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县一市 » 庐江县万山镇人口

庐江县万山镇人口

发布时间: 2023-01-21 23:58:28

1、安徽省巢湖庐江县有哪些镇

截至2019年,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有17个镇,分别为:庐城镇、冶父山镇、万山镇、汤池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罗河镇、泥河镇、乐桥镇、柯坦镇。

1、庐城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13个、村民小组580个、居民小组224个;

2、冶父山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461个、居民小组50个;

3、万山镇村委会9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281个、居民小组34个;

4、汤池镇村委会10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43个、居民小组8个;

5、郭河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416个、居民小组114个;

6、金牛镇村委会8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85个、居民小组46个;

7、石头镇村委会7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267个、居民小组16个;

8、同大镇村委会20个、村民小组504个;

9、白山镇村委会9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39个、居民小组14个;

10、盛桥镇村委会10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599个、居民小组59个;

11、白湖镇村委会16个、居委会3个、村民小组530个、居民小组172个;

12、龙桥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395个、居民小组61个;

13、矾山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3个、村民小组431个、居民小组30个;

14、罗河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23个、居民小组52个;

15、泥河镇村委会15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740个、居民小组125个;

16、乐桥镇村委会11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396个、居民小组24个;

17、柯坦镇村委会8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430个、居民小组111个。

(1)庐江县万山镇人口扩展资料:

庐江县的历史沿革

“庐江”,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的一条江名,现为哪条水流尚无定论。后郡因江名,县因郡名,延续至今。庐江又叫潜(潜川),始于南朝梁(《梁书》、《魏书·地形志》)。

今庐江之地,春秋属舒国,战国属楚,秦属舒邑,汉为舒县。“庐江郡”设于西汉初。“庐江县”名始于隋(《隋书·地理志》),另说始于南朝梁(《太平寰宇记》),两说时间仅相差几十年。庐江县设立以后,隶属和地域多有变化。

1947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攻克庐江县城,成立庐江民主县政府,月底部队转移后即撤销,年底,庐南大化至砖桥一线和桐城东北乡建立桐庐民主县政府,庐江同时建立湖西民主县政府。

桐庐、湖西两县同属皖西第二专员公署(驻桐城境内)。1948年8月,湖西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新的湖西县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驻无为开城),庐江县仍属二专署。

1949年,1月22日庐江全境解放,庐江、桐庐两县属桐城专区,2月桐庐县原庐江庐南部分归还庐江建制,7月湖西县并入庐江,隶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2月4日,庐江县划属安徽省芜湖专区。

1958年7月7日,庐江县由芜湖专区划属六安专区。

1965年7月14日,设巢湖专区(专署驻巢县城),庐江县由六安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8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庐江属之。2000年1月,撤销巢湖地区设省辖巢湖市,庐江隶属巢湖市。

2011年8月,庐江县因撤销巢湖市被划属合肥市。

2、庐江在哪?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巢湖市管辖,是巢湖的一个县-----我老家就是庐江,丁汝昌、周瑜就是庐江人
【县情概览】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巢湖市管辖,距省会合肥市南70千米,北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位居沿江开发开放经济区,是对外开放县。
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全县耕地104.8万亩,年产粮食50万吨以上,油料4.8万吨左右,是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和粮油生产百强县。林业面积52 万亩,茶园、果园面积4万亩,年产干茶320吨;水产养殖面积15.8万亩,水产品产量3.8万吨;生猪饲养量为4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0万只,为全省重点产茶县、水产基地县和商品猪准基地县。
庐江农业是以稻米粮食生产为主,林 、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全县105万农业人口耕地99万亩。境内有山 、有圩、有畈、以丘陵为主。 庐江是“六五”期间国家首批投资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县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60万吨,商品 量25万吨,其中优质米占40%以上;油料总产近5万吨,1993年粮,油生产双双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各 具特色的名优农产品闻名于世,杨柳乡年产鲜荸荠3万吨,被誉为全国最大的“荸荠之乡”;“白云春毫”、“潜川雪峰”等部优名茶享誉省内外;蔬菜加工初具规模,“三叶”牌系列精制小菜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全县生猪,家禽饲养量 分别为51.5万头和1846万只,尤其是近年白鹅生产发展迅速,已形成区域特色。 县、乡、村、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其中高级农艺师27人,农艺师77人。“九五”以来,全县共引进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科技成 果130多项,共有11项推广成果受到省部级以上的表彰奖励。杂交稻累计制种3万亩,种子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1993年在全国率先示范应用农业专家系统,改善了农技推广条件,提高了农技推广效果。
庐江县具有丰富的水面资源,自然条件优越,养鱼历史悠久,自古盛产甲鱼、河蟹、青虾、鳜鱼等名贵水产品。改革开放后,渔业生产日新月异,全县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水产品产量近4万吨,位居全省第十位。 养殖品种除“四大家鱼”外,还发展了河蟹、青虾、甲鱼、鳜鱼、牛蛙、珍珠、乌鳢、罗非鱼、革胡鲶等十多个名优品种养殖,其中河蟹养殖为一枝独秀,养殖面积超过七万亩,平均产量超过双千吨,“庐江毛蟹”以其体大、色优、味美、品正而闻名遐迩,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获省名优产品称号,“稻田养蟹技术推广”也获得省星火三等奖。 全县渔业科技发展迅速,渔业科普单位14个,水产业专干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3名,其中副高职称一名,中级职称三名。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推广和发展了80:20池塘高产养殖、网箱养殖、围网养殖、稻田生态养殖、工厂养殖和立体综合养殖,促使渔业步入高产高效,水产品产量和效益逐年呈翻番增长。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狠抓渔业基地建设,加大水产开发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大户50多户,引资达8000万元新上水产项目60个,有力促进了全县渔业的发展。我县连续四年获得省渔业致富工程二等奖,杨柳、同大、白山、白湖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渔业科技示范乡镇。
庐江县有丰富的资源,自古有“鱼米之乡”和“地下聚宝盆”之称。年产粮食60万吨以上,油料4万吨 ,干茶1000吨,水产品产量3万吨,肉类总产量万吨。为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也是重要的水产品、畜禽生产基地。该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有铁、硫、铜、矾、铅锌、紫砂、石灰石、高岭土、钾长石等28种,其中:铁矿储量10亿多吨,硫铁矿储量3亿多吨,分别占全省的1/4和1/2;明矾石储量3.5亿吨,为全国第二。
境内汤池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有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和周瑜墓、皖中奇石馆等人文景观。 荣获部优或省优产品的主要产品有:铝活塞、风机、硫酸、水泥、海神牌花雕酒、三叶精制菜、白云春毫名茶等。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庐江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9℃,年无霜期238天,平均降水量1157.6毫米。
编辑本段【历史人物】
文翁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后世人缅怀文翁,蜀立专祠岁时祭祀;故里庐江城建乡贤祠(移建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
孙维祺
生卒年不祥,字以介,号起山,清康熙庐江城关人。少聪颖,九岁能作文,其学自六经三传、庄子、屈原、司马迁、班固而下,莫不渔猎精华,以发抒其文藻,每落笔洒洒数千言,风驰电掣,不可捉搦而卒,未尝轶于理法。中康熙庚午(1690)举人、辛未(1691)进士,历任直隶河间、涞水二县和县、由涞水解组归,优游山林,惟以著书自娱,选文不拘一体,因材造就,评语皆中肯,一时流播海内,其诗文、传说县内流传更多。著有《五经说文》、《廿一史临》、《三太史》、《四书印证》、《春秋大意》、《春秋》、《飞跃真言》等。
宛嘉祥
生卒年不详,明正德至万历时人,号白湖,本县东乡人。年少时家贫,在富人家当书童,曾受过侮辱,他气愤地说:“我是个大丈夫,怎么到了这样地步!”于是,回家闭门读书,苦攻七年,中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一年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思南府有个匪首,绰号称“瞒天大王”,聚众万余人,为害州邑十多年,官府未能除患。嘉祥莅任后,设法将匪首招来,说明道理,劝其归顺。接着,“瞒天大王”率领部下头目六人,归顺官府。朝廷嘉奖祥功绩,命其久任思南,继续收编安抚残匪。经过数年努力,嘉祥终于彻底清除匪患,四境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民间感激嘉祥,立碑颂德,绘画肖像纪念。
宛嘉祥年迈后,辞官回家,杜门谢客。县内如有大事,县官即登门请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总纂《庐江县志》,著有诗文干卷。
伍乔
南唐庐江人,自幼入庐山国学,专诗文,作《庐山书送祝秀才还乡》诗云:“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江南通志》、光绪《庐江县志》记,乔于国学苦节自励,一夕,见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读《易》”二字,遂取《易》读之,探索精微,迨数年,山下有僧夜梦伍乔星,旦入国学访得乔,勉之进取。后乔于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官歙州通判、考工员外郎。年70卒于官。诗多散佚,《全唐诗》仅录一卷。《庐州府志》记伍乔墓在庐江城南马厂岗,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其母墓为庐江柴埠渡南岗。
王蕃
228—266,字允元,三国时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他博览多闻,通晓天文、数学。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曾根据浑天说和长期的天象观察,精心制作浑天仪,以三分之长为一度,周长一丈零九寸六分,介于古浑仪和张衡制浑仪式之间,在“浑仪”上,周天为三六五又五八九分之一四五度。“浑仪”可以标明天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从而说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及何时昼长夜短,何时昼短夜长,何时昼夜相当,由此制订历法。他撰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王蕃认为:日距离其下临之地为八万里,以此为股,以一万五千里为勾,应用已知的勾股求弦法,测出日距阳城(今河南登封)为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五分,再以阳城为中心,以阳城与日距离为半径,算出周天长度。他还进行过数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为π=3.15,与刘徽的“徽率”(π=3.1416)、南朝祖冲之的“祖率”(π=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很相近,为我国天文学的数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39岁时,因佞臣妄言,被暴君吴主孙皓杀害。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隋置庐江县。县辖境东至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北至鹊渚(今三河),凡数百里。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分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宋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县境仍沿旧域。明永乐间,庐南以青竹涧至古埂72户由桐城拨归庐江。清光绪帝《庐江县志》载:“致今日之庐江,自东至西,自南至北,境界仅存百余里,大非昔日舒县之境地宽广矣。”光绪帝县志称:正东四十里至青帘河迎水庵,正西四十里至界牌山,正南六十里至分水岭,正北四十里至新口渡,东绕至齐头嘴薛公庙抵巢湖,东南六十里至高奇岭,东北七十里至造(兆)河,西南五十里至界河 , 西北七十里至中吴桥为庐江县地。另据陈诗《庐江疆域考》:民国20年(1931),全县总面积为2524 平方千米。《安徽概览》称:民国33年(1944)庐江县境总面积为2534平方千米。
民国36年(1947)12月,划庐南砖桥至大凹口一带置桐庐县,民国37年(1948)8月,割巢湖南岸之庐北广大地带置湖西县。1949年4月和7月,桐庐、湖西两县先后撤销,除原湖西县关河乡划给无为县外,其余依旧属庐江县境。合肥县之戴冈、刘墩、北闸、施婆四乡划归庐江。巢县沐集乡之金城、苍头、孙河、涧湾4保,无为县黄姑乡之周杨、殷渡、圩滩、鲍庄、棋杆、牌坊、秋叶、埒埂和哟石乡的西城共9保,也划归庐江。
建国后,县境总面积 2352 平方千米。北起三河镇东沙塘圩西埂,顺杭埠河主航道延至巢湖口门与肥西县分界(北肥西、南庐江)。东北沿巢湖中之鞋山、姥山至马尾河口弧形水域12.4万亩属庐江,陆地以兆河主航道与巢县分界。东括白湖,顺杨柳圩东埂至迎水庵、岳山、大犁尖为庐江、无为两县分水岭 ( 东无为、西庐江 ) 。东南从寨基山、香炉尖至黄家大山等分水岭为庐江、无为、枞阳三县分界。南以莲屏山,西沿罗昌河以南五里青竹涧至大凹口岱鳌山与枞阳县接壤(南枞阳、北庐江)。西南从藻青山、沿界河至起风尖、大佛尖与桐城县交界,西以荒草尖、二姑尖、火炮山到百神庙与舒城县为邻(西舒城、东庐江)。西北从百神庙达马冲水库,过杭埠河北的潘湾、舒拐、郑圩等村以及三河东的二龙街,东南庐江、西北舒城、肥西)。

编辑本段【古代郡名】
一、基本介绍

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
汉末徙治,在今安徽潜山县。
三国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
晋置,治今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
南朝宋置,北魏因之,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
隋置,唐废,今安徽合肥市治。
南齐置,隋废,改舒县曰庐江,即今安徽庐江县治。
详见“庐江郡”条。
二、汉庐江郡
治所在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根据《安徽省志·建罟沿革志》记载:西汉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属汉,境内设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护城河尚存。元狞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治舒县)。此时庐江郡领12个县,除境外黄山、黄梅县外,在今安徽境内设10个县,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皖县(治今潜山县桐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滋县(治今宿松柳溪乡,古名仙田)、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襄安县[治今无为襄安镇(后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百胜乡临湖圩山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
王莽建立新朝,改舒县为昆乡。
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县),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复撤销六安国,并入庐江郡(治舒),在今安徽境内10个县、侯国。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皖县(治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拔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治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县面积2352平方公里,人口120万,邮政编码:231500,电话区号:0565,县人民政府驻地庐城镇塔山东路,下辖17镇。
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万山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白山镇、同大镇、盛桥镇、龙桥镇、白湖镇、矾山镇、泥河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
庐城镇:辖4个街道管理区,14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1个蔬菜队,1个林场。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14.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属副县级建制。
冶父山镇: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山场3.5万亩,辖有11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人口5.7万人,属副县级建制。。

3、庐江县多少人口?几个镇

庐江县(方言音Yu\Ru jiang),隶属安徽省合肥市。
庐江县辖17个镇,面积2352平方公里。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截止2010年,庐江有户籍人口117.94万,其中常驻人口为97.4万。2011年庐江城区人口27万,建成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
下辖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泥河镇、白山镇、盛桥镇、同大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共17个镇。
《关于庐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请示》(庐政〔2005〕26号),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己作出批复,现通知如下:
同意将原28个乡镇调整为17个镇。
一、撤销罗埠乡、石山乡、戴桥乡、福元乡、新渡乡、许桥乡、杨柳乡、黄屯乡、砖桥乡、陈埠乡、沙溪乡。
二、调整庐城镇、冶父山镇、石头镇、白山镇、同大镇、郭河镇、盛桥镇、白湖镇、缺口镇、矾山镇、柯坦镇、泥河镇的行政区域,并将缺口镇更名为龙桥镇。
庐江县下辖:
庐城镇:将原罗埠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庐城镇辖4个街道管理区,14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1个蔬菜队,1个林场,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镇政府驻城关(原庐城镇政府驻地) 。属副县级建制。
汤池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4.77万。
盛桥镇:辖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7.26万。
白山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7.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6万人,耕地面积7.17万亩。
同大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27个村委会,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5.45万人。
郭河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12个行政村,面积124平方公里,总人口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7.09万亩。
石头镇: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面积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万人。
金牛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74万人。
柯坦镇:辖15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达6.15万人,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4.6万亩,耕地面积5.5万亩。
泥河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
矾山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14万人。
龙桥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11个行政村,面积105.2平方公里,总人口5.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4万人,耕地面积4.05万亩。
白湖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15个村委会,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5.8万。
乐桥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5.95万。
罗河镇:辖11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316个村民组,共20113户。镇干28人,村干
部77人。至2010年底总人口为71591人,其中农业人口65907人,耕地42767亩。罗河镇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最南部,距庐江城36公里,东西长
约22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由七桥、罗河、店桥三乡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
万山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4.52万。

4、关于安徽省庐江县有多少人口有什么什么的 知道的来

2005年底,庐江县辖17个镇,352个村,人口118.2万,面积2347平方公里。
中学校名单列表
庐江县第四中学
庐城镇马厂初级中学
庐城镇移湖初级中学
庐城镇罗埠初级中学
庐城镇罗埠初中迎松分部
汤池镇初级中学
汤池镇初中果树分部
泥河镇初级中学
泥河镇第二初级中学
泥河镇沙溪初级中学胜岗分校
泥河镇沙溪初级中学
金牛镇初级中学
金牛镇初级中学梁山分部
白山镇初级中学
白山镇初级中学同春分部
白山镇戴桥初级中学
白湖镇初级中学
白湖镇初级中学邓湖分部
白湖镇顺港初级中学
白湖镇杨柳初级中学
白湖镇杨柳初中梅山分部
盛桥镇初级中学
盛桥镇东岳初级中学
盛桥镇盛桥初中七里分部
盛桥镇盛桥初中五里分部
盛桥镇东岳初中许桥分部
乐桥镇初级中学
乐桥镇大化初级中学
龙桥镇初级中学
龙桥镇初级中学夹板分部
龙桥镇黄屯初级中学
矾山镇初级中学
矾山镇砖桥初级中学
矾山镇砖桥初级中学天桥分部
石头镇初级中学
石头镇初级中学芮岗分部
罗河镇初级中学
罗河镇初级中学七桥分部
罗河镇店桥初级中学
柯坦镇初级中学
柯坦镇初级中学葛庙分部
柯坦镇陈埠初级中学
柯坦镇陈埠初中陈池分部
万山镇水关初级中学
万山镇长岗初级中学
万山镇长岗初中岳庙分部
冶父山镇初级中学
冶父山镇石山初级中学
冶父山镇石山初中魏岗分部
庐江县郭河初级中学
郭河镇郭河初中三塘分部
郭河镇郭河初中三畈分部
郭河镇福元初级中学
郭河镇元初中牛首分部
同大镇黄道初级中学
同大镇初级中学
同大镇同大初中南闸分部
同大镇新渡初级中学
同大镇新渡初中古圩分部
 
高中学校名单列表
安徽省庐江中学
安徽省庐江县第二中学
庐江县第三中学
庐江县裴岗中学
庐江县盛桥中学
庐江县白山中学
庐江县金牛中学
庐江县汤池中学
庐江县乐桥中学
庐江县泥河中学
庐江县矾山中学
庐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庐江县庐北高级职业中学
庐江县田埠高级职业中学

5、庐江县的乡镇是怎么调整的?

庐江县人民政府:
你县上报的《关于庐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请示》(庐政〔2005〕26号),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己作出批复,现通知如下:
同意将原28个乡镇调整为17个镇。
一、撤销罗埠乡、石山乡、戴桥乡、福元乡、新渡乡、许桥乡、杨柳乡、黄屯乡、砖桥乡、陈埠乡、沙溪乡。
二、调整庐城镇、冶父山镇、石头镇、白山镇、同大镇、郭河镇、盛桥镇、白湖镇、缺口镇、矾山镇、柯坦镇、泥河镇的行政区域,并将缺口镇更名为龙桥镇。
(一)庐城镇:将原罗埠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庐城镇辖1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14.36万人。镇政府驻城关(原庐城镇政府驻地)。
(二)冶父山镇:将原石山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冶父山镇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5.68万人。镇政府驻胡家院(原冶父山镇政府驻地)。
(三)石头镇:将原戴桥乡的钱渡村、白河村并入。调整后的石头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面积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万人。镇政府驻石头(原石头镇政府驻地)。
(四)白山镇:将原戴桥乡的戴桥居委会、马鞍村、李墩村、金墩村、五爱村、朱井村、站岗村并入。调整后的白山镇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面积88.75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镇政府驻白山(原白山镇政府驻地)。
(五)同大镇:将原新渡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同大镇辖2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8.65万人。镇政府驻二龙(原同大镇政府驻地)。
(六)郭河镇:将原福元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郭河镇辖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6.44万人。镇政府驻郭河(原郭河镇政府驻地)。
(七)盛桥镇:将原许桥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盛桥镇辖3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7.26万人。镇政府驻盛桥(原盛桥镇政府驻地)。
(八)白湖镇:将原杨柳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白湖镇辖4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9.04万人。镇政府驻吴坝(原白湖镇政府驻地)。
(九)矾山镇:将原砖桥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矾山镇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6.96万人。镇政府驻矾山(原矾山镇政府驻地)。
(十)柯坦镇:将原陈埠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柯坦镇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6.15万人。镇政府驻柯家坦(原柯坦镇政府驻地)。
(十一)泥河镇:将原沙溪乡整建制并入,将缺口镇的同心村并入。调整后的泥河镇辖2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9.55万人。镇政府驻泥河(原泥河镇政府驻地)
(十二)龙桥镇:缺口镇更名为龙桥镇。将同心村划出;将原黄屯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缺口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5.51万人。镇政府驻缺口(原缺口镇政府驻地)。
三、保留汤池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金牛镇。
望你县按此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加强领导,认真实施,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期间工作不断、秩序不乱、财产不流失,社会保持稳定。

6、安徽省庐江县面积是多少?

全县面积2352平方公里,人口120万,邮政编码:231500,电话区号:0565,县人民政府驻地庐城镇塔山东路,下辖17镇。
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万山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白山镇、同大镇、盛桥镇、龙桥镇、白湖镇、矾山镇、泥河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http://ke.baidu.com/view/10584.htm#12

热点内容
合肥瑶海区招投标中心 发布:2020-09-09 14:35:50 浏览:505
合肥长城宽带价格表 发布:2020-09-09 02:57:42 浏览:505
合肥小区名称 发布:2020-09-10 05:51:24 浏览:504
365房产合肥 发布:2020-09-09 22:32:45 浏览:504
成都大巴包车 发布:2020-09-09 21:03:12 浏览:504
合肥万达城摩天轮营业 发布:2020-09-10 08:43:47 浏览:503
上海合肥高铁 发布:2020-09-09 20:23:53 浏览:503
合肥立特科技 发布:2020-09-09 16:27:05 浏览: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发布:2020-09-09 03:48:06 浏览:503
杭州到合肥高铁时刻表查询 发布:2020-09-17 08:24:49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