,加上一年一度的大活动可以说这座小庙是周围众多小庙中香火最旺的。
人有各种欲望,也有各种痛苦,有些是可以对人言说的,有些则不能,有的能想办法解决,有的则无能为力,于是不约而同选择向大神、向菩萨诉说、祈祷,不管灵与不灵但总能祈求一份心灵的平静与安慰。
我父亲当年在医院检查出食道癌,手术后到第六年时又转移到全身了,因为身体素质非常差,不能再动手术了,吃药也没有效,我们做子女的看到他一天天痛苦、衰弱却无能为力,我们多么希望能为他老人家做点什么,母亲便经常到回龙殿去祈求大神、祈求菩萨,她会把祈求的情况告诉父亲,父亲看到我们在为他做一些努力也许有一点安慰吧!我们除此之外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减缓不了癌细胞的扩张疯狂的生长,到回龙殿祈求既麻醉又暂时安慰了父亲和我们。
现在医疗条件好了有病去医院,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按说应该很少有祈求大神、祈求菩萨的,但是生活很复杂,还是有很多人力不及的时候,到乡村寺庙中去祈祷的人也许自己都不相信大神、菩萨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但还是不断地去,只是为了求得心安而已。乡村寺庙是各种民俗展示的场所,但长久以来扮演着村民平复心灵的圣地。
5、回龙寺的寺庙文化
古时,禅寺被誉为鄂西北郧阳府八大名刹之一,日本佛寺书中也有记载,寺院建在形似盘龙卧虎的山包上,寺旁有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似龙的眼睛。因马家河从寺前迂回流过,恰似蛟龙回游,故名“回龙寺”。也称“回龙禅寺”.寺内分前、中、后三殿,左右厢房42间,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此寺建筑风格凝秀,形式古朴。
寺前左右立有小巧玲珑的泰山庙和娘娘庙,还有明代建筑“照碑塔”与寺相望,构成“塔湾夕照”的美景,后经文革时期都被破坏,现只遗留下一个塔顶被存放在目前寺里.。
中殿前立有明朝郧阳知府刘玑所题《重建回龙寺记》石碑,书法刻石,堪称一绝。其中,佛像高大庄严雄伟,后被文革时捣碎后倒入在此湾环水绕行的马家河内。 后殿陈列着八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菩萨金身,楼阁上绘有笔触细腻、色彩艳丽的巨幅壁画历经风雨沧桑洗礼,大多退色,但壁画的线条丰满流畅,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这些美妙绝伦的壁画,充满着禅意韵味的佛经故事典故,耐人寻味。望着壁画令人感叹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到今仍旧散发光彩。现在,殿前院内面积较小,中间供奉着弥勒佛。
阳春高流河一带是高凉女杰冼夫人(冼英)当年屯兵练武之地,她在隋统一全国过程中功勋卓著,赢得世人敬仰。当地人民在高流河畔建寺造像纪念她。 煌煌殿宇映苍穹,古往今来赞誉隆。
一统金瓯标史册,重兴华夏立丰功。
奇花异草禅堂静,傍水依山夕阳红。
戴甲像前香火盛,万民礼拜仰高风。
浣溪沙·读陈庚词有感
陈庚《永遇乐·寄马平诸战友》中有“问诸君,可曾记得,风雪夜归人否?”“风雪夜归人”为当年游击战争时期武工队领导人代号,读之深有感触,赋此志怀。
烽火南天岁月新,青纱帐里往来频。挥戈策马扫妖氛。幸有红旗长指引,敢抛热血献青春。缅怀风雪夜归人。
回龙寺文化
这里没有历史
人们习惯点燃香火
供拜一块烧过的泥土
然后磕头念念有词
每年八月的这一天
据说都要下雨
江要涨潮
村里的楼房换了几茬
姑娘远嫁到城里
回龙寺的主持一直姓张 八月的桃树
在楠竹园里
我看见一排排桃树
结满树叶的桃树
个头不高
一个个精神饱满
昂首挺胸
蓝兵说可惜桃花早已开过黑河说叶子大的桃树结不出好果子
看着这些桃树
我想要是现在还能开花多好
楠竹园
回龙寺诗词
楠竹园长了满院子的竹子
高的胖的老的刚出芽的
它们一个个像女人
苗条丰满成熟新鲜
满足着各种游客
那天上午下着雨
我们喝茶打牌
看着忙碌的过往的女人
那天下午天空放晴
院子的女人个个跑出来
她们潮气太大
她们将要接受日光的沐浴 回龙寺一
回龙寺诗词
九宫山上蔽旌旗,末路英雄是可疑。
天堑不堪南渡马,江南只有草萋萋。
二
一件袈裟百战身,青丝落尽即归真。
千军万马奔腾日,争胜佛前一盏灯? 谒回龙寺
消闲乘兴谒回龙,结伴何愁暮色浓。
宝殿佛龛多类似,联文款识不全同。
6、安徽巢湖有哪些寺院
还有巢湖市南海玉佛寺位于巢湖市鼓山风景区,占地近十亩,客房20余间.在师父的带领和大众的努力下,寺庙建筑正在逐步的建设中。还有巢湖定林寺新址座落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凤凰山街道.黎明社区.北外环路.凤凰山山上.距离巢湖市区乃不足一公里,是连接合肥.南京.芜湖.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7、回龙寺的辽宁省沈阳回龙寺
沈阳回龙寺,旧称舍利寺,始建于唐代。据《沈阳县志》记载:“舍利寺塔在县城西十二里塔湾舍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年)敕工部重修,赐名回龙寺,邑中八景塔湾夕照即以此得名,传唐时建。”顺治二年(1645年)对该寺又加以扩建维修,并留有两次重修碑。乾隆元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舍利塔一名回龙寺,在城西塔湾,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后随时修补,寺前有塔,名舍利塔。”乾隆四十三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 舍利塔在城十二里,一名回龙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东西配庑各三楹、韦驮殿一楹、经堂三楹、垂花门三楹、大门三楹,寺前有塔,名舍利塔。”此时的回龙寺在沈阳地区香火极旺,是人们焚香祈祝的圣地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回龙寺被毁。跨越千年,昔日庙宇荡然,空余舍利宝塔。
2006年2月22日,经沈阳市佛教协会申请,辽宁省宗教局于批复同意筹备设立回龙寺。2008年1月10日,省佛教协会会长办公会决定回龙寺的筹建以副会长照诚法师为主,并成立了以照诚法师为主任的回龙寺筹建委员会,具体负责回龙寺规划建筑设计等筹备工作。
2008年9月22日上午,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回龙寺重建工程奠基庆典仪式隆重举行。10时许,礼炮绽放、锣鼓喧天,诸山长老、知名善信、各界人士等为重建奠基培土。随后进行洒净仪式,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长老,回龙寺筹建委员会主任照诚法师等主法。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戴均良出席奠基仪式 。
重建后的回龙寺占地1.2万平方米。按照与舍利塔地区历史文脉相一致要求,寺院建筑群及附属设施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主殿高度为舍利塔高度的二分之一,以舍利塔为中心点,在其西侧并列轴线上建设寺庙建筑群及附属设施,利用现有地形的10米高差,在寺内设置三层平台,主要建筑布置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法堂藏经楼等,主殿均座北朝南。舍利塔单独围成塔院,有林荫道与佛寺建筑群二进院相连接,续写舍利塔寺合一的历史,以体现佛教文化内涵。重建后的回龙寺将成为功能齐全、施设完备,全省佛教文化的中心。
8、请问谁知道巢湖福山回龙寺的地址啊,是在含山县的什么地方?
现在含山已经不属于巢湖了。。巢湖都已经被拆分了。。
确切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赵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