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桐庐江:印桐江,在令浙江桐庐县。
广陵:今江苏扬州。
维扬:即扬州。
旧游:即故交。
【解释】深山幽暗猿哀啼,悲戚凄厉令人愁。夜来沧江水更寒,波涌浪急向东流,冷风嗖嗖鸣江岸,木叶潇潇随风棹。明月清光洒江水,照着孤舟独飘摇。建德不是我故乡,常念扬州旧时友。愿将两行相思泪,随江遥寄海西头。
【解析】此诗是孟浩然离开长安、漫游吴越时所作。
诗人夜宿桐庐江,桐庐江风景秀美如画,南朝诗人吴均曾赞叹不已。诗人本是性喜山水之人,然而他此时孤身一人,漂泊他乡,念及远方的朋友,心中十分忧伤,无心再现赏自然景色,诗情是很凄苦的:
天已黑下来了,远远近近的山一派幽暗,猿声哀哀,江色苍苍,一片凄凉之景。晚风吹响两岸树林,明月照着江中孤零零的旅舟,诗人顿生羁愁。此地风景再好也不是我的故乡啊!在这孤凄之中,诗人想起了广陵的朋友,不禁热泪盈眶,诗人要把这两行热泪寄与广陵的朋友——他是多么思念他们孟浩然的诗,一般诗境清幽澹淡,很少有这样伤感的。但在独宿他乡、思乡念友之时,诗人心有不堪,出语悲凄。此诗从“急夜流”到“嗨西头”,从“听猿愁”到“两行泪”,景为情用,前后呼应,真切地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诗文解释】 山色昏暗听猿猴啼叫声声都带着悲愁,苍江夜里水流湍急。风吹得两岸的树发出声响,月光照着江中这一叶孤舟。建德不是我的故乡,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还是把我这两行热泪,寄给遥远的海西头的朋友。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东游时作。诗人在路途中怀念旧友,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友人。诗人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情绪动荡,不平静。凄清的夜晚正是他寂寥心情的反映,也更使怀念旧友泪流满面。这首诗情调凄凉,表现了诗人失意后的激愤不平和世罕知音的深深的孤独感。全诗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诚挚感人。
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意思翻译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意思翻译:山色昏暗,猿啼声声,听来忧愁。夜色之中,大江急流,令人思归。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月光之下,一叶孤舟飘摇。建德不是我的家乡,遥想扬州旧日友人。思乡伤感,无可奈何,只能将两行热泪,遥寄到大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景与情完美融合,写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4、孟浩然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维扬忆旧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5、如何赏析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专。
建德非吾土,维扬属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首联写天色已晚,诗人听到山中猿声悲哀,沧江水急流奔涌,涛声扰人;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还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静。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后四句用“忆”“泪”“寄”,向有友人倾诉孤独之情,抒发怀友的拳拳之心,情深意切。
诗人的感情如此孤寂凄恻,不仅仅是因为思乡和怀友,更与特定的背景息息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场失意,前途渺茫。此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景切情深。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古诗原文和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