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县一市 » 巢湖法师

巢湖法师

发布时间: 2023-02-21 22:40:44

1、安徽巢湖历史名人

范 增] (公元前277——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文 翁] 西汉著名教育家、治水官吏。字仲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修水利,政绩卓著。他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办地方“官学”,入学者得免徭役,以优良者为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汉书》评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都江堰水利述要》载,文翁在任职期间,“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 (175——210)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字公瑾,今庐江人。出身官宦世家,曾祖周景,伯父周忠,皆官至汉太尉;父周异为洛阳令。少与孙策友善,曾为居巢(今巢湖市居巢区)长,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后,统帅水军、步兵数十万,试图南下,一举消灭东吴。他和鲁肃审时度势,指出曹操冒险用兵有四患,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十五年(210年)率军西征,箭伤复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巴陵山),孙权迎丧至芜湖,命葬故里,墓在庐江城东郊。《三国志》载其有姿貌,精音乐,为人谦和。

[周 瑜]

[王 蕃] (228——266)三国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允元,今庐江人。他博览多闻,通晓天文、数学。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据浑天说和天象观察,制作浑天仪,以三分之长为一度,周长一丈零九寸六分,介于古浑天仪和张衡制浑天仪之间。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他进行数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为π=3.15,与刘徽的“徽率”、祖冲之的“祖率”相近。因性格直率,遭受佞言,被吴王孙皓杀害。《三国志》有传。 (1019——约1085)北宋著名歌豪。字师雄,今和县南义乡人。他幼读经史,爱写诗文,20岁游学开封。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爱慕其才,请任幕府书记官,推辞未赴。同年六月,自谋任武成军节度判官,后应召进京都任秘阁校勘。与诗人欧阳修、石曼卿相处甚密。其师石介评曰:“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词,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辞官还乡丰山杜村,特意购六株玉蝶梅植于住宅旁,平日邀宴宾朋,饮酒赋诗,赏梅兴。以特奏名仕,任新淦县尉。著有《诗豪集》。

[杜 默]

[徐 兢] (1091—1153)南宋书画家。字明叔,今和县人。十八岁入太学,学优,会试不佳。后以父徐宏中任辅将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继知县事。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以国信使出使高丽,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详细记载高丽的国体、风俗、事物等,徽宗阅,喜,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书学。工画精书法,他的山水人物画,时人誉为神品。他的书法,兼备颜(真卿)、柳(公权)诸体之长。绍兴二十二年(1153年),回历阳省亲,卒于途中。

[张孝祥] (约1132~1169) 南宋著名词人。唐张籍后裔,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今和县乌江镇人,后移居芜湖。绍兴进士,因廷试第一(即状元),居秦桧孙秦埙之上,桧指其父张祁谋反,被投入狱。死,为秘书省正字,历宫中书舍人、广南西路安抚使、荆湖北路安抚使,进显谟阁致仕。他诗、词、书法俱佳,尤以词著称。词风接近苏轼,为豪放派词人;内容多要求国家统一,反对苟且偷安,长调《六州歌头》尤为感人。有《于湖集》、《于湖词》。 (1313~1371) 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县黄墩乡人,农民出身。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家乡结寨组建水军;十四年,与廖永安、俞通海、桑世杰等部会合人巢湖,次年致书归附朱元璋。从元璋渡江,克采石、太平(今当涂),取水阳(在今宣城)、泾县,授总管之职。后攻克金陵、镇江等地,高升秦淮翼元帅、佥行枢密院事。洪武元年(1368年),进封荣禄大夫。三年,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巡视广东海防城堡,次年卒于崖州(今海南省崖县),还葬黄墩,追封巢国公。 (1324~1388)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铜闸镇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奔驻和州朱元璋,为璋侍卫。至正十六年二月,随璋攻克金陵,又克镇江,授领军先锋,英勇善战,升统军大元帅。至正二十三年,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尽歼谅部,为留守中卫指挥佥事。二十七年擒张士诚以归,留守左卫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命视大都督府事,封为安庆侯。二十一年病故,追封为“皖国公”,赐葬钟山。

[华 高]

[仇 成]

[李 信 李 彬] 李 信 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县陶厂镇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和州归附朱元璋。随璋渡江,克采石、太平、溧水、溧阳。十七年克常州,被选任前部先锋,驻守常州。洪武元年克廷平,统一了浙江、福建。洪武三年正月。调太原守御,六月调守潞州,升太原卫管军副千户。十一年二月被封为武殷将军。十八年授明威将军。二十年远征漠北,获虏有功。二十五年升辽东都指挥使,卒于任上。

李 彬 (?~1422)李信之子。洪武二十二年袭父职任济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七年,统领官军修筑宣府及德胜口等处长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擢为先锋,因转战有功,永乐元年(1403年)被封为同知右军都督府事丰城侯。后巡守海疆,防倭入侵。永乐五年奉命率军平交趾(今越南);二十年正月,病故于交趾。追封“茂国公”。葬于故里陶厂。 明朝状元。字用大,今无为人。永乐十三年(1420年)第七名进士。殿试后,明成祖召见,询及祭汜、兵戌,应对中肯,考究说明,被成祖擢为第一,称状元。授修撰,纂修《宣庙实录》,升侍讲。不久,因疾告假归里。正统十一年(]446年)复任。翌年主持顺天乡试。景泰三年(1452年)以侍讲职,兼任南京掌院员。后升侍讲学士,代理南京国子监事,卒于官。 (1491—1559)明朝著名哲学家。字嵩柏,号苏原,今无为人。正德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户部主事,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不对题。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德性之知”必须由于“闻见之知”,肯定认识与学习和锻炼的关系。他早年受外祖父张纶的启迪,不赞同宋儒把性和气区别开来作为善恶相对的划分,并反对那种深山大泽有鬼有神的唯心论。他的哲学著作思想曾经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受日本学术界的重视。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吴廷翰集》。

[邢 宽]

[吴廷翰]

[宛嘉祥] 明朝文学家。号白湖,今庐江人。年少自学苦攻七年,中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治匪有功,久任思南,清除了匪患。百姓安居乐业,自发建碑记其功德。晚年,辞官回家。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总篡《庐江县志》,另著有诗文集。 (1621~1693)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戴重之子。戴本孝继承父志,拒绝做清朝的官,一生隐居山林。他性情高旷,迷恋山水;能诗会画,多作卷册小景。他画山水善用干笔蘸墨,深得元人气味。著有《前生集》、《余生集》等书。戴本孝兄移孝著有《碧落后人诗集》,其侄戴昆著有《约亭遗诗》,有反清言论,均遭戮尸。

[戴本孝]

[孙维祺]清朝文学家。字以介,号起山,今庐江城关人。九岁能文,落笔千言,未尝轶于理法。中康熙庚午(1690年)举人、辛未(1691年)进士,历任直隶河间、涞水知县,由涞水组归,优游山林,著书自娱,选文不拘一体,因材造就,评语皆中肯。著有《五经说文》、《廿一史临》、《三太史》、《四书印证》、《春秋大意》、《春秋隐》、《飞跃真言》等。 清朝史学家。字启谟,号订顽,今无为人,府庠生。博通经史。竭十余年精力,搜集明代300年间抗节死义诸贤事迹,编纂成《史外》32卷,乾隆十三年(1748年)付梓。民国十五年1926年)清末举人卢自滨校订再版。还著有《望古集》6集。 (1766~1848)清朝文学家。字体之,号唯唯道人,今居巢人,世居柘皋镇太平坊。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睢宁、赣榆、泰兴、砀山、丰县等县知县。著有《孝经集解》、《大学中庸性道图说》、《四书精义说贯》、《金刚经注释辩疑》、《寻乐上、下篇》、《观心堂文稿》种等。离职后,他主讲宿迁钟吾、颍州清颖、六安赓扬等书院。晚年返回故里,任巢湖书院院长。兼治书画。他的画以墨梅为逸品。善用指头画梅花,因而又自号铁梅道人。遗作精品有百幅梅花百首诗。

[汪有典]

[杨欲仁]

[陈廷桂] (1768—1842)清朝文学家。别名梦湖,今和县历阳镇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律例馆纂修,员外郎,云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太仆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等职。著有《历阳典录》、《滇程日记》、《豫章行记》、《沈阳于役记》、《江汉行程录》、《秦三绝录》等。晚年回归故里著有《笋根杂录》、《历阳诗囿》、《年谱稿》,并重修《和州志》。 (1836~1895)清朝著名民族英雄。字禹廷,今庐江人。参加淮军后,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镇压捻军,升提督。1874年李鸿章创办海军,次年派他至英国购买军舰。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被任命为海军提督。他治军有方;培养出诸如邓世昌等英雄部属。他因属淮系,而军中多闽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张先发制人,出击日本海军,被李鸿章拒绝。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返航时突遭日舰袭击,遂发动黄海反击战。他身负重伤,李鸿章始命之退守山东威海卫“保船避战”。次年,日军分海陆两路进攻威海卫,占领南北两岸炮台,逼他投降;他严辞拒绝,下令毁炮沉船,以表抗敌决心。因美、德顾问和部分将领不从,乃令冒死突围,但仍遭反对,向清军救援不应,被迫于2月12日服毒殉国。威海刘公岛建有“丁公祠”。

[丁汝昌]

[张学宽] (1870~1931)清末民初名医、书法家。字栗庵,今含山县环峰镇下垅村人,后定居含城。童年家贫苦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旅授山东莱阳知县。他工古诗文,精通音律,擅长书法金石。中年锐意学医,集有《验方汇编》,收有古医治疑难杂症200多例。晚年和、含两县流动居住,曾设杏坛课徒讲学。作书荐林散之在黄宾虹门下学艺,他藏书甚丰,内有历代碑帖300多册。著有《观复堂诗文集》、《四书札记》、《金石考证》等。 (1875~1951)白话文的倡导者。原名修隆,字燮,号水破山人,无为湖陇人。师从邑人方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官大学堂。三十年参加陈独秀等在芜湖组织的岳王会。三十一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被胡适推崇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民国元年(1912年)任安徽省警察厅长。二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六年任北京大学庶务主任,后任出版部主任。“五四”运动爆发时,他组织编印的2万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是当天发出的惟一传单。十五年他移居夫人刘冰仪的故乡贵池县。后曾出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等职。

[李辛白]

[吴弱男] (1886—1973)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庐江沙湖山人,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夫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东京,在青山女子学院攻渎英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民国十六年(1927)年李大钊被捕,她设法营救,后又筹款3000元,赡养遗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文史馆员等职。 (1893—1969)近代教育家。字觉凡,今居巢半汤镇人,后迁居巢城小西门迎仙巷。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任金陵大学讲师、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21年公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教育硕上学位。回国任金陵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长,兼中央大学教授,受聘为安徽省政治学院院长等职。1947年任安徽大学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省文教厅副厅长、民盟安徽省委常委和民盟芜湖市委主任委员。著有《教育统计学》一书。

[刘乃敬]

[李慰农] (1895--1925) 革命烈士。原名李尔珍,今居巢方集郑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考取芜湖第二农业中学。“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芜湖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成为中共党员。1923年底他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初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山东省委工作。4月19日,青岛大康纱厂工人罢工,他联络其他纱厂声援。在罢工斗争高潮时期,他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罢工历时22天,并取得胜利。5月29日,日寇勾结军阀张宗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青岛惨案”。第二天,上海又发生“五卅惨案”。他即领导“沪青惨案后援会”,坚持斗争。7月26日,他不幸被捕,29日壮烈牺牲。

[吴绍青] (1895~1980)著名医学家。今居巢人。民国四年(1915年)考入美国人办的湘雅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上海工部局传染病医院、芜湖弋矶山医院、重庆中央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处工作,历任医师、主任、代理院长,院长、教授、中国防痨协会总干事等职。建国后任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他一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达80余篇,1952年主编的《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一书,曾多次再版。1956年编著的《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我国填补了一项空白。1959年主编的《结核病学》一书被用作高等医学院的教材。此外还参加了《内科学》和《实用内科学》的编撰。

[周新民] (1897—1979)著名法学理论家。庐江大化人。“五四”运动时期,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斗争中,曾任安徽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2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研究院攻读法学,回国后在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后在上海法政学院、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和香港达德学院等院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署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沈阳市副市长等职,并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他长期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曾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匈牙利国际法学会第五次大会。 (1898—1980)著名地质学家,和县历阳镇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民国十七年,由李四光教授介绍到中央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民国二十二年,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留学,获博土学位。回国后仍从事地质研究,并兼任重庆中央大学及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与李四光共同从事地质矿产研究的调查。1952年任中苏科学考察队中方负责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地学部学部委员。1964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他在早珊瑚类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1976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珊瑚分类》专著。1978年5月,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第九届石炭会议,当选为国际石炭系分会委员。 (190(1~1938)抗日烈士。字文衷,今居巢黄麓镇洪家疃人,张治中将军胞弟。民国十四年(]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三陵参加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张本禹参加“反宁护汉”活动。后历任陆军教导二师警卫营少校营长、中央军校第八期学兵总队中队长、独立第四旅亡校团长等职。1935年,张本禹担任陆军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次年8月,率部援助傅作义将军在绥远抗战。在百灵庙战役中,为收复百灵庙作出重要贡献,荣立战功。1937年8月率部在南口与日军坂垣师团激战,他亲率一个排与敌肉搏夺回阵地。又亲往太原催调并押运弹药回南口。8月30日在南口卸车时,遭敌机轰炸不幸牺牲。198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追认张本禹为抗日烈士。 (190l一1952)著名历史学家。原名丁增熙,和县城南乡人。幼年丧父,自学成才。自小学而入经学,由经学而人史学。后靠半工半读旁听北京大学文科课程,考取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民国十六年(1927年)经鲁迅先生等人介绍,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助教。后在多所大学中文系、历史系任教。他在20世纪20年代着重于文字、音韵研究。20年代末转向甲骨文考释,著有《说文阙义笺》、《释梦》、《由齐侯因次敦铭黄帝论五帝》等。30年代后着重研究古代史,著有《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吴雷考》、《论炎帝太岳与昆仑山》、《新殷本记》、《商周史料考证、《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等,逝世前有《姓与氏》、《半亚血族群婚制——腾》等论著。

[俞建章]

[张本禹]

[丁 山]

[释慧庆] (1958--)著名法师。俗姓方,名志平,庐江同大乡新河人。1978年出家,1983年至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深造,次年在江西如日山普照寺受戒。1985年任滁州琅琊寺知客师,1986年返九华山任旃檀林寺知客师,1987年被选拔至万年寺百岁宫。他佛学渊博,云游各地,广交朋友。曾出访韩国、泰国、缅甸等国,并三次访问台湾,讲经说法,名播海内外。现为九华山百岁宫住持、风阳龙兴寺方丈和冶父山实际寺特聘住持,出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庐江县政协特邀常委和安徽省政协常委。

2、明教寺的寺内法师

明教寺继通圆法师之后,有学道、赛陀、精慈、三根、梦东、藏印、妙友等和尚住持,对寺院建设和弘扬佛法均有诸多贡献。
学道法师,浙江省湖州人,其文才出众,佛学造诣精湛,为求悟增慧,曾多次赴名山大刹参学。据浙江普陀山文史馆保存的《光绪皇帝御批碑文》记载∶「光绪二十五年(一九〇〇年),安徽省合肥县明教寺住持僧人学道,请领藏经,维时因龙藏经无存,其版片在柏林寺,尚属全备尼衙门奏明,由请经人自赴柏林寺刷印。」据传明教寺最早收藏的一部《康熙龙藏经》即为学道从北京柏林寺拓印的版本。辛亥革命期间,学道感於人间佛教旨在弘扬佛法,於是离开明教寺去南京栖霞寺拜谒曼殊大师,经推荐到金陵刻经处担任编撰工作,刻印佛学书籍,广为流传。
赛陀法师,湖北黄石人,师从通圆法师;驻锡明教寺,做苦行僧,浪迹天涯,十方募化,三年归,筹资甚丰,为完善庙设施,惨澹经营,先后为全堂佛像装金,增置钟鼎法器,兴建禅堂甫定,於一九一五年再次北上募化,在化缘於皖系军伐段祺瑞时,陈述寺院建设事,因段祺瑞本为合肥人,且信佛虔诚,遂赠与功德银洋五百元及日本大正《大藏经》一部。自此,明教寺在建制规模上,佛、法、僧三宝齐备,千年古刹,更见庄严。
梦东法师,安徽省岳西人,他在任朝间先后举行过三次传戒,一次为幽冥戒,一次十戒,一次五戒,三次受戒的四序大众共五百馀人,堪称为一代法事活动的宗师。
藏印法师,安徽省亳州人。一九三八年春,日寇进攻合肥,国民党不战而逃,城内死於炮火的黎民百姓,尸横街坊,惨不忍睹。藏印法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避艰险,会同红十字会,组织人力,收尸掩埋,据统计在半个月内共埋尸千馀具。合肥沦陷后,一九三九年日军派「日莲宗」和尚衙藤春海进驻明教寺,成立所谓「新亚佛教会合肥支会」,自命为会长,对合肥地区的佛教进行奴化统治,采取威胁利诱手段,挟藏印法师出任傀儡副联,藏印法师激於民族气节,不甘屈辱,遂以身殉国殉教,消息传出后,全城有识之士义愤填膺,纷纷组织悼念活动,激起敌後抗日怒潮。
现任方丈妙安法师,八十馀岁,一九三〇年出家为僧,师从指南庵心定福智,毕业于江苏句容县宝华山律学院,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合肥市佛教协会会长,并同时兼任明教寺、相隐寺、忠庙、西庐寺等数座寺庙方丈。现任监院法持法师,六十馀岁,安徽省巢湖人,一九八四年出家,师从妙安法师,毕业于九华山全国寺院执事进修班,兼任安徽省合肥市佛教协会理事。

3、安徽巢湖六度寺法师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为当面要电话。安徽巢湖六度法师,多年来致力于临终关怀与往生助念事业,法师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组织助念团,为求往生的佛弟子开展临终助念,迄今已有20余年。法师主持的助念达300余次,而参与的助念则有几千次之多。

4、绍云法师的人生经历

绍云法师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油坊村。七岁入私塾读书,18岁高中毕业。19岁徙步往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礼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成为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的关门弟子。同年冬天,绍云法师奉师命前往广东曲江南华寺受戒,戒后回云居山随伺虚云法师。同时聆听海灯法师讲学楞严,法华诸大乘经,早晚随师参究。蒙师嘉许,1958年春授予绍云法师戒牒。
后来虽遭受十年劫难,但法师信心弥坚。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回家后,绍云法师专习中医,经考试取得医师证,从事中医20余年。在行医中,法师时常以佛法奥义开示世人。1995年,绍云法师提前办理退休,重返江西云居山,受当代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礼请,出任真如寺禅堂首座,并受其嘱托编写“云居戒规”一书,对禅堂各项规则进行整理。绍云法师在云居山期间,身为禅堂班首,长期领导大众熏修。每天在禅堂给大众开示,并以身作则激励大众精进用功办道,使云居山禅堂成为全国的样板禅宗丛林。
为缅怀师恩编写了一本《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书籍,记述了虚云法师在恢复云居道场的始末。1997年,绍云法师应邀去香港大屿山宝林禅寺讲了三句开示,蒙圣一老法师作序,编成一本《绍云法师开示录》。
2001年,绍云法师受安徽省含山县政府的多次邀请,去含山县帮助修复慧褒禅师道场——褒禅寺。褒禅寺坐落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褒禅山中。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二十余年。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迩。为彰显慧褒禅师的无量功德,人们改原山名“华山”为“褒禅山”,在慧褒禅师结庐处兴建寺宇,谓之“慧空禅院”。后经宋高僧中会禅师、元裕禅师等相继修建,寺宇规模逐渐扩大,香火鼎盛,而成千古名刹。1967年春,褒禅寺被毁,高七层的慧褒和尚舍利塔被炸坍塌,塔中密藏的慧褒舍利被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政府多方查找,终将慧褒舍利追回,公元2000年春,含山县政府从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请得绍云法师担当褒禅寺主持一职。绍云法师不负众望,呕心沥血,殚精积虑,建成寺宇180余间,殿堂巍峨,金碧辉煌:塑成佛像200余尊,饰金绘彩,宝像庄严;更有那建成的九层慧褒和尚舍利石塔高耸入云,巍然耸立于褒禅山上。短短几年间,一座金碧辉煌的佛教丛林在一片废墟上建起,千古名刹初展昔日雄风。
2005年,绍云法师得知禅门临济宗祖师虎丘绍隆禅师出家道场也在含山县清溪镇祖师俗家附近,通过绍云法师两年的翻修改建,于2007年10月已正式给佛像开光,安排僧人在此居住,并进行正常的佛事活动。同年,绍云法师被选举为巢湖市佛教协会会长,市政协委员,省佛协常务理事。
2006年4月,经安徽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妙安老和尚三次亲赴褒禅寺邀请,绍云老和尚赴司空山二祖道场礼祖考察。后岳西县主要负责同志3次赴褒禅寺礼请,2006年6月,安徽省佛协正式委任绍云老和尚为司空山二祖道场住持。同年,绍云法师还受河南省嵩山少林寺释永信方丈礼请,担任少林寺禅堂首座,并接待俄罗斯统普京,主持了少林寺问禅辩论法会。
2013年6月为师父虚云禅师青铜雕像题写虚云禅师开悟的偈语
虚云铜像开光
2013年9月4日虚云大和尚诞辰日,高2米的虚云铜像落成。百名居士捐善款,著名人物雕塑家唐亚明精细雕塑而成。绍云法师为师父虚云和尚塑像开光。

热点内容
合肥瑶海区招投标中心 发布:2020-09-09 14:35:50 浏览:505
合肥长城宽带价格表 发布:2020-09-09 02:57:42 浏览:505
合肥小区名称 发布:2020-09-10 05:51:24 浏览:504
365房产合肥 发布:2020-09-09 22:32:45 浏览:504
成都大巴包车 发布:2020-09-09 21:03:12 浏览:504
合肥万达城摩天轮营业 发布:2020-09-10 08:43:47 浏览:503
上海合肥高铁 发布:2020-09-09 20:23:53 浏览:503
合肥立特科技 发布:2020-09-09 16:27:05 浏览: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发布:2020-09-09 03:48:06 浏览:503
杭州到合肥高铁时刻表查询 发布:2020-09-17 08:24:49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