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县一市 » 肥东籍科学家

肥东籍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23-03-28 04:56:30

1、徐景仁的人物简介

<

2、谁知道居里夫人在中国有学生吗

居里夫人有中国学生。

郑大章是居里夫人的第一名中国留学生,其博士论文被巴黎大学理学院一致通过为“最优等”。他还参与了里昂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在居里夫人的学生中,施士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层面,二是国家层面。施士元先是考取了江苏省的官费留学资格,接着只身前往巴黎。巴黎大学给他准备了一份教授名单,上面罗列着可供学生选择的教授。其中,就有居里夫人。

施士元星期三发送求师信给居里夫人,星期五就收到了居里夫人的回复,约他星期六去研究所面谈。就这样,一个来自远东的学生,遇到了一个生于东欧的老师,在欧洲的心脏,开始了一段传奇。

(2)肥东籍科学家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家严济慈赴法留学取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前,曾郑重向玛丽·居里夫人推荐郑大章到她的实验室工作,使郑大章于1929年秋成为居里夫人的第一名中国留学生。

郑大章进入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楼),在居里夫人指导下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居里夫人手把手地辅导郑大章做实验、写论文。她还于1930年6月、1932年6月、1933年6月三次给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写信,为郑大章申请延长奖学金。

仅1931、1932年,郑大章即有三篇论文发表在法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1933年12月21日,以居里夫人为主席的巴黎大学理学院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郑大章的博士论文为“最优等”,论文的题目是《放射性矿物中钋铀比的稳定性研究》。

郑大章随即获得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按法国博士学位分国家、科学院、大学三个层次,以国家最高)。获得博士学位一个月后,郑大章以年迈的双亲常在梦中,故乡的河山时时萦怀为由,向居里夫人辞行返国。

居里夫人当然极力挽留她的这位中国籍高足,认为法国有一流的科研条件,今后可大展宏图。但在明了了郑大章矢志报国的决心后,她也就欣然同意,只是让他在居里楼再工作一段时间。

3、列举鸦片战争前后,正视现实的三位皖藉进步思想家。

姚莹(1785年~1853年1月24日) ,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因以十幸名斋,又自号幸翁,安徽桐城人。晚清史学家、文学家。从祖姚鼐,是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姚莹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次年为进士。此后曾游幕广东,在福建、江苏任过地方官。道光十六年,权两淮盐运使。鸦片战争爆发时,他正在台湾道任上,与镇将达洪阿协力同心保卫国土。清王朝向英国屈辱议和后,戴罪以知州分发四川,两使西藏。道光三十年,协助陆建瀛主持盐务。咸丰初,奉旨赴广西赞理军务,镇压太平军,先后任广西、湖南按察使,卒于官。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28岁时遇邓石如,师从学篆隶,后又倡导北魏。晚年习二王。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王茂荫(1798年-1865年) ,清朝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科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及兵、吏、工部侍郎等职。
多次提出防剿太平军和其他农民军的方略。咸丰元年(1851年)上《条议钞法折》,提出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危机,被议驳。咸丰四年(1853年)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又连上三折,反对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铸大钱必然使得物价上涨;次年又针对发行不兑现纸币提出兑现主张,遭咸丰帝“严行申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其货币思想给予赞赏。他也是唯一一个被《资本论》提到的中国人。

4、合肥市“名人馆”都有哪些名人?

安徽名人馆有管仲、老子、庄子、范增、华佗、曹操、周瑜、朱熹、包拯、李公麟、朱元璋、吴敬梓、戚继光、王贞仪、李鸿章、刘铭传、王茂荫、詹天佑、邓石如、程长庚和桐城派诸大家等

1、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2、包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3、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4、刘铭传,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 1884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淡水等地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

5、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6、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安庆)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5、李鸿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 “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来说,洋人的气焰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洋务重臣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 “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但是,李鸿章一生所从事的另一种“洋务”,却使他在生前和身后招致众多的痛骂,因为根据国人一向的认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所有竭尽心力的努力无不是在把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民出卖给洋人,这位大清重臣的罪责深重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到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风雪交加中开进威海卫,浩浩大清国败于一个弹丸小国的事实,令自认为是“天朝中心”的国人举国愕然。朝廷顾不得“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说,对于19世纪的中国,他们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就一再坚决不准,当李鸿章认为确实到了“众望所归”的时候了,便表示自己“非敢爱身,惟虞辱命”,只有 “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李鸿章的俄国之行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即与俄国结盟。
“联俄拒日”是甲午之后大清国朝廷中的主流认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得最为明确: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已久,而俄国因为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从我”。
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这一次,李鸿章没能意识到一个具有近代常识的问题:铁路的延伸正是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至于当大清国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铁路能够便于军事援助这一点,李鸿章和大清国的官员都没想到,如果俄国人想侵入并占领中国的东北,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更何况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一旦“路权”模糊不清,俄国人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就是对中国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中东铁路警察队”。关于后者,李鸿章想到了,于是他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而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特意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李鸿章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而大清国要员的出现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关注。一位英国人这样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岁的李鸿章:
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令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他还参加了汇丰银行的招待会,在英国商人们表示要到中国去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的开明思想令他说出了:“实具同心。”
当李鸿章乘坐的客轮到达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炮致敬以欢迎大清国的重臣。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说,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
《纽约时报》记者接着报道说:“没有乘客表示他曾向女士问过这三个问题。”
而对美国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回题,李鸿章的回答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
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这不可谓不前瞻。
美国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宁愿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李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
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港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的时候曾表示“终生不履日地”,现在又有了《中俄密约》,让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气了。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日本国土发生一丝关系,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船。
李鸿章以为《中俄密约》可保大清国20年无事。然而仅仅4年之后,最先攻破大清国都城第一道城门东便门的正是俄国人!紧接着,曾经告诉李鸿章自己的国土大得用不完、没有侵占别人一寸土地想法的俄国人开始胁迫大清政府将“东三省永远归俄国所有”。这时候,李鸿章终于明白:大清国自与洋人来往以来所奉行的 “以夷制夷”的策略是多么的天真无知。
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清国已经没有绝对封闭的国防。西方势力不但在文化上侵蚀着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侵占中国的野心,其手段是“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列强的“友好”和“野心”从来都是搀杂在一起的,大清国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世界发展至今日,一国已不可能关闭国门而安然生存。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整个地球便可 “胥聚于中国”。持有这样的认识,不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当代中国也可属振聋发聩之声。
最后一次出场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以卵敌石,岂能幸免?”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惨事件发生之前,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 “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1900年7月17日,当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感叹道:“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样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外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整个京城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
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这六项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望电报如饥渴”,虽然大清国于1900年夏天发生的巨祸是由慈禧一手酿成,但李鸿章必须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竭力磋磨”———— “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李鸿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故作拖延以 “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气了,占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
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议和大纲”上“画押”。李鸿章对“不明敌情”却“局外论事”的张之洞十分恼火,他表示如果坚持不“画押”,谈判即刻便会破裂,结果只能是将大清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乱————联军在京城屯兵数万,有随时扩大战争的能力;在这种内外皆危之际,高谈阔论并不能扭转危难。
而因为“议和大纲”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于是朝廷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而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
关于惩办问题的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他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正法”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鸿章没忘给张之洞传话,说是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要他不要再发 “空论长电”,凡事可以摘要发出,以节省经费。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的回电是:“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 难以想象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几种评论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只是,该怎样评价100年前这位不同寻常的大清重臣,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截然不同。
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难的事情。
李鸿章的“汉奸”、“卖国贼”帽子

在中国大陆,李鸿章几乎成了“汉奸” 、“卖国贼”的代名词,是个全盘否定历史人物。李鸿章的一生丰富、复杂,限于篇幅,全面评述留待异日,此处先介绍晚清一些著名人物的评论。
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李鸿章的政敌。他们在1895年成立强学会,坚决拒绝李鸿章参加,不屑与之为伍!1901年,李鸿章在辛丑和约上签字后不久,便在愤恨交加中身亡了。梁启超立即写了一本书,叫《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评论了这个期间的大事和李鸿章的一生。其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话:“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1900年)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往他头上戴并不合适。
任公不愧为史学大师,这些话至今仍值得人们深思。以《辛丑和约》来说,实际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一纸投降议定书。这怪谁呢?李鸿章是奉命收拾残局,所有条款都经朝廷同意,他没有背着最高统治当局出卖过任何国家权益。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应该清算的是慈禧及其他操纵和支持义和团的愚蠢官员们的误国大罪。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是应该反抗的,但国际法传入六十年后,不管有什么理由,用义和团那样的方式去对待外国人和外来事物是完全错误的。对下层民众说来,这是愚昧的爱国情绪恶性大发作。只要清政府善于引导和制止,本来可以避免发展成为一场弥天大祸。可是,慈禧及那些王公大臣们却要煽动与依赖这些无知之民同列强“一决雌雄”、“张国之威”!(《宣战诏书》,光绪二十六五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当时是两广总督,祸乱的兴起与蔓延都在华北,他对朝廷的荒唐举措是坚决反对的,有什么理由要苛责李氏呢?
要全面评价李鸿章,不妨再听听张之洞的意见。张、李政见常相龃龉。谭嗣同曾一再引用他对李鸿章的评语:当时朝廷内外对西方军事、内政和外交“稍知之者,惟一合肥(李鸿章)。国家不用之而谁用乎?”(《谭嗣同全集》第158页,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他们既是同时代人,又是颇有见识之士,而又非李氏的门生故旧,这些亲身观察所得颇值得后人重视。
翻开一部晚清史,轻重工业创办,矿山开采,铁路建设,电报、航运的发展,留学生的派遣,各类学校的创办,海军创建,陆军编练,外交大事,几乎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他还提出“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方针和许多改革、开放的主张,未被采纳而延误了时机。是非得失如何?失误中哪些是环境限制,哪些是自身责任?需要认真梳理。梁启超说:“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针见血,应该三思!

6、请问姚本先是谁,干什么的.

一、基本信息
姚本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8月 出生地:安徽肥东 学历:博士研究生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现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241000) 现任行政职务及社会兼职: 1.中共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委员 2.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 3.安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4.安徽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文)编委会委员 6.安徽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7.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8.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二、姚本先学历及工作简历
1.1977.2-1980.7 在安徽肥东大何学校、马湖中学初中毕业
2.1980.4-1984.7 在安徽肥东杨塘中学、合肥三十一中学高中毕业
3.1984.9-1988.7 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大学本科毕业
4.1991.9-1992.7 在安徽师大助教进修班结业
5.1999.9-2003.12 在安徽师大研究生进修班结业
6. 2004.9-----在安徽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7.1994年评聘为讲师
8.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9.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0.1999年6月任安徽师范大学教科所常务副所长
11.2000年4月任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
12. 2004年8月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
13.2001年荣获"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
14.2002年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15.2002年评聘为安徽师范大学首批关键岗位教授
16.2003年评聘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三、姚本先主讲课程
1.高师公共心理学(本科)
2. 社会心理学(本科)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科)
4. 咨询心理学(本科)
5.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生)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生)

四、姚本先主要科研成果
(一)姚本先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育研究》1995(10)
2.5岁幼儿从众行为的初步研究报告 《心理科学》1995(1)
3.面向21世纪的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刍议 《心理科学》1999(1)
4.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 《心理科学》2000(1)
5.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论文的研究报告 《心理科学》02(2)
6.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2003(1)
7.简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1994(4)
8.论考试焦虑及其心理调适 《中国教育学刊》1997(4)
9.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 《中国教育学刊》2000(4)
10.高师公共心理学试教法探讨 《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 《课程.教材.教法》2001(6)
12.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 《课程.教材.教法》2003(2)
13.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困境探析 《课程.教材.教法》2004(2)
14.我国超常儿童研究与教育的省思 《中国科技论坛》1995(1)
15.论大学生最优化知识结构及其建立 《中国科技论坛》1998(1)
16.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探讨 《中国科技论坛》2003(4)
17.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省思 《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1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纲 《教育发展研究》2001(3)
19.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经济、社会功能 《科技导报》1995(8)
20.关于"专业不对口"现象的理性思考 《科技导报》2000(1)
2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6)
22.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5)
23.现代高等教育隐性职能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1995(3)
24.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试行试教法的实践探索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25.芜湖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及分析 《青年研究》1998(9)
26.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软科学》1995(1)
27.浅谈毕业生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与职业》2003(11)
28.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29.家庭与儿童个性社会化 《学前教育研究》1995(1)
3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阐释 《医学与哲学》2001(11)
31.潜意识理论发生发展探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32.1184名中小学生智力、个性发展特征
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94(5)
33.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学校教育的若干对策 《江西教育科研》1994(4)
34.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探讨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3)
35.关于大学少年班超常教育的理性思考 《中国特殊教育》2000(2)
36.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研究报告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6)
37.学校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1)
38.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教育导刊》2000(2)
39.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教学与管理》2001(9)
40.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维护 《当代教育论坛》2003(8)
41.刍议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关系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8)

(二)姚本先出版的主要著作
1.《心理学新论》(教育部规划"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01.4
2.《心理学新论题库》("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配套学习资料) 安徽人民出版社01.2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专著) 东方出版中心02.1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03.2
5.《基础心理学》(省教育厅规划) 安徽大学出版社01.9
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教育厅规划) 安徽大学出版社02.1
7.《儿童心理辅导》(省教育厅规划) 安徽大学出版社03.2
8.《幼儿家长教材》(教育部关工委指定教材)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99.9
9.《中国新时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安徽大学出版社99.1
10.《教育理论》 知识出版社01.8
11.《心理学》 安徽大学出版社03.5
12. 《心理健康教育》(24册) 安徽人民出版社03.7

五、姚本先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S075B)
教育部高师教学改革计划项目 1998年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FBB011047)
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 2002年
3. 《安徽省幼儿素质教育研究》(AHSS"99-013)
省社科规划办项目 1999年
4.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AHSK03-04D28)
省社科规划办项目 2004年
5.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推进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AHSK03-04D28)
省社科规划办项目 2004年
5.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KJ188)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2004年
6.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教育厅省级重点教学项目 2001年
7. 《新时期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研究》(97JW036)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立项项目 1997年
8.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0JW088)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立项项目 2000年
9.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立项项目 2001年
10. 《课堂教学行为系列研究》(63)
省级教研立项 2001年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49)
省级教研立项 2002年
12.《新时期师生关系研究》(98ZX004)
校科研专项 1998年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2001CB02)
校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01年
14.《考试心理辅导》
教科所基金项目 2000年
15.《社会转型期学校师生关系研究》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立项项目 2003年

六、姚本先主要获奖情况
1.《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综合成果)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安徽省教育厅 2001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专著)
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3
3.《心理学新论》(教材)
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3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著作)
安徽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安徽省教育厅 2003
5.《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安徽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征文二等奖 2000
6.《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1998
7.被评聘为安徽师范大学首批关键岗位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 2002
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安徽省教育厅 2003
"安徽省模范教师"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1
"安徽省劳动模范"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2

7、安徽籍院士名录??

江泽涵 旌德 数学 北京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许 杰 广德 地质学 中国地质研究所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杨石先 怀宁 化学 南开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孙德和 桐城 冶金学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俞建章 和县 地质学 长春地质学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徐中舒 怀宁 哲学社会科学 四川大学历史系 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汪德昭 安庆 物理学 中科院声学所 1957年,中科院院士 (原籍)
汪堃仁 休宁 生物学 北京师大生物系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金建中 黟县 物理学 航天部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
任新民 宁国 航天 航天部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查全性 泾县 无机化学 武大化学系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徐 仁 当涂 古生物学 中科院植物所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叶笃正 安庆 大气物理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邓稼先 怀宁 核物理学 核工业部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何祚庥 望江 物理学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陈新民 望江 矿冶 长沙中南工大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慈云桂 桐城 计算机 国防科大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徐克勤 巢湖 地质学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侯学煜 和县 生态学 中科院植物所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刘有成 舒城 有机化学 中国科大化学系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刘盛纲 肥东 电子学 成都电子科大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陈学俊 滁州 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大工程热物理所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滁州)
陆元九 来安 航天 航天部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汪 耕 休宁 电机设计 上海电机厂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方守贤 太平 物理学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1991年,中科院院士(原籍)
许根俊 歙县 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许厚泽 歙县 大地测量学 中科院武汉测地所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洪德元 绩溪 植物学 中科院植物所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鞠 躬 绩溪 神经生物学 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卢 强 芜湖 电机 清华大学电机系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黄纬禄 芜湖 自动控制 航天部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安芷生 六安 地质学 中科院西安分院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王业宁 六安 物理学 南京大学物理系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安庆)
吴杭生 桐城 超导 科大物理系 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
宋家树 舒城 金属物理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章基嘉 绩溪 气象学 国家气象研究院 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杨振宁 合肥 物理学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汪燮卿 休宁 石油化工 北京石油化工科研院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汪菊渊 休宁 园艺学 北京园林局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朱永贝睿 泾县 核化学 清华大学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
翟光明 泾县 石油勘探 北京石油勘探科研院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汤中立 安庆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宁津生 桐城 大地测量学 武汉测绘科大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汪旭光 枞阳 炸药 北京矿冶研究院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胡之璧 潜山 药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王思敬 巢湖 地质学 中科院地质所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彭一刚 合肥 建筑学 天津大学建筑系 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王正国 合肥 野战外科 第三军医大(重庆) 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刘德培 阜南 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99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徐大懋 当涂 动力机械 哈尔滨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199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陈俊榆 安庆 园艺学 北京林大园艺系 199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刘 玠 舒城 计算机 鞍钢公司 199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
周本濂 合肥 金属物理学 中院沈阳金属物理所 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凌永顺 定远 电子工程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199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郑守仁 颖上 水工建筑物设计及施工 长江水利委员会 199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文 兰 泾县 数学 北京大学 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吴新智 合肥 古人类学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张本仁 怀远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 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戴复东 无为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同济大学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
朱学稳 舒城 岩溶峰林和洞穴研究 岩溶地质研究所 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王文兴 萧县 环境化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方家熊 黄山 光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李小文 贵池 遥感、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李家洋 肥西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方荣祥 绩溪 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
陆大道 桐城 经济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吴 奇 芜湖 高分子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陈国良 颍上 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方精云 怀宁 生态学 北京大学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
陈 鲸 怀宁 空间目标和遥感卫星信息获取与处理 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徐南平 桐城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沈荣骏 合肥 载人航天工程 国防科工委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卢秉恒 亳州 机械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

8、肥东县志里有哪些人名人

肥东历史人物:

包 拯:北宋朝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任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 包拯执法 严峻,杜绝吏奸,不畏权贵。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被作为“清官” 形象,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余 阙:元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会阿谀权贵,弃官归庐州。后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谏。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中说:“阙在位,知无不言,言峭直无忌。人劝阙少避祸,其曰:‘吾纵昏,岂不知披麟为危。委身事君,身虽杀,弗悔也’。”《元史》本传称余阙“留意经术,《五经》皆传注。”

吴 复:明朝开国大将。封安陆侯。 现境内有吴复墓遗存。

张德胜:明朝开国大将。封蔡国公。

李文安:李鸿章父。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鸿章长兄。湖广、两广总督 。

李鸿章:合肥县东乡人氏,现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北洋军政首脑。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世人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 李鸿章忠。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经方:出任钦差全权大臣,清廷商约大臣。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

李经羲: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云贵总督。

吴伯华:淮军华字营统领。 一品封典。

吴毓兰: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吴育仁:直隶通永镇总兵。一品封典。

肥东当代名人:

张劲夫: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省财委主任、华东财委副主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国务委员、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顾委常委。
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和谦:台湾海军一级上将 参谋总长。

罗本立:台湾陆军一级上将 参谋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乙座。并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吴邦国: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 吴邦国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周本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盛纲: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德双:工学博士、双博士后。纽约科学院院士。

温光春:中将。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徐承云: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赵经彻: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商会)副会长 。

刘湘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国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电视台高编,作品选入高中教材,中国新文学大系,著作数十部代表作 美人坡,风尘误,星月念

热点内容
合肥瑶海区招投标中心 发布:2020-09-09 14:35:50 浏览:505
合肥长城宽带价格表 发布:2020-09-09 02:57:42 浏览:505
合肥小区名称 发布:2020-09-10 05:51:24 浏览:504
365房产合肥 发布:2020-09-09 22:32:45 浏览:504
成都大巴包车 发布:2020-09-09 21:03:12 浏览:504
合肥万达城摩天轮营业 发布:2020-09-10 08:43:47 浏览:503
上海合肥高铁 发布:2020-09-09 20:23:53 浏览:503
合肥立特科技 发布:2020-09-09 16:27:05 浏览:503
合肥徽昌苑二手房 发布:2020-09-09 03:48:06 浏览:503
杭州到合肥高铁时刻表查询 发布:2020-09-17 08:24:49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