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合肥包河区一模
1、(2014?包河区一模)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子式握力计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
A、握力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力量计示数越大.此选项正确;
B、滑片在a端时,弹簧没有受到压力.闭合开关,电路电流最小,此时指针的位置应是力量计的零刻度线.此选项错误;
C、握力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此选项错误;
D 握力越大,弹簧被压缩的越短;握力越小,弹簧的形变越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2013?包河区一模)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正确
B、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饱和溶液150g中含溶质50g,当降温到t1℃时,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会析出溶质30g,正确
C、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50g固体a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形成150g溶液,比值为1:2:3,故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应是3g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影响较大,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3、(2013?包河区一模)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在猜想时要考虑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过量问题,氢氧化钠过量或盐酸过量,所以猜想三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色,碱过量时溶液应该变为红色,所以猜想二错误;
(2)①猜想一不正确,说明不是恰好反应,只能是盐酸过量,显酸性,PH值<7;
②证明溶液显酸性,可以取待测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变为红色即可;
③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
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
(1)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理由是: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2)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4、(2013?合肥一模)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形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轨道与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半圆的端点A
(1)设小球到达圆轨道B点时速度为v,从C到B,由动能定理有:
FL-2mgR=12mv2-0
解得:v=
5、(2013?合肥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物块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靠紧竖直墙
设A物体刚运动时,B物体的速度为v0,则12?2m?v02=W
当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设为v,
则有动量守恒得:
2mv0=3mv
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P+12?3mv2=W
由以上三式解得:EP=13W
故选A
6、合肥市一模包括哪些学校?
市一模是对全市毕业班(初三,高三)的学习状况的第一次摸底考察,所以全市所有的中学都要参加。
7、(2013?合肥一模)如图是并联电路的一部分,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I1+I2可知,通过分电阻的电流I1和I2都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并联部分的总电阻:
R=R1R2R1+R2,
∵I=UR,
∴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
U=IR=R1R2R1+R2I,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通过R1的电流:
I1=UR1R1R2R1+R2IR1=R2R1+R2I.
8、(2012?包河区一模)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
(1)如图:△A1B1C1;
(2)如图:△A2B2C2;
(3)连接OM,OM′,MM′,
∵∠MOM′=90°,OM=OM′=3,
∴MM′=
9、(2013?合肥一模)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绳竖直,小球与一个倾角θ=45°的静止三角形
A、斜面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增加的动能与增加的势能之和,故A错误;
B、上述过程中斜面前进的距离为L,推力做功为FL,故B正确;
C、推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增加的机械能与斜面增加的动能之和,故C错误;
D、细绳与斜面平行时,绳对小球的拉力T满足关系:T-mgsin45°=mv2L,故D错误.
故选B.
10、求历年合肥一模的题目电子版?
求我历年合肥一摸题电子版。这个电子版是非常的好找的。只要在网上一搜,有的是,