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东地震市区哪个安全
1、合肥处在地震带上吗?
地质学家李四光他老人家说有四个地方是地震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就差合肥所在的地震带没有发生了,你们如何看待这一实质问题?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合肥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
合肥在地震带上吗
世界上的地震带主要有四类地震带(这不是李四光预测的,这是常识):环太平洋地震带;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和板内裂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这两条都是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一般震源较深。象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第一条带上,日本整个位于这个地震带,天天有地震。象伊朗、云南的地震就是第二地震带;第三条地震带是板块分离边缘,多位于洋中脊,但洛杉矶等加州大地震也位于这个地震带(位于转换断层上);一般震源很浅,若震级很大时,破坏性极其严重。第四地震带就是在板块内部发生的,一般位于大断裂带上,频度很低,震级较小。
传说中合肥位于地震带上就是第四类。其实,说法不准确。合肥只是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象这次的瑞昌地震也应该位于这个带上。
所以,合肥不在地震带上,有20多公里的距离,尤其高新区的距离会超过30公里,肯定比合肥东区安全。同时,在第四带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虽然不清楚郯城地震的震级,但肯定不是8级。
大蜀山是辉绿岩,确实是火山成因,具体的年龄是9Ma,很年轻,但九百万年的年龄比人类历史还长很多。那是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假如下一次再产生火山,肯定不会在同一地点。而且,就是在大蜀山,整个合肥市也要换地方。
安徽和合肥发生过地震吗
安徽省地震活动频度在华东地区属比较高的省份。
著名的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贯穿全省,1300年以来,发生4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邻省破坏性地震对我省也构成重大威胁,如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发生8.5级地震,就曾使我省江北大部分地区遭到8度破坏,相当于发生一次6级~6.5级地震。
合肥位于华中地震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城区东侧。历史上山东郯城81/2级、霍山61/4级强烈地震都曾波及我市,造成严重破坏。合肥境内也曾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即1673年3月29日合肥城南发生5级地震,地震时“声如雷,屋舍倾倒”(清史稿·灾异志)。1954年6月17日于合肥-六安间发生51/4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损坏,浇好的水泥柱开裂,合肥邻近20多个县市均有房屋倒塌,波及面达28万平方公里。
2005年7月21日寿县3.6级和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破坏性地震均波及合肥市,市域内普遍有感。据专家推测,2020年前合肥市存在发生5.5-6级地震的背景。
(合肥市位于华中地震区,属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1996年和2006年,国务院两次确定合肥市分别为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和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2007年还被列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城市之一。)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UERDI值,指数越高风险越大)
1.石家庄
2.合肥
3.西宁
4.海口
5.长沙
6.南昌
7.杭州
8.乌鲁木齐
9.成都
10.郑州
11.南京
12.兰州
13.福州
14.哈尔滨
15.太原
16.西安
17.银川
18.济南
19.贵阳
20.南宁
21.长春
22.沈阳
23.呼和浩特
24.昆明
25.广州
26.武汉
27.天津
28.北京
29.重庆
2、2009年4月6日22:22时合肥肥东发生3.5级地震.......
3.5级 肥东梁园 合肥市区有强震感
3、合肥属于地震带吗?
世界上的地震带主要有四类地震带(这不是李四光预测的,这是常识):环太平洋地震带;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和板内裂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这两条都是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一般震源较深。象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第一条带上,日本整个位于这个地震带,天天有地震。象伊朗、云南的地震就是第二地震带;第三条地震带是板块分离边缘,多位于洋中脊,但洛杉矶等加州大地震也位于这个地震带(位于转换断层上);一般震源很浅,若震级很大时,破坏性极其严重。第四地震带就是在板块内部发生的,一般位于大断裂带上,频度很低,震级较小。
传说中合肥位于地震带上就是第四类。其实,说法不准确。合肥只是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象这次的瑞昌地震也应该位于这个带上。
所以,合肥不在地震带上,有20多公里的距离,尤其高新区的距离会超过30公里,肯定比合肥东区安全。同时,在第四带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虽然不清楚郯城地震的震级,但肯定不是8级。
大蜀山是辉绿岩,确实是火山成因,具体的年龄是9Ma,很年轻,但九百万年的年龄比人类历史还长很多。那是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假如下一次再产生火山,肯定不会在同一地点。而且,就是在大蜀山,整个合肥市也要换地方。
安徽和合肥发生过地震吗
安徽省地震活动频度在华东地区属比较高的省份。
著名的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贯穿全省,1300年以来,发生4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邻省破坏性地震对我省也构成重大威胁,如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发生8.5级地震,就曾使我省江北大部分地区遭到8度破坏,相当于发生一次6级~6.5级地震。
合肥位于华中地震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城区东侧。历史上山东郯城81/2级、霍山61/4级强烈地震都曾波及我市,造成严重破坏。合肥境内也曾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即1673年3月29日合肥城南发生5级地震,地震时“声如雷,屋舍倾倒”(清史稿·灾异志)。1954年6月17日于合肥-六安间发生51/4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损坏,浇好的水泥柱开裂,合肥邻近20多个县市均有房屋倒塌,波及面达28万平方公里。
2005年7月21日寿县3.6级和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破坏性地震均波及合肥市,市域内普遍有感。据专家推测,2020年前合肥市存在发生5.5-6级地震的背景。
(合肥市位于华中地震区,属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1996年和2006年,国务院两次确定合肥市分别为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和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2007年还被列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城市之一。)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UERDI值,指数越高风险越大)
1.石家庄
2.合肥
3.西宁
4.海口
5.长沙
6.南昌
7.杭州
8.乌鲁木齐
9.成都
10.郑州
11.南京
12.兰州
13.福州
14.哈尔滨
15.太原
16.西安
17.银川
18.济南
19.贵阳
20.南宁
21.长春
22.沈阳
23.呼和浩特
24.昆明
25.广州
26.武汉
27.天津
28.北京
29.重庆
4、肥东地震相关介绍
4月6日22时22分,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北纬32.00,东经117.50)发生Ms3.5级地震,有300多万人的合肥市区普遍有震感。
当夜,诸多合肥市民走出家门避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
4月8日10时55分:肥东县梁园镇(北纬32.00,东经117.50)发生Ms2.0级余震,震区无感
免费注册真人MM视频聊天室:http://www.mnoop.cn
5、李四光预知的四大地震点有合肥吗
李四光没有发表过“四大地震”的论述,所以不包括合肥,不能对号入座。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全世界都无法准确的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所以大家但凡看到明确某地将于某时发生某级地震的消息,必然是谣言,切勿传播。而且我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地震预报发布的权限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发布。
李四光先生1971年去世,他在世时,地震科学界从没有所谓“四大地震”的论述,社会上也没有”四大地震“的传说。70年代中期特别是唐山大地震后,“四大地震”的说法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转。
(5)合肥肥东地震市区哪个安全扩展资料:
李四光关于地震的相关研究:
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
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6、合肥地震
地质学家李四光他老人家说有四个地方是地震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生了地
震,就差合肥所在的地震带没有发生了,你们如何看待这一实质问题
安徽省和合肥市地震有关知识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
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
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
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
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
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
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
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
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合肥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
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
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
合肥在地震带上吗
世界上的地震带主要有四类地震带(这不是李四光预测的,这是常识):环太平洋
地震带;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和板内裂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
的结果。这两条都是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一般震源较深。象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第
一条带上,日本整个位于这个地震带,天天有地震。象伊朗、云南的地震就是第二地震
带;第三条地震带是板块分离边缘,多位于洋中脊,但洛杉矶等加州大地震也位于这个
地震带(位于转换断层上);一般震源很浅,若震级很大时,破坏性极其严重。第四地
震带就是在板块内部发生的,一般位于大断裂带上,频度很低,震级较小。
传说中合肥位于地震带上就是第四类。其实,说法不准确。合肥只是靠近这个地震
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
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
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象这次的瑞昌地震也应该位于这个带上。
所以,合肥不在地震带上,有20多公里的距离,尤其高新区的距离会超过30公里,
肯定比合肥东区安全。同时,在第四带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虽然不
清楚郯城地震的震级,但肯定不是8级。
大蜀山是辉绿岩,确实是火山成因,具体的年龄是9Ma,很年轻,但九百万年的年龄
比人类历史还长很多。那是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假如下一次再产生火山,肯定
不会在同一地点。而且,就是在大蜀山,整个合肥市也要换地方。
安徽和合肥发生过地震吗
安徽省地震活动频度在华东地区属比较高的省份。
著名的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贯穿全省,1300年以来,发生4
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邻省破坏性地震对我省也构成重
大威胁,如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发生8.5级地震,就曾使我省江北大部分
地区遭到8度破坏,相当于发生一次6级~6.5级地震。
合肥位于华中地震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城区东侧。历史上山东郯
城81/2级、霍山61/4级强烈地震都曾波及我市,造成严重破坏。合肥境内也曾
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即1673年3月29日合肥城南发生5级地震,地
震时“声如雷,屋舍倾倒”(清史稿·灾异志)。1954年6月17日于合肥-六安
间发生51/4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损坏,浇好的水泥柱开裂,合肥邻近20多
个县市均有房屋倒塌,波及面达28万平方公里。
2005年7月21日寿县3.6级和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破坏性地震均
波及合肥市,市域内普遍有感。据专家推测,2020年前合肥市存在发生5.5-6级
地震的背景。
(合肥市位于华中地震区,属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1996年和2006年,国务院
两次确定合肥市分别为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和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
一。2007年还被列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城市之一。)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UERDI值,指数越高风险越大)
1.石家庄0.35
2.合肥0.25
3.西宁0.24
4.海口0.23
5.长沙0.22
6.南昌0.22
7.杭州0.21
8.乌鲁木齐0.19
9.成都0.18
10.郑州0.18
11.南京0.18
12.兰州0.17
13.福州0.16
14.哈尔滨0.16
15.太原0.16
16.西安0.15
17.银川0.14
18.济南0.14
19.贵阳0.13
20.南宁0.13
21.长春0.13
22.沈阳0.13
23.呼和浩特0.13
24.昆明0.11
25.广州0.11
26.武汉0.11
27.天津0.11
28.北京0.11
29.重庆0.10
30.上海0.10
7、你觉得安徽有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吗?
最近几年安徽境内地区发生过几次微震,让人不禁感到担心,安徽身处华中地震带,会不会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我个人觉得可能性还是有的,原因是安徽处于地震带上面,华中地震带目前比较活跃。所以要时刻注意地震带来的危险。
我国地震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在我国,有五个区域是处于地震带上面的,所以这些地区经常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地震。这些地区就是台湾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其中,华北地震区主要是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活动影响形成的,强度非常之大。华北地区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震破坏率程度可想而知。
合肥处于哪条地震带上?
合肥属于华中地震带,在郯庐地震带南段。霸都合肥离郯庐地震带大概20公里,这条大断裂通过肥东王铁、撮镇,然后到庐江,从大别山的东缘通过,大别山东缘上有桐城、潜山、太湖和宿松等县市。合肥会不会发生大地震,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由于合肥市区所处位置并不在地震带上,相对比较安全。从离地震带距离看,高新区一带肯定比东边更加安全。
安徽处在郯庐断裂带
说到安徽地震情况就必须谈 郯庐断裂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开始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名命名,后经过研究探明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纵贯东亚南北的大断裂带,跨度从俄罗斯到中国东北再到山东和安徽,一直延伸到长江北岸,也有人说,它可能越过了长江进入了江西境内。在这条大断裂带附近大小地震从未间断,这说明这条地震带还活着。郯庐断裂带所处位置特殊,易于能量的积累,如果释放就是大地震。
8、合肥地震情况
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境内 3.5级地震 4月6号22:22
安徽合肥肥东县昨晚发生里氏3.5级地震,南京无感
http://nj.jschina.com.cn 据安徽省地震台网测定,4月6日晚22时22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发生里氏3.5级地震,震中位于永安镇、梁园镇之间,合肥市部分居民感觉到明显震感。
肥东县:伤亡正在统计
记者从合肥当地媒体了解到,地震时合肥市区震感明显,瑶海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均有明显的感觉。地震时,大部分市民都在家中休息,“先是忽然感觉到接连两三下的晃动,房子像树枝一下的摇晃,稍微停了约10秒,又晃动了一下。”截至记者发稿时,肥东县不少居民都聚集在包公像广场等空旷地,准备露宿。
昨晚11点,地震后不足1小时,记者紧急联系了合肥市政府,对方核实了地震震级,但无法提供详细信息。合肥市地震局此前公布了地震震中为肥东县梁园镇高塘村。
记者随后与合肥市肥东县政府取得联系,电话接通后记者首先听到的是一片嘈杂声,相关负责人只是急促地表示:“县政府上下公务人员都已赶往震区,紧急处理此事。”截至今天凌晨2点,伤员状况以及房屋倒塌数量仍在进一步统计中,肥东县政府表示“暂无情况报告”。
医院:尚无伤亡患者
“已有很多电话来咨询过,都说有震感,家里的冰箱,甚至空调都在晃动。”距离震中肥东县梁园镇只有35公里,合肥市是否有伤亡?记者联系合肥省立医院急诊室,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并没有接受到因地震导致受伤的患者,“我们医院四楼以上都能感受到晃动。”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上肥东县中医院及肥东县医院,然而,两家医院急诊室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合肥市供水、供电、通信、供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及公用产业未受影响。
历史上,安徽省破坏性地震大都分布在霍山,六安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其中Ms≥5.0级地震23次,最大为1813年凤台6.25级和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畜伤亡和房屋破坏。
震中地区移动通讯中断
今天凌晨1点,记者联系到合肥市应急办,“目前省地震局检测显示,震中区地震里氏3.5级,近日,合肥不会发生更强地震。”这一说法与合肥市地震局在地震后半小时公布的里氏3.4级有所出入。应急办一位负责人表示,震中地区的移动通讯已经中断,只能靠固定电话联系,“目前尚无伤亡人员数据。”可能因为夜晚的缘故,暂无发现有房屋倒塌,合肥市有关领导已经紧急赶往震中地区指挥工作,安抚受惊居民。
最后,记者试图与震中肥东县梁园镇政府取得联系,可是该镇电话一直出于占线状态。据初步了解,震中区震感强烈。
震中距离南京154公里
记者从合肥市地震局了解到,震中肥东县距离南京为154公里。记者昨晚从合宁高速公路多个收费站了解,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明显震感。
地震发生后,安徽省地震局迅速启动了有感地震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和合肥市地震局随即加强了震级监测和分析会商。省地震局现场工作组在第一时间也赶赴震区了解情况,指导当地开展工作,同时架设流动监测仪器密切监视震情的发展。
“据目前观测来看,当地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合肥市市长热线12345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南京市地震局数字地震检测中心表示,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南京在此次地震中受到影响,尚未有市民表示在南京感受到此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