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生花堂
庐江好玩的景点有:庐江奎星楼、武壮公祠、汤池温泉度假区、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1.庐江奎星楼。庐江奎星楼,江淮名楼,用以昭示本地文风之盛与为民祈福之宏愿,经历过“三毁四建”。新建成的奎星楼位于庐江县城东公园,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2.武壮公祠。武壮公祠位于庐江县城城中东路,是一栋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筑。淮军名将吴长庆有着传奇的一生,他一生驻守多地,病逝后,清廷准允他立功的地方各建一座武壮公祠。
3.汤池温泉度假区。汤池温泉度假区位于汤池镇境内,有数处温泉。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4.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百花寨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境内,占地面积约2800亩。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不仅亚热带次生阔叶林植被保存较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仓神庙、老虎洞、滴水岩、飞来石、一线天、阴阳谷、天仙岩、三叠瀑、百花寨古城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5.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冶父山镇,距县城约9千米,庙宇、古迹遗存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庐江县
2、庐江有什么动人的传说?
庐江伏虎寺的传说
伏虎寺,位于庐江县城东北10公里的冶父山巅,第一代祖师为唐代伏虎禅师。据县志记载,伏虎禅师生下来时相貌奇丑、双目失明,被父母遗弃,巧遇一只老虎路过,衔入洞中奶大,并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长大后当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离。后来到了冶父山,建庙安身,传经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晔知晓,就敕封他为“孝慈伏虎禅师”,“伏虎寺”也因此得名。
时隔千年后的1995年,伏虎寺第43代主持妙山和尚坐化4年后肉身不腐,庐江县佛教协会依照佛教仪规,对妙山和尚进行肉身涂漆装金黄色,建殿供佛,让广大香客和观光客瞻仰。妙山和尚是80年代后,我省继九华山出现的双溪寺大兴和尚、钟亭慈明和尚后的第三尊肉身佛。
庐江县柯坦镇虎洞村“三山”的传说
在皖中大别山余脉的庐江县柯坦镇虎洞村有三座高山,分别为白马岭、百花寨、老和尚包。这里山高林密,峰峦起伏,终年云遮雾罩,流水潺潺,风景如画。古往今来,“三山”以它独特风姿、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着无数游人。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骑着白马云游天下,路过此山,发现这里远离尘世,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是想象中的“世外桃园”,王子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恰在此时,一阵婉转悠扬的歌声从远处飘来,那歌声似近似远,时高时低,王子的心被歌声深深打动,情不自禁寻着声音寻找歌人。不知翻过了多少山峰,穿过了多少林莽,终于在一泉水溪旁发现一貌似天仙的浣纱少女。王子与少女一见如故,互倾衷肠。原来,姑娘家住“百花寨”,姑娘父亲人称“百花寨主”,姑娘为“百花公主”。父女相依为命,以打猎为生,闲暇时种花植树,满寨长满奇花异卉。
姑娘将王子带回寨子,拜见了父亲,王子超凡脱俗的仪表深得寨主喜爱,欲留下作女婿。王子因爱慕百花公主,便答应与其结为“百年之好”。恩爱数日后,王子突然想起遗留在山下的白马,返回寻找时,白马已变成一座昂道翘尾的高山,原来这匹神马路过这仙山已立地成佛了。“白马岭”因此而得名。
王子与百花公主从此生活在此山中。他们相亲相爱,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
后来,百花公主死了,王子便把她安葬在“白马岭”对面山头上,自己也辞别儿女,出家落居在爱妻身旁,终日坐守,与世隔绝。在一个暴雨雷鸣之夜,两道“白光”同时升空而去,留下了一座高高的“坟冢”。后人便称之为“老和尚包”。值得称奇的是:“老和尚包”峰顶终年光溜溜的寸草不生。
3、汤池隔离点收费吗
会收费的。
汤池街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1465),距今有54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汤池为舒、庐、桐三县关驿古道,上街头有走递公文的马铺舍,古朴小街,酒旗馆风,车来人往,甚是繁华。街心路面的青石板留有深深的独轮车辙痕。清康熙年间,汤池列为庐江县重镇之一。
汤池以特产茶叶及其他山货而形成商贸重镇。明朝初期,从徽州迁来严、江、吕、王、朱、徐、张等13户人家在此定居,亦农亦商。后因茶叶闻名,茶商渐多,四面八方商贾来汤池交易生意,汤池古街日益繁华。清朝中期,汤池街声誉三县,名扬四方。人称“长街二里,店铺百家。
”街市有米行、茶行、鱼行、猪行、染坊、糖坊、水作坊、黄烟店、生花堂毛笔店、山货店、客栈、饭店、杂货店、窑货店、铁匠铺、布草店、当铺、钱庄、药店、澡堂、肉铺、茶馆、灯笼店、糕饼店、香店、炮竹店、油坊、伞店、称铺、客栈、剃头铺应有尽有。房屋构造为青砖小瓦防火_,二层小木楼,窗格别致,大都门前有青石门槛、石狮、石蹲等。
4、庐江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冶父山风景区。冶父山,距庐江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峻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
2、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安徽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是一家集度假、健身、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商务型度假酒店,占地面积超过3564000平方米,它坐落于著名的温泉之乡安徽庐江汤池,近靠庐江火车站,毗邻合安高速公路,距合肥骆岗机场仅45分钟路程。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设施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以“为顾客提供101%满意的服务”为宗旨,全力打造健康休闲新概念。拥有药膳浴、名酒浴、SPA疗养馆、漂流河、人造沙滩、的大型温泉洗浴中心是您调养身心的唯美境地,带给您全新的洗浴理念与文化。
3、绣溪公园。绣溪公园位于庐江县境内,占地9.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4.1公顷,水域面积3.4公顷,开发地1.6公顷。庐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庐江“汉舒,属庐江郡,隋开皇初年置庐江县”,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滋育了大批英才,三国名将周瑜、清朝海军提督丁汝昌,独领-,名垂青史。
4、孙立人故居。“孙立人故居”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进门迎面立着孙立人将军身着戎装的蜡像,墙上挂有各种印刷品,主要是孙立人生平事迹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展列了将军一生重要经历。孙立人(1900年至1990年),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1900年12月8日,在三河八扇巷降生。1932年,孙立人父亲逝世时,孙立人曾两次回乡,自此之后,就未曾回过三河。在相距三河不到20公里的庐江县金牛镇也有一“孙立人故居”。
5、西梁山。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组成。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临江悬崖之处,怪石层叠,历代诗人如李白、李赤、王安石、贺铸、郭祥正、杨万里、汪广洋、解缙、杜浩、王士正等曾至此浏览,题咏赋诗。此山又有“天门八景”之称:天门晚泊月辉映,似是蟾光碑水中的“天门夜月”;淋浴晨曦薄雾里,浮鱼晨曦色映金蚕的“博望朝霞”;矶头下面潮声大,却应回声唤渡人的“陈桥唤渡”;参差怪石悬佛像,俯首江流此回旋的“万庵观澜”;碧霞宫里雪飞晴,红装素裹看江景的“龙宫熏雪”;云阁飞来峭壁上,远近皆闻两三声的“云阁疏钟”;暮色秋雨细漾蒙,烟波浩淼白浪滚的“荻州幕雨”;西梁山下柳阴堤,悦耳黄莺枝上啼的“柳岸春莺”。
6、安徽汤池温泉。安徽汤池温泉安徽汤池温泉(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属庐江县)因温泉而得名。此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
5、你知道自己姓氏的堂名吗
九十五个堂名
1、 天水堂(尹、秦姓等) 2、 彭城堂(钱、刘姓等)
3、 陇西堂(李、彭姓等) 4、 颍川堂(钟、陈、赖姓等)
5、 河南堂(方、邱姓等) 6、 河东堂(吕、聂、薛姓等)
7、 高阳堂(许姓等) 8、 鲁国堂(曾姓)
9、 谯国堂(戴姓等) 10、武陵堂(华、龙姓等)
11、东海堂(何、徐姓等) 12、范阳堂(卢、邹姓等)
13、江夏堂(黄、喻姓等) 14、荥阳堂(潘、郑姓等)
15、京兆堂(宋、舒、康姓等) 16、汝南堂(蓝、周姓等)
17、扶风堂(马、万姓等) 18、延陵堂(吴姓)
19、太原堂(王、霍姓等) 20、吴兴堂(沈、施姓等)
21、南阳堂(韩、邓姓等) 22、弘农堂(杨姓)
23、清河堂(张、傅姓等) 24、济阳堂(陶、蔡姓等)
25、河间堂(凌、章姓等) 26、高平堂(范姓)
27、豫章堂(罗、湛姓等) 28、安定堂(胡、梁、伍姓等)
29、下坯堂(余姓) 30、兰陵堂(萧姓)
31、博陵堂(邵、崔姓等) 32、西河堂(毛姓)
33、晋阳堂(唐姓) 34、冯翊堂(吉姓)
35、上谷堂(侯姓) 36、江陵堂(熊姓)
37、内黄堂(骆姓) 38、渤海堂(高姓等)
39、会稽堂(夏姓等) 40、紫荆堂(田姓)
41、上党堂(樊姓) 42、平阳堂(巫、饶姓等)
43、琅琊堂(申、诸姓等) 44、武威堂(廖姓等)
45、盐官堂(翁姓) 46、惇典堂(秦姓)
47、陈留堂(伊姓) 48、顿丘堂(葛、司姓等)
49、武城堂(曾、索姓等) 50、平卢堂(邰姓)
51、广平堂(游、贡姓等) 52、新蔡堂(郦姓)
53、梨阳堂(桑姓) 54、敦煌堂(幕姓)
55、东阳堂(习姓) 56、新安堂(古姓)
57、鲁国堂(曾、颜姓等) 58、三省堂(曾姓)
59、临海堂(戈姓) 60、梨阳堂(都姓)
61、丹阳堂(广姓) 62、巨鹿堂(魏姓等)
63、山阳堂(养姓) 64、祟贤堂(秦姓)
65、三槐堂(王姓) 66、圣裔堂(孔姓)
67、至德堂(吴姓) 68、汾阳堂(郭姓)
69、诗礼堂(孔姓) 70、淮阳堂(江、彭姓等)
71、沛国堂(朱姓) 72、河内堂(练姓)
73、庐江堂(何姓) 74、百忍堂(张姓)
75、金鉴堂(张姓) 76、中山堂(郎、刘姓等)
77、长沙堂(刘姓) 78、德星堂(陈姓)
79、四知堂(杨姓) 80、栖霞堂(杨姓)
81、让德堂(吴姓) 82、三高堂(何姓)
83、儒雅堂(何姓) 84、陈郡堂(谢姓)
85、会稽堂(夏、谢姓等) 86、东山堂(谢姓)
87、宝树堂(谢姓) 88、注礼堂(戴姓)
89、六桂堂(方姓等) 90、香山堂(白姓)
91、始平堂(冯姓) 92、乐安堂(蒋姓)
93、千乘堂(倪姓) 94、平原堂(常姓)
95、雁门堂(童、田姓)
注:1、绝大部分堂名是古代地名。
2、有几个姓同堂名的,也有一个姓几个堂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